- 年份
- 2024(2283)
- 2023(3295)
- 2022(2708)
- 2021(2649)
- 2020(1963)
- 2019(4731)
- 2018(4847)
- 2017(8805)
- 2016(4955)
- 2015(5523)
- 2014(5539)
- 2013(5338)
- 2012(5005)
- 2011(4582)
- 2010(4811)
- 2009(4068)
- 2008(4235)
- 2007(3865)
- 2006(3382)
- 2005(3274)
- 学科
- 济(15551)
- 经济(15527)
- 业(14604)
- 管理(14374)
- 企(13760)
- 企业(13760)
- 中国(5724)
- 理论(5646)
- 业经(4882)
- 农(4494)
- 方法(4305)
- 策(4208)
- 教学(4150)
- 学(3933)
- 制(3870)
- 教育(3857)
- 地方(3819)
- 划(3761)
- 财(3735)
- 和(3631)
- 经营(3422)
- 银(3333)
- 银行(3332)
- 技术(3287)
- 行(3225)
- 贸(3133)
- 贸易(3128)
- 农业(3059)
- 易(3049)
- 决策(2998)
- 机构
- 学院(63724)
- 大学(63653)
- 管理(24046)
- 济(23000)
- 经济(22298)
- 研究(22291)
- 理学(20175)
- 理学院(19907)
- 管理学(19595)
- 管理学院(19448)
- 中国(17340)
- 京(13889)
- 科学(12327)
- 江(10973)
- 财(10972)
- 所(10638)
- 范(10527)
- 师范(10443)
- 中心(9794)
- 研究所(9494)
- 北京(9190)
- 州(9135)
- 技术(8800)
- 师范大学(8399)
- 院(8397)
- 财经(8368)
- 职业(8061)
- 教育(7826)
- 经(7535)
- 农(7372)
- 基金
- 项目(37933)
- 研究(31289)
- 科学(29297)
- 基金(25456)
- 家(21373)
- 国家(21148)
- 科学基金(18092)
- 社会(17730)
- 社会科(16675)
- 社会科学(16668)
- 教育(16305)
- 省(14837)
- 编号(14594)
- 基金项目(12910)
- 成果(12870)
- 划(12744)
- 自然(11104)
- 自然科(10822)
- 自然科学(10821)
- 课题(10648)
- 自然科学基金(10639)
- 资助(10237)
- 年(9343)
- 项目编号(9063)
- 重点(8788)
- 部(8478)
- 性(8343)
- 创(8270)
- 发(8197)
- 规划(7941)
共检索到1082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歌
巴特勒是美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文章基于巴特勒在纽伯里图书馆期间的摇篮本采访与书目实践工作,梳理他在摇篮本领域的采选政策、馆藏建设和目录编纂成果,总结巴特勒在印刷史领域的学术思路,即将其放诸于社会文明中进行考察,形成基于文化史探究印刷的起源、书籍的传播、新学科的发展及其社会影响。
关键词:
巴特勒 印刷史 特色馆藏 摇篮本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大英
巴特勒的《图书馆学导论》是图书馆学思想发展的一部经典著作,本文介绍了巴特勒及其《导论》的主要内容,对《导论》的思想和贡献以及其中存在的缺陷做了评价。
关键词:
巴特勒 图书馆学 社会科学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子舟 张歌
巴特勒的《图书馆学导论》(1933年)利用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等理论来阐述图书馆学的基本命题,揭示出书籍、图书馆的本质及其功能,探讨了图书馆学的基本原理,剖析了现代图书馆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该书作为图书馆学理论著述,虽然已经出版80多年,但对当今的图书馆学研究仍有着指导意义。在谢欢翻译的中译本出版之前介绍巴特勒的生平、撮述《图书馆学导论》的精义,有助于阅读、理解这部经典著作。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瑛琦 郑秀花
巴特勒以"记忆"构建"思想—图书馆—文化"的思想理论体系。"文化记忆"是图书馆的本质属性,其中思想、知识与学术是图书馆文化记忆的核心元素。图书馆的主要功能是文化记忆的交流与建构,阅读与目录工作是文化记忆功能实现的主要机制。
关键词:
巴特勒 图书馆记忆 文化记忆 集体记忆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歌
基于巴特勒的著作《图书馆学导论》《学术与文明》以及多篇论文力求从图书馆学学术框架、本质属性研究和跨学科方法论三方面完整地还原他的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并通过与韦普尔斯的学术思想进行对比,探讨芝加哥学派内图书馆学思想的分歧问题。最终总结出巴特勒对图书馆学理论的三点贡献:构建了普适性的"科学-技术-人文"三位一体的学术框架;准确揭示了图书、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本质及其认识路径;大力倡导对其他社会科学的方法的引介。
关键词:
巴特勒 图书馆学理论 芝加哥学派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周余姣
李永安翻译的《图书馆学问题》,是现在所见到巴特勒《图书馆学导论》的最早中文译本。这一译本久被忽略,存在多方面的原因。发现这一译文对于廓清我国学界对美国"芝加哥学派"的认识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警醒我们要重视学术著作的承传问题。
关键词:
巴特勒 图书馆学 李永安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徐晓冬
巴特勒的《图书馆学导论》是图书馆学史上一部重要作品,重新解读这部作品有助于深入了解巴特勒图书馆学思想方法,从学科基础的角度深化今天的图书馆学研究。从文本解读入手,深入挖掘其后蕴含的论证逻辑。巴特勒以其宏大的研究视野,对科学方法在图书馆学研究中运用的必要性和边界进行了批判性的思考,明确了科学方法与人文方法所适用问题领域的根本差异。
关键词:
巴特勒 科学本质 图书馆学方法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杨乐
作为后马克思主义或当代激进左翼的代表性学者,朱迪斯·巴特勒的批判理论在国内学界的影响已经从女性主义扩展到了主体、政治和文化。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朱迪斯·巴特勒的批判理论一方面揭示了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症候,另一方面却凸显出概念与现实、理念与实践之间的内在矛盾。诚然,巴特勒的身体政治学和女性主义借用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甚至与马克思主义者分享了同样的批判立场和理论意图,但是却仍然由于客观性的匮乏成为了身份政治的理论奥援,错失了来自阶级社会及其内在矛盾的革命性。
关键词:
批判理论 政治 性别 历史唯物主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蕾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各种原因,实践中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面对高职学生思想发生的新变化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问题,文章以巴特勒自主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形势与政策课程为例,构建课前、课堂、延伸三大板块"1+1"教学模式,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效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洪田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也在深刻变化。面向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期,发布《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既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统筹部署,也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宏伟蓝图的行动安排,更是相关高校培养制造业人才的方针指引,将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指南》提出七项主要任务和两项重点人才工程。围绕《中国制造2025》五大工程,制造业十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佩昌
通过职业教育,德国不仅造就了大批的精工人才,而且为每一个好学青年打开了大学之门。战后德国经济快速增长,重要的是德国职业教育体制的建立,为企业发展、经济腾飞输送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可以说职业教育是支撑德国制造的"秘密武器"。如今,德国经济在风雨飘摇的欧元区内成为中流砥柱,也有职业教育助推制造业的一份贡献和功劳。德国职业教育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它不仅包含数量庞大的职业学校、各式各样的培训机构,还包括二百多所应用技术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佩昌
通过职业教育,德国不仅造就了大批的精工人才,而且为每一个好学青年打开了大学之门。战后德国经济快速增长,重要的是德国职业教育体制的建立,为企业发展、经济腾飞输送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可以说职业教育是支撑德国制造的"秘密武器"。如今,德国经济在风雨飘摇的欧元区内成为中流砥柱,也有职业教育助推制造业的一份贡献和功劳。德国职业教育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它不仅包含数量庞大的职业学校、各式各样的培训机构,还包括二百多所应用技术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赵小丽 荀渊
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定的实践活动,教育不仅关注人的道德问题,而且始终关注通过教育这一实践活动使人成为人的问题。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奠定了实践哲学的基础,康德与赫尔巴特在其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实践哲学以及实践性教育。实践哲学的不同理念决定了实践性教育的不同类型。康德为实践性教育制定的“理想方案”与赫尔巴特对教育进行的“科学设计”被认为是相互背离的两条逻辑,产生了“理想的教育”与“科学的教育”的对立。如果对康德与赫尔巴特的实践哲学与实践性教育思想进行全面的梳理会发现,他们的教育思想与方案只是形式上的对立,其实在使人成为有道德的人的路径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尤其二人教育思想中对自由、个性的关注对当下的教育教学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