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81)
2023(6733)
2022(5562)
2021(5222)
2020(4323)
2019(9518)
2018(9223)
2017(17780)
2016(9384)
2015(10588)
2014(10012)
2013(9630)
2012(9044)
2011(8080)
2010(8202)
2009(8045)
2008(8459)
2007(8072)
2006(7156)
2005(6606)
作者
(26417)
(22224)
(22065)
(20750)
(14144)
(10638)
(9947)
(8348)
(8328)
(7915)
(7598)
(7419)
(7022)
(6988)
(6857)
(6741)
(6617)
(6479)
(6408)
(6305)
(5562)
(5356)
(5165)
(5058)
(4969)
(4921)
(4919)
(4916)
(4505)
(4294)
学科
(40819)
经济(40786)
管理(35210)
(33570)
(30425)
企业(30425)
方法(16673)
数学(13971)
数学方法(13756)
技术(12329)
中国(11659)
(11543)
技术管理(9515)
(9497)
(9327)
业经(9098)
(8942)
金融(8942)
(8766)
银行(8755)
(8429)
(7908)
财务(7891)
财务管理(7873)
(7649)
(7611)
贸易(7600)
企业财务(7565)
理论(7459)
地方(7400)
机构
大学(137704)
学院(135728)
(59426)
经济(58242)
管理(53789)
理学(45519)
研究(45080)
理学院(45074)
管理学(44349)
管理学院(44075)
中国(37783)
(29451)
(28888)
科学(24610)
财经(23025)
(21882)
中心(21149)
(21117)
(20873)
研究所(19209)
经济学(19096)
(18351)
北京(18269)
财经大学(17220)
经济学院(16985)
(16962)
业大(16673)
(16601)
师范(16441)
(16248)
基金
项目(84577)
科学(68029)
基金(63048)
研究(62873)
(54126)
国家(53702)
科学基金(47227)
社会(42100)
社会科(39935)
社会科学(39922)
基金项目(32534)
(32172)
自然(29387)
自然科(28824)
自然科学(28818)
教育(28564)
自然科学基金(28314)
(26768)
资助(25708)
编号(23942)
(20641)
成果(20150)
创新(19539)
(18903)
重点(18718)
国家社会(17935)
(17894)
课题(16889)
教育部(16830)
(16615)
期刊
(68733)
经济(68733)
研究(44309)
中国(30791)
(24330)
管理(23681)
学报(19126)
科学(18568)
(18284)
金融(18284)
(16688)
大学(15365)
教育(14896)
学学(14309)
财经(12922)
技术(12405)
(11225)
经济研究(11167)
农业(10822)
业经(10127)
问题(8440)
(8046)
技术经济(8031)
国际(7544)
科技(7253)
理论(6960)
(6630)
统计(6483)
商业(6410)
世界(6349)
共检索到218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巴曙松  
从监管理念角度考察,在2001年的新资本框架中,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的作用得到了空前的强调,市场约束与1988年版的最低资本金约束、以及外部监管一起,共同成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的三大支柱之一。应当说,市场约束机制正式成为新资本协议框架的支柱之一,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研究重大进展情况在银行监管领域的具体体现。在新的资本框架中,巴塞尔委员会对于银行的资本结构、风险状况、资本充足状况等关键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余志海  
基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确立的以最低资本金要求、外部监管和市场约束为三大支柱的风险监管原则,银监会制订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新的金融监管法规及政策指引。面对当前金融加快开放和金融监管的新形势,农信社要实现向现代金融企业过渡,5至10年分批办成产权明晰、经营有特色的社区性农村银行机构,从现在起就必须全面加快现代银行制度的建设,积极推进市场化、商业化经营,加快与国际惯例和标准接轨,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下,强化资本约束和风险管理,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本文结合农信社实际,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巴曙松  
操作风险已经成为全球银行业风险管理日益重要的领域之一。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合并起来考虑已成为国际范围内风险管理的一种趋势。在近年来国际金融界越来越重视操作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率先将操作风险纳入风险管理框架中,并要求金融机构为操作风险配置相应的资本金。操作风险管理的突显,使金融机构面临新的压力与挑战。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巴曙松  
考察金融风险监管框架的演变轨迹和发展趋势,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其中,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巴塞尔资本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金融监管原则为分析的切入点,是一个相对简便的方式。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岗  
以转移信用风险为核心的信用衍生工具,可以有效地解决风险分散和业务扩张间的"信用悖论",提升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和灵活性。对交易结构、衍生风险和定价方法进行科学设计,是信用衍生工具有效发挥作用的基础。本文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认可的信用违约互换、总收益率互换和信用关联票据三种信用衍生工具的交易结构、衍生风险、定价模型和定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研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巴曙松  
巴塞尔委员会资本协议产生至今已经有过三个版本。新版本(2003年5月第三次征求意见稿)与最初版本(1988年)相比,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新进展。 新资本协议草案较之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更为复杂、全面,这实际上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客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腾  
本文从介绍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基本立足点和信用卡业务的实质入手,阐述了该协议视角下的信用卡业务经营与风险特性,对信用卡业务率先推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风险计量方法进行了分析,指出只要按照集约化经营要求,实现信用卡风险的集中处理和全过程控制,在大数法则的前提下将风险作为一种经营资源加以运用,实现收益对风险损失的覆盖,就完全有可能让信用卡业务先行一步,为我国商业银行全面推行新的风险管理体系提供经验、打好基础。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卢大伟  
历时6年修订于今年6月获G10央行行长会议通过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是国际银行业最重要的竞争规则之一,借鉴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新资本协议对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风险类别——操作风险,在当前大多数银行尚处于构建操作风险防范机制的起步之际,文章对落实风险防范的程序设置、风险量化以及构建操作风险管理系统的遵循原则等方面提出了参考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佟建  
中国加入WTO以后,将进一步扩大银行业对外开放的程度,中国银行业按世界规则走,逐步必然地要遵循国际银行经营管理的统一规则,接受以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为准绳的国际银行的监管原则、标准和方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V·李莱达  王淼  
由于新资本协议中的技术和方法对银行造成一定的实施难度,发展中国家必须循序渐进、协调推进各项实施工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钱毅  杨才然  张春煜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所倡导的不仅是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和先进的资本计量方法,更蕴含着深层次的公司治理问题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是国际银行业资本监管及风险管理的准则,代表了未来银行业风险管理和资本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慧敏  丁新伟  
2003年4月29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风险资产的定义和计量方法做了重大改进,对此要认真研究,努力提高国内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宏  陈及  
银行信贷业务中,负债水平是信用风险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条件违约概率(ConditionalPD)是授信后的违约概率,是对信用风险更准确的测量,应该使用在资本需求计算中。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BaselII)尚没有明确规定在资本需求计算中是否使用条件违约概率;这给银行创造了"评级套利"的可能性,即使用债务人较低的现有状态下的PD代替较高的授信后的条件PD来计算监管资本需求。评级的动态特征对风险管理、资产质量监控以及准备金计算等方面也造成影响。为此,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改进监管准确性为目的,本文运用两种构建条件违约概率的方法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就此提出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巴曙松  孙健翔  朱元倩  
金融危机之后各国都意识到识别各类金融交易的交易对手方和潜在风险暴露的重要性,尤其是金融机构在面对复杂金融产品时需要明确其潜在风险源,为此巴塞尔委员会引入透视法来提高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维持金融稳定。本文分别从透视法的定义及其在集合投资、资产证券化和大额风险暴露中的运用等角度对现有文献和巴塞尔委员会的研究报告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分析了透视法的优缺点,讨论了银行在现实中运用透视法的操作细节以及对我国银行监管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