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95)
- 2023(14476)
- 2022(12543)
- 2021(11950)
- 2020(10142)
- 2019(23300)
- 2018(23238)
- 2017(45341)
- 2016(24365)
- 2015(27446)
- 2014(26912)
- 2013(26357)
- 2012(23875)
- 2011(21275)
- 2010(21542)
- 2009(19891)
- 2008(19481)
- 2007(17062)
- 2006(14803)
- 2005(13004)
- 学科
- 济(93891)
- 经济(93796)
- 管理(74695)
- 业(72962)
- 企(62010)
- 企业(62010)
- 方法(46310)
- 数学(40335)
- 数学方法(39635)
- 中国(26155)
- 财(25369)
- 农(22980)
- 业经(21299)
- 制(20248)
- 学(19221)
- 银(19043)
- 银行(19006)
- 技术(18939)
- 地方(18429)
- 理论(18227)
- 行(18079)
- 融(17325)
- 金融(17324)
- 务(17068)
- 财务(16991)
- 财务管理(16948)
- 贸(16409)
- 贸易(16397)
- 企业财务(16105)
- 易(15912)
- 机构
- 大学(335037)
- 学院(334161)
- 管理(137677)
- 济(130751)
- 经济(127823)
- 理学(119109)
- 理学院(117868)
- 管理学(115564)
- 管理学院(114956)
- 研究(105121)
- 中国(84497)
- 京(70752)
- 科学(65149)
- 财(62565)
- 所(51490)
- 财经(49890)
- 中心(49247)
- 农(49139)
- 业大(48460)
- 江(48257)
- 研究所(46872)
- 经(45381)
- 北京(44853)
- 范(42234)
- 师范(41874)
- 州(39898)
- 经济学(38971)
- 院(38614)
- 农业(38185)
- 财经大学(37442)
- 基金
- 项目(230147)
- 科学(181686)
- 研究(168199)
- 基金(167553)
- 家(145078)
- 国家(143888)
- 科学基金(125219)
- 社会(105780)
- 社会科(100213)
- 社会科学(100187)
- 省(90086)
- 基金项目(88593)
- 自然(82413)
- 自然科(80575)
- 自然科学(80560)
- 自然科学基金(79093)
- 教育(77752)
- 划(75495)
- 资助(69857)
- 编号(68690)
- 成果(54963)
- 重点(50839)
- 部(50205)
- 创(49512)
- 发(47705)
- 课题(46963)
- 创新(46191)
- 科研(43861)
- 教育部(43512)
- 大学(43112)
- 期刊
- 济(137500)
- 经济(137500)
- 研究(98954)
- 中国(63688)
- 管理(51095)
- 学报(50191)
- 财(47422)
- 科学(46685)
- 农(43506)
- 大学(38586)
- 教育(37468)
- 学学(36310)
- 融(36030)
- 金融(36030)
- 技术(30590)
- 农业(30114)
- 财经(23913)
- 业经(22188)
- 经济研究(22123)
- 经(20220)
- 理论(17188)
- 问题(17146)
- 技术经济(17103)
- 图书(17093)
- 科技(16842)
- 业(16365)
- 实践(15895)
- 践(15895)
- 统计(15812)
- 现代(15002)
共检索到4870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奋军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鼓励银行采用内部评级法评估信用风险以提取资本准备,但内部评级法必须满足监管审查的要求。基于新资本协议的这一要求,从监管机构的角度出发,建立信用风险模型监管审查框架,讨论了银行建立内部信用风险模型时,为确保其合理性需要满足的条件与要求,从而为我国的监管机构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徐振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长荣
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或交易对手违约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在我国金融分业经营 ,利率尚未市场化 ,存、贷款利差收入仍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的情况下 ,信用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对信用风险的准确度量和有效管理 ,既是商业银行进行贷款甄别、定价 ,提高风险的识别、评估、预警能力 ,从源头上降低不良资产的关键 ,也是监管当局进行风险性监管的基础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巴曙松
巴塞尔委员会资本协议产生至今已经有过三个版本。新版本(2003年5月第三次征求意见稿)与最初版本(1988年)相比,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新进展。 新资本协议草案较之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更为复杂、全面,这实际上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客观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巴曙松
考察金融风险监管框架的演变轨迹和发展趋势,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其中,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巴塞尔资本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金融监管原则为分析的切入点,是一个相对简便的方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熊维强 唐蓉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核心内容是全面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伴随着新协议的出台和在主要国际金融市场的正式实施,新协议将对我国继续完善银行审慎监管制度和商业银行特别是大银行的风险管理及国外业务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小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差距很大,新协议也将对中小银行带来较大影响,本文同时提出了中小银行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信用风险 内部评级法 中小商业银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都红雯
巴塞尔委员会(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以下简称BCBS)对此颁布了诸多文件和协议,其中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分别是被称作国际金融界“神圣公约”的1988年的《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协议》(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 of CapitalMeasurement and Capital Standards)和在1999年6月公布的《新的资本充足比率框架》基础上几易其稿、并于2003年底完成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The New BasleCapital Accord)。前者通常被称为旧协议,后者则被称为新协...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黎明
巴塞尔资本协议Ⅲ作为全球统一的金融监管标准,对全球金融稳定与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巴塞尔协议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审慎监管、资本充足率监管及流动性监管方面。本文收集整理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巴塞尔资本协议Ⅲ监管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重点归纳了最近五年的代表性观点,以期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卢大伟
历时6年修订于今年6月获G10央行行长会议通过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是国际银行业最重要的竞争规则之一,借鉴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新资本协议对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风险类别——操作风险,在当前大多数银行尚处于构建操作风险防范机制的起步之际,文章对落实风险防范的程序设置、风险量化以及构建操作风险管理系统的遵循原则等方面提出了参考建议。
关键词:
操作风险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风险管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慧敏 丁新伟
2003年4月29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风险资产的定义和计量方法做了重大改进,对此要认真研究,努力提高国内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
关键词: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资本充足率 风险计量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四清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韩东 王述芬
为避免全球金融危机重演,来自27个经济体的央行及监管机构负责人于2010年9月12日在瑞士达成巴塞尔资本协议Ⅲ。它代表着全球资本标准的根本性加强,在现有规约的基础之上,不仅上调了针对银行的资本充足比例要求,新增了资本缓冲要求,而且配合以流动性约束,给予充分的过渡时间。其目的在于确保银行经营的健全性,进而保障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本文主要对巴塞尔资本协议Ⅲ的核心内容及其六大亮点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了该协议对全球经济及银行业的深远影响,最后对我国银行业监管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巴塞尔资本协议Ⅲ 资本缓冲资金 资本监管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艳琴 仝自力
目前国内外对银行信用风险评级体系的分析方法缺乏系统性、预见性和前瞻性,模型设计中存在前提假设与现实不一致、数据和参数的选定误差风险等问题。建立我国信用评级体系,应该以系统性、配套性和更新优化等原则为依据,在此基础上注重模型假设理论一致性、变量现实性和参数的可观测性等以降低模型风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腾
本文从介绍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基本立足点和信用卡业务的实质入手,阐述了该协议视角下的信用卡业务经营与风险特性,对信用卡业务率先推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风险计量方法进行了分析,指出只要按照集约化经营要求,实现信用卡风险的集中处理和全过程控制,在大数法则的前提下将风险作为一种经营资源加以运用,实现收益对风险损失的覆盖,就完全有可能让信用卡业务先行一步,为我国商业银行全面推行新的风险管理体系提供经验、打好基础。
关键词:
信用卡业务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 视角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相贤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众多欧美大型商业银行因市场风险遭受巨大损失,远远超过按原有监管规则计提的市场风险资本,暴露出原有监管规则的许多缺陷。针对这种情况,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修订了对市场风险监管资本的计量方法,大幅度提高了市场风险资本要求,这也成为巴塞尔协议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梳理了巴塞尔协议Ⅰ到Ⅲ对市场风险资本监管的演进过程,介绍了计量市场风险监管资本的标准法和内部模型法的特点,重点分析了巴塞尔协议Ⅲ下内部模型法的特点。分析表明,由于引入SVaR(压力在险值)的资本要求,按巴塞尔协议Ⅲ计量的市场风险资本要求有显著提高,这将不利于激励商业银行开发内部VaR模型计量市场风险资本要求。
关键词:
市场风险 资本监管 巴塞尔协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