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8)
2023(1645)
2022(1368)
2021(1175)
2020(951)
2019(2204)
2018(2115)
2017(3742)
2016(1863)
2015(2064)
2014(2024)
2013(1919)
2012(1721)
2011(1551)
2010(1556)
2009(1500)
2008(1518)
2007(1294)
2006(1133)
2005(1049)
作者
(5164)
(4222)
(4203)
(4069)
(2654)
(2029)
(1964)
(1620)
(1607)
(1529)
(1454)
(1416)
(1394)
(1328)
(1296)
(1277)
(1261)
(1260)
(1228)
(1187)
(1059)
(1055)
(1025)
(993)
(954)
(951)
(934)
(878)
(834)
(818)
学科
(9218)
经济(9214)
管理(5724)
(4567)
(3945)
企业(3945)
地方(3207)
方法(2785)
中国(2366)
数学(2352)
数学方法(2323)
地方经济(2011)
业经(1927)
(1888)
(1860)
贸易(1859)
(1793)
环境(1581)
(1581)
(1470)
(1453)
(1407)
金融(1407)
(1352)
银行(1352)
(1350)
(1316)
理论(1303)
关系(1250)
(1239)
机构
大学(26426)
学院(26313)
(11247)
经济(11024)
管理(10358)
理学(8948)
研究(8913)
理学院(8859)
管理学(8723)
管理学院(8672)
中国(6780)
(5244)
科学(5005)
(5005)
(4133)
中心(3988)
(3939)
财经(3924)
(3705)
师范(3681)
研究所(3680)
(3548)
经济学(3537)
(3386)
北京(3323)
业大(3234)
(3209)
(3205)
经济学院(3176)
师范大学(2985)
基金
项目(18350)
科学(14818)
研究(14126)
基金(13477)
(11462)
国家(11383)
科学基金(10070)
社会(9643)
社会科(9186)
社会科学(9185)
(7247)
基金项目(6936)
教育(6339)
(6078)
自然(5824)
自然科(5699)
自然科学(5699)
自然科学基金(5586)
编号(5364)
资助(5123)
(4518)
成果(4518)
重点(4276)
(4238)
国家社会(4155)
课题(4076)
创新(4030)
(3932)
(3808)
发展(3805)
期刊
(12293)
经济(12293)
研究(8250)
中国(6522)
管理(4198)
(3623)
教育(3572)
学报(3414)
科学(3184)
(2946)
大学(2758)
技术(2661)
学学(2486)
(2228)
金融(2228)
农业(2006)
经济研究(1952)
业经(1898)
国际(1847)
财经(1821)
(1687)
会计(1652)
问题(1591)
(1589)
科技(1533)
(1413)
图书(1401)
统计(1349)
(1330)
技术经济(1319)
共检索到41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腾飞  
2017年12月,国际清算银行发布了《巴塞尔Ⅲ:后危机改革的最终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未来银行资本监管的国际规则。为理解《最终方案》的演进路径,本文梳理了1988年第一版巴塞尔协议以来的重大修正和巴塞尔III在中国的实施效果,并详细列举《最终方案》提出的一系列新要求。实践证明,巴塞尔协议对推进我国银行市场化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近年来影子银行体系的快速发展,银行的监管套利行为不断升级,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增加了金融体系风险。未来需强化标准法在风险计量中的地位,同时加快推进国际会计准则在商业银行的实施,进一步丰富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维护金融业整体稳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三毛  陈杨  
2017年底,《巴塞尔协议Ⅲ》最终方案出台,这是国际银行业监管改革的最新成果,也是对国际金融危机全面反思的产物。通过回顾巴塞尔协议的改革历程,对各版巴塞尔协议的重要内容和监管标准进行了分析比较,并着重探讨了后危机时代以来巴塞尔协议的改革路径和最终方案。后危机时代的改革选择了以下路径:坚持完善核心监管指标,并辅以多样化监管约束;从微观审慎监管转向微观与宏观审慎监管相结合;坚持国际监管底线要求,也预留自由裁量空间;与其他国际金融治理措施协调推进。《巴塞尔协议Ⅲ》最终方案在实施进程中,可能面临着以下挑战:协议的全面实施面临钟摆效应考验;预期的改革目标是否达成尚需时间证明;尚需探索前瞻性反应机制以应对潜在风险。最后就国内银行业如何应对《巴塞尔协议Ⅲ》最终方案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巴塞尔协议的全称是《统一资本计 量与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1987年 底,国际清算银行在瑞士巴塞尔召开了 包括美国、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 利、日本、荷兰、比利时、加拿大和瑞典 (“十国集团”)以及卢森堡和瑞士在内 的12个国家中央银行行长会议,通过 了该协议,后来简称《巴塞尔协议》或资 本协议。《巴塞尔协议》于1998年颁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协议(BaselPaper)是由巴塞尔委员会在1987年11月15日通过的巴塞尔建议的基础上,经过6个月的咨询期,于1988年7月15日由西方12国(十国集团所有成员,加上瑞士和卢森堡)中内银行行长共同签署的。虽然巴塞尔委员会不是正式...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孙逊  任森  
巴塞尔协议是巴塞尔委员会为确保全球银行业健康运行而制定的重要监管体系。为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交易业务行为,《巴塞尔协议Ⅲ最终方案》针对交易台设置及管理提出诸多要求。该文结合其各项要求简要阐述我国商业银行在交易台设置及管理上面临的挑战及改进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巴塞尔协议的全称是“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这个协议因为是总部设在瑞士巴塞尔的国际金融机构——巴塞尔委员会于1987年12月正式通过的,所以又叫“巴塞尔协议”。这个协议是作为衡量和检验相对于风险资产而言的银行资本是否合格,或说是否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的准则。根据协议,限定各国从事国际业务的银行于1992年末以前达到协议提出的指标。因此,这个协议受到各国金融界的普遍重视和关注。现就协议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实施安排做一个简单介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相贤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众多欧美大型商业银行因市场风险遭受巨大损失,远远超过按原有监管规则计提的市场风险资本,暴露出原有监管规则的许多缺陷。针对这种情况,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修订了对市场风险监管资本的计量方法,大幅度提高了市场风险资本要求,这也成为巴塞尔协议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梳理了巴塞尔协议Ⅰ到Ⅲ对市场风险资本监管的演进过程,介绍了计量市场风险监管资本的标准法和内部模型法的特点,重点分析了巴塞尔协议Ⅲ下内部模型法的特点。分析表明,由于引入SVaR(压力在险值)的资本要求,按巴塞尔协议Ⅲ计量的市场风险资本要求有显著提高,这将不利于激励商业银行开发内部VaR模型计量市场风险资本要求。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德胜  姚伟峰  冯宗宪  
巴塞尔协议的阶段性成果既是一定时期内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经验教训的总结,也代表着银行业监管原则的发展趋势,成为许多国际性银行遵守的共同原则和国际银行监管框架与风险管理原则发展与演变的重要标志。作者以2003年4月发表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第三次征求意见稿为代表的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监管原则为分析框架,考察巴塞尔协议的演化动因和路径,研究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下国际银行业的不同影响和反应,并针对中国银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丽京  
一、巴塞尔协议的产生及其意义 1988年7月设立在瑞士巴塞尔的国际清算银行所属的“银行业条例及监管委员会”,经过同美、英、法、德、日、意、加、比、荷、卢、瑞士、瑞典等12个发达国家中央银行行长的商讨,正式公布了“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这就是著名的“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协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订定资本和风险资产的比例和确立最低资本比率的办法达到加强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和稳定的目标。”另外,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以消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力  
试论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杨力本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美国首先开始放松对金融业务的管制,进入八十年代以后,西方其它各国亦相继放松管制,这导致了各国的金融市场日趋全球化,银行业在国际范围内的竞争也渐趋激烈。在这种变革过程中,产生了两大日趋严重的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佟建  
中国加入WTO以后,将进一步扩大银行业对外开放的程度,中国银行业按世界规则走,逐步必然地要遵循国际银行经营管理的统一规则,接受以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为准绳的国际银行的监管原则、标准和方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罗晶  杨育婷  徐培文  
2008年金融危机中世界银行体系较低的风险承受能力促使巴塞尔委员会在2010年发布了《巴塞尔协议Ⅲ》,旨在通过提高资本金等监管要求来增强银行风险承受能力。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在借鉴巴塞尔协议Ⅲ的基础上,结合国内银行业实际情况在2011年和2012年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本文在解读中国银监会金融监管改革进展的基础上,对选取的六家上市银行进行了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拨备率和流动性比率这四大监管指标的现状分析。并以此分析了本次改革对我国商业银行在资本满足、杠杆运用、贷款损失准备及流动性准备这四方面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发展可转债拓展资本补充渠道等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腾  
本文从介绍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基本立足点和信用卡业务的实质入手,阐述了该协议视角下的信用卡业务经营与风险特性,对信用卡业务率先推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风险计量方法进行了分析,指出只要按照集约化经营要求,实现信用卡风险的集中处理和全过程控制,在大数法则的前提下将风险作为一种经营资源加以运用,实现收益对风险损失的覆盖,就完全有可能让信用卡业务先行一步,为我国商业银行全面推行新的风险管理体系提供经验、打好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