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3)
2023(1864)
2022(1457)
2021(1209)
2020(1016)
2019(2259)
2018(2238)
2017(4198)
2016(2066)
2015(2266)
2014(2208)
2013(2085)
2012(1906)
2011(1724)
2010(1704)
2009(1529)
2008(1569)
2007(1389)
2006(1199)
2005(1092)
作者
(5579)
(4639)
(4612)
(4393)
(2916)
(2224)
(2143)
(1766)
(1762)
(1670)
(1600)
(1586)
(1521)
(1459)
(1458)
(1404)
(1388)
(1379)
(1377)
(1300)
(1196)
(1163)
(1115)
(1079)
(1058)
(1050)
(1032)
(1006)
(950)
(930)
学科
(10484)
经济(10483)
管理(5952)
(4958)
(3862)
企业(3862)
地方(3528)
(3522)
方法(3410)
数学(3087)
数学方法(3054)
中国(2863)
收入(2692)
(2456)
地方经济(2276)
国民(2100)
业经(2097)
国民收入(2010)
(1987)
财富(1987)
(1910)
贸易(1909)
(1841)
农业(1720)
(1570)
金融(1570)
(1551)
(1541)
环境(1535)
(1518)
机构
大学(29299)
学院(29184)
(13093)
经济(12886)
管理(11055)
研究(9740)
理学(9682)
理学院(9577)
管理学(9417)
管理学院(9354)
中国(7185)
(5810)
(5703)
科学(5469)
财经(4639)
(4508)
经济学(4469)
中心(4295)
(4260)
(4217)
(4211)
师范(4184)
(4036)
研究所(4034)
经济学院(4022)
业大(3789)
(3686)
北京(3542)
(3452)
财经大学(3438)
基金
项目(20589)
科学(16581)
研究(15682)
基金(15213)
(13019)
国家(12932)
科学基金(11330)
社会(10940)
社会科(10380)
社会科学(10377)
(8197)
基金项目(7881)
教育(7154)
(6777)
自然(6470)
自然科(6345)
自然科学(6345)
自然科学基金(6231)
编号(5945)
资助(5795)
(5014)
成果(4912)
重点(4808)
国家社会(4792)
(4613)
课题(4502)
(4417)
创新(4401)
(4306)
发展(4209)
期刊
(13972)
经济(13972)
研究(8979)
中国(6299)
管理(4337)
(4205)
学报(4152)
(3815)
科学(3723)
教育(3658)
大学(3377)
学学(3142)
技术(2645)
农业(2585)
(2491)
金融(2491)
经济研究(2346)
财经(2346)
业经(2180)
(2051)
问题(1914)
(1872)
国际(1871)
会计(1535)
(1517)
(1517)
科技(1510)
统计(1491)
(1448)
世界(1432)
共检索到44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宋清华  余雪飞  
巴塞尔协议Ⅲ的初衷是要抑制银行的过度套利行为,减缓资本约束造成的顺周期效应,但我们不能指望巴塞尔协议Ⅲ就能避免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而且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还会引起资本调整成本等新问题。中国不存在庞杂的金融衍生交易市场,中国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等指标处于较好的水平,《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法办(试行)》这一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实施的时机比较成熟,但对我国银行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巴塞尔协议的全称是《统一资本计 量与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1987年 底,国际清算银行在瑞士巴塞尔召开了 包括美国、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 利、日本、荷兰、比利时、加拿大和瑞典 (“十国集团”)以及卢森堡和瑞士在内 的12个国家中央银行行长会议,通过 了该协议,后来简称《巴塞尔协议》或资 本协议。《巴塞尔协议》于1998年颁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协议(BaselPaper)是由巴塞尔委员会在1987年11月15日通过的巴塞尔建议的基础上,经过6个月的咨询期,于1988年7月15日由西方12国(十国集团所有成员,加上瑞士和卢森堡)中内银行行长共同签署的。虽然巴塞尔委员会不是正式...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巴塞尔协议的全称是“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这个协议因为是总部设在瑞士巴塞尔的国际金融机构——巴塞尔委员会于1987年12月正式通过的,所以又叫“巴塞尔协议”。这个协议是作为衡量和检验相对于风险资产而言的银行资本是否合格,或说是否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的准则。根据协议,限定各国从事国际业务的银行于1992年末以前达到协议提出的指标。因此,这个协议受到各国金融界的普遍重视和关注。现就协议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实施安排做一个简单介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德胜  姚伟峰  冯宗宪  
巴塞尔协议的阶段性成果既是一定时期内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经验教训的总结,也代表着银行业监管原则的发展趋势,成为许多国际性银行遵守的共同原则和国际银行监管框架与风险管理原则发展与演变的重要标志。作者以2003年4月发表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第三次征求意见稿为代表的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监管原则为分析框架,考察巴塞尔协议的演化动因和路径,研究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下国际银行业的不同影响和反应,并针对中国银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丽京  
一、巴塞尔协议的产生及其意义 1988年7月设立在瑞士巴塞尔的国际清算银行所属的“银行业条例及监管委员会”,经过同美、英、法、德、日、意、加、比、荷、卢、瑞士、瑞典等12个发达国家中央银行行长的商讨,正式公布了“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这就是著名的“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协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订定资本和风险资产的比例和确立最低资本比率的办法达到加强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和稳定的目标。”另外,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以消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力  
试论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杨力本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美国首先开始放松对金融业务的管制,进入八十年代以后,西方其它各国亦相继放松管制,这导致了各国的金融市场日趋全球化,银行业在国际范围内的竞争也渐趋激烈。在这种变革过程中,产生了两大日趋严重的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佟建  
中国加入WTO以后,将进一步扩大银行业对外开放的程度,中国银行业按世界规则走,逐步必然地要遵循国际银行经营管理的统一规则,接受以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为准绳的国际银行的监管原则、标准和方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罗晶  杨育婷  徐培文  
2008年金融危机中世界银行体系较低的风险承受能力促使巴塞尔委员会在2010年发布了《巴塞尔协议Ⅲ》,旨在通过提高资本金等监管要求来增强银行风险承受能力。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在借鉴巴塞尔协议Ⅲ的基础上,结合国内银行业实际情况在2011年和2012年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本文在解读中国银监会金融监管改革进展的基础上,对选取的六家上市银行进行了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拨备率和流动性比率这四大监管指标的现状分析。并以此分析了本次改革对我国商业银行在资本满足、杠杆运用、贷款损失准备及流动性准备这四方面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发展可转债拓展资本补充渠道等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腾  
本文从介绍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基本立足点和信用卡业务的实质入手,阐述了该协议视角下的信用卡业务经营与风险特性,对信用卡业务率先推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风险计量方法进行了分析,指出只要按照集约化经营要求,实现信用卡风险的集中处理和全过程控制,在大数法则的前提下将风险作为一种经营资源加以运用,实现收益对风险损失的覆盖,就完全有可能让信用卡业务先行一步,为我国商业银行全面推行新的风险管理体系提供经验、打好基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V·李莱达  王淼  
由于新资本协议中的技术和方法对银行造成一定的实施难度,发展中国家必须循序渐进、协调推进各项实施工作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应贵  刘武  徐佳佳  
巴塞尔协议Ⅲ从酝酿到出台仅一年之久,体现了成员国的重视和有效监管的紧迫感。新的协议严格了资本定义,突出了普通股本的作用;提高了银行的最低资本要求;提出了设立资本防护缓冲金以提高银行的抗风险能力。本文详细探讨了新规制背后的监管理念,简析新协议对世界主要地区银行业的可能影响,并对协议的作用进行了整体评价。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钟伟  谢婷  
次贷危机带来了对全球金融监管框架的反思,2010年9月出台的巴塞尔协议Ⅲ,全面改善了原有协议的资本框架和资本充足率要求,强调了普通股的重要性和逆周期审慎的重要性,并引入防范系统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新指标,降低了金融行业的经营杠杆,有可能推动全球金融新一轮的改革和增资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