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87)
- 2023(3788)
- 2022(3241)
- 2021(3083)
- 2020(2499)
- 2019(5504)
- 2018(5502)
- 2017(10164)
- 2016(5627)
- 2015(6054)
- 2014(5788)
- 2013(5640)
- 2012(5406)
- 2011(5009)
- 2010(5037)
- 2009(4640)
- 2008(4408)
- 2007(4068)
- 2006(3619)
- 2005(3341)
- 学科
- 济(17767)
- 经济(17733)
- 管理(11619)
- 业(10559)
- 企(8121)
- 企业(8121)
- 学(6347)
- 方法(6018)
- 农(5821)
- 中国(5488)
- 数学(4872)
- 数学方法(4745)
- 业经(4500)
- 财(4292)
- 制(4218)
- 农业(3957)
- 融(3858)
- 金融(3858)
- 贸(3831)
- 贸易(3830)
- 易(3735)
- 理论(3655)
- 银(3532)
- 银行(3506)
- 地方(3418)
- 行(3410)
- 和(3072)
- 教育(3003)
- 环境(2860)
- 体(2801)
- 机构
- 大学(77136)
- 学院(75766)
- 研究(32365)
- 济(26996)
- 经济(26293)
- 中国(23892)
- 管理(23476)
- 科学(21790)
- 理学(19597)
- 理学院(19272)
- 管理学(18771)
- 管理学院(18641)
- 农(18221)
- 京(18040)
- 所(17970)
- 研究所(16461)
- 农业(14845)
- 中心(14028)
- 业大(13648)
- 财(12625)
- 院(12193)
- 江(12149)
- 北京(11676)
- 范(11614)
- 师范(11393)
- 省(10022)
- 科学院(9836)
- 技术(9753)
- 州(9563)
- 研究院(9552)
- 基金
- 项目(50699)
- 科学(38277)
- 基金(35279)
- 研究(34968)
- 家(33195)
- 国家(32902)
- 科学基金(25988)
- 社会(19921)
- 省(19587)
- 社会科(18629)
- 社会科学(18621)
- 自然(18188)
- 基金项目(17959)
- 划(17814)
- 自然科(17734)
- 自然科学(17725)
- 自然科学基金(17405)
- 教育(16315)
- 资助(14887)
- 编号(14152)
- 重点(12343)
- 成果(12285)
- 发(11546)
- 部(10863)
- 课题(10798)
- 计划(10778)
- 创(10415)
- 科研(10104)
- 创新(9779)
- 科技(9720)
共检索到121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胜邦
作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快速产物,2010年12月17日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巴塞尔Ⅲ:增强银行和银行体系稳健性的全球监管框架》(以下简称《2010版巴塞尔Ⅲ》),强化了资本工具的合格标准,提高了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但仍沿用了巴塞尔Ⅱ风险加权资产的计量框架。经过长达七年的研究讨论、影响评估和复杂博弈,2017年12月8日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巴塞尔Ⅲ:后危机改革的最终方案》(以下简称《最终方案》),对《2010版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顾弦 钟伟
次贷危机爆发后,新巴塞尔协议缓和还是恶化了危机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次贷危机爆发前后对新巴塞尔协议的争议、次贷危机后巴塞尔委员会对新协议的修正以及新巴塞尔协议的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总结了次贷危机前后新巴塞尔协议暴露出来的问题,并对我国银行业未来实施新协议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次贷危机 新巴塞尔协议 资本充足率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尹亭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巴塞尔委员会提出了一套管理危机的框架,该框架的目的是使当局具备处置银行危机和进行早期干预的有效工具,以避免纳税人的损失。尽管在实施上存在许多技术障碍,但是自救债已成为处置大型复杂金融机构的重要附属工具。我国的政策制定者应该在改良国际标准的基础上,选择我国实施自救债的合理路径。
关键词:
自救债 巴塞尔委员会 国际标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三毛 陈杨
2017年底,《巴塞尔协议Ⅲ》最终方案出台,这是国际银行业监管改革的最新成果,也是对国际金融危机全面反思的产物。通过回顾巴塞尔协议的改革历程,对各版巴塞尔协议的重要内容和监管标准进行了分析比较,并着重探讨了后危机时代以来巴塞尔协议的改革路径和最终方案。后危机时代的改革选择了以下路径:坚持完善核心监管指标,并辅以多样化监管约束;从微观审慎监管转向微观与宏观审慎监管相结合;坚持国际监管底线要求,也预留自由裁量空间;与其他国际金融治理措施协调推进。《巴塞尔协议Ⅲ》最终方案在实施进程中,可能面临着以下挑战:协议的全面实施面临钟摆效应考验;预期的改革目标是否达成尚需时间证明;尚需探索前瞻性反应机制以应对潜在风险。最后就国内银行业如何应对《巴塞尔协议Ⅲ》最终方案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胜邦
经过长达七年的研究讨论、影响评估和复杂博弈,2017年12月8日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巴塞尔Ⅲ:后危机改革的最终方案》(以下简称《最终方案》),并于2022年正式开始实施。《最终方案》是对2010年12月17日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巴塞尔Ⅲ:增强银行和银行体系稳健性的国际监管框架》(以下简称《2010年版巴塞尔Ⅲ》)的补充修订。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快速产物,《2010年版巴塞尔Ⅲ》强化了资本工具的合格标准,提高了资本充足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腾飞
2017年12月,国际清算银行发布了《巴塞尔Ⅲ:后危机改革的最终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未来银行资本监管的国际规则。为理解《最终方案》的演进路径,本文梳理了1988年第一版巴塞尔协议以来的重大修正和巴塞尔III在中国的实施效果,并详细列举《最终方案》提出的一系列新要求。实践证明,巴塞尔协议对推进我国银行市场化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近年来影子银行体系的快速发展,银行的监管套利行为不断升级,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增加了金融体系风险。未来需强化标准法在风险计量中的地位,同时加快推进国际会计准则在商业银行的实施,进一步丰富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维护金融业整体稳定。
关键词:
巴塞尔协议 风险计量 资本充足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田娟 王鹏飞
2013年1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流动性监管框架的阶段性成果《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流动性覆盖比率及流动性风险监测工具》(以下简称修订稿),相较于2010年12月颁布的《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以下简称讨论稿)有许多重要修订。本文着重对四项重要修订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我国践行新的流动性管理框架的应对之策。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应丰富金融资产种类;在计算二级资产上限时纳入平仓机制;积极推动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在过渡期内按照我国中小企业标准制定现金流出率;降低现金流失率以避免对实体经济的扰动;完善压力时期流动性管理框架。
关键词:
巴塞尔协议 流动性框架 启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田娟 王鹏飞
2013年1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流动性监管框架的阶段性成果《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流动性覆盖比率及流动性风险监测工具》,相较于2010年12月颁布的《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有许多重要修订。本文着重对四项重要修订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我国践行新的流动性管理框架的应对之策。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应丰富金融资产种类,在计算二级资产上限时纳入平仓机制,积极推动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在过渡期内按照我国中小企业标准制定现金流出率,降低现金流出率以避免对实体经济的扰动,完善压力时期流动性管理框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巴曙松 尚航飞 朱元倩
新加坡作为巴塞尔委员会的成员国之一,拥有稳健集中的银行体系以及优秀先进的监管理念,从而为其全面实施巴塞尔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新加坡实施巴塞尔Ⅲ的良好经验也可为中国在未来更好地实施巴塞尔Ⅲ提供借鉴。因此,本文首先介绍了新加坡银行业及其监管现状,进而分析了新加坡目前实施巴塞尔Ⅲ的进展和特点,最终探讨了新加坡实施巴塞尔Ⅲ对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启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田娟 王鹏飞
2013年1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流动性监管框架的阶段性成果——《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流动性覆盖比率及流动性风险监测工具》,相较于2010年12月颁布的《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有许多重要修订。本文着重对4项重要修订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我国践行新的流动性管理框架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
巴塞尔 流动性 框架 修订 对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谢平
本文首先从资本充足率监管改革、流动性监管改革、宏观审慎监管改革以及宏观经济影响和参数标准等方面,全方位地评述了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以此为基础,本文报告了巴塞尔协议Ⅲ对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影响和中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应对的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邵兴忠
2001年6月25日,巴塞尔委员会发表了经两次修正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即第三稿),再次在全球范围征求有关国际组织以及各国监管当局的意见,以便制定公布后在全球正式实施。虽然该委员会并不是一个超越各成员国政府的监管机构,而且巴塞尔协议也不是一个法律文件,但它却是各国公认的国际银行监管的权威性文件,因而,各国监管当局都愿意以该协议的原则约束本国商业银行的运行,被国际银行界尊为“神圣公约”。其实,从本质上说,巴塞尔新旧协议的发展演变不过是国际利益集团,特别是欧羌大国集团之间利益权衡的结果。不过,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出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也自觉不自觉地恪守着这一公约。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乔方亮
通过分析次贷危机中商业银行扮演的角色,以及新旧资本协议的比较,说明新资本协议的制度先进性、适应性和前瞻性。次贷危机不仅未否认新资本协议,反而进一步凸现了全面实施新资本协议的重要性。严格执行新资本协议未必能阻止金融危机的爆发,但至少可以缓解危机的破坏力,从而提升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中国宜加快推进新巴塞尔协议,资产证券化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关键词:
次贷危机 资产证券化 新资本协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台州市中支课题组
新巴塞尔资本协定中关于操作风险的考量思路和方法虽然是针对商业银行的,但无疑对人民银行的会计工作也是具有借鉴意义的。本文希望通过借鉴新巴塞尔资本协定中的操作风险相关理论,结合人民银行会计工作的特点,为实证研究人民银行会计操作风险提供新思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颖 甘煜
巴塞尔协议Ⅲ及主要内容2010年9月13日,巴塞尔委员会网页上悄然出现了一个题为"BaselⅢ"的链接,首次使用BaselⅢ统称本轮银行监管新变化,并明确了其政策界限。2010年12月16日,巴塞尔委员会网站公布了《巴塞尔第三版协议:更加稳健的银行和银行体系的全球监管框架》和《巴塞尔第三版协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