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16)
2023(9768)
2022(8299)
2021(7664)
2020(6620)
2019(15139)
2018(14779)
2017(28548)
2016(15259)
2015(16694)
2014(15951)
2013(15624)
2012(13852)
2011(12331)
2010(12567)
2009(11529)
2008(11302)
2007(9698)
2006(8489)
2005(7363)
作者
(44220)
(37026)
(36690)
(34580)
(23585)
(17803)
(16595)
(14527)
(14013)
(13024)
(12459)
(12236)
(11810)
(11684)
(11314)
(11267)
(11037)
(10950)
(10602)
(10596)
(9299)
(9231)
(8897)
(8497)
(8325)
(8176)
(8081)
(8047)
(7448)
(7306)
学科
(62070)
经济(62010)
管理(45003)
(43738)
(37258)
企业(37258)
方法(31635)
数学(28443)
数学方法(27875)
(15685)
(15290)
中国(14808)
业经(13088)
(12684)
贸易(12674)
(12358)
(11940)
(11265)
技术(10361)
理论(10303)
农业(10079)
地方(9883)
(9760)
财务(9722)
财务管理(9704)
(9359)
企业财务(9182)
(8708)
银行(8671)
环境(8427)
机构
大学(209609)
学院(208948)
(84540)
管理(83725)
经济(82960)
理学(73983)
理学院(73190)
管理学(71468)
管理学院(71110)
研究(68057)
中国(50855)
科学(43700)
(43262)
(40341)
(37138)
业大(35963)
(34563)
农业(31998)
研究所(31845)
中心(31608)
(30427)
财经(29865)
(27281)
北京(26549)
经济学(25285)
(24963)
(24632)
师范(24572)
(23851)
经济学院(22927)
基金
项目(149406)
科学(117785)
基金(110154)
研究(101608)
(99047)
国家(98278)
科学基金(84321)
社会(65622)
社会科(62391)
社会科学(62369)
(59054)
基金项目(58249)
自然(57720)
自然科(56559)
自然科学(56543)
自然科学基金(55546)
(50061)
教育(48022)
资助(45430)
编号(39181)
重点(33832)
(32283)
(32155)
(30873)
创新(29935)
成果(29527)
科研(29384)
计划(29346)
教育部(27629)
国家社会(27572)
期刊
(84349)
经济(84349)
研究(55550)
中国(40427)
学报(38585)
(35012)
科学(34017)
管理(30943)
(29022)
大学(28939)
学学(27545)
农业(23336)
教育(20847)
技术(18445)
(16841)
金融(16841)
经济研究(15457)
业经(14480)
财经(14296)
(13683)
统计(12306)
(12300)
(11746)
问题(11005)
(10970)
科技(10843)
业大(10702)
技术经济(10659)
商业(10434)
决策(10158)
共检索到2969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若勇  张柳柳  王海珍  
差错规避氛围使部门内产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心态,但同时也促使员工为预防差错而努力,它将如何影响部门绩效?影响机制是什么?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跨层(浴缸)模型,探讨差错规避氛围(包括差错紧张和差错掩盖两个维度)对部门绩效的间接作用,考察个体层面的建言角色身份和抑制性建言行为的链式中介作用。利用130名部门领导和429名员工的配对样本数据,采用多层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检验了所提出的模型。结果表明:(1)差错紧张氛围与员工建言角色身份显著正相关;(2)员工建言角色身份与抑制性建言行为显著正相关;(3)员工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若勇  张柳柳  王海珍  
差错规避氛围使部门内产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心态,但同时也促使员工为预防差错而努力,它将如何影响部门绩效?影响机制是什么?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跨层(浴缸)模型,探讨差错规避氛围(包括差错紧张和差错掩盖两个维度)对部门绩效的间接作用,考察个体层面的建言角色身份和抑制性建言行为的链式中介作用。利用130名部门领导和429名员工的配对样本数据,采用多层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检验了所提出的模型。结果表明:(1)差错紧张氛围与员工建言角色身份显著正相关;(2)员工建言角色身份与抑制性建言行为显著正相关;(3)员工抑制性建言行为与部门绩效显著正相关;(4)员工建言角色身份与抑制性建言行为在差错紧张氛围与部门绩效之间起到有序的跨层链式中介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付景涛  王一鸣  
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探讨了工作场所欺凌影响员工绩效规避目标导向的中介机制和边界条件。对32个机构的340名员工进行了三阶段纵向研究,发现工作场所欺凌对绩效规避目标导向有显著正向影响,内部地位感知在工作场所欺凌与绩效规避目标导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心理韧性不仅负向调节工作场所欺凌与内部地位感知的关系,还进一步调节工作场所欺凌通过内部地位感知影响绩效规避目标导向的间接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雪然   王亚芬  
本文在分析社会资本对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以及知识流耦合、知识共创中介作用的基础上,构建链式中介模型并采用流通企业问卷调查数据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结构性、认知性、关系性社会资本均对流通企业创新绩效存在直接和间接促进作用,在直接作用中结构性资本的影响效应最强,在间接作用中知识流耦合与知识共创不仅具有独立中介效应,还存在知识流耦合→知识共创的链式中介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群  唐文静  闫梦含  
文章采用多层线性模型,以制造业新生代员工为研究对象,根据情感事件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引入团队层面的工匠精神和个体层面的工作嵌入作为中介变量,基于团队和个体两个层面构建跨层次双中介模型,深入剖析包容型领导对新生代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包容型领导、团队工匠精神和工作嵌入均对新生代员工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团队工匠精神和工作嵌入分别在团队和个体层面对包容型领导与新生代员工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团队工匠精神和工作嵌入在包容型领导与新生代员工创新绩效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文章为深入理解包容型领导对新生代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我国制造业营造工匠精神氛围、提升新生代员工创新绩效的管理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友文  杨洁  王祯敏  
在对81家企业的946名在职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基础上,运用跨层分析技术检验了雇主品牌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概念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组织认同和工作投入在雇主品牌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中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组织认同和工作投入在雇主品牌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中具有链式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揭开雇主品牌影响员工创新绩效的黑箱,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彭伟  金丹丹  
已有文献探讨了包容型领导对个体创造力的作用机制,然而包容型领导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机理尚未明晰。整合社会网络与交互记忆系统理论,以团队内部网络连带强度与交互记忆系统为连续中介,探究包容型领导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机理。基于78个团队样本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包容型领导正向影响团队创造力,通过团队内部网络连带强度和交互记忆系统的中介作用对团队创造力产生正向影响;团队内部网络连带强度、交互记忆系统在包容型领导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中发挥链式中介作用。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高天茹  贺爱忠  
现有关于知识共享等积极知识活动的研究日渐成熟,但实践效果却差强人意,知识隐藏等消极知识活动逐渐成为知识管理领域的新热点。为了探究职场排斥对员工知识隐藏行为的影响机理,本研究以资源保存理论为基础,以认知—情感人格系统理论为整体逻辑,构建了职场排斥通过关系认同与心理困扰作用于知识隐藏的链式中介模型,并探讨宽恕氛围在该模型中的调节作用。针对中国本土企业员工收集了639份有效问卷,利用Mplu s软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Boot st r ap、潜调节结构模型法对被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职场排斥对知识隐藏存在正向影响;(2)关系认同与心理困扰分别在职场排斥对知识隐藏的正向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关系认同与心理困扰在职场排斥对知识隐藏的正向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4)宽恕氛围通过缓和职场排斥对关系认同的负向影响进而对链式中介路径起调节作用,即宽恕氛围越高,职场排斥对关系认同的负向影响越弱,关系认同与心理困扰在职场排斥与知识隐藏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越弱。从理性角度出发重新探究职场排斥与知识隐藏之间的影响机理是对以往研究的补充与丰富,启示管理者们在激励员工实施知识共享活动的同时,要注意采取措施抑制知识隐藏等消极知识活动,从而激活组织员工对知识资源的创造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德军  张志鑫  张辉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当前理论界关注的焦点领域。归因理论认为,CSR能否激发员工帮助行为取决于其对CSR的归因。构建员工内在/外在CSR归因通过组织认同和情感承诺作用于帮助行为的链式中介模型,并对来自3个时间点的328名员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员工内在(外在)归因对其帮助行为具有显著正(负)向影响;员工内在归因通过提升其组织认同并促进情感承诺的形成,进而增加其帮助行为;员工外在归因通过弱化其组织认同并降低情感承诺的形成,进而减少其帮助行为。研究结论拓展和延伸了CSR相关文献以及员工帮助行为的研究,并对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智宁  刘梦丽  李晓磊  
在复杂快变的市场环境下,团队反思对员工创新行为的跨层次作用有待明确。基于行动学习理论与社会学习理论,构建一个包括团队反思、自我管理、道德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的跨层次作用模型,并运用72个团队355名员工—领导的配对问卷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团队反思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跨层次正向影响;自我管理在团队反思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发挥跨层次中介作用;道德领导正向调节团队反思与自我管理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调节"团队反思—自我管理—员工创新行为"的"2-1-1"中介作用机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忆  张小艳  黎浩  
差错报告是组织发现差错的主要途径,员工差错报告意愿的影响因素是重要的研究议题。本文整合理性行为理论、自愿行为理论和工作设计理论,构建了一个包含个体因素(感知成本、感知收益)、情境因素(差错沟通气氛、任务相关性)、工作的差错特征(差错类型、差错容忍度)三类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运用404份员工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假设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报告态度和主观规范均正向影响报告意愿,主观规范正向影响报告态度;第二,感知成本负向影响报告态度,感知收益正向影响报告态度,差错沟通气氛和任务相关性均正向影响主观规范;第三,知识型差错弱化感知成本对报告态度的负向影响,差错容忍度强化任务相关性对主观规范的正向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弘钰  寇先柳  
当前有关组织因素对越轨创新影响的研究较为薄弱,且既有研究更多基于组织创新氛围展开,而鲜少关注差错管理氛围的影响。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目的性工作行为理论,以创新自我效能感为中介变量、学习目标取向为调节变量,构建差错管理氛围影响员工越轨创新的有调节中介模型。264名员工的两时点调研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差错管理氛围正向影响员工越轨创新;创新自我效能感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学习目标取向不仅正向调节差错管理氛围与创新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还正向调节差错管理氛围对员工越轨创新的作用路径。以上研究结果开启了差错管理氛围与员工越轨创新关系的“黑箱”,丰富了越轨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同时还拓展了目的性工作行为理论的应用范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念  简兆权  王鹏程  
围绕动态能力理论,挖掘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提升的前因变量,探究大数据分析能力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利用285家制造企业数据检验研究假设。基于层级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方法的实证结果表明,大数据分析能力不仅正向影响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也正向影响资源拼凑与组织敏捷性;资源拼凑与组织敏捷性均有助于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提升;资源拼凑与组织敏捷性在大数据分析能力和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且为链式中介。研究结论的实践启示为:制造企业需重视对大数据分析的投资,通过提升大数据分析能力实现高资源拼凑、高组织敏捷性和服务创新高绩效;同时需重视采取资源拼凑战略行为,通过有意识地将现有资源进行组拼以率先实现对新服务需求的满足、创造出优于竞争对手的服务创新成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荣  叶莉  
文章选取2011—2018年中国非金融类A股上市企业数据,聚焦"融资约束→企业自身研发投入"链条于金融科技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链式传导作用,探索金融科技于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一方面,金融科技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绩效,且其对中西部地区企业以及资本密集型企业创新绩效有更加显著的提升效应;另一方面,企业融资约束与研发投入在金融科技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发挥正向的链式中介作用,"金融科技→融资约束→研发投入→企业创新绩效"的路径系数为0.0105,企业创新绩效每提升一个百分点,其中有0.0105个百分点是通过该链式中介路径实现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荣  叶莉  
文章选取2011—2018年中国非金融类A股上市企业数据,聚焦"融资约束→企业自身研发投入"链条于金融科技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链式传导作用,探索金融科技于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一方面,金融科技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绩效,且其对中西部地区企业以及资本密集型企业创新绩效有更加显著的提升效应;另一方面,企业融资约束与研发投入在金融科技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发挥正向的链式中介作用,"金融科技→融资约束→研发投入→企业创新绩效"的路径系数为0.0105,企业创新绩效每提升一个百分点,其中有0.0105个百分点是通过该链式中介路径实现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