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88)
- 2023(14754)
- 2022(12819)
- 2021(11890)
- 2020(10110)
- 2019(22954)
- 2018(22663)
- 2017(43732)
- 2016(24057)
- 2015(26858)
- 2014(26668)
- 2013(26368)
- 2012(23928)
- 2011(21471)
- 2010(21135)
- 2009(19617)
- 2008(19325)
- 2007(16743)
- 2006(14623)
- 2005(12722)
- 学科
- 济(89035)
- 经济(88899)
- 管理(74867)
- 业(68665)
- 企(59177)
- 企业(59177)
- 方法(42298)
- 数学(35810)
- 数学方法(35439)
- 财(26578)
- 农(24081)
- 中国(22880)
- 业经(21778)
- 制(20876)
- 学(20306)
- 务(16801)
- 地方(16795)
- 财务(16731)
- 财务管理(16699)
- 贸(16676)
- 贸易(16670)
- 易(16197)
- 农业(15846)
- 企业财务(15833)
- 理论(15540)
- 技术(15410)
- 和(15226)
- 环境(15001)
- 体(14447)
- 划(14390)
- 机构
- 大学(341295)
- 学院(338403)
- 管理(134942)
- 济(130177)
- 经济(127292)
- 理学(117854)
- 理学院(116528)
- 管理学(114571)
- 管理学院(113963)
- 研究(111321)
- 中国(80955)
- 京(72124)
- 科学(71371)
- 财(61628)
- 农(59629)
- 所(56111)
- 业大(55094)
- 研究所(51415)
- 中心(50051)
- 财经(49285)
- 江(48717)
- 农业(47145)
- 北京(44887)
- 经(44791)
- 范(43419)
- 师范(42895)
- 院(40235)
- 州(39144)
- 经济学(38474)
- 财经大学(36749)
- 基金
- 项目(238148)
- 科学(186120)
- 基金(172830)
- 研究(169856)
- 家(152320)
- 国家(151048)
- 科学基金(128984)
- 社会(107158)
- 社会科(101487)
- 社会科学(101462)
- 省(93461)
- 基金项目(92849)
- 自然(85677)
- 自然科(83628)
- 自然科学(83604)
- 自然科学基金(82115)
- 划(79007)
- 教育(77649)
- 资助(70103)
- 编号(68480)
- 成果(55073)
- 重点(53269)
- 部(52014)
- 创(50081)
- 发(49602)
- 课题(46922)
- 创新(46679)
- 科研(45850)
- 制(44845)
- 教育部(44379)
- 期刊
- 济(139412)
- 经济(139412)
- 研究(96239)
- 中国(62946)
- 学报(60423)
- 农(53779)
- 科学(52568)
- 管理(48810)
- 财(47776)
- 大学(45126)
- 学学(42779)
- 农业(36596)
- 教育(35569)
- 技术(26630)
- 融(26406)
- 金融(26406)
- 财经(23923)
- 业经(23427)
- 经济研究(21890)
- 经(20318)
- 业(18947)
- 问题(18260)
- 科技(17947)
- 版(17396)
- 图书(16694)
- 业大(16094)
- 理论(15976)
- 技术经济(15233)
- 现代(14733)
- 实践(14655)
共检索到4818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杜鹏程 李敏 王成城
当前,组织中盛行的差错防范策略,长期发展中会形成差错反感文化,不利于组织和员工的绩效。本文聚焦差错反感文化对员工双元绩效的不良影响和内在机制,通过建立差错反感文化、组织支持感、组织认同和员工双元绩效的理论模型,基于安徽省18家国有企业的481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员工感知到的差错反感文化负向影响员工的双元绩效,而且对情境绩效维度的影响较大;组织支持感和组织认同感正向影响员工双元绩效;感知到的差错反感文化通过组织支持感和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负向影响员工的双元绩效,其中,对双元绩效的情境绩效维度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杜鹏程 李敏 王成城
当前,组织中盛行的差错防范策略,长期发展中会形成差错反感文化,不利于组织和员工的绩效。本文聚焦差错反感文化对员工双元绩效的不良影响和内在机制,通过建立差错反感文化、组织支持感、组织认同和员工双元绩效的理论模型,基于安徽省18家国有企业的481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员工感知到的差错反感文化负向影响员工的双元绩效,而且对情境绩效维度的影响较大;组织支持感和组织认同感正向影响员工双元绩效;感知到的差错反感文化通过组织支持感和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负向影响员工的双元绩效,其中,对双元绩效的情境绩效维度影响较大。本文的研究丰富和拓展了差错管理和绩效管理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探索和揭示了差错反感文化影响员工双元绩效的内在机制,并将实证研究结论应用于案例分析,并给出针对性的管理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马璐 刘闯
员工创新性活动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差错风险,组织成员对待差错的心理与行为倾向决定员工后续创新活动发展方向。结合中国情景,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231份企事业单位的有效样本数据,基于差错反感文化视角,深入探究差错取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差错取向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创新自我效能感在差错取向与员工创新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差错反感文化负向调节差错取向与员工创新行为间的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杜鹏程 陈云
针对新生代员工频繁离职的问题,很多企业提出了"文化留人"的战略。然而究竟什么样的组织文化更能吸引人、留住人,现有研究的相关探讨并不充分。基于映像理论和工作嵌入理论,文章研究探讨了企业差错反感文化对新生代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通过对9家企业656名新生代员工的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差错反感文化显著正向影响新生代员工离职倾向;工作嵌入部分中介了差错反感文化与新生代员工离职倾向间的关系;任务复杂性越高,差错反感文化对新生代员工离职倾向的正向影响越强。文章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能为从企业文化角度管理新生代员工带来一定的启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顾宇薇 应志方
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会难以避免的产生差错。差错管理是换个角度来对待差错、发现差错的价值。本文以宁波服装企业员工为调查对象,研究发现:差错管理文化与员工绩效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组织认同起部分中介作用,即差错管理文化能够直接影响员工绩效,也可以通过组织认同间接影响员工绩效;个体差错学习能力在差错管理文化和员工绩效关系中起负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差错管理文化 组织认同 个体差错学习能力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君锐 李万明
员工建言对组织决策乃至长远发展都至关重要。文章首次将心理可得性、差错反感文化纳入工作自主性与建言行为的关系中进行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资源保存理论等,探讨了心理可得性作为中介变量,差错反感文化作为调节变量的影响机制。通过对新疆、河南、上海等地246份企业员工的调查问卷实证研究发现:工作自主性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建言行为,心理可得性在两者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差错反感文化在两者间起负向调节作用。这对企业员工工作自主性的形成、心理可得性的培养、良好组织文化的建立有重要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士健 杜梦贞 张洁
应用社会学习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三元交互决定论,基于365份领导-员工配对数据,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以组织自尊和建设性责任认知为中介变量,差错反感文化为调节变量,探讨了真实型领导风格对员工越轨创新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真实型领导正向影响员工越轨创新行为;组织自尊、建设性责任认知分别在真实型领导与员工越轨创新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并共同在真实型领导与员工越轨创新行为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差错反感文化负向调节真实型领导与员工越轨创新、组织自尊与员工越轨创新、建设性责任认知与员工越轨创新的关系。
[期刊] 预测
[作者]
罗瑾琏 赵莉 钟竞
基于领导理论和创新理论,本研究旨在探究双元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以16家高新技术企业中的281名R&D员工为调查对象,运用层级回归分析方法对概念模型进行统计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双元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与领导—成员交换(LMX)关系在其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认知灵活性在双元领导与创新自我效能感及LMX关系之间起增强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领导者打破传统单一行为路径转而采用动态互补双元领导行为提升员工创新水平提供了新视角,并对企业创新管理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悦 王怀勇
基于积极心理学研究视角,探讨优势匹配感对员工双元行为的影响,并对其中的多重中介机制进行分析。基于高科技行业员工的研究结果表明,优势匹配感对员工双元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在间接影响方面,优势匹配感对员工双元行为产生影响的路径有两条,一是通过影响员工活力而影响其双元行为;二是通过影响员工活力而正向影响其学习目标导向,进而对双元行为产生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悦 王怀勇
基于积极心理学研究视角,探讨优势匹配感对员工双元行为的影响,并对其中的多重中介机制进行分析。基于高科技行业员工的研究结果表明,优势匹配感对员工双元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在间接影响方面,优势匹配感对员工双元行为产生影响的路径有两条,一是通过影响员工活力而影响其双元行为;二是通过影响员工活力而正向影响其学习目标导向,进而对双元行为产生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双龙
从员工时间压力的角度分析其对个体双元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时间压力与个体双元性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时间压力会通过员工的信息处理间接影响个体双元性。此外,时间型领导作为情境变量调节时间压力与个体双元性之间的关系,即时间型领导越强,员工的时间压力对个体双元性的积极作用越大而消极作用缓和;时间型领导越弱,员工的时间压力对个体双元性的积极作用越小而消极作用越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宁俊 李秋怡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探讨了职业成长如何通过基本心理需求满足影响员工的关系绩效的作用机制,分析资质过剩感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96名员工的问卷调研,结果发现:职业成长对员工关系绩效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关系需求满足在职业成长与员工关系绩效间具有中介效应;资质过剩感在职业成长与员工基本心理需求满足间起到调节作用,即当资质过剩感较高时,职业成长对员工基本心理需求满足的正向作用会减弱。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忆 马莉
整合差错管理和知识转化理论,分析差错管理气氛的两个维度(正向和负向)对知识转化过程的不同阶段(SECI过程)、不同知识属性(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以及不同学习主体(个人和组织)的影响。研究认为:正向的差错管理气氛促进知识的社会化、外部化以及隐性知识和个人知识的循环,负向的差错管理气氛促进知识的组合化、内部化以及显性知识和组织知识的循环。
关键词:
差错管理 知识转化 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宋锟泰 张正堂 赵李晶
工作中的时间压力是难以避免的问题,然而时间压力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尚存争议。本文根据组织二元性的观点,将员工创新行为区分为探索式创新行为和利用式创新行为,旨在讨论时间压力对员工两类创新行为的不同影响,以及工作调节焦点的中介作用和服务型领导的调节作用。以258名研发部门、设计部门以及营销部门从事创新活动的员工为样本的三阶段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时间压力促进利用式创新行为,抑制探索式创新行为;(2)促进型工作焦点和防御型工作焦点均在时间压力与探索式创新行为、利用式创新行为的关系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服务型领导在时间压力与促进型工作焦点的关系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在时间压力与防御型工作焦点的关系间起到负向调节作用,并进一步调节了两种工作调节焦点的中介作用。本研究深入探析了时间压力对两类个体创新行为的差异化影响以及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为时间压力"双刃剑"效应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新视角,也为企业日常管理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韩啸 吴金鹏 王莉
[目的/意义]现有研究意识到创新对政府数据开放绩效的重要影响,但鲜有深入分析二者之间存在的影响机制。本研究旨在剖析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及其匹配关系产生的平衡效应与互补效应对政府数据开放绩效的具体影响,为实践提供行动参考与科学依据。[研究设计/方法]基于文献调研,引入双元创新理论,构建解释模型,通过抽样调查采集来自北京、成都和贵阳三地公务员的问卷数据,使用Smart PLS 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论/发现]研究发现:(1)探索式、利用式创新对政府数据开放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利用式创新的影响更强;(2)平衡效应、互补效应对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但互补效应只在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处于高度平衡状态时才会被激发;(3)考察政府数据开放绩效的三个构面,即准备度、执行度和影响力,发现探索式、利用式创新对准备度影响显著,但平衡效应、互补效应对其影响不显著;探索式、利用式创新及平衡效应和互补效应均会对执行度和影响力产生显著积极影响。[创新/价值]识别了双元创新对政府数据开放绩效的影响机制与作用边界,进一步拓展了政府数据开放绩效的论域与视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