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75)
- 2023(18047)
- 2022(15397)
- 2021(14297)
- 2020(12044)
- 2019(27135)
- 2018(26730)
- 2017(52343)
- 2016(28647)
- 2015(31634)
- 2014(31105)
- 2013(30874)
- 2012(28199)
- 2011(25267)
- 2010(25273)
- 2009(23591)
- 2008(23105)
- 2007(20494)
- 2006(18375)
- 2005(16446)
- 学科
- 济(113502)
- 经济(113368)
- 业(102010)
- 管理(95609)
- 企(90934)
- 企业(90934)
- 方法(49816)
- 数学(39907)
- 数学方法(39408)
- 财(37791)
- 农(35484)
- 业经(34190)
- 中国(28332)
- 务(25398)
- 财务(25327)
- 财务管理(25296)
- 农业(24561)
- 企业财务(23995)
- 学(22771)
- 制(22485)
- 税(22156)
- 和(21568)
- 技术(21423)
- 理论(21132)
- 地方(20994)
- 税收(20688)
- 贸(20533)
- 贸易(20524)
- 收(20511)
- 策(20379)
- 机构
- 学院(402419)
- 大学(397085)
- 济(161319)
- 管理(160143)
- 经济(157902)
- 理学(137541)
- 理学院(136111)
- 管理学(133940)
- 管理学院(133235)
- 研究(133071)
- 中国(101719)
- 京(84510)
- 科学(82604)
- 财(80049)
- 农(69346)
- 所(67412)
- 财经(62102)
- 江(61501)
- 研究所(60834)
- 业大(60575)
- 中心(59874)
- 经(56361)
- 农业(54556)
- 北京(53134)
- 范(49759)
- 师范(49234)
- 州(48890)
- 院(48581)
- 经济学(47372)
- 财经大学(45758)
- 基金
- 项目(268058)
- 科学(211024)
- 研究(196894)
- 基金(194148)
- 家(169466)
- 国家(167971)
- 科学基金(144632)
- 社会(123221)
- 社会科(116721)
- 社会科学(116692)
- 省(105884)
- 基金项目(102038)
- 自然(94639)
- 自然科(92423)
- 自然科学(92398)
- 自然科学基金(90765)
- 教育(89166)
- 划(88389)
- 编号(81161)
- 资助(80188)
- 成果(65252)
- 重点(59942)
- 部(58248)
- 发(57747)
- 创(57586)
- 课题(55390)
- 创新(53242)
- 科研(51183)
- 业(50433)
- 项目编号(50430)
- 期刊
- 济(183053)
- 经济(183053)
- 研究(122463)
- 中国(74951)
- 农(63970)
- 财(63301)
- 管理(62829)
- 学报(62323)
- 科学(57722)
- 大学(46874)
- 农业(44526)
- 学学(44490)
- 教育(42051)
- 技术(35527)
- 融(34886)
- 金融(34886)
- 业经(32077)
- 财经(29773)
- 经济研究(29054)
- 经(25556)
- 业(25277)
- 问题(23082)
- 技术经济(21034)
- 现代(19445)
- 科技(19006)
- 版(18437)
- 务(18266)
- 理论(18189)
- 图书(18151)
- 商业(18033)
共检索到6016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坤 赵道致
在对不同减排水平的企业征收差异碳税的基础上,以社会总福利最大化为目标,建立政府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政府和排放依赖型双寡头企业的决策问题。实证分析表明,征收差异碳税有利于增强减排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激励其进一步加大减排的投入,提高净化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颖 韩立华
基于不确定需求构建碳限额、碳限额与交易、碳税三种常见碳政策下制造企业的运作和减排模型,分析其最优决策,进而分析各参数的敏感性。并通过数值分析,分析了不同碳政策下,各政策参数对于企业决策的影响,分析结论对低碳经济下企业在降低碳排放、保护环境的同时提升企业运作绩效,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并对政府碳政策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碳政策 减排决策 生产决策 随机需求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魏琦 宋亚楠
为研究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下纳入碳补偿机制对企业生产决策的影响,建立了该机制下双寡头企业面临排放权随机需求时的生产优化决策模型,分别得出无碳补偿机制以及纳入三种不同比例上限的碳补偿机制下企业最优生产减排策略。结果证明纳入碳补偿机制对社会总产出和企业净化处理量能产生影响,其中,按碳补偿占企业总排放量的比例确定的比例上限为最优选择。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说明了模型应用,并采用灵敏度分析模型参数对企业最优化决策的影响。
关键词:
碳排放 碳补偿 生产减排 比例上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程永宏 桂云苗 张云丰
以无碳税政策的企业生产决策模型为基准,分别建立碳税政策下企业生产决策模型和企业生产与减排投资联合决策模型,求解并比较以上三个模型中企业的最优产量、碳排放量和利润。研究发现,碳税政策下:(1)若企业没有进行减排投资,当产品的初始单位碳排放量小于某一阈值时,产量、碳排放量和利润相比无碳税的情形都会降低;当产品的初始单位碳排放量大于这一阈值时,企业退出市场;(2)若企业进行减排投资,当产品的初始单位碳排放量小于某一阈值时,不仅产量可达到无碳税的情形,而且实现零排放,此外也可使其延迟退出市场。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
关键词:
碳税政策 税率 生产决策 减排投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程永宏 桂云苗 张云丰
以无碳税政策的企业生产决策模型为基准,分别建立碳税政策下企业生产决策模型和企业生产与减排投资联合决策模型,求解并比较以上三个模型中企业的最优产量、碳排放量和利润。研究发现,碳税政策下:(1)若企业没有进行减排投资,当产品的初始单位碳排放量小于某一阈值时,产量、碳排放量和利润相比无碳税的情形都会降低;当产品的初始单位碳排放量大于这一阈值时,企业退出市场;(2)若企业进行减排投资,当产品的初始单位碳排放量小于某一阈值时,不仅产量可达到无碳税的情形,而且实现零排放,此外也可使其延迟退出市场。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和分析相关的命题和推论,并针对企业的生产与减排决策和政府制定碳税政策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碳税政策 税率 生产决策 减排投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侯玉梅 贾萌 陈天培 孙晨阳 朱立春 魏鹍
以碳关税政策下发展中国家选择减排研发补贴政策为背景,构建了一个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第一阶段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自设定碳关税率及研发补贴率;第二阶段为发展中国家企业根据补贴率及税率确定减排率;第三阶段为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企业在发达国家市场上进行产量竞争。利用逆向递归方法求解该动态博弈的最优决策,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碳关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促进企业碳减排并改善环境,但关税会对两国之间的贸易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关税政策和补贴政策能够有效提高各自企业的竞争力,但过多的政府干预会影响市场正常秩序。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补贴政策能够促进企业的减排行为,并且企业的成本优势越明显,减排效果越好。
关键词:
碳关税 减排研发补贴 博弈模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姜跃 韩水华
研究了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制造商组成的供应链,建立一个以供应商作为领导者、制造商作为跟随者的两阶段斯坦伯格博弈模型来分析供应商参与对企业减排决策的影响,分析比较了供应商参与和不参与减排两种情况下制造商和供应商的最优决策,并通过算例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碳税与消费者碳排放敏感度对最优决策的影响。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宋向南 卢昱杰 申立银
对碳排放总量和强度都持续刚性增长的建筑领域,利用市场机制,借助碳交易来控制和减少其碳排放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本文通过构建多目标决策优化模型,探讨建筑业主在碳交易驱动形成的复杂动态环境下的最优碳减排策略;并基于实证数据进行情景耕耘,模拟和预测业主减排策略的动态适应性调整。研究发现:(1)业主碳减排决策受政府补贴强度和违规惩罚倍率调整的冲击更为显著;(2)目前碳市场"一刀切"的惩罚倍率极易使建筑业主陷入"明罚实奖"的惩罚悖论;(3)政府应采用"补贴退坡"政策并对不同类型的建筑业主进行精准补贴。
关键词:
碳交易 建筑业主 碳减排 决策优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高培道 朱朝勇 张扬 陈波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被列为“十四五”期间的重要工作之一,以及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碳约束和资金约束的双重风险,在制定投资决策时需要综合考虑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碳减排效益。为此,基于边际碳减排成本的原理,在项目投资层面设计了一个综合考虑减排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优投资决策模型,在组织机构层面构建了碳效率指标模型,提出了边际出清和集体行动两种减排策略并以实际案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技术因其减排成本和收益的差异,会进一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从而存在着成本上最优的策略;边际出清策略成本较高,减排效率较低,而集体行动策略则能够较快实现减排目标。研究成果有助于我国企业建立考虑碳约束的最优减排策略管理体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维良 刘敏
为了探究中央政府碳税政策下地方政府补贴决策与企业减排决策的互动关系,本文构建了一个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采用逆向归纳法求解三者间的博弈均衡解,分析各自的最优决策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央政府的最优决策为碳税收入中自留部分不宜超过6/7成,其余的尽可能返还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的最优补贴策略应对减排困难达到一定程度的企业才提供补贴。企业的最优减排决策取决于自身减排难度,而不依赖于地方政府的减排补贴。建议政府建立灵活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来缓解统一碳税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在统一碳税税率的前提下根据行业减排难度,灵活调整返还比例和补贴数额,照顾重点排污企业;循序渐进地使用专项补贴,促进企业研发和应用环保技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维良 刘敏
为了探究中央政府碳税政策下地方政府补贴决策与企业减排决策的互动关系,本文构建了一个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采用逆向归纳法求解三者间的博弈均衡解,分析各自的最优决策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央政府的最优决策为碳税收入中自留部分不宜超过6/7成,其余的尽可能返还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的最优补贴策略应对减排困难达到一定程度的企业才提供补贴。企业的最优减排决策取决于自身减排难度,而不依赖于地方政府的减排补贴。建议政府建立灵活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来缓解统一碳税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在统一碳税税率的前提下根据行业减排难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安崇义 唐跃军
不同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之间有何内在促进和制约关系,排放权交易市场中企业的决策标准是什么,为何发达国家热衷于实行CDM项目,碳税的加入对排放权交易市场有何影响。围绕这一系列重要问题,本文从微观角度出发,在AIM-Enduse模型的基础上加入新的目标函数,重新定义参数,修改约束条件,构建在排放权交易机制下企业减排的单阶段最优化决策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基于配额的排放权交易和基于项目的排放权交易(CDM)之间内在的促进和制约关系,进而发现,参与者数量及参与者之间减排边际成本的离散程度将决定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量;对于减排技术高度发达的国家来说,CDM机制不仅有利于大幅降低其减排成本,还有利...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明喜 胡毅 郭冬梅 曹杰
新常态经济发展阶段对我国低碳转型提出新的挑战,客观要求政府职能部门必须进行减排政策创新,由此催生了市场化减排工具——碳税正式进入我国税法体系,并引起学术界热议。本文创新性地把地方政府作为一个独立博弈方,纳入"国家-企业"博弈模型,发现地方政府的个体碳排放决策行为严格偏离国家整体层面的最优排放决策水平。为矫正地方政府的非最优决策行为,在考虑碳排放的环境外部性特征基础上,提出差异税率碳税政策的征收依据。进而分析征收碳税对微观生产企业减排投资和市场竞争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减排成本较低的企业,碳税政策不但可以矫正地方政府碳排放的非最优行为,提升企业减排投资积极性,有效降低企业碳基能源的消耗,还可以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改善消费者福利;对于减排成本较高的企业,碳税政策是一把双刃剑,抑制企业的减排投资和低碳研发,尤其是高能耗企业,但是碳税政策的长期实施则有利于我国低碳经济转型。最后,基于文中结论,提出对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碳税 最优碳排放 减排投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姜跃 韩水华
基于制造商与零售商行为的斯坦伯格博弈,本文分析在碳税规制下零售商减排成本分担如何影响制造商与零售商减排的最优决策。研究结果表明:在零售商不承担减排成本时,零售商的最优订货批量与制造商的减排量正相关,零售商的最优订货量与产品的批发价格负相关;在零售商承担减排成本时,零售商的订购批量与制造商产品的减排量之间的关系主要取决于消费者对碳排放敏感度与零售商成本分担率之差,当消费者对碳排放的敏感度大于零售商成本分担率,零售商的最优订购量与制造商的减排量之间正相关,反之则负相关。零售商的订购批量与制造商确定的半成品价格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姜跃 韩水华
基于制造商与零售商行为的斯坦伯格博弈,本文分析在碳税规制下零售商减排成本分担如何影响制造商与零售商减排的最优决策。研究结果表明:在零售商不承担减排成本时,零售商的最优订货批量与制造商的减排量正相关,零售商的最优订货量与产品的批发价格负相关;在零售商承担减排成本时,零售商的订购批量与制造商产品的减排量之间的关系主要取决于消费者对碳排放敏感度与零售商成本分担率之差,当消费者对碳排放的敏感度大于零售商成本分担率,零售商的最优订购量与制造商的减排量之间正相关,反之则负相关。零售商的订购批量与制造商确定的半成品价格负相关;实施成本分担契约后,如果制造商的减排量满足一定约束条件,制造商的利润和零售商的利润会同时增加,实现帕累托最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