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3)
- 2023(1912)
- 2022(1639)
- 2021(1628)
- 2020(1455)
- 2019(3105)
- 2018(3154)
- 2017(5388)
- 2016(3466)
- 2015(4237)
- 2014(4119)
- 2013(3675)
- 2012(3398)
- 2011(3287)
- 2010(3279)
- 2009(3074)
- 2008(2798)
- 2007(2530)
- 2006(2208)
- 2005(1976)
- 学科
- 济(10569)
- 经济(10555)
- 教育(5552)
- 业(5537)
- 管理(5293)
- 中国(4402)
- 农(4007)
- 方法(3427)
- 世界(3342)
- 企(3109)
- 企业(3109)
- 数学(2948)
- 数学方法(2923)
- 教学(2898)
- 农业(2868)
- 理论(2617)
- 地方(2336)
- 问题(2285)
- 政治(2240)
- 思想(2212)
- 思想政治(2160)
- 政治教育(2160)
- 治教(2160)
- 德育(2152)
- 贸(2075)
- 贸易(2074)
- 融(2061)
- 金融(2060)
- 易(2030)
- 业经(1863)
- 机构
- 大学(46040)
- 学院(39756)
- 研究(16940)
- 济(15608)
- 经济(15245)
- 管理(13040)
- 理学(11161)
- 中国(11058)
- 理学院(10944)
- 管理学(10618)
- 管理学院(10521)
- 京(10368)
- 科学(9390)
- 范(8971)
- 师范(8936)
- 教育(8322)
- 农(8089)
- 所(8063)
- 中心(7901)
- 师范大学(7364)
- 研究所(7326)
- 江(7129)
- 北京(6766)
- 业大(6430)
- 院(6255)
- 农业(6196)
- 财(6006)
- 州(5115)
- 财经(4937)
- 研究院(4881)
共检索到70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亚历克斯·埃舍尔 马斯莫·萨维诺 王亚敏 侯书栋 李立国
本文研究了全球19个大学排行榜,描述了排行榜作为质量评价手段是如何运作的,详细讨论了现有排名系统使用的质量指标并归纳出在排名上存在的不同地域模式。本文发现,世界上的主要排行榜之间没有多少联系,它们采用差别很大的指标和权重来评估大学。但是,有一些大学,无论是用何种的指标和权重,都会居于排行榜的前列。本文还探讨了与目前流行的严格按分数高低排名的“排行榜”不同的做法,并得出了结论。
关键词:
大学排名 全球调查 差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武学超
新世纪伊始,世界大学排名风靡全球,其核心指标是科学研究。世界大学排名科研测评正在深深影响着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各国政府和各高等教育机构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强力提升科研能力。然而,目前世界大学排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缺憾,测评的知识领域过于狭隘,并囿于传统基础研究,导致世界诸多国家片面追求精英化的世界一流大学。
关键词:
世界大学排名 科研测评 战略调整 缺失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上官剑
"QS"世界大学排名和上海交大的"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是影响最大的世界大学排行榜。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两项排名的历年数据稳定性均表现较好,但两项排名的结果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存在的浅层次原因是由于评价体系的不同,深层次原因则是源于评价方法和评价理念上的区别,这种差异显示两者都有可以改进之处。同时,两者差异的存在也有其积极意义,多元评价体系为大学发展和公众选择提供了多角度的参考工具。
关键词:
QS ARWU 世界大学排名榜 学术排名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平原
大学排行榜的好坏,取决于评价标准的设计、统计数据的方式以及具体操作是否严谨。大学评价不能重"物"轻"人"。对于"大学精神",我认为没有凝定不变的东西,也不相信用一两句话就能概括十几万人近百年的努力,有关讨论是"可爱"而"不可信"的,而我宁愿把这种讨论转化为讲述"大学故事"。校园里广泛流传的故事,经过一代代师生的选择、淘洗和再创造,以活灵活现的形式,不断传承并塑造着大学精神。它同样可以成为大学史乃至教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大学教授是大学故事中的主体,如何实现古人"从游"之义,坚守与自己身份相适应的道德准则,经得住金钱和名位的诱惑,已成为十分严峻的问题。必须回到"尊师重道"上来,在对中国传统教育精神...
关键词:
大学排名 大学故事 大学精神 师道尊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鹏虎
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成为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也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世界大学排名及其指标体系有存在的合理性,但也要理性看待世界大学排名,不能盲目围绕世界大学排名转,由注重资源为导向转变为注重质量为导向,坚守文化本位,完善治理体系,坚持中国特色。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世界大学排名 高等教育质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弗兰斯·范富格特 弗兰克·齐格勒 王楠
欧盟委员会开发的全球多维大学排名(U-Multirank)是一个全新的、立足全球的、有利于提高高等教育与科研系统透明度的工具,它致力于继承已有排名之优势同时规避已有排名之不足。U-Multirank遵循包括用户导向原则、多重维度原则、机构可比性原则、排名的多层次性原则和方法的可靠性原则在内的五个设计原则;设计了包括教学、科研、知识转换、国际化定位和地区参与在内的五个绩效维度及一系列指标;为用户提供了在线工具以创建院校排名和领域排名两种类型的排名。试测和实施阶段的初探表明,在维度与指标的可行性、院校参与的积极性、扩大参与规模的可操作性方面,U-Multirank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并将逐步实施于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郭丛斌 郝晓伟
国家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大体可分为国家控制型和国家监督型两类。分析两种模式对于大学排名名次和名次变化程度的影响后可以发现,国家控制型大学的排名名次显著低于国家监督型大学,但其名次提高程度总体上显著高于后者。不过随着排名名次从前向后移动,国家控制型大学在排名名次提高程度上的优势逐渐下降。原因在于国家监督型大学在享有自主权的情况下自由竞争,不断提高竞争力。国家控制型大学在政府重大项目资金支持下能够迅速缩小与国家监督型大学的差距,快速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乃至前列。
关键词:
高等教育管理模式 大学排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施艳萍 袁曦临 宋歌
[目的/意义]"双一流"建设使得大学排名成为社会焦点,但其能否反映高校的真实水平仍存质疑,故探析验证大学排名体系的公正性、合理性意义重大。[方法/过程]以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为研究对象,在深入探究ARWU指标体系及其构型的基础上,对比其与QS、THES、USNWR等著名世界大学排名体系的差异,并以东南亚主要知名大学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ARWU的排名位次与QS、THES、USNWR有较大差异,存在系统误差的可能性,因而有必要在辩证对待各类大学排名体系的基础上,从指标调整等方面对其进行改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许涛
"实施‘985工程’,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党中央在世纪之交,立足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迎接知识经济挑战而采取的重大决策,是从根本上提高我国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的重大举措,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紧迫任务。"教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叶赋桂 钟周 李越
本文对《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2004年和2005年世界大学排名的数据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考察,深入地分析了其排名方法、指标和结果,并从中剖析了该排名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意义,最后,通过该排名来观照和反思清华大学的办学实践,提出了清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和措施。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梁卿
出于对大学排名作用的肯定和对现有排名的不满,欧盟发布并资助了由"高等教育和研究绩效评估联盟"承担的"多维度全球大学排名"项目。"高等教育和研究绩效评估联盟"提出了12条设计原则,构建了一个概念框架,并分四个阶段设计出指标体系。与现有排名相比,该排名的总体思想更为完美地体现了大学排名的本质要求,但该排名也面临着院校参与意愿的考验等问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楠
由欧盟开发的"全球多维大学排名"体系是一个在理念与应用方面都与以往的排名有着本质区别的全新大学排名体系。该排名在"多维评价"、"目标契合"和"用户导向"的理念指导下,构建了多维排名的概念框架,提出"两步排名法",设计了包含五个平行维度的指标体系,鼓励用户创建个性化排名,并提供多样的排名呈现方式。各方对该排名给予了不同的评价。该排名计划于2014年初发布第一轮排名结果,并将在今后不断扩展与完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伟 裴旭
大学排名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首先对我国大学排名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了简述,然后对大学排名迅速发展的原因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规范我国大学排名活动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大学 排名 规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晓慧 霍国庆
本文探讨了中美大学排行榜的演变和实质,比较了中美代表性大学排行榜及其评估指 标体系,分析了中美大学排行榜之间的差距,并提出了缩小差距的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林晓青
作为大学评价的一种显性表达方式,大学排名引起了学生、家长、大学、企业、政府等社会各界的关注。当前大学排名普遍存在的静态排名有一定的局限性,并在指标体系的设定、方法的使用及结果的信度等方面存在着争议。故应对静态大学排名方法进行改进,使用纳入态势的大学排名的动态模型,并用算例进行验证和说明。
关键词:
大学排名 纳入态势动态模型 评价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