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23)
2023(14324)
2022(12411)
2021(11617)
2020(9688)
2019(22122)
2018(21841)
2017(42645)
2016(23485)
2015(26037)
2014(25877)
2013(25518)
2012(23433)
2011(21219)
2010(20901)
2009(19008)
2008(18560)
2007(16000)
2006(13966)
2005(12024)
作者
(69006)
(57244)
(56750)
(54029)
(36489)
(27479)
(25722)
(22486)
(21766)
(20355)
(19359)
(19293)
(18088)
(17986)
(17702)
(17590)
(17495)
(17174)
(16463)
(16300)
(14521)
(13936)
(13931)
(13079)
(12938)
(12708)
(12685)
(12595)
(11487)
(11367)
学科
(88518)
经济(88402)
管理(67090)
(63878)
(52318)
企业(52318)
方法(42279)
数学(37165)
数学方法(36732)
(25335)
(23692)
中国(22818)
(20048)
业经(19691)
(18672)
贸易(18667)
(18179)
地方(17696)
农业(16841)
(15612)
(14891)
财务(14825)
财务管理(14801)
环境(14488)
技术(14394)
理论(14360)
企业财务(14019)
(13748)
(13672)
(13426)
机构
大学(329692)
学院(329166)
管理(131658)
(130142)
经济(127340)
理学(114955)
理学院(113696)
管理学(111712)
研究(111524)
管理学院(111156)
中国(81819)
科学(71553)
(69463)
(59988)
(58669)
(56691)
业大(54150)
研究所(52161)
中心(50262)
农业(47574)
财经(47426)
(46939)
北京(43540)
(43224)
(42444)
师范(41954)
(40238)
经济学(38244)
(38078)
财经大学(35307)
基金
项目(231786)
科学(180861)
基金(167952)
研究(164764)
(148438)
国家(147219)
科学基金(125296)
社会(102797)
社会科(97438)
社会科学(97413)
(90556)
基金项目(89637)
自然(84072)
自然科(82070)
自然科学(82047)
自然科学基金(80571)
(76964)
教育(75266)
资助(69450)
编号(66894)
成果(53228)
重点(51896)
(50584)
(49033)
(48092)
课题(45862)
科研(44844)
创新(44840)
计划(43253)
教育部(42795)
期刊
(136440)
经济(136440)
研究(94644)
学报(57615)
中国(57188)
(53559)
科学(50751)
管理(45804)
大学(42501)
(42359)
学学(40395)
农业(36948)
教育(33554)
(29715)
金融(29715)
技术(26267)
业经(23284)
经济研究(22482)
财经(22150)
(18849)
(18588)
问题(17888)
科技(17117)
(16051)
图书(15893)
理论(15855)
技术经济(15365)
业大(15346)
商业(14732)
实践(14624)
共检索到4674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彦伟  宋林  
货币政策目标差异对不同经济部门的福利影响不同,研究货币政策目标对各经济部门的福利影响,对货币政策有效实施并最终顺利实现政府预期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突破现有研究的局限性,本文构建一个包含工资及价格粘性的DSGE模型,分别分析以通货膨胀率、经济产出、利率为目标的货币政策,对代表性家庭、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政府、国际收支等五个经济部门的福利损失影响。研究发现:基于Taylor规则,当经济产出与名义利率具有较高通货膨胀率敏感反应时,实施以通货膨胀率为目标的货币政策效果最优,各部门福利损失最小;当经济产出与通货膨胀率具有较低(不小于1)利率敏感反应时,实施以利率为目标的货币政策效果最优,各部门福利损失最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东明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问题的存在会降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不利于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因此,在保证统一货币政策的前提下,积极探索货币政策区域差异化操作成为我国政策当局的现实选择。文章将总结我国(金融)货币政策区域差异化操作的历史经验,分析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区域差异化操作具备的现实基础,进而指出需准备的工作,以期提高差异化操作的效力。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毓  胡莹  
本文选取1993~2008年我国4家国有控股银行,3家政策性银行,10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数据,考察了我国不同类型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差异化作用。运用协整检验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国有控股银行在对货币政策传导至CPI的影响较为显著,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对货币供给量有着显著性影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孟亮  李明贤  
在介绍货币政策内部传导机制的基础上,从两方面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内部传导机制的区域差异,第一是当地金融体系所吸收基础货币多少,第二是当地金融体系的信用创造能力,得出我国货币政策实施应该注重区域结构性调节的结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孟亮  李明贤  
货币政策外部传导机制是从中介目标至最终目标的调控阶段。区域差异使我国货币政策外部传导效应存在区域差异化,容易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陷入两难境地。我们应该加强建立区域中央银行货币供给调控体系,同时改善我国货币政策的运行环境,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效果。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钱金保  赵嫚  
P2P行业鱼龙混杂,一些平台具有银行、国资、上市公司背景,理论上这些背景能够给平台带来政策分析、资金成本等方面的经营优势,但相关经验研究较为欠缺,本文研究货币政策变动对不同背景平台的差异化影响。具体来说,首先根据资金来源将P2P平台划分为背景平台(具有银行、国资或上市公司背景)和普通平台两类,然后基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平台交易数据,运用断点回归方法分析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变化对于两类平台的影响。结果发现,货币政策的变化对于成交量和平均投资利率有一定的影响,且背景平台的政策反应更为灵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谢尚才  代飞  
本文采用2000年7月至2009年12月的经济数据,通过建立VECM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对在不同经济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的差异化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利率对股票市场影响方向不同。在经济扩张时期,股市对利率存在正向反应;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股市对利率存在负向反应。(2)在不同经济背景下,货币供应量变化对股票市场影响程度不同。在经济扩张时期,货币供应量变化对股市影响较小;而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股市影响较大。这意味着:由于货币政策在不同经济背景下效果是不同的,因此更需要央行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把握好货币政策的量和度。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爽  
货币政策存在区域效应差异已是国内外学者的共识,而具体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差异问题,政府行为在其中的作用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的研究表明,无论是中央政府的改革战略还是地方政府的行为决策,都是造成我国各地区银行发展水平出现差距、进而引发全国统一货币政策产生不同区域效应的根本原因之一。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东明  潘再见  
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不仅会降低统一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还会加大区域间的发展差距。针对区域效应问题,是否需要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异化操作存在很大争议。本文首先评析统一货币政策对区域发展不均衡影响的相关理论,继而结合自由主义和干预主义、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之争,分析区域差异化操作的理论可行性。然后,分析当前我国"十二五"时期公平和效率的战略选择和差异化操作已具备的现实基础,指出我国货币政策区域差异化操作的现实可行性。最后,提出了差异化操作需遵循的几个原则:差异化政策需针对落后地区的典型问题、注重区别对待以及把握好差异化操作的合理的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建娜  
新形势下金融稳定目标须与物价稳定、产出增长等传统货币政策目标一样被关注。文章通过使用TVP-VAR-SV模型研究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包含金融稳定目标的各货币政策目标变量的传导效应和机制,结果发现:整体上,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的下降短期内不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且会加剧我国的通货膨胀率以及扩大我国的产出缺口;美国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比另外两轮更加深远;2008年金融危机前美国的货币政策对我国各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最大,危机中的影响传导最快,危机后主要在短期内影响较大;在传导途径中,联邦基金利率的下降会在短期内造成人民币贬值,我国利率水平下降,贸易顺差减少,而中长期会有相反的影响。相较于危机前和危机中,危机后美国货币政策通过金融渠道和国际贸易渠道的长期传导效应更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辛家鼎  
本文利用相关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回归分析三种统计指标分析了CPI与GDP的关系 ,指出CPI作为通货膨胀指标的可行性。要实现CPI的控制目标 ,应以M 2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较为合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英奎  
一、货币政策缘何失效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趋势,国内物价持续走低。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一样是货币现象,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利,治理通缩的主渠道是货币政策。根据英国《经济学家》的定义,以通货膨胀率低于1%作为通货紧缩的标准,那么按商品零售指数上涨率来看,1997年我国已经进入通货紧缩;按居民消费指数上涨率看,我国1998年进入通货紧缩;到2002年底,这两个价格指数上涨率分别为-1.3%和-0.8%。这说明,在连续几年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之后我国仍未走出通货紧缩阴影。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蔡婉华  叶阿忠  
选取2004~2014年全国30个省份的月度数据,借助GVAR模型探索统一货币政策冲击下东、中、西部地区银行信贷和经济发展受到的影响。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冲击对区域经济和信贷规模存在显著影响,并呈现区域性差异。即货币供应量增加对二者的影响尤为明显,东部地区受到的冲击较大,中、西部地区受到的冲击较小;利率上涨抑制了二者的发展,表现为西部地区在信贷规模扩张和社会消费方面受到的影响较大,东部地区在工业产出和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受到的影响较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卫东  曹琛  
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差异化进行研究,有利于增强货币政策执行的灵活性以及金融资源的区域优化配置。通过对广东韶关市与惠州市两地区的货币政策影响进行实证研究表明,两个地区的货币政策存在较为显著的时滞效应。为此,应制定有差别的货币政策,培育地区特色主导产业,健全和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百胜  高崧耀  
本文基于动态模型选择—时变参数—因子扩展的向量自回归模型(DMS-TVP-FAVAR)构建金融条件指数(FCI),度量G20主要成员国的金融状况,进而建立以FCI为转移变量,包括货币供应量、利率以及经济增长等货币政策工具变量与目标变量在内的面板平滑转移回归模型(PSTR),以研究G20成员国及其中的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传导的非对称效应。研究结果表明:G20国家中的发达国家金融市场波动幅度比新兴经济体更大;数量型货币政策和价格型货币政策不仅在不同金融状况下表现出非对称性,也在不同类型国家之间表现出异质性;当金融状况低迷时,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数量型货币政策均对产出表现为正向冲击,同时,新兴经济体数量型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远高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价格型货币政策在发达国家表现为正向冲击,在新兴经济体表现为负向影响;当金融状况一般时,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估计系数更易平滑转移,说明此时货币政策调控具有不确定性;当金融状况良好时,发达国家数量型货币政策产生负向影响而新兴经济体表现为正向影响,表明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存在差异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