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60)
- 2023(13893)
- 2022(11943)
- 2021(11337)
- 2020(9312)
- 2019(21371)
- 2018(21188)
- 2017(40614)
- 2016(22078)
- 2015(24843)
- 2014(24469)
- 2013(23834)
- 2012(21560)
- 2011(19218)
- 2010(19039)
- 2009(17271)
- 2008(16369)
- 2007(14075)
- 2006(12160)
- 2005(9926)
- 学科
- 济(80877)
- 经济(80782)
- 管理(63210)
- 业(57170)
- 企(48345)
- 企业(48345)
- 方法(36655)
- 数学(31321)
- 数学方法(30917)
- 中国(22677)
- 农(22462)
- 财(21215)
- 业经(19263)
- 地方(18451)
- 学(17547)
- 理论(15844)
- 农业(14985)
- 贸(14077)
- 贸易(14066)
- 制(13971)
- 和(13913)
- 务(13822)
- 财务(13749)
- 财务管理(13729)
- 易(13630)
- 环境(13531)
- 技术(13211)
- 企业财务(12988)
- 教育(12563)
- 划(12051)
- 机构
- 学院(296423)
- 大学(294564)
- 管理(118541)
- 济(110031)
- 经济(107365)
- 理学(103164)
- 理学院(102007)
- 管理学(100180)
- 管理学院(99650)
- 研究(94765)
- 中国(68959)
- 京(62452)
- 科学(60180)
- 财(50440)
- 所(45917)
- 农(45551)
- 业大(44473)
- 中心(43535)
- 江(42692)
- 研究所(42009)
- 范(41248)
- 师范(40884)
- 财经(40787)
- 北京(39024)
- 经(37135)
- 农业(35598)
- 院(35543)
- 州(35125)
- 技术(33760)
- 师范大学(32897)
- 基金
- 项目(209476)
- 科学(164423)
- 研究(156477)
- 基金(149508)
- 家(129465)
- 国家(128356)
- 科学基金(111027)
- 社会(96301)
- 社会科(91030)
- 社会科学(91011)
- 省(83533)
- 基金项目(80067)
- 教育(73460)
- 自然(72321)
- 自然科(70636)
- 自然科学(70622)
- 划(69970)
- 自然科学基金(69307)
- 编号(65988)
- 资助(60556)
- 成果(52695)
- 重点(46790)
- 课题(45475)
- 部(45395)
- 发(44440)
- 创(43935)
- 创新(40774)
- 项目编号(40545)
- 科研(39966)
- 大学(39367)
- 期刊
- 济(118798)
- 经济(118798)
- 研究(85454)
- 中国(56915)
- 学报(45607)
- 管理(42305)
- 教育(41910)
- 科学(41672)
- 农(41347)
- 财(37915)
- 大学(34580)
- 学学(32004)
- 农业(29331)
- 技术(27524)
- 业经(21494)
- 融(21380)
- 金融(21380)
- 经济研究(18734)
- 图书(18571)
- 财经(18526)
- 经(15804)
- 问题(15201)
- 业(14633)
- 科技(14625)
- 理论(14071)
- 版(13334)
- 现代(13268)
- 实践(13139)
- 践(13139)
- 技术经济(13105)
共检索到4226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俊义 王葶 薛新巧
高水平专业群是“双高计划”的实施载体,不同区域、不同建设单位在推进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行动中,因自我主导意识不足,自身行动逻辑不清,盲目发力,导致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出现了特色欠缺、趋易避难、管理无序等问题,严重降低了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成效。通过对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趋向、建设指标、建设管理与建设实施进行差异化研究与分析,有助于建设单位对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精准发力,有助于建设单位纠正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在落实“双高计划”时的执行偏差。
关键词:
双高计划 高职学校 高水平专业群 差异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丽娜 张恩广 王开香
产教融合视阈下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治理的逻辑框架必须遵循产业发展需求的逻辑、知识关联的逻辑和组织治理的逻辑。以56份“双高计划”学校中期绩效自评报告为研究对象,运用NVIVO12.0软件对专业群治理逻辑归纳而建构的要素指标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结果表明专业群产教融合形态由“单一虚体”向“多元实体”蜕变有待突破,专业间知识关联由“弱关联”向“强关联”演变有待强化,组织管理形态由“科层治理”向“多元治理”转变有待革新。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治理应坚持“以产定群”,搭建区域产业集群与专业知识关联耦合的专业群;坚持“以群治院”,打造治理结构与治理效能相匹配的组织体系;坚持多元共治,搭建产教协同与利益共享的实体育人平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邢菲 戎成
“双高计划”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里程碑式举措,以60个“双高计划”装备制造类专业群为观测对象,从专业群建设途径及完成度、专业群贡献度及着力点以及专业群建设特色经验做法等三个方面分析专业群建设阶段性成效,总结发现专业群的发展潜力:内部治理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力量有待进一步激发、贯通培养路径有待进一步探索、建设成果质效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接下来的建设期中,以矩阵项目管理模式为牵引,完善专业群内部治理体系;以内主激励外主引进为指导,激发教师队伍内外活力;以专业群多维建设为契机,扶持贯通培养多点开花;以分层分类项目培育为依托,优化高质成果培育机制,从而突破专业群发展瓶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锦箫 龚小勇
从结构功能主义视角出发,高职院校专业群是一个教学生态系统,双高计划作为政策制度,输入系统后启动了专业群生态系统的优化升级。该系统的应然进化指向是强化服务经济社会产业发展能力、提升行业影响力、拓展国际影响力。基于对当前高职专业群建设实然情境的剖析,研究了从实然到应然的系统逻辑,并以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的专业群建设实践为例,探讨了高职专业群建设的应对措施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聂强
"双高计划"的出台,吹响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全面现代化的时代号角。文章从"专业、院系、学校"三级管理维度出发,提出"双高计划"学校建设要以专业集群式对接产业为核心,理清专业产业对接的时代逻辑,找准专业产业对接的路径方法 ;以专业群拉动二级院系改革为抓手,形成专业群合力,激发二级院系活力;以院校治理和定位变革为重点,实现治理结构和发展格局的变革。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群 双高计划 院校治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勇 康欢 林旭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既是"双高计划"的题中之意,更是助力"双高计划"行稳致远的内生动力。"双高计划"与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关系耦合交错,从"整体关系"层面进行解析,彰显出"闭环逻辑"和"多主体契合逻辑"两大逻辑关系。在厘清高职院校与专业群建设融合联系的基础上,以核心功能为轴心,以教学群体、公共部门和私人组织为支点,构建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功能价值体系。倡导以本原路径、信息路径、联动路径和保障路径等多维路径作为推进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突破点,从而实现"双高计划"与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理性转型的高效衔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春红
通过对比分析教育部公示的16个旅游大类专业群建设《申报书》及《建设方案》,提炼出旅游大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内涵及要求;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群建设为例,提出专业群建设创新思路,以及在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课程教学资源创新、教材与教法改革、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技术技能平台建设、社会服务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等方面的举措。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伟只
专业群建设是体现高职院校发展内涵的重要指标与特色项目,在双高计划背景下,开展专业群建设有利于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和满足就业的高质量需求,也是实现高水平高职学校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仍然面临着建设标准、评价体系缺失等困境。建议以标杆院校为参考转型升级专业标准,建立面向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专业布局,通过打造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塑造利他共生的专业生态来推动特色专业群建设。
关键词:
“双高计划” 专业群 高职院校 建设标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清源
经济转型、区域产业升级、复合型人才培养对高职院校财经专业群建设提出新的要求。高职院校财经专业群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财经专业群结构与产业发展契合度低、专业群产教融合育人成效不明显。据此提出推动形成“五新引领、三元融合”的高职院校智慧财经专业群建设模式“。五新引领”指以新产业引领,明确财经专业群定位;以新职业引领,创新课程建设,全方位对接区域产业人才需求;以新技术引领,跨界组合,构建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以新业态引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建设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以新标准引领,建设智慧、多元的评价体系“。三元融合”指推行课证融合、把思政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拓宽国际视野。
关键词:
“双高计划” 智慧财经专业群 高职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孔定新 吴丽华 薛丛华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国家"双高计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所在。作为支撑国家海洋战略的航海类高职院校,航海类专业群建设是航海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以服务国家海洋战略、聚焦智能航海科技、创设航海英语情境,培养有品德、有技术、国际化的航海人才为特色定位建设航海类专业群,应依据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实现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开展校企深度合作,推进"双主体"协同育人;打造高水平专业师资,引领服务航运产业高端;对标国际航海职教,彰显航海国际化特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梦卿 邢晓
专业是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加强专业建设是"双高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高职院校适应行业企业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高职院校需把握"双高计划"背景下专业建设的时代要求,通过优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专业课程及教学体系、强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完善专业建设体制机制等措施加强专业建设,以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要,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职院校高水平、内涵式、特色化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薛栋
"双高计划"成为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双高计划"不仅是示范、骨干、优质建设计划的延续,更是应对新时代技术变革提出的新发展需求。基于劳动力市场学生成功的评估标准的美国卓越社区学院项目为"双高计划"提供了借鉴。借鉴美国卓越社区学院的建设经验,我国高等职业学校"高水平"建设应坚持以"对接劳动力市场的持续发展的学生成就"为中心的"高水平"建设目标,以"契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劳动力培养标准"为依据的"高水平"建设过程以及以"基于证据的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全程参与"为保障的"高水平"建设评价。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剑泉
分析了“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物流专业“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建设策略,即合理统筹规划建设方案,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激励机制,优化教师结构等,以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的作用,培育新时代的物流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邢菲 钱鉴楠 戎成
“双高计划”建设是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和抓手,文章以253个“双高计划”专业群为研究对象,将专业群适应产业发展的逻辑作为研究起点,通过分析专业群中期建设情况,剖析专业群适应产业发展的内涵、要素和路径,从二者契合度、敏感度和路径深广度对专业群适应产业发展的张力进行实证研究。针对产业对接不精准、参与主体有限、产教融合不深以及成果转化滞后等问题,提出优化组群逻辑、系统科学规划、推动实体建设以及校企协同创新等建议,以促使专业群建设更好地适应产业发展。
关键词:
“双高计划” 专业群 产业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郎富平 袁子薇
目前,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存在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问题。对此,应按照统筹设计、分步建设,行业导向、分层建设,兼容并蓄、整合建设的思路,从课程标准的制(修)订工程、课程资源的制作(更新)工程、课程平台的选择与整合工程、课程类型的设计与制作工程、课程产品的应用与推广工程、课程建设的质量与诊断工程六个方面着手,同时创新课程建设的体制机制、出台保障政策,以期满足"双高"建设的实际需求。
关键词:
“双高”建设 专业群 课程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治理能力建设研究
逻辑成效向度:“双高计划”学校专业群建设绩效与未来发展——基于国家级A类“双高计划”学校中期绩效分析
“双高计划”实施背景下高职专业群与产业群的协同机理、价值及路径分析
“双高计划”高职院校高水平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路径选择
产教融合视域下的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双高计划”背景下“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双高计划”背景下城轨专业群校企协同育人实践与创新
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背景下广东中职专业群构建思考
“双高计划”建设成效评价中典型案例的主要作用、存在问题与反思改进——基于56所高水平学校的Nvivo12.0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