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89)
- 2023(19027)
- 2022(16174)
- 2021(15102)
- 2020(12901)
- 2019(29205)
- 2018(29018)
- 2017(55788)
- 2016(30241)
- 2015(33888)
- 2014(33232)
- 2013(32452)
- 2012(29672)
- 2011(26752)
- 2010(26945)
- 2009(25274)
- 2008(25107)
- 2007(22754)
- 2006(19639)
- 2005(17704)
- 学科
- 济(118694)
- 经济(118538)
- 管理(97812)
- 业(94881)
- 企(82787)
- 企业(82787)
- 方法(55023)
- 数学(47618)
- 数学方法(46979)
- 财(38463)
- 农(31520)
- 中国(31129)
- 制(28477)
- 业经(27894)
- 务(25816)
- 财务(25749)
- 财务管理(25692)
- 企业财务(24533)
- 学(23530)
- 技术(22357)
- 地方(22212)
- 贸(21758)
- 贸易(21745)
- 易(21149)
- 农业(20639)
- 银(20123)
- 银行(20072)
- 理论(20008)
- 体(19719)
- 融(19065)
- 机构
- 学院(426107)
- 大学(425607)
- 济(172511)
- 经济(168891)
- 管理(166728)
- 理学(143745)
- 理学院(142201)
- 管理学(139687)
- 管理学院(138861)
- 研究(137347)
- 中国(105246)
- 京(88361)
- 财(84671)
- 科学(82867)
- 所(68218)
- 财经(66682)
- 农(66561)
- 江(65122)
- 中心(63974)
- 研究所(61530)
- 业大(60834)
- 经(60433)
- 北京(54894)
- 范(54299)
- 师范(53697)
- 经济学(52593)
- 农业(52100)
- 州(51050)
- 院(50058)
- 财经大学(49528)
- 基金
- 项目(282964)
- 科学(224942)
- 基金(207046)
- 研究(206692)
- 家(179645)
- 国家(178179)
- 科学基金(154686)
- 社会(131995)
- 社会科(125249)
- 社会科学(125217)
- 省(111501)
- 基金项目(109339)
- 自然(100745)
- 自然科(98517)
- 自然科学(98489)
- 教育(97454)
- 自然科学基金(96799)
- 划(93576)
- 资助(84514)
- 编号(83618)
- 成果(68306)
- 重点(63997)
- 部(63119)
- 创(62353)
- 发(59661)
- 课题(58033)
- 创新(57718)
- 教育部(54814)
- 科研(54701)
- 国家社会(54420)
- 期刊
- 济(189242)
- 经济(189242)
- 研究(121977)
- 中国(83854)
- 财(69924)
- 管理(64994)
- 学报(64335)
- 科学(60685)
- 农(60129)
- 大学(49644)
- 学学(46879)
- 教育(46700)
- 农业(40247)
- 融(40223)
- 金融(40223)
- 技术(38324)
- 财经(33536)
- 业经(31410)
- 经济研究(30271)
- 经(28722)
- 问题(24361)
- 业(22193)
- 技术经济(21147)
- 版(20708)
- 贸(20131)
- 科技(19963)
- 财会(19877)
- 统计(19876)
- 理论(19486)
- 商业(19195)
共检索到6300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冉秋红 邓赫
基于两家科创板公司的股权激励案例分析,发现差异化战略下的公司股权激励契约结构的共同特征有激励对象聚焦核心技术人员与业务骨干、激励范围广且激励期限长、激励差距大小受治理结构影响且技术团队激励差距相对较小、行权业绩条件包括财务指标及与科技创新相关非财务指标且各指标目标值中等难度等等。该契约结构中的各要素相互关联、协同促进公司进行自主创新、突破创新与持续创新,支持其差异化战略实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建庆 梁彤缨 彭玉莲 陈国才
借鉴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将高管权力区分为控制权力与防御权力,考察两类权力对股权激励与企业研发投资之间关系的差异化调节作用。以CEO为企业高管代表,运用2009~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CEO控制权力越大,越会抑制股权激励对企业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CEO防御权力越大,越能够强化股权激励对企业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还表明,控制权力和防御权力的调节效应主要存在于男性CEO与年轻CEO当中,对于女性CEO而言,两类权力的调节效应均不显著,而对于年长CEO而言,控制权力的抑制效应仍然显著,但防御权力的强化效应不再显著。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丹蒙 万华林
大量的经济学与管理学文献研究表明,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而企业管理层是创新活动的主要决策者,其激励对于公司的创新活动至关重要。本文尝试探讨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以及不同激励方案的契约特征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07—2014年度的数据,本文采用双重差分(DID)的研究思路,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对公司创新活动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与对照样本相比,在股权激励方案实施后,样本公司研发投入和专利授予量均显著增加。本文研究还发现,上述影响因股权激励契约特征而异:股权激励方案的有效期越长,样本公司研发投入的增加越明显;实施股票期权类的方案及激励方案有效期越长的企业,所获发明专利的增加越明显;实施限制性股票及激励方案有效期越短的企业,其外观设计专利的增长越多。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方案的契约结构对管理层实质性创新与策略性创新的动机选择具有重大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对股权激励理论与实务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契约特征 企业创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丹蒙 万华林
大量的经济学与管理学文献研究表明,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而企业管理层是创新活动的主要决策者,其激励对于公司的创新活动至关重要。本文尝试探讨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以及不同激励方案的契约特征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07—2014年度的数据,本文采用双重差分(DID)的研究思路,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对公司创新活动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与对照样本相比,在股权激励方案实施后,样本公司研发投入和专利授予量均显著增加。本文研究还发现,上述影响因股权激励契约特征而异: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契约特征 企业创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谢嗣胜 杨景壹
文章基于契约结构视角以2011—2016年我国沪深A股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福利型和激励型股权激励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同时考察股权激励强度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企业更适合采用福利型科技人才股权激励,进一步按激励模式分类,限制性福利型股权激励更利于提升创新绩效;科技人才股权激励强度与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且在民营企业或实施福利型股权激励企业中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继德 张馨予 王昊
科创板股权激励制度的完善促进了企业创新水平提高,衡量科创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创新绩效关乎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提升企业整体创新绩效,就必须利用好新模式下股权激励制度,厘清股权激励与创新绩效的传导关系,探明两者之间的传导机制。文章选取科创板首次推出新模式股权激励计划的乐鑫科技为案例,基于实体企业数据从制度环境、公司战略以及治理需求等方面分析其股权激励动因,探究“M-S-M”三路径的创新传导及协同机制,并从监管部门、公司以及科创板等维度提出了优化股权激励的措施。研究为监管部门制定科创板股权激励监管政策、企业进行股权激励实践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数据支持,有利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
关键词:
乐鑫科技 股权激励 创新绩效 传导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围 陈方正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是指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以公司股票为标的,对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员工进行的长期性激励。本文介绍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要素研究现状,选取35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成功实施的36例股权激励方案作为研究样本,针对激励方式、股票来源、激励对象、激励比例、人均被授予市值、等待期/行权期(锁定期/解锁期)等六项契约要素,梳理相关规则要求并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制定符合法律法规、契合公司情况的股权激励方案、选择合适的激励方式、明确合适的股票来源、确定适当的激励对象、激励比例以及授予市值、设计合理的行权期限等股权激励契约设计建议。
关键词: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股权激励 契约 要素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田轩 孟清扬
已有文献对于股权激励计划的实际影响颇有争议,文章从企业创新的视角验证股权激励计划的实际影响。为了克服选择性偏误,文章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模型,并选取2008年证监会发布的股权激励计划备忘录作为准自然实验验证稳健性。文章发现股权激励计划对于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通过了稳健性检验。从不同激励方式看,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都对企业创新有显著的激励作用,然而在股价距离行权价(授予价)较近时,限制性股票对高管的惩罚性会影响创新的动力,而股票期权能对高管形成保护并激励企业创新。进一步研究显示,股权激励对于企业创新的正向影响在民营企业、股价信息含量高的企业以及激励对象包含核心技术人员的企业中效果更大。本研究不仅有助于在理论上澄清关于股权激励计划实际影响的争议,而且对采用何种创新激励方式以及如何让激励产生更好效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企业创新 股权激励 股票期权 限制性股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春玲 高鹏
本文以2010-2013年在沪、深两地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了股权激励契约各要素对投资异化行为的抑制作用。研究发现:在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中,投资过度与投资不足同时存在,且行权条件和激励年限要素能显著抑制这两种投资异化行为,激励力度与激励方式对公司投资异化行为不存在显著影响。本文研究结果对实务界和理论界正确认识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契约要素 投资过度 投资不足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吴卫红 刘颖 张爱美
本文从激励对象和激励模式异质性双重视角,以2010—2020年上市高科技企业为样本,探究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和激励效果。结果表明:高管股权激励会增大管理层权力,使其更有动力追求个人利益,对创新产出有不利影响,而核心员工股权激励能够促进企业创新产出;基于二者共同作用,股权激励与创新产出呈非线性关系,具体表现随着高管股权激励占比的增加,企业创新产出水平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相比于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模式有更好的创新激励效应,二者组合模式的创新激励效应存在拐点,当限制性股票激励数量占比大于0.59时,组合模式才发挥正向激励效应。机制分析表明高管股权激励通过研发投入对创新产出有影响,核心员工股权激励通过研发投入转化影响创新产出;管理层风险偏好这一情境因素对股权激励促进创新产出的效应有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欧阳红兵 黄冠华
本文运用沪深A股、创业板与中小企业板三个市场上2010~2014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基于生命周期视角探讨股权激励与创新投入的关联性。研究发现:对于三个市场,经营者股权激励与创新投入之间存在正U型曲线关系,拐点分别为0.658、0.569和0.605;对于A股而言,企业在成长期两者之间存在正"U"型曲线关系,拐点在0.496,而在成熟期呈线性负相关,在衰退期则表现为线性正相关;对于三个市场,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两者之间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在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则表现为正"U"型曲线关系,拐点分别为0.576、0.578和0.585。
关键词:
生命周期 股权激励 创新投入 研发投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昌弘 徐凤菊 代飞
股权激励作为留住核心人才的"金手铐"逐渐受到关注。为了克服契约整体观忽略契约要素影响,无法解释影响机理的缺陷,本文以2011~2016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契约结构观视角切入,运用Logistic模型研究激励型股权激励与福利型股权激励对高管的留存效应。结果表明:福利型股权激励对于高管变更存在显著抑制作用,激励型股权激励对高管变更不存在显著影响;在契约结构观视角的分类下,采用限制性股票激励相比期权激励能够取得更好的高管留存效应。
关键词:
高管更换 股权激励 激励效应 福利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沈红波 曹军 高新梓
随着全流通对资产定价和市场环境的逐步改善,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问题受到市场各方的关注,设计符合国情的股权激励方案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以截至2009年底完成股改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筛选出129家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并披露详细信息的公司,从激励对象、激励方式等角度对股权激励契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实行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在行业分布上具有明显特征,且股权激励方案关键要素的设计具有与国际市场不同的特点。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基于我国证券市场特点的股权激励制度建议。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股权激励 要素设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传彬
本文以2006~2011年公告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配对样本检验、多元线性回归等实证研究方法,检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配置的有效性。研究发现:第一,股权激励水平越高,激励效果越好;第二,选择股票期权模式的激励效果好于限制性股票和股票增值权;第三,激励期限越短,激励效果越好,最佳的激励期限为3~5年,股权激励短期效应明显。上述研究发现为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设计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
激励水平 模式 期限 效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付东
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本文选取2006-2011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中包含的激励强度、激励模式、激励有效期三项内容与公司业绩关系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强度与公司业绩正相关;较弱证据支持非业绩股票模式比业绩股票模式更能提升公司业绩;股权激励有效期与公司业绩不存在相关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