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35)
- 2023(7953)
- 2022(6517)
- 2021(6346)
- 2020(5167)
- 2019(11511)
- 2018(11581)
- 2017(22549)
- 2016(12422)
- 2015(13925)
- 2014(13933)
- 2013(13739)
- 2012(12853)
- 2011(11727)
- 2010(12166)
- 2009(11088)
- 2008(10994)
- 2007(10484)
- 2006(9552)
- 2005(8474)
- 学科
- 济(53572)
- 经济(53530)
- 农(45573)
- 业(39549)
- 管理(32313)
- 农业(30240)
- 企(18675)
- 企业(18675)
- 中国(15583)
- 业经(15432)
- 方法(14431)
- 地方(12871)
- 数学(12776)
- 数学方法(12607)
- 策(12018)
- 制(11657)
- 财(11135)
- 农业经济(10262)
- 发(9908)
- 及其(9883)
- 政策(9335)
- 村(9174)
- 农村(9168)
- 方针(8947)
- 贸(8737)
- 贸易(8732)
- 易(8550)
- 述(8464)
- 阐(8463)
- 阐述(8463)
- 机构
- 学院(171221)
- 大学(162411)
- 济(73402)
- 经济(71771)
- 管理(66159)
- 研究(58529)
- 理学(55773)
- 理学院(55261)
- 管理学(54455)
- 管理学院(54146)
- 中国(47765)
- 农(47253)
- 农业(35641)
- 财(33821)
- 京(33750)
- 科学(33442)
- 业大(30300)
- 中心(29411)
- 江(29043)
- 所(28900)
- 研究所(25616)
- 财经(24993)
- 范(22709)
- 经(22688)
- 师范(22561)
- 州(22521)
- 农业大学(21643)
- 省(21342)
- 北京(20757)
- 经济管理(20736)
- 基金
- 项目(108134)
- 研究(87268)
- 科学(85129)
- 基金(75373)
- 家(63605)
- 国家(62872)
- 社会(54479)
- 科学基金(54095)
- 社会科(51156)
- 社会科学(51146)
- 省(45177)
- 编号(39696)
- 基金项目(39453)
- 教育(39352)
- 划(35824)
- 成果(32697)
- 自然(31714)
- 自然科(30913)
- 自然科学(30907)
- 自然科学基金(30334)
- 资助(30057)
- 农(28053)
- 课题(27057)
- 发(25306)
- 部(24387)
- 重点(23800)
- 性(23116)
- 年(22471)
- 创(22371)
- 制(22058)
共检索到275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吕萍 甄辉 丁富军
构建了农民工住房需求的吸引力—吸纳力分析框架,对我国31个省(市、区)进行了实证模拟,将其分别按照对农民工吸引力和吸纳力的大小划为"四型九类"地区,并探索了不同地区的农民工住房问题解决路径。研究表明:我国农民工的地区分布十分不均衡,对农民工吸引力和吸纳力都较高的Ⅰ型地区是农民工住房矛盾较为突出的地区,可分别采取园区配建型、公共租赁型、市政改造型、商业配建型和市民化型方式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Ⅱ型地区要充分挖掘住房市场潜力,结合公共租赁型方式共同促进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的解决;Ⅲ型地区和Ⅳ型地区则要进一步规范租屋管理,同时采用准市民化型住房政策逐步解决农民工住房困难。
关键词:
住房政策 农民工 区域差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旭阳
亿万农民工如何在城市居住,既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国家治理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对我国97个地级市的住房政策文件进行了系统编码,构建了政策数据库,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以探究我国农民工住房政策的地方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相当数量的城市采取了“残补式”政策模式,仅投入微薄资源来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绝大部分城市奉行只满足农民工短期住房需求、以租赁为主的政策,即“公共或私人租赁”和“集中式租赁”政策模式;只有少数城市采取了符合中央政策目标的、有利于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公民权利导向”政策模式。研究认为,各地农民工住房政策的差异性不仅受政治和经济因素驱动,还受到当地城市问题的突出性和先前福利优厚程度的显著影响。为激励地方政府为农民工提供更好的居住条件,建议改革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以及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体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寿海 胡小平
农民工是我国二元经济体制下的特殊劳动群体,他们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和城市居民相比具有差异性,引致这一群体对城市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评价也有不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闲暇时间较少的农民工对城市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评价趋于负面,而收入水平越高的农民工的评价则刚好相反。在公共文化设施的供给方面,社区或单位是否有学习培训室正向影响农民工对城市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评价;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面,社区或单位是否开展文艺活动、是否开展流动公共文化服务、是否提供免费手机报三个方面显著正向影响农民工对城市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评价。
关键词:
农民工 公共文化产品供给 评价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思齐 廖俊平 任荣荣 曹洋
中国城市住房市场中存在明显的分割,"城中村"等居住环境恶劣的"非正式"住房容纳了大量农民工。通过构建一个农民工住房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本文发现,针对农民工的单纯住房数量的供给在低端产业占主导时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明显,但在高技能产业比重逐渐增加时其效果逐渐衰减。相反地,改善农民工居住环境的政策能够使住房供给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具有可持续性。同时,这类改良政策能够减少潜在的社会冲突所导致的社会资源非生产性损耗,使得分给城市原有居民的"蛋糕"份额也会变大,因此有希望成为一个可以自发实现的内生政策变迁过程,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又有利于实现城乡融合和社会和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董昕
本文系统梳理了1978~2012年的中国农民工住房政策,总结了政策实践中的五大典型模式,并对中国已有的农民工住房政策进行评价:农民工住房政策从无到有,是一种进步,但缺乏长期目标和城乡统筹的整体构想;政策没有基本法律作为保障,农民工住房问题的解决方式与现行土地政策之间存在一定矛盾;政府住房保障的范围、标准、方式等适度性问题有待于合理规范;责任主体不明确,住房保障资金来源不稳定,政策的执行难度大;政策尚处于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探索层面,实际作用有限。
关键词:
农民工 住房政策 政策评价 五大典型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建华 刘建江
房价高企、房租相对高昂,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城市农民工住房问题集中释放。扼阻"积累的惯性",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需从国家层面顶层推动住房支持政策输入。文章基于农民工整体发展态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趋势、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大势,确定政策建置目标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设定支持农民工住房获得的基本政策框架。
关键词:
农民工 住房问题 住房支持 政策建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昕 周卫华
利用1998—2013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住房市场的区域特征,并测度各地区的农民工家庭住房支付能力,发现在东部地区的农民工家庭住房支付能力较差,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家庭住房支付能力较好,而且在中部地区的农民工家庭住房支付能力要比西部地区更好一些。通过2010年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全国106个城市流动人口的动态监测数据,分析农民工住房选择的区域差异,并对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最后,分别提出不同区域的农民工住房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东明 潘再见
住房按揭贷款政策的变动,会影响信贷发放进而影响购房行为,从而有效调控房价。文章首先利用资产价格模型和金融顺周期理论分析了住房信贷变化对房价的影响机理,接着利用我国不同时期的房价涨幅和不同城市房价收入比的具体数据,对比分析了其泡沫差异情况。然后,通过借鉴美国在住房按揭贷款方面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我国可实行逆周期的最低首付比例约束、不同城市的差异调控建议,实现在空间、时间和借款人三个层面的差异化调控。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了住房按揭贷款政策差异化调控的可行性。
关键词:
住房贷款 差异化调控 信贷约束 房价泡沫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宾 李娟
农民工住房保障既存在保障房类型单一、保障房资源配置非均衡、政策排斥严重与覆盖范围小等固有的缺陷性失灵,也存在地方政府选择性执行、保障房"空间失配"等政策变异性失灵。住房保障政策失灵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认识不足、财权与事权不对等、土地供给障碍,亟待实施差异性住房保障政策、建立住房保障财权与事权分担机制、破解土地瓶颈等予以矫正。
关键词:
农民工 住房保障 政策失灵 矫正策略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金三林
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农民工住房总体还处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并存的状态。应加快建立农民工住房供应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住房补贴制度、财税支持制度、金融服务制度、土地供应制度、规划保障制度相互补充"的农民工住房政策体系,使进城农民工的住房条件尽快改善。
关键词:
农民工住房 总体思路 政策框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国胜 王征
如何解决农民工在城市的住房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严峻问题。通过对其他国家解决城市外来人口的住房、治理贫民窟的经验与教训的分析,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城市住房政策应该是:政府高度重视并将农民工纳入城镇公共住房视野、大力推进公共住房建设并出台配套政策和长远规划、培育城市房屋租赁市场、改变农民工安置区的建设理念、妥善规划城乡结合部的发展、集合社会大众的力量等。
关键词:
农民工 农民工市民化 住房政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晶
农村劳动力的城市转移一般出现在各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之中,我国自改革开放后出现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由于受到土地和户籍二元化管理制度影响,出现了诸多城市新问题。该文从"农民工"住房问题出发,首先依据多项调查数据明确"农民工"住房供需情况;其次从现行城镇住房政策角度分析造成"农民工"住房供应不足问题等的主要原因;最后借鉴国际经验,比较日、英低收入住房供应政策,提出长期的居住地管理政策改革方向和短期的住房实物供应政策。
关键词:
农民工住房 政策研究 国际经验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俊玲 谢嗣胜
随着近年来全国房价飞速上涨,我国农民工在务工城市的住房难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从住房支出和住房类型两个角度出发,对江苏省范围内农民工居住现状的影响因素采用列联分析和最优尺度分析表明,年龄和买房打算呈负相关,越年轻越倾向于住房支出多;有买房打算的住房支出相对较低;未婚群体住房支出略高于已婚群体;子女的数量和住房支出呈正向关系;文化程度越高、来城年数越长,对住房的支出越高;月收入越高则住房支出越高;农民工所在企业的性质和行业的不同也影响选择偏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双良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归纳分析、演绎分析以及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当前我国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的对策思路与地方模式进行了梳理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要有效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保障问题必须清晰界定农民工住房保障的供给主体和客体范围,合理优化住房安排方式,健全相关配套制度。研究结论表明,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不宜采取统一的政策设计与制度模式,应坚持"分层次、多渠道、按步骤"的原则,实行政府引导、行业自律、企业参与、民工自强相结合的灵便措施。
关键词:
城市农民工 住房保障 配套制度 分层管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利梅 陈红霞
住房公积金是城市住房市场化的背景下由国家实施的一项公共福利制度。理论上农民工也是职工范围之内,也应该逐渐纳入住房公积金覆盖范围。各地自2005年以来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那到底政策能否持续运行,运行的效果怎么样,这些都是专家学者关注的重点。虽然有的地方已经有意向让农民工享受住房公积金,但现在的公积金制度面临着日益增多的争议甚至是否定,从政策制定者层面也正在积极进行改进。基于此,本文运用博弈分析的方法,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农民工四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入手,分析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的障碍。
关键词:
博弈论 农民工住房公积金 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