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98)
- 2023(16848)
- 2022(14424)
- 2021(13547)
- 2020(11150)
- 2019(25381)
- 2018(25171)
- 2017(47722)
- 2016(26058)
- 2015(28769)
- 2014(28554)
- 2013(27791)
- 2012(25290)
- 2011(22720)
- 2010(22416)
- 2009(20452)
- 2008(19740)
- 2007(17155)
- 2006(14716)
- 2005(12379)
- 学科
- 济(94412)
- 经济(94298)
- 管理(78129)
- 业(73784)
- 企(62542)
- 企业(62542)
- 方法(43481)
- 数学(37087)
- 数学方法(36680)
- 农(26393)
- 财(26017)
- 中国(25891)
- 学(23375)
- 业经(22707)
- 技术(20750)
- 制(19235)
- 地方(18992)
- 贸(17730)
- 贸易(17719)
- 农业(17633)
- 理论(17427)
- 易(17207)
- 务(16385)
- 财务(16311)
- 财务管理(16283)
- 银(15639)
- 银行(15567)
- 和(15482)
- 企业财务(15430)
- 环境(15406)
- 机构
- 大学(360188)
- 学院(359318)
- 管理(142882)
- 济(137007)
- 经济(134009)
- 理学(125104)
- 理学院(123662)
- 管理学(121474)
- 管理学院(120828)
- 研究(119447)
- 中国(87089)
- 科学(78066)
- 京(76025)
- 农(65743)
- 财(62016)
- 所(60055)
- 业大(59593)
- 研究所(55491)
- 中心(54241)
- 农业(52116)
- 江(51681)
- 财经(50126)
- 北京(47058)
- 范(46869)
- 师范(46270)
- 经(45739)
- 院(43776)
- 州(41669)
- 经济学(40302)
- 技术(39641)
- 基金
- 项目(257611)
- 科学(201765)
- 基金(186172)
- 研究(183471)
- 家(165115)
- 国家(163719)
- 科学基金(139858)
- 社会(114857)
- 社会科(108719)
- 社会科学(108691)
- 省(102181)
- 基金项目(99825)
- 自然(93370)
- 自然科(91229)
- 自然科学(91202)
- 自然科学基金(89584)
- 划(86341)
- 教育(84326)
- 资助(74746)
- 编号(73753)
- 成果(58677)
- 重点(57792)
- 创(57084)
- 部(55498)
- 发(54201)
- 创新(52692)
- 课题(51115)
- 科研(49661)
- 计划(48490)
- 大学(47200)
- 期刊
- 济(143977)
- 经济(143977)
- 研究(99677)
- 中国(68554)
- 学报(65221)
- 农(58683)
- 科学(56816)
- 管理(51710)
- 大学(48173)
- 财(46676)
- 学学(45644)
- 教育(41526)
- 农业(40057)
- 技术(29609)
- 融(27438)
- 金融(27438)
- 业经(25332)
- 财经(23650)
- 经济研究(23437)
- 业(21195)
- 科技(20397)
- 经(20231)
- 问题(18617)
- 版(18327)
- 图书(17816)
- 业大(17486)
- 技术经济(16615)
- 商业(16169)
- 理论(16150)
- 现代(15245)
共检索到507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宁 杨芮 周密 于玲玲
从差序格局的视角,在对反馈源进行拓展与分类的基础上,通过258份数据检验反馈寻求行为、反馈效价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上级、同事作为反馈源,询问与监测均显著正向影响创新绩效,且监测效力好于询问;组织外部朋友作为反馈源,询问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不显著,监测作用凸显;面对负向反馈,询问、监测上级和监测同事与创新绩效的正向关系被强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宁 张王 周密 于玲玲
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和事件系统理论,首先通过质性研究进一步明确公开/私下寻求反馈的构念与测量,其次利用实证研究探讨公开/私下寻求反馈、差序格局对创新效能与绩效的影响机理。423份数据分析表明:公开/私下寻求反馈均正向促进创新绩效,且公开向同事寻求反馈的效力好于上级、私下向上级寻求反馈的效力好于同事;创新效能在公开/私下寻求反馈与创新绩效间起中介作用;差序格局正向调节公开/私下向上级寻求反馈对创新效能的关系,而差序格局对公开/私下向同事寻求反馈与创新效能间关系的调节不显著。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婕 樊耘 张旭
随着外部环境日渐复杂,新一代员工自我意识觉醒,信息化工作模式扩展,企业传统管理机制对员工绩效的影响越发有限。利用员工自我管理机制以及前摄性行为提升其自身创新绩效的管理路径有望成为持续增强企业创新实力的新方法。研究以国有科技型组织中的知识员工为样本,以主动反馈寻求行为为中介,探索前摄型人格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员工前摄型人格对其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反馈寻求行为(询问与监测)完全中介前摄型人格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主管对创新的支持正向调节直接反馈寻求行为——询问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具有创新性同事的存在正向调节间接反馈寻求行为——监测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石磊 彭正龙
以员工创新效能视角,探索新入职员工反馈寻求行为对其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运用有调节的中介分析领导者创新活动对上述环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员工问询式和观察式反馈对员工创新效能以及创造力发挥产生积极影响;其中创新效能部分中介问询式反馈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完全中介观察式反馈对创新行为的作用;领导创新行为显著调节这一过程,相对问询式的反馈,领导创新行为会更多的激发新员工观察式的反馈,进而影响新员工创新行为过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学和 宋伟 方世建
通过使用多元调节回归线性模型来分析组织环境对知识型员工个体创新绩效的影响与调节作用,进而厘清组织制度环境在员工个体创新绩效中发挥的作用。研究表明,组织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物理环境的不同对个体创新存在显著性的影响。本研究为如何通过组织环境调节来激发员工的个体创新提供了管理决策依据,对组织创新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应用价值。
关键词:
组织环境 个体创新 多元调节回归模型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史青 郭营营 王慧 张红卫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以280名新生代员工为调查对象,本文探讨差序式领导对新生代员工越轨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同时也验证了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与组织结构有机性、雇佣关系氛围的双重调节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宁 赵西萍 周密 沈雅静
在对反馈寻求行为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探讨组织中领导风格对员工反馈寻求的影响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员工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通过173份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价值认知在领导风格与反馈寻求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得到验证。
关键词:
反馈寻求 反馈认知 领导风格 自我效能感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崔杨 于桂兰
通过320套配对调查问卷,以理性行为理论为框架,研究上级发展性反馈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通过构建链式多重中介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员工自我创新期望和组织创新支持感在影响机制中的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姚艳虹 范盈盈
文章旨在研究个体―组织匹配对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结合中国社会文化情境,从个体和组织层面探讨极具中国特色的员工中庸思维和组织差序氛围的调节作用。基于对506名不同层次员工的调查研究发现:个体需要―组织供给匹配和工作要求―个人能力匹配均积极影响创新行为;中庸思维在个体―组织匹配两个维度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中存在正向调节效应;差序氛围弱化要求―能力匹配对员工创新的影响,但不调节需要―供给匹配和创新行为的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成 王蕾 高昂
基于已有关于主动反馈寻求行为的文献,以内隐领导理论为依据,探讨了领导主动反馈寻求行为的有效性及其对下属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通过对研究一98份前测问卷的初步分析和研究二204份领导下属配对问卷的进一步分析,研究发现,领导主动反馈寻求行为会缩小下属观察到的领导实际特质与下属心目中内隐领导特质之间的差异,进而增强领导有效性,最终提高下属的工作绩效。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佟泽华 姜子元 师闻笛
【目的/意义】个体知识协同行为(Id-KCB)和团队知识协同行为(T-KCB)在组织的网络柔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过程中起中介作用,探讨其内在机理对组织有着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本文通过数据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剖析了"网络柔性"对创新绩效影响过程中的Id-KCB、T-KCB的中介效应。【结果/结论】研究表明,网络柔性对Id-KCB、T-KCB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T-KCB对创新绩效很强的正向促进作用,而Id-KCB对创新绩效并没有显著的正向相关性,但是Id-KCB在一定程度上正向影响T-KCB。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阮国祥 毛荐其 马立强
员工即兴行为对个体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利用65家新能源创业企业的324位员工的问卷数据,采用跨层次研究方法,构建员工即兴和创新绩效被中介的调节效应关系模型,引入内部社会资本作为组织层面的调节变量,知识创造作为个体层面的中介变量。发现创业企业的内部社会资本对员工即兴行为和知识创造产生显著正向调节效应;知识创造在员工即兴行为和内部社会资本对创新绩效的交互效应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为厘清员工即兴的效用机制以及跨层次研究即兴管理问题提供了思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巩振兴 张剑 郑秀梅
反馈寻求解决了反馈研究中将员工仅作为被动接受者的传统研究弊病。文章基于自我决定理论,考察反馈寻求对员工创造性绩效的影响作用,探索目标自我一致为中介、反馈信息为调节的作用。结果表明:反馈寻求、目标自我一致、不同的反馈信息对员工的创造性绩效影响显著,目标自我一致在反馈寻求对员工创造性绩效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反馈信息和反馈寻求对创造性绩效产生交互作用。
关键词:
反馈寻求 目标自我一致 创造性绩效
[期刊] 预测
[作者]
于维娜 樊耘 张婕 门一
本研究以资源保存理论为切入点,研究价值观异致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即价值观异致性产生创新绩效的理论边界条件。基于329名员工样本进行多层回归分析,建立并验证价值观异致性、支持性组织氛围、反馈寻求行为和自我决定感影响创新绩效的被中介的调节作用模型。结果显示,尽管价值观异致性负向预测创新绩效水平;然而支持性组织氛围和反馈寻求行为负向调节价值观异致性和创新绩效的关系;同时支持性组织氛围和反馈寻求行为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以自我决定感为完全中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敏
借助情景实验,对任务紧迫性下个体情感网络特征、情绪劳动和个体创新行为之间的作用机理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情感网络中心性在浅层劳动与个体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着倒U型调节作用,情感网络中心性在深层劳动与个体创新行为之间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对情绪劳动的合理引导以及对情感网络的有效控制能够充分运用情绪资源的资本优势,促进个体实施创新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