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46)
- 2023(15589)
- 2022(13265)
- 2021(12644)
- 2020(10423)
- 2019(23975)
- 2018(24190)
- 2017(46150)
- 2016(25401)
- 2015(28599)
- 2014(28420)
- 2013(27491)
- 2012(24738)
- 2011(22358)
- 2010(22485)
- 2009(20671)
- 2008(19721)
- 2007(17148)
- 2006(14850)
- 2005(12922)
- 学科
- 济(95404)
- 经济(95288)
- 管理(73203)
- 业(65072)
- 企(55278)
- 企业(55278)
- 方法(45137)
- 数学(38775)
- 数学方法(38049)
- 农(26313)
- 中国(24535)
- 学(23960)
- 财(22832)
- 业经(22343)
- 理论(19018)
- 地方(19015)
- 制(17995)
- 环境(17382)
- 农业(17169)
- 和(16613)
- 贸(16214)
- 贸易(16204)
- 易(15715)
- 划(14807)
- 技术(14748)
- 银(14463)
- 务(14414)
- 银行(14412)
- 财务(14326)
- 财务管理(14299)
- 机构
- 学院(349490)
- 大学(348341)
- 管理(138160)
- 济(129056)
- 经济(126038)
- 理学(120305)
- 理学院(118943)
- 管理学(116348)
- 管理学院(115743)
- 研究(114490)
- 中国(84387)
- 科学(74868)
- 京(74646)
- 财(58706)
- 农(58330)
- 所(57590)
- 业大(54700)
- 研究所(52928)
- 中心(51845)
- 江(50850)
- 范(47693)
- 财经(47242)
- 师范(47187)
- 北京(46804)
- 农业(45742)
- 经(42864)
- 院(42338)
- 州(41417)
- 技术(39848)
- 师范大学(37832)
- 基金
- 项目(245014)
- 科学(191988)
- 研究(177776)
- 基金(175822)
- 家(153986)
- 国家(152727)
- 科学基金(131092)
- 社会(109018)
- 社会科(103055)
- 社会科学(103025)
- 省(97300)
- 基金项目(93056)
- 自然(87437)
- 自然科(85378)
- 自然科学(85359)
- 自然科学基金(83755)
- 教育(83316)
- 划(82036)
- 编号(73865)
- 资助(72959)
- 成果(59512)
- 重点(54960)
- 部(52695)
- 发(51377)
- 课题(51256)
- 创(50727)
- 创新(47198)
- 科研(47069)
- 大学(45245)
- 项目编号(45242)
- 期刊
- 济(140951)
- 经济(140951)
- 研究(97063)
- 中国(66731)
- 学报(58084)
- 农(52834)
- 科学(52617)
- 管理(50698)
- 教育(44583)
- 财(43751)
- 大学(43374)
- 学学(40809)
- 农业(36636)
- 技术(31485)
- 融(26091)
- 金融(26091)
- 业经(25327)
- 经济研究(22383)
- 财经(21731)
- 图书(19032)
- 业(19005)
- 经(18521)
- 问题(17608)
- 科技(17578)
- 版(17081)
- 资源(15965)
- 技术经济(15949)
- 理论(15864)
- 统计(15844)
- 商业(15373)
共检索到4988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于永海 洪茹燕
组织公民行为研究受到学术界重视是环境变化驱动的结果。已有研究表明,组织公民行为不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意义。差序格局的文化和主体-生态模式转型经济的中国情境下,组织公民行为需要本土化研究。在我国差序格局的文化情景下,组织公民行为主体被差序性地进行了"自己人"和"外人"的划分,受到区别性对待。同时,差序格局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随着环境的发展而变化,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程度与方式也处于动态演变之中,组织公民行为研究需要从个人、组织和社会多层面进行长期地综合审视。长远来看,企业层面上的组织公民行为与员工所在的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于永海 洪茹燕
组织公民行为研究受到学术界重视是环境变化驱动的结果。已有研究表明,组织公民行为不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意义。差序格局的文化和主体-生态模式转型经济的中国情境下,组织公民行为需要本土化研究。在我国差序格局的文化情景下,组织公民行为主体被差序性地进行了"自己人"和"外人"的划分,受到区别性对待。同时,差序格局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随着环境的发展而变化,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程度与方式也处于动态演变之中,组织公民行为研究需要从个人、组织和社会多层面进行长期地综合审视。长远来看,企业层面上的组织公民行为与员工所在的关系网络结合起来的研究,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取向。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许小东 孟晓斌
随着组织行为学领域对组织公民行为研究的深入,组织公民行为对组织绩效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的入力资源管理职能较少涉及对组织公民行为进行管理的内容。本文在对组织公民行为理论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指出该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各职能活动中的应用,并据此分析探讨了基于组织公民行为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
关键词:
组织公民行为 人力资源管理 组织绩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国栋 王晓杰
中国情境下组织公民行为理论是情境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已有研究存在未能契合中国企业实践和根植中国文化土壤等问题。为厘清该问题的研究脉络,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进行系统回顾,阐述当代制度特性和传统文化特性两类情境化动因,并梳理了中国情境下组织公民行为的结构维度、影响因素、作用机理与实施效应。在未来的研究中,学者应重视对中国情境下组织公民行为结构的研究,加强案例研究和历时性的纵向演化分析方法,采取主位研究立场,发掘和建构更具本土契合性和实践效力的组织公民行为理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曾秀芹 车宏生 孙晓敏
随着组织研究中多层次理论和研究的发展,群体组织公民行为已成为组织公民行为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本文梳理和归纳了群体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内涵和测量方法,回顾了其影响因素及其对组织效能的影响,介绍了群体组织公民行为作为社会规范对员工行为和工作态度的影响,并指出了群体组织公民行为现有研究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彭正龙 赵红丹
强制性公民行为的存在及其危害已引起西方学界的高度重视,但在国内的学术期刊上还未出现相关的研究。为了探讨中国组织情境下的强制性公民行为,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本土企业管理者及其直接下属的配对样本,试图揭示强制性公民行为在中国组织中的存在性、危害性及其危害路径。结果表明:(1)西方学界开发的强制性公民行为测量工具不仅适合于中国组织情境,而且表现得更为明显;(2)中国情境下,强制性公民行为与员工周边绩效和组织承诺显著负相关,但对任务绩效和角色内行为无显著影响;(3)心理契约违背在强制性公民行为与员工周边绩效的关系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的作用;(4)中国人传统性显著调节强制性公民行为与员工周边绩效之间的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凌云 周晶 顾为东
区域物流可持续发展本质上体现在"活"的适应性物流主体间协调与合作,通过聚集耦合,创建一种和谐共生秩序,形成一种多主体共生耦合的组织生态系统。依据组织生态学理论,对区域物流微观主体类型构成和特性进行分析,基于区域物流主体迁移和演变规律研究了区域物流微观主体的生态位及生态秩序形成机理,进而运用多主体建模理论探索了区域物流微观主体具体行为模式与运作过程,为认识区域物流生态系统自组织行为、复杂适应性和演化机制的基础。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芦慧 阮浩
学术界对于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日益深入,这说明组织公民行为是一个不断扩展的领域,但研究中凸显的问题也应值得关注。本文从国内外对于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现状出发,对于完善我国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组织公民 研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永军 廖建桥 赵君
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和实践总结,发现组织公民行为的动机有"心甘情愿"和"被迫无奈"两种;文章在比较这两类组织公民行为的表现形式、影响因素和潜在影响之后,提出了一些管理建议。
关键词:
组织公民行为 动机 心甘情愿 被迫无奈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燕萍 涂乙冬
长期以来研究者分别以志愿主义价值取向和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构建组织公民行为的伦理基础,本文整合了志愿主义和功利主义,提出了一个整合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利用297份配对问卷检验了整合模型,研究结果发现:(1)个人—组织匹配和领导—部属交换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均有提升作用,员工做出组织公民行为的动机应该是多样的,兼具志愿主义和功利主义两种价值取向;(2)组织认同和对领导的满意度分别在个人—组织匹配、领导—部属交换与组织公民行为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领导—部属交换通过对领导的满意度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中介效应要远远大于个人—组织匹配通过组织认同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中介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汪洪艳 陈志霞
以不同类型组织中544名在职员工为样本,开展问卷调查,采用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等统计方法,考察了本土文化情境下绩效考核政治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被考核者的绩效考核政治感知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组织支持感在其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差序氛围调节了绩效考核政治感知对员工组织支持感的影响,即组织的差序氛围越显著,被考核者的绩效考核政治感知与组织支持感的负向关系就越强,从而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就越少。此外,差序氛围在绩效考核政治感知与组织公民行为间的调节效应不显著。研究结论揭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建斌
"差序格局"是儒家文化下的特有社会结构,其主要特征是人与人之间以"关系"为纽带;高权力距离;"圈内"高信任,"圈外"低信任;在交往过程中,"亲人"、"熟人"、"生人"差别对待,注重"人情"和"面子"。"差序格局"下本土组织主要表现为:组织的非正式性,员工分为"圈内人"和"圈外人";组织运行中,采用家长式领导;轻规章、制度,重"面子"、"人情"、"关系";组织用人、人员考评和晋升中,能力、关系相互作用。管理中要充分利用"关系"的正效应,建立中国式团队,重视"人情"、"面子"在激励中的作用,发挥本土组织行为的最大效用。
关键词:
差序格局 人情 面子 组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文娟 李京文
组织支持感用于表示员工对组织是否重视和关注他们的幸福感的感受,组织公民行为是个人角色之外的有益于组织的利他行为,有助于员工的团队合作,发掘每个人的工作潜能,提高组织的生产力和管理效率。研究表明,员工越是感受到来自组织的支持,就越多地表现公民行为。通过提升组织支持感可以提高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上级支持能够有效地提高组织支持感而促进组织公民行为的提高。如果管理者希望员工表现更多的组织公民行为,就应对员工提供更多的组织支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凌 詹晓青 陈俊
引入感知义务作为组织支持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交换意识作为组织支持和感知义务之间的调节变量,验证组织支持对组织公民行为有积极影响的假设。实证结果分析表明,组织支持通过感知义务对组织公民行为产生影响,交换意识在组织支持和感知义务之间不具有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宗文 李晏墅 陈涛
组织公民行为是个人角色之外的自主性的利他行为,是组织运行的"润滑剂",已有研究表明,员工越是感受到来自组织的支持,就越多的表现组织公民行为作为回报。完整地、清晰地揭示出组织支持与组织公民行为在组织中的作用机理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本文从关系取向的角度分析组织支持与组织公民行为的机理关系,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关注关系背后的心理机制,借鉴组织层次和动态传递的视角构建一个三维组织层次模型。本研究在机理分析和模型构建过程中揭示了,组织支持是通过人的心理感知作用于组织公民行为,组织支持行为沿着组织层次传递产生各层次的组织公民行为不仅会拓宽组织支持的行为维度,即自上而下投射出三维支持行为,而且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