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18)
2023(5821)
2022(4816)
2021(4408)
2020(3356)
2019(7578)
2018(7459)
2017(13364)
2016(7312)
2015(7962)
2014(8005)
2013(7931)
2012(7306)
2011(6734)
2010(6966)
2009(6528)
2008(6518)
2007(5747)
2006(5163)
2005(4254)
作者
(20769)
(17645)
(17468)
(16681)
(10953)
(8448)
(7903)
(6898)
(6739)
(6574)
(5925)
(5883)
(5810)
(5547)
(5388)
(5336)
(5281)
(4987)
(4986)
(4905)
(4436)
(4339)
(4322)
(4166)
(4084)
(3934)
(3913)
(3876)
(3653)
(3606)
学科
(31584)
经济(31545)
(21988)
(21123)
管理(17736)
农业(14826)
(12879)
企业(12879)
方法(11063)
地方(10269)
业经(10193)
数学(9720)
数学方法(9586)
中国(8905)
(7085)
农业经济(6803)
(6792)
(6609)
(6044)
发展(5759)
(5743)
(5387)
(4914)
银行(4900)
理论(4891)
(4823)
金融(4823)
(4799)
贸易(4794)
(4694)
机构
学院(102248)
大学(98626)
(38050)
经济(36994)
管理(36684)
研究(34499)
理学(31576)
理学院(31156)
管理学(30439)
管理学院(30248)
中国(27035)
(23096)
科学(21630)
(20268)
(17279)
(17250)
(17141)
农业(16722)
业大(16639)
中心(16482)
研究所(15449)
(15251)
师范(15102)
(14042)
财经(13209)
(12945)
北京(12421)
(12399)
师范大学(12027)
技术(11932)
基金
项目(68812)
科学(53506)
研究(52285)
基金(48024)
(41334)
国家(40858)
科学基金(34978)
社会(33339)
社会科(31153)
社会科学(31151)
(28997)
基金项目(25358)
教育(24816)
(23234)
编号(21911)
自然(21244)
自然科(20741)
自然科学(20736)
自然科学基金(20358)
资助(18754)
成果(18121)
课题(16172)
重点(15553)
(15521)
(14644)
(14511)
(14094)
创新(13512)
(13496)
国家社会(13271)
期刊
(49092)
经济(49092)
研究(28306)
(27752)
中国(27172)
农业(17974)
学报(16934)
科学(15944)
教育(14954)
大学(13457)
(13371)
管理(12986)
学学(12726)
业经(11583)
(10822)
金融(10822)
技术(9727)
农业经济(7423)
农村(7219)
(7219)
(7165)
(7031)
问题(6469)
经济研究(6134)
财经(6021)
社会(5678)
业大(5379)
(5175)
职业(5116)
社会科(5089)
共检索到1605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小艺  金江峰  
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综合运用自治、法治和德治资源,形成"三治"融合的基层治理格局。在黔东南C寨地权纠纷处理中的权威互嵌、规则调适和话语转译机制,反映了实践层面的"三治"是一种"差序协同"关系,具体表现为分类协同与分层协同。差序协同"三治"关系的概括,是对演绎路径下"同频共生"型"三治"协同理想模型的深化,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价值。但乡村治理实践中,差序协同"三治"关系的运作,受到多元组织载体、内生于治理单元的社会资本等限制,反之,"三治"融合将表现出更加多样的实践样态。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元珍  
项目纠纷的化解模式主要有消解型、求援型、自主型三种类型,其中,消解型与求援型纠纷化解模式村庄组织程度弱,项目接应能力不强,自主型村庄组织程度强,项目接应能力也较强。基于典型案例的分析表明,村庄主体性是村庄项目接应能力与效果差异的重要诱因,加强村庄主体性,必须增进村庄自主权力,重塑村庄集体行动能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彩鹏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权属(本文指所有权和使用权)纠纷成为影响农村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农村土地权属纠纷成因复杂,涉及面广,解决难度也大。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自治、法治、德治(以下简称"三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为此,笔者尝试构建 "三治"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旨在解决好农村土地权属纠纷问题,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胡继华  孙寅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秦昀  高恒山  
正当程序原则作为行政法治的重要原则之一,既是依法治校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依法治校的重要保障。然而,现实是正当程序原则在高校学位纠纷处理中的规定不明、不具体甚至缺失导致了一系列"学生母校对簿公堂"案件的发生。因此,有必要在宏观层面确定正当程序原则,并在学位授予、学位撤销、事后救济等三方面设置具体严格的程序性规定。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叶亚杰  
宅基地纠纷概述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城市房地产价格的飙升,农村宅基地的潜在资产价值也在逐步显现。在农村,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和城乡接合部,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宅基地使用权建造房屋或直接购买农民住房的现象早已存在。而且,随着城市化的加速,这一现象会愈演愈烈,从而引发的宅基地争议和纠纷也越来越多。相关研究表明,在土地纠纷中,农村宅基地纠纷类型所占比重最大,占案例总数的38.3%。宅基地纠纷,主要指宅基地权属争议或者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潘文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春德  翟荣新  朱晓伟  平宗莉  董涛  
研究目的:从村镇规划角度探索村庄布局优化的途径与模式。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结合。研究结果:村庄布局优化既是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村镇体系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有机整体。研究区原有村庄闲置地、废弃地较多,亟需从空间上对村庄布局进行优化,确保用地集约高效。研究结论:实施三村并点,制定合理的拆迁安置办法,加强权属管理,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以人为本充分考虑未来发展,为其他地区村庄布局优化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范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宋洋  宗义湘  
[目的]凝练总结河北省农药包装废弃物多元共治的模式,剖析其协同机制与实现路径,为深入推进农药废弃物治理工作提供建议。[方法]基于协同治理理论,采用多案例研究法,从协同环境、协同结构、协同过程三个维度,探究了海市村、李营村、柳林屯村农药包装废弃物多元共治的实践模式与协同机制。[结果](1)案例村形成了政府合同外包、党建引领、经营主体带动三类多元共治模式。(2)政府政策驱动、多元关系网络构建、资源要素共享融通,协同实现了治理目标,但不同模式下协同治理机制不同。(3)协同环境的政策效力方面,海市村制度的刚性约束增能效果显著,李营村、柳林屯村的非正式制度更好稳定了协同秩序;协同结构的联结机制方面,政府合同外包中委托—代理机制保障了高回收率及低监管成本,党建引领模式中信任关系使主体间协同治理效率较高;经营主体带动模式中关系嵌入与合约治理增强了农户履约能力;协同过程的要素配置方面,海市村专项资金及数字技术支撑作用强,李营村及柳林屯村则侧重于培养协同治理人才。[结论]政府应健全协同治理制度、培育协同治理组织载体、畅通协同治理资源渠道、提升协同治理空间聚合效能、增强多元主体文化认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旭东  杨慧莲  郑风田  
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价值凸显,对由谁来推进、何以实现乡村发展、建设与治理这一问题的回应变得迫切且重要。鉴于此,本文基于文献梳理和新时期的发展实践提炼出“能人型村干部”这一概念,一方面根据不同历史时期村干部角色变化分析能人型村干部生成的历史与现实逻辑;另一方面对能人型村干部经营村庄的新型治村策略展开分析。进一步借助对全国三个典型村庄案例的长期蹲点调查检验村干部能人化和能人型村干部治村的具体实践。案例村庄发展绩效表明,能人型村干部以经营村庄的方式带动村庄发展,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重塑村庄治理结构、改善地区生态环境等方面贡献显著。本文分析认为,未来一方面要破除体制机制的制约,尽可能为能人型村干部提供广阔的舞台和全方位的保障与激励;另一方面尚需通过创新制度设计与引入可行的内外部考核监督机制,有效规制能人型村干部越界行为,保障其带动村庄发展的绩效,严防能人变“村霸”。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荃  
人民法院委托行业协会调解制度是努力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型委托调解方式,该制度是一项借助行业知识对金融纠纷进行调处的模式。然而制度运行过程中出现自觉适用率低、适用范围过窄、成功率不高等障碍,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可归结为审理范围与委托范围之间存在冲突等三方面,必须通过厘定可委托调解案件范围的界限、适用辨清事实和司法审查相结合的辅助制度、加强培训及增加激励等举措完善该项制度,以凸显人民法院委托行业协会调解制度本身所具备的正当性价值。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林余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旅游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它已经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与带头产业。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因旅游而产生的纠纷也将不可避免地逐渐增多。因此,对旅游业有关的法律问题的研究正在引起旅游企业、司法和理论部门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新龙  
本文研究表明,司法机关对股份量化纠纷的总体立场比较消极,集体成员维权失败具有普遍性,其中最为突出的争议焦点是纠纷可诉性、成员资格认定、方案效力审查和股份量化依据等问题。从裁判理据看,集体成员自治原则是法院处理此类纠纷的核心理据,实际上并不能为案件处理提供有效的规则指引,对该原则的误读误用是司法立场出现认知偏差的主要根源。要解决司法对股份量化纠纷应否介入及如何介入的问题,必须遵循团体法逻辑重构其司法范式,即以团体法属性为股份量化改革的私法语境,以股份量化行为的法律性质为主要理据,重点是按照效力规则审查方案效力并据以裁判个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