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13)
2023(14396)
2022(12442)
2021(11428)
2020(9773)
2019(22335)
2018(21974)
2017(42709)
2016(22909)
2015(25706)
2014(25338)
2013(24656)
2012(22435)
2011(20123)
2010(19889)
2009(18729)
2008(18025)
2007(15718)
2006(13313)
2005(11452)
作者
(63877)
(53390)
(53388)
(50771)
(33947)
(25943)
(24447)
(20848)
(20219)
(18718)
(18122)
(17801)
(16771)
(16493)
(16409)
(16393)
(16388)
(15812)
(15408)
(15404)
(13098)
(13011)
(12717)
(12179)
(12071)
(11898)
(11751)
(11677)
(10746)
(10581)
学科
(97466)
经济(97364)
管理(68316)
(62803)
(52079)
企业(52079)
方法(49977)
数学(45055)
数学方法(44529)
(25627)
中国(24688)
(24394)
地方(19532)
业经(19361)
(18486)
环境(18026)
(17530)
贸易(17525)
(17160)
财务(17111)
财务管理(17069)
(16973)
企业财务(16204)
农业(16052)
(15528)
理论(14264)
(14041)
(13997)
技术(13520)
(12800)
机构
学院(322702)
大学(320283)
(132702)
经济(129980)
管理(128543)
理学(112385)
理学院(111237)
管理学(109280)
管理学院(108702)
研究(100800)
中国(75156)
(65327)
科学(62319)
(59160)
(50121)
(48899)
财经(48689)
中心(48433)
业大(47778)
(46731)
研究所(44695)
(44321)
经济学(41498)
(40721)
师范(40289)
农业(39746)
北京(39635)
经济学院(37795)
(37308)
(37043)
基金
项目(224928)
科学(178725)
基金(165603)
研究(161672)
(143567)
国家(142475)
科学基金(124424)
社会(104455)
社会科(99204)
社会科学(99175)
(88526)
基金项目(88289)
自然(81809)
自然科(79978)
自然科学(79960)
自然科学基金(78498)
教育(75578)
(74289)
资助(67837)
编号(65219)
重点(50817)
成果(50327)
(49917)
(48020)
(47082)
课题(44218)
科研(44136)
创新(44068)
国家社会(43493)
教育部(43262)
期刊
(134944)
经济(134944)
研究(85830)
中国(53869)
学报(47418)
(47084)
科学(45018)
管理(44214)
(43402)
大学(36004)
学学(34346)
农业(29545)
技术(29088)
教育(28519)
(25129)
金融(25129)
财经(23662)
业经(23485)
经济研究(22384)
(20273)
问题(19568)
统计(17405)
(16041)
(16019)
技术经济(16017)
商业(15332)
资源(15017)
(14913)
决策(14421)
理论(14358)
共检索到4475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梁皓  黄健元  贺斌  
基于环境响应的视角,本文分别测算差别环境响应下长三角16个城市2005—2014年的工业用地效率值,并采用Malmquist(简写为ML)指数分析法对不同模式下的工业用地生产效率进行解析。结果表明,企业作为工业用地的使用者,对不同环境约束做出的响应会对工业用地效率产生影响,且事前响应模式下的工业用地效率值低于事后响应模式的工业用地效率值;事前响应模式下的ML指数值高于事后响应模式下的ML指数值。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事前响应模式测算能真实地反映长三角城市群工业用地效率的变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梁皓  黄健元  贺斌  
基于环境响应的视角,本文分别测算差别环境响应下长三角16个城市2005—2014年的工业用地效率值,并采用Malmquist(简写为ML)指数分析法对不同模式下的工业用地生产效率进行解析。结果表明,企业作为工业用地的使用者,对不同环境约束做出的响应会对工业用地效率产生影响,且事前响应模式下的工业用地效率值低于事后响应模式的工业用地效率值;事前响应模式下的ML指数值高于事后响应模式下的ML指数值。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事前响应模式测算能真实地反映长三角城市群工业用地效率的变化。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盛皓炜  王如忠  
本文在分析数字经济对工业生态效率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利用2012—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对工业生态效率的作用特征及内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数字经济与工业生态效率之间存在U型关系,数字经济可通过自主创新间接影响工业生态效率,数字经济对工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在不同区域有所差异。这一结论为深入理解数字经济对工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莉莉   王健   吴群  
研究目的:考察工业用地空间错配对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分工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为从土地资源配置视角深化产业分工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动态面板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样本考察期内,长三角地区工业用地空间错配有所改善,中心城市总体呈短缺型错配,外围城市总体呈过剩型错配。(2)工业用地空间错配对产业分工具有显著且稳健的负面影响。(3)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工业用地空间错配对产业分工的负面影响呈现中心城市>外围城市>城市群总体;时间异质性分析表明,随着2016年长三角地区土地约束加码,工业用地空间错配对产业分工的负面影响增强。(4)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工业用地空间错配促进了产业由中心城市向外围城市转移,但中心城市高端制造业流失和外围城市承接产业同质化,抑制了产业分工深化。研究结论:稳步推进工业用地空间错配的纠偏和制定科学的产业转移规划,是深化城市群产业分工、推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栾贵勤  黄敬跃  
长三角城市群作为全国最大的城市群,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更是将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目标定位为世界级城市群。本文将利用反映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发展水平的17个统计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出1999年到2009年长三角城市群梯度格局的演变进程,确定城市群增长极的核心与外围,为更好地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制定城市群发展的战略目标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响  严广乐  
长三角城市群作为中国经济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城市群网络化发展的将是长三角城市区域今后发展的主要特征。文章借鉴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城市引力模型,以长三角城市群16个中心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为例,对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的基本形式、结构属性和网络微观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关联具备了网络化规模,但内部各城市间联系不均衡性特征明显,多中心网络协同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通过网络分析进一步提出为实现长三角城市群网络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叶静怡  林佳  姜蕴璐  
知识溢出是城市群的重要辐射功能。本文基于2001-2012年长三角城市群数据考察知识溢出、城市间距离对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地理和经济距离邻近性越高,高校知识溢出对城市创新正向效应越大;领先城市创新主要依靠自身的研发,并受到其他城市高校知识溢出的影响;落后城市创新同样受到其他城市高校知识溢出的影响,但自身研发的影响不显著。突破行政限制、依地理和经济邻近性进行规划,引导创新资源向领先城市集聚,将可能提高城市群的辐射作用和创新效率。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童茜  王立梅  许鑫  
[目的/意义]通过对长三角城市群科研合作网络的演化研究,分析科研合作发展现状,为未来发展提供建议。[方法/过程]基于长三角城市合作发表在SCIE和SSCI数据库中的论文,运用信息计量学、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的科研合作整体网络、核心网络、核心节点的演化进行研究。[结果/结论]长三角城市群的科研合作不断增强,科研合作网络密度增加,合作逐渐打破省域限制。核心网络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4个核心城市主导的结构依旧稳健。但也存在上海的绝对核心地位逐渐下降、省份之间科研合作水平差异大的问题。[局限] 研究对于城市群间的科研合作网络分析仅停留在合作数量无法判断其合作质量,未包括专利等数据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景奇  娄成武  修春亮  
城市蔓延是地方政府竞争的空间表现形态之一。本文以长三角地区41市为例,通过城市蔓延指数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分析区域内各个城市2000—2015年间的城市蔓延情况及其空间自相关情况,并从"竞争性政府"角度探讨城市蔓延空间集聚的成因。研究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城市蔓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空间自相关,并且围绕着苏北四市和苏中两市出现了城市蔓延局部的高值集聚,规模相近、位置邻近的地方政府对发展资源的激烈竞争是导致城市蔓延出现高值集聚的成因之一,为此,需要减少区域内地方政府间的无序竞争,控制建设用地增量,提高城市竞争力以吸引人口流入,从而使城市蔓延治理行之有效。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朱孟珏  庄大昌  李涛  
研究目的:分析2000—2015年110个矿业城市工业用地效率,探讨其影响因素及优化路径。研究方法:基于非期望产出的方向距离函数,Malmquist-Luenberger模型,GIS空间制图方法。研究结果:(1)矿业城市工业用地效率处于中等效率水平且呈下滑态势,高效率矿业城市集中在苏鲁浙皖、蒙陕地区,低效率矿业城市集中在山西、甘肃西部、云贵及东北地区;(2)油气型城市生产率最高,有色金属型最低,煤炭型偏重技术进步,非金属型、黑色金属型和综合型偏重管理效率改进;(3)不同矿业职能、不同规模等级矿业城市工业用地效率的影响因子各有差异。研究结论:针对不同类型矿业城市,采取差异化路径来提升工业用地效率。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兵  肖海林  
本文运用Metafrontier-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度了环境约束下1998-2008年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成分,并对影响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纯粹技术追赶和潜在技术相对变动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结论有:珠三角城市群1998-2008年的平均生产率增长高于长三角城市群,这主要是来自于技术进步的贡献;两个城市群的生产技术与潜在的生产技术边界差距在逐步扩大;长三角城市群的技术发展潜力在近些年呈现上升的势头,珠三角城市群的技术发展潜力则呈下降趋势。在城市层面上,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世俊  焦华富  王秉建  
从城市成长能力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城市成长能力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建城市成长能力的评价模型,计算出长三角16个城市综合成长能力指数,并以16个城市成长能力的聚类分析结果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长三角城市群空间发展状况。提出长三角城市群的反"K"型发展模式和网络型发展态势,以对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布局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孙燕  张云鹏  
运用异速标度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及其各个省份的工业产值一用地面积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长三角城市群工业产值一用地面积服从异速生长定律,工业用地利用基本合理;(2)长三角城市群工业用地利用存在一定规律,工业产值一用地面积系统发育程度较高;(3)从幂函数的分形关系来看,长三角地区工业用地发展遵循城市演化机制,自上而下的组织关系较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廉水  王长源  石喜爱  
雾霾污染已经成为当今最受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该文利用数据包络模型,对长三角地区26个城市的雾霾排放效率进行分析比较,并提出了一种考虑冗余指标削减以提升雾霾排放效率的策略。研究表明,长三角城市群外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雾霾排放效率较高;中心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雾霾排放效率总体较低;绝大多数城市存在投入指标冗余的情况,需进一步削减以提升排放效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青  李佳馨  郭辰  
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视角,阐释城市群功能分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利用2006-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城市群功能分工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并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劳动力供给、政府规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而资本存量则具有负面影响;在各子样本内均产生显著正向作用,其效应大小有所差异。基于实证检验结果提出建议:推进长三角城市分工协调,发挥各级城市的功能;完善长三角城市群政策体系,发展各城市的竞争与合作优势;增强长三角城市群创新发展动力,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