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70)
2023(8171)
2022(6700)
2021(6082)
2020(5137)
2019(11510)
2018(10935)
2017(21195)
2016(11170)
2015(12432)
2014(12307)
2013(11973)
2012(10910)
2011(9669)
2010(10073)
2009(10141)
2008(9328)
2007(8524)
2006(7556)
2005(7158)
作者
(30092)
(25161)
(24605)
(23742)
(15778)
(11771)
(11446)
(9698)
(9438)
(8876)
(8558)
(8383)
(8051)
(8036)
(7924)
(7880)
(7352)
(7238)
(7190)
(6984)
(6364)
(6005)
(5979)
(5722)
(5641)
(5614)
(5589)
(5564)
(4960)
(4887)
学科
(39490)
经济(39403)
管理(39392)
(36974)
(32276)
企业(32276)
(26737)
金融(26735)
(24365)
银行(24356)
(23560)
中国(18970)
(18747)
(17556)
方法(14895)
(12997)
财务(12960)
数学(12944)
财务管理(12932)
数学方法(12786)
企业财务(12411)
(11139)
业经(11108)
中国金融(11094)
(11041)
体制(9697)
地方(8965)
(8198)
制度(8167)
(8072)
机构
学院(151877)
大学(151720)
(67024)
经济(65569)
管理(57286)
研究(49852)
中国(48524)
理学(48239)
理学院(47772)
管理学(47105)
管理学院(46823)
(38417)
(30757)
财经(28962)
(26153)
中心(26148)
科学(25753)
(23996)
(23863)
经济学(22247)
(22117)
财经大学(21693)
银行(21369)
(21274)
研究所(20810)
(20534)
金融(20164)
(20066)
经济学院(20059)
北京(19449)
基金
项目(96744)
科学(77157)
研究(73589)
基金(71984)
(61308)
国家(60802)
科学基金(53034)
社会(49140)
社会科(46847)
社会科学(46839)
基金项目(37417)
(37136)
教育(33477)
自然(32016)
自然科(31287)
自然科学(31278)
自然科学基金(30742)
(30741)
资助(29248)
编号(29038)
(25214)
成果(24779)
(22250)
重点(22063)
国家社会(21121)
(20959)
课题(20570)
(20507)
(20437)
教育部(19873)
期刊
(74190)
经济(74190)
研究(50648)
(36775)
金融(36775)
中国(34497)
(33097)
管理(22808)
(20094)
学报(19970)
科学(18737)
大学(16557)
学学(15799)
财经(15425)
教育(13659)
(13075)
技术(11863)
经济研究(11845)
农业(11640)
业经(10768)
问题(9304)
财会(9045)
理论(8907)
会计(8503)
(8222)
实践(7962)
(7962)
国际(7950)
(6848)
现代(6713)
共检索到248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辛树人  
差额准备金制度是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稳定的逻辑起点与现实需要,但由于现行差额准备金制度存在的缺陷,实际发挥的作用还不明显,为进一步地发挥差别准备金率制度应有的效应,本文有针对地提出了建立富有弹性的差别准备金制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聂彦军  王海龙  
金融创新改变了存款准备金的作用机理,削弱了其政策功效,降低了货币供应量与GDP的相关度,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现实性和长期性受到挑战。适应我国金融创新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建立货币政策体系自身的创新机制和动态的自我调整机制,以减小金融创新给金融宏观调控带来的负面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敬国  王晓红  
本文介绍了存款准备金制度适用的内容、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趋势、准备金资产范围和考核办法、准备金存款利率以及外汇存款准备金等方面内容,指出在西方国家货币政策操作由数量目标转为价格目标后,存款准备金制度逐步演变为约束货币供应增长、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和利率调整有效性和灵敏性的基础性制度。在系统分析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演进逻辑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和完善资本充足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和存款准备金制度,对于促进金融机构市场化运作、维护金融平稳运行、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至关重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刚  张宇  邵鹤令  
在我国货币供应量、银行信贷增速出现了回升和某些行业已经出现投资性过热的背景下 ,央行宣布从 2 0 0 4年 4月 2 5日起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这一政策不仅是一项旨在调节货币供求的货币政策 ,而且是金融监管的一个创新。本文阐述了该政策的基本原理 ,介绍了该政策出台的背景 ,分析了该政策对金融监管的影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晓霞  
存款准备金率是货币政策的三大传统法宝之一,由于其政策效果过于猛烈,随着各国中央银行调控方式的多样化,它已经逐步退出了日常操作的货币政策工具范畴,存款准备金制度在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发展演变过程也证实了这一点。但是,为什么我国近期要频频动用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而较少使用其他政策工具呢?笔者从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两个层面入手,立足于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试图剖析央行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政策实施金融调控的深层原因;并从金融监管的角度,简要分析了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所代表的正向激励和激励相容的监管理念在我国金融监管中的一种尝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杨真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介绍,分析了在我国实施该项制度的效应和历史地位,得出以下结论:(1)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总量的工具,也是促进金融机构稳健运行、防范支付风险的有效手段;(2)该项制度是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协调配合的尝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的配合机制将会受到考验;(3)该项制度的近期效应影响有限,重在对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中长期效应,特别是对商业银行无理性放贷行为进行有效约束;(4)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是基于中国经济金融环境的一项制度创新,属于一种过渡性的措施。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王罡  
一、什么是存款准备金率一般来讲,商业银行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为了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的需要,商业银行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任凤泽   薄永清  
目前,我国中央银行正致力于将货币政策操作由直接控制转向间接调控。但是,由于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正处于转换时期,货币政策作用的难度和传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仍不容忽视,特别是货币政策传导的核心——存款准备金制度,如何加强其传导力度、修补传导过程中出现的漏洞,提高传导功效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货币政策工具首要是通过准备金作用于货币供应量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作用过程,即货币政策各种措施的实施,如何透过经济体制内的各种经济变量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一般情况下,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并不能直接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发生作用,在它们之间要插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广庆  
美国近二百年存款准备金制度变迁 ,不同时期变化的经济金融环境原因、内容及其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也不同。探讨美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变化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 ,可从中得出一些对中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的有益启示。
[期刊] 改革  [作者] 谢平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改革设想谢平自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起,存款准备金制度已建立10年有余。存款准备金制度既是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又是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和盈利水平的一项重要因素。如何评价并完善现有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对于促使中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海浩  
存款准备金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张海浩"存款准备金"是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从目前实际执行情况来看,存款准备金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已较明显,削弱了存款准备金应有的功能。问题之一:凝固不变。在西方,根据经济金融情况,存款准备金率是经常变动的,而我国自...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袁炜  
存款准备金制度比较研究及启示祝玎袁炜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西方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在我国是从1984年建立中央银行体系时开始逐步建立起来的。在10多年的金融体制改革中,存款准备金制度除了最初的一次核定、三次调整外,改革进程缓慢,没有发挥作为基础性货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冰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之一。1998年3月21日,人民银行对存款准备金制度实施了一次深度改革,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通过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调节市场流动性和基础货币,从而实现物价稳定等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这标志着我国货币政策向间接调控转型,开启了存款准备金制度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新纪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