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26)
- 2023(11384)
- 2022(8848)
- 2021(8271)
- 2020(6742)
- 2019(15162)
- 2018(15254)
- 2017(28683)
- 2016(16118)
- 2015(18287)
- 2014(18810)
- 2013(17957)
- 2012(16428)
- 2011(14848)
- 2010(15399)
- 2009(14510)
- 2008(14799)
- 2007(13977)
- 2006(12880)
- 2005(11738)
- 学科
- 济(58855)
- 经济(58778)
- 管理(54786)
- 业(45558)
- 企(39068)
- 企业(39068)
- 中国(20664)
- 农(20121)
- 财(19581)
- 方法(18204)
- 业经(16450)
- 制(16073)
- 学(16013)
- 策(14376)
- 理论(13838)
- 数学(13356)
- 地方(13226)
- 数学方法(13123)
- 农业(12826)
- 银(12585)
- 银行(12561)
- 行(11966)
- 务(11594)
- 体(11578)
- 财务(11528)
- 财务管理(11502)
- 企业财务(10897)
- 融(10726)
- 金融(10719)
- 和(10512)
- 机构
- 学院(224800)
- 大学(223154)
- 济(86342)
- 管理(84709)
- 经济(83935)
- 研究(78816)
- 理学(69092)
- 理学院(68287)
- 管理学(67101)
- 管理学院(66644)
- 中国(63987)
- 京(50002)
- 科学(47394)
- 财(46802)
- 所(40091)
- 江(39327)
- 农(38594)
- 中心(36823)
- 研究所(35756)
- 财经(33951)
- 北京(31627)
- 业大(31510)
- 范(31359)
- 师范(31032)
- 州(30825)
- 经(30627)
- 农业(29906)
- 院(29322)
- 省(27760)
- 技术(26660)
- 基金
- 项目(137092)
- 科学(106735)
- 研究(105476)
- 基金(95247)
- 家(82656)
- 国家(81871)
- 科学基金(69378)
- 社会(63943)
- 社会科(60212)
- 社会科学(60198)
- 省(54794)
- 教育(49194)
- 基金项目(48602)
- 划(45870)
- 编号(45683)
- 自然(43064)
- 自然科(41992)
- 自然科学(41976)
- 自然科学基金(41224)
- 成果(39820)
- 资助(38840)
- 课题(33404)
- 重点(31105)
- 发(29786)
- 部(29621)
- 创(27750)
- 年(27532)
- 性(27400)
- 项目编号(27215)
- 创新(25860)
共检索到374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俊峰 张安录
我国土地资源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若采取统一的管理模式必然导致土地资源错配和效率损失。[目的]探索精细化、差别化的土地管理模式,实现土地资源针对性、有效性管理,是促进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土地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方法]运用理论模型法和文献综述法对差别化土地管理原理和政策含义进行了阐述,构建了差别化土地管理政策体系,并完善了政策支撑体系。[结果]差别化土地管理是集时间、空间、地类和产业、部门等为一体的差别化国土管理模式;差别化土地管理目标是在提高土地资源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超 张占录
差别化土地管理是在现有土地管理制度框架下,重点考虑各地土地资源禀赋、区域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等差异化因素,通过政策、经济、技术等手段,为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满足市场主体差异化需求,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现土地资源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等多目标而实施的精细化管理。基于土地利用管理生命周期模型,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土地审批管理、土地供应管理、土地利用评价与监管等方面构建差别化土地管理政策框架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许根林 施祖麟
主体功能区差别化土地政策是基于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过去土地政策的反思,为破解发展经济与保护土地资源的矛盾而提出来的。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差别化土地政策主要体现在土地政策目标、优先用地标准、耕地占补平衡标准、新增建设用地来源与供给、土地征用补偿标准不同等方面。为推动主体功能区差别化土地政策建设,需要完善我国现有土地法律框架、清理现有土地政策、改革土地政策决策管理机构。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差别化土地政策 土地管理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欧胜彬 农丰收 陈利根
研究目的:分析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管理的弊端,研究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办法。研究方法:理论模型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建设用地差别化管理优化了不同区域、不同部门、不同产业之间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减少社会整体福利损失,实现了土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研究结论:建设用地差别化管理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是对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调整和修正,是一种有价值的探索。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许根林 施祖麟
作为推动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一项重要支撑政策,主体功能区差别化土地政策的合理定位受现行土地法律、土地政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影响,需要处理好中央与地方、保护土地资源与发展经济的关系,并符合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的定位要求。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土地政策的定位有所不同:优化开发区土地政策侧重在集约利用土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重点开发区土地政策侧重在提升经济总量,保障重点产业的发展;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土地政策侧重在保护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京民
中南民族大学科学研究发展院耿新副研究员的专著《差别化政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9年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理论价值的研究差别化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的著作。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精神。在我国56个民族中,全国总人口在30万人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文庆 崔惠民
差别化住房政策包括住房信贷政策、税收政策、土地政策和限购政策等。论文主要对当前国内差别化住房政策的主要做法进行了多维考察,重点分析了我国深化差别化住房政策的必要性。根据国内房地产市场特点,提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框架。
关键词:
差别化政策 房地产市场 吉布森悖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汪彤
(一)适度分权原则下发挥民族区域自治优势,赋予民族地区进行差别化地方税体系建设的制度空间民族地区地方税收体系是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财力保障及财政治理的重要手段,在体制与政策空间上有其独立存在的法律依据。我国宪法和民族地区自治法从基本层面赋予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琪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这是对以往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财政体系的完善,反映了按照不同发展功能区域,实施差别化财政政策的新思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俊峰 张安录 何雄
土地资源异质性是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土地利用与管理方式差异的重要原因。在分析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形成机理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传导机制,结果表明:自然客体异质和资源属性异质形成了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传导机制可概括为两种形式:一是直接作用机制,表现为土地资源特性和属性传导机制;二是间接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传导机制等。建议从建设用地管控、产业供地管理、土地用途管制等方面制定差别化土地政策,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平衡区域发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马长发 叶剑平
本文基于公平视角考察东西部建设用地资源配置中的公平问题。当前看似公平的土地政策实际对西部不公平,东、西部地区发展起点不公平的后期连锁效应,也很易导致其在发展过程和结果上的不公平。应基于差别原则,对西部地区实行更具政策梯度和实质优惠的差别化土地政策;基于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维护过程实际公平,按最佳城市规模采取城市发展用地中的分级限制政策。
关键词:
罗尔斯公平理论 城市土地利用 政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马长发 叶剑平
本文基于公平视角考察东西部建设用地资源配置中的公平问题。当前看似公平的土地政策实际对西部不公平,东、西部地区发展起点不公平的后期连锁效应,也很易导致其在发展过程和结果上的不公平。应基于差别原则,对西部地区实行更具政策梯度和实质优惠的差别化土地政策;基于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维护过程实际公平,按最佳城市规模采取城市发展用地中的分级限制政策。
关键词:
罗尔斯公平理论 城市土地利用 政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4号文件)引起各界尤其是媒体格外关注的一大亮点,是推出了关于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的一项"新政":首次提出"以县域自行平衡为主、省域内调剂为辅、国家适度统筹为补充";同时强调"实行跨地区补充耕地的利益调节"。对于现行《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一直强调的省域内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管理制度而言,这无疑是一项重大的突破。对此,国土资源部一再强调,此举不是对占补平衡制度的"松绑",而是实行差别化的管理方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4号文件)引起各界尤其是媒体格外关注的一大亮点,是推出了关于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的一项"新政":首次提出"以县域自行平衡为主、省域内调剂为辅、国家适度统筹为补充";同时强调"实行跨地区补充耕地的利益调节"。对于现行《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一直强调的省域内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管理制度而言,这无疑是一项重大的突破。对此,国土资源部一再强调,此举不是对占补平衡制度的"松绑",而是实行差别化的管理方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剑 曹海欣 赵芳
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自1999年开征以来,作为调节土地市场的重要经济杠杆,在促进存量建设用地利用、抑制新增建设用地盲目扩张、增加国有土地资产收益、推动农村土地整治、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从实践看,新增费管理政策仍过于粗放,存在多种"亚健康"症状。实现新增费差别化管理,将有助于提升新增费资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