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40)
2023(2878)
2022(2296)
2021(2253)
2020(1687)
2019(3926)
2018(3931)
2017(6964)
2016(3871)
2015(4197)
2014(4168)
2013(4122)
2012(3894)
2011(3313)
2010(3351)
2009(2944)
2008(3045)
2007(2544)
2006(2279)
2005(2097)
作者
(10251)
(8435)
(8261)
(8184)
(5412)
(4010)
(3974)
(3294)
(3264)
(3072)
(2903)
(2864)
(2842)
(2779)
(2692)
(2657)
(2482)
(2477)
(2451)
(2431)
(2110)
(2061)
(2053)
(2023)
(2012)
(1974)
(1919)
(1913)
(1737)
(1642)
学科
(11998)
经济(11972)
管理(9272)
(8093)
(5960)
企业(5960)
(4787)
方法(4468)
中国(4198)
(4001)
数学(3868)
数学方法(3791)
(3467)
教学(3333)
理论(3301)
农业(3212)
业经(2831)
地方(2789)
(2599)
银行(2594)
(2547)
金融(2545)
教育(2533)
(2516)
(2435)
学法(2432)
教学法(2432)
(2241)
财务(2230)
财务管理(2225)
机构
学院(45811)
大学(45135)
(17681)
经济(17165)
研究(17155)
管理(15555)
中国(14499)
理学(12710)
理学院(12566)
管理学(12251)
管理学院(12172)
(10149)
(9948)
科学(9811)
中心(8726)
(8488)
(8401)
(7771)
研究所(7240)
财经(7096)
(6815)
技术(6795)
北京(6711)
(6700)
(6668)
师范(6570)
(6512)
(6188)
业大(6185)
农业(5807)
基金
项目(29702)
研究(23734)
科学(22559)
基金(19897)
(17515)
国家(17346)
科学基金(14396)
社会(13518)
社会科(12755)
社会科学(12754)
教育(12356)
(11927)
编号(10091)
基金项目(10037)
(9957)
成果(8775)
自然(8645)
自然科(8418)
自然科学(8417)
资助(8339)
自然科学基金(8234)
课题(8077)
重点(7003)
(6818)
(6727)
(6287)
(6201)
(6195)
大学(5960)
创新(5889)
期刊
(20552)
经济(20552)
研究(15953)
中国(14070)
教育(10551)
(8857)
(7190)
管理(7145)
学报(6786)
(6639)
金融(6639)
技术(6176)
科学(5886)
大学(5544)
学学(5027)
农业(4812)
职业(4115)
经济研究(3636)
会计(3452)
财经(3245)
图书(3030)
技术教育(3017)
职业技术(3017)
职业技术教育(3017)
业经(2871)
(2865)
(2778)
(2692)
(2619)
问题(2402)
共检索到805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国培  徐剑波  许伟河  
从2011年初开始,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将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与控制信贷投放总量结合起来,创造性引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工具。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的实质是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指标、以差别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为手段控制金融机构信贷增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差额准备金制度,是我国进一步完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制度。这项制度的引入,符合国内外金融管理的发展趋势,对于加强和改进逆周期调节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广子  李玲  
准备金要求提高,银行盈利降低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动态调整机制首先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行为,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行为对资本市场产生影响。逆周期缓冲资本受商业银行信贷增速影响较大。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志洋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实施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管理已成为国际监管者的共识。动态准备金是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的重要工具。本文运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比较研究动态准备金体系和顺周期的准备金体系对银行信贷波动的影响,证明了动态准备金体系可以降低银行的信贷波动,信贷波动的降低反映在对不良贷款率冲击的处理上。本文还选取了当今世界上实施动态准备金制度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国家——西班牙和秘鲁,比较研究了西班牙的动态准备金制度(连续系统)和秘鲁的动态准备金制度(触发系统)的异同,并为中国监管当局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潘进明  
本文指出当前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的不足及完善路径,参考已有的动态调整指标,探索建立新的调整公式和机制。利用江西上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经营数据,对经营性和政策性指标数理分析,形成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评价指数"公式进行存款准备金率动态调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许之捷  
存款准备金制度在金融调控中的影响与作用,近来已成为业界关注的议题,本文分析了存款准备金率在我国调整的历史,结合准备金率的调整效果和准备金制度的政策效果,提出对差别准备金制度改革的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准备金政策的调整巴曙松在实行部分准备制度和二级银行制度的现代金融体系中,存款准备金政策是宏观金融调控的传统工具之一。从一般意义上说,存款准备金政策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准备金水平及其调整,主要指中央银行对准备...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颖  尹一婷  
传统准备金制度仅对已出现的损失计提专项准备,是对风险的事后(ex-post)估计,提取比例的差异反映的是损失程度的不同,这样的准备金制度一定程度上扭曲了银行的利润和清偿能力,其亲周期效应性是引发危机的原因之一。在西班牙的实践表明,动态准备金制度纳入了对未来经济周期的预测因素,对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周期波动起到了削峰填谷的作用,平滑了银行扣除准备金后的净利润,有助于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鸿  
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提出采用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动态调整来辅助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督促金融机构从提高资本水平和改善资产质量两方面防范系统性风险,尽早达到宏观审慎要求。本课题通过对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概念与政策意义,在央行信贷调控中的作用,在我国实行的历史与发展、分类等方面厘清思路,重点从经济理论上分析其经济原理,运用计量经济学、博弈论等方法证明其将来的改进方向,并提出了改进将要面对的问题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詹向阳  郑艳文  
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的引入,不仅丰富了宏观调控"工具箱"的内容,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流动性管控的效果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实施及预期效果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应对流动性不断充裕和通胀压力显著加大等挑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辛树人  
差额准备金制度是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稳定的逻辑起点与现实需要,但由于现行差额准备金制度存在的缺陷,实际发挥的作用还不明显,为进一步地发挥差别准备金率制度应有的效应,本文有针对地提出了建立富有弹性的差别准备金制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睿  
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是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一项制度创新,通过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与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系统重要性程度、宏观经济热度等指标挂钩,对完善货币政策工具、提高调控效能、平抑通货膨胀、发展区域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实施,在取得较好效应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深层的问题,其中制度差异是最重要的方面。因此,修正制度差异是当前推行和完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一项重要工作。
[期刊] 征信  [作者] 许艳霞  
政府能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采取适当的措施,打造良性的逆周期的银政企合作关系,将会大大减少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建立政府性担保性基金,改善宏观审慎监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朱锦  
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作为现行体制下中央银行实施宏观审慎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对基层央行实施区域信贷调控,促进地方法人机构稳健经营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结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就进一步优化动态调整措施,完善动态调整操作,提高区域货币信贷调控效果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艳霞  
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在繁荣阶段,一方面银行盲目乐观,过度投放信贷;另一方面企业获取金融资源相对容易,资金来源充足,易于盲目扩大投资。在衰退和萧条阶段,银行相继抽贷、惜贷,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正是银行和企业这种顺周期的银企关系加剧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如果政府能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采取适当的措施,打造良性的逆周期的银政企合作关系,将会大大减少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因此,通过研究给出相关建议:一是进一步完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二是建立政府性担保性基金;三是改善宏观审慎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