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85)
2023(11662)
2022(10350)
2021(9805)
2020(8205)
2019(19166)
2018(19102)
2017(37099)
2016(20264)
2015(22526)
2014(22824)
2013(22593)
2012(20312)
2011(18281)
2010(18007)
2009(16372)
2008(15583)
2007(13597)
2006(11712)
2005(10123)
作者
(58689)
(48756)
(48316)
(46236)
(31097)
(23723)
(21977)
(19264)
(18547)
(17415)
(16858)
(16430)
(15441)
(15365)
(15060)
(15023)
(14753)
(14401)
(13897)
(13843)
(12202)
(11935)
(11752)
(11119)
(10908)
(10897)
(10863)
(10762)
(9919)
(9769)
学科
(78751)
经济(78663)
管理(55594)
(54001)
(44967)
企业(44967)
方法(38168)
数学(33207)
数学方法(32783)
(21313)
中国(20197)
(19723)
(18827)
地方(18311)
业经(17136)
农业(14419)
理论(13354)
(13348)
(12869)
技术(12389)
(12358)
环境(12311)
(12300)
财务(12295)
贸易(12294)
财务管理(12270)
(11900)
企业财务(11688)
(10996)
银行(10949)
机构
大学(282889)
学院(280413)
管理(113891)
(106151)
经济(103682)
理学(99505)
理学院(98321)
管理学(96513)
管理学院(96013)
研究(93959)
中国(67346)
科学(61764)
(60327)
(48160)
(47736)
(47323)
业大(45242)
研究所(43693)
中心(42403)
(40321)
财经(38813)
(38112)
北京(37862)
师范(37737)
农业(37639)
(35399)
(34623)
(32615)
经济学(30925)
师范大学(30700)
基金
项目(201642)
科学(157806)
基金(145923)
研究(144453)
(128182)
国家(127125)
科学基金(108784)
社会(89487)
社会科(84698)
社会科学(84674)
(79365)
基金项目(78506)
自然(72795)
自然科(71099)
自然科学(71079)
自然科学基金(69765)
(67102)
教育(65910)
资助(60210)
编号(58413)
成果(46785)
重点(44995)
(43897)
(42492)
(41425)
课题(40187)
科研(38971)
创新(38637)
计划(37310)
教育部(37151)
期刊
(112520)
经济(112520)
研究(79599)
中国(50552)
学报(48351)
科学(44136)
(43451)
管理(39718)
大学(35981)
(34923)
学学(33916)
教育(30724)
农业(30241)
技术(23973)
(21079)
金融(21079)
业经(18653)
财经(17944)
经济研究(17377)
(15448)
图书(15422)
(15152)
科技(14850)
问题(14658)
理论(13769)
(13680)
技术经济(13532)
资源(13422)
实践(12828)
(12828)
共检索到3956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宏松  李秀清  张晓彤  
大昌古镇始建于西晋太康年初,现保存较为完整的古镇建于明代。镇内目前保存完好的东、西、南三条街道,沿街多为具川东地区建筑风格的民居建筑,是重庆市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同时古镇又是三峡工程库区重庆段保存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为了更好地再现三峡库区古老的历史文化风貌,国家文物局经过充分论证和可行性研究,将其确定为“整体搬迁”项目。因此,对于大昌古镇搬迁新址的选择就成为本次保护工程的首要问题。对巫山县大昌古镇拟选的五处搬迁新址,在区域工程地质条件评价的基础上,综合环境、人文及地质等因素,建立了综合评估体系,并尝试性地对拟选的几处新址进行了客观的定性和半定量评价,为建设部门提供了决策依据。评估体...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晓  吴宜进  
由于三峡工程的开工建设,巫山县大量移民就地后靠,土地所承载的压力剧增,阻碍了巫山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利用生态足迹原理和模型对巫山县2005~2010年土地生态承载力进行分析,并运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将生态足迹指标与传统经济指标相结合,分析了巫山县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生态足迹的驱动作用,为巫山县的生态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及参考。结果表明:巫山县生态足迹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且近几年增加速度明显加快,而生态承载力则基本持平,人均生态赤字由2005年的1.336 2hm2增长至2010年的2.194 2hm2,说明巫山县对自然资源的消费远远超过了区域所能提供的资源供给,阻碍可持续发展。在此...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晓  吴宜进  
随着"十八大"报告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将进一步加快,生态环境所承受的压力势必也将增大,如何协调城市发展与城市的生态安全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丘陵及高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9%,山区生态系统脆弱,自然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极大的制约了其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以巫山为例,在世界经合组织建立的PSR模型框架下,将熵值赋权法与灰色系统理论相结合,通过分析巫山县各指标2001~2011年统计数据,用熵值法赋予权重值,计算各指标灰色关联度,得到了其生态安全状态,并对巫山县生态安全等级状况进行了动态评价。巫山县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由2001年的0.59...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林孝松  徐州  余情  
以重庆市巫山县为研究区,基于分形理论的聚集维数、关联维数和形态维数,从县域和乡镇两个尺度对2010、2015年巫山县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和形态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巫山县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和形态分形特征显著;县域尺度上,聚集维数、关联维数随时间变化而减小,形态维数值持续增大,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以巫峡镇为中心向四周衰减,凝聚态发展趋势明显,但空间形态愈加不规则,稳定性减弱;乡镇尺度上,一些乡镇农村居民空间结构不紧凑,相互关联程度有待提高。今后可通过公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村居民点空间相互作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范月娇  周万村  
巫山县位于三峡库区腹心 ,又地处山区 ,县境虽然辽阔 ,但山多坝少 ,且农业人口比例很高 ,因此土地资源十分有限。近十几年来 ,三峡工程的兴建 ,导致移民搬迁、城镇迁建及伴随工程的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占用大量优质土地。迫于生计 ,部分农民不得不毁林开荒造田 ,坡耕地因此而增多 ,继而造成水土流失加剧 ,土壤日趋贫瘠 ,最终导致该县土地利用类型、数量、方式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以空间信息技术为研究手段和技术支持 ,首先从理论角度探讨了山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的研究方法 ;然后以典型山区县城———巫山县为例 ,以该县 1986~ 2 0 0 0年的TM图像数据为主要研究基础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计算机技术...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廖和平  洪惠坤  陈智  
针对三峡库区蓄水后移民安置区的土地生态安全问题,本文以重庆市巫山县为例,在总结归纳了巫山县移民安置区主要土地生态环境问题及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以6个流域为研究单元,从生态系统风险、人文社会风险和环境污染风险三方面选取具有代表性的8个环境风险性因子,采用特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评价了巫山县移民安置区的土地生态安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利于巫山县移民安置区土地可持续的生态利用模式。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叶公强  姜开勤  史娟  
研究目的:揭示零星地类在不同地貌区、不同坡度级耕地中的分布规律;测算零星地类在耕地整理中的潜力;为不同类型区的耕地整理指明重点。研究方法:数理统计分析法。研究结果:整理零星地类增加耕地面积占耕地整理新增有效耕地面积的5%。研究结论:零星地类的整理潜力大,且能直接改善土地组织的基础条件,整理是必要的、可行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力   张传华   王钟书   张凤太   邓炜   代杰  
【目的】探明长江上游地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来源及生态风险状况,进行人体健康风险空间分析,有助于提出有效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建议。【方法】以重庆市巫山县笃坪乡为研究对象,采集表层土壤样品(深度0~20 cm)45件,基于主成分分析/绝对主成分分数(PCA/APCS)受体模型进行土壤重金属(Cd、Hg、Pb、As和Cr)来源定量分析,通过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利用地统计法进行人体健康风险空间分析,得出不同区域的风险等级及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风险管控建议。【结果】①研究区土壤Cd、Hg、Pb、As、Cr平均含量分别是重庆市土壤背景值的10.67、3.18、1.03、2.05、4.22倍,土壤重金属含量存在显著异常;②土壤综合环境质量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点位占比分别为2.23%、44.44%和53.33%,主要影响因子为Cd和Cr,土壤以酸性为主,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土壤生态环境的风险较高;③土壤Cd含量主要受到农业活动和成土母质的影响,贡献率分别为58.55%和30.30%,土壤Hg和Cr含量主要受到成土母质的影响,贡献率分别为71.55%和75.41%,土壤As含量主要受到农业活动的影响,贡献率为63.12%,土壤Pb含量主要受到道路交通的影响,贡献率为90.90%;④成人非致癌健康风险指数HI>1的点位占比为6.67%,总体健康风险较低,高风险区集中在研究区北部和中部地区,主要影响因子为Cr;农业活动与道路交通贡献率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结论】建议研究区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测,积极开展有机肥代替等化肥减量措施,推广使用电动农用车,减少由于农业活动对土壤重金属的输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邵丽亚  陈荣蓉  侯俊国  程飞  付凯  
为更加深入地了解县域尺度城镇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情况,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以重庆市荣昌县为例,采用AHP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选择了地形、社会条件和生态安全3大类8个指标,建立了适用于浅丘区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荣昌县中心城区生态景观格局和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分布。结果表明:荣昌县不同景观类型之间生态景观指数差异较大,但各种景观类型分布比较均匀。荣昌县中心城区适宜分布建设用地的面积大,未来城镇建设开发潜力大,其中最适宜和适宜开发的面积为1.288 55万hm2,占中心城区面积的34.85%;可适度开发的土地面积为1.0 59 878万hm2,占中心城区面积的28.67%。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述林  葛小涛  
文章认为,战略管理因关注如何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在旅游地转型中有重要指导意义,其柔性战略思维、战略期权思维、长尾理论思维和制度理论思维分别在思维角度、思维对象与思维方式等方面对旅游地转型进行指导,并与旅游地转型的时机、旅游地发展目标认知、旅游产业认知和区域旅游保障机制构建等要素紧密相关。文章通过构建战略管理思维在旅游地转型中的应用模式,从而对三峡库区巫山县旅游地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昭通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地级市和云南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全市11个县(市、区)中有国家级贫困县10个(其中深度贫困县7个)、1379个村(社区)中有贫困村1235个(其中深度贫困村691个)、629万人口中有贫困人口185.07万人。2015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昭通时强调,"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抓好脱贫攻坚,确保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文  吴焦焦  高岚  黄诗夏  乐佳兴  田秋玲  谭星  黄小辉  王玉书  冯大兰  刘芸  
[目的]明确巫山红叶秋季叶片呈色不均的主要影响因子。[方法]在巫山红叶景区内,根据海拔、坡度、坡向的不同选取4种具有代表性的生境(生境1,生境2,生境3,生境4),并以其中生长的巫山红叶(Cotinus coggygria Scop.var.cinerea Engl.)为试验材料,于2018年7-11月,在每月20日采样并立即测定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可溶性蛋白、还原性糖含量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通过分析叶片生理指标的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海拔、坡向、坡度、土壤营养状况以及环境温度、湿度)的相关性,明确引起红叶呈色差异的主要因子。[结果]各生境巫山红叶叶片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随生长期不同存在差异,在11月时急速下降,与10月相比,叶绿素含量降幅为80.42%~92.86%,类胡萝卜素含量降幅为55.58%~86.22%;生境3、生境4中的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始终低于生境2,且在11月转色期时显著低于生境2 (P<0.05)。各生境巫山红叶叶片中花色素苷含量在转色期前整体较低,在11月转色期时急剧上升,其中海拔最高、坡度最陡的生境4中其含量相比10月上升了10.04倍,并显著高于其他生境(P<0.05)。各生境巫山红叶叶片中PAL活性变化幅度与花色素苷含量变化情况并不一致,两者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且转色期时不同生境之间PAL活性也无显著差异。各生境巫山红叶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在11月转色期时大幅下降,生境4较之10月下降了83.64%,降至最低,但与其他生理指标间无显著相关性。转色期时,巫山红叶叶片中还原性糖含量与花色素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花色素苷和还原性糖含量与海拔、坡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温度、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海拔与坡度、温度与湿度是导致不同生境内巫山红叶转色期叶片呈色不均的关键外在因素;还原性糖由于在一定含量范围内会影响花色素苷含量的变化,是导致叶片呈色不均的一个重要内因。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雅杰   欧嘉婵  
开展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本文以宜昌市为研究对象,从资源环境承载潜力、现有开发强度、经济发展潜力3个维度构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模型与Topsis模型评价当地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结果表明,宜昌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值介于0.3901~0.5582之间,处于较高水平的区县较少;空间上存在较明显的集聚特征,高—高聚类分布在宜昌市中部核心城区,高—低聚类分布在夷陵区及点军区,低—低聚类分布在西南部区县,不显著区域主要分布在宜昌市的边缘县区;热点分析结果表明,宜昌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向中间聚拢,中部成为开发热点区,同时也表明其整体空间集聚性较不均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房俊峰  
县域旅游业在我国旅游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特定投资项目的县域投资环境适宜性评价很有必要。文章构建了度假村项目县域投资环境适宜性评价模型,并探讨了指标体系取舍的原则、权重确定的方法选择、指标打分的依据等细节问题。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操作性,所得结论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炅妤  李炫  朱磊  吴修月  
[目的]随着市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改革创新,越发强调主体功能区制度的完善、强化政府空间管控的能力。空间开发适宜性是合理划分国土空间、优化开发布局的重要基础。[方法]研究通过选取了地形地势、交通干线、人口聚集度、经济发展4项适宜性指标和自然灾害影响、可利用土地资源、可利用水资源、生态系统脆弱性4项约束性指标,建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格网与行政区两种视角出发,开展蒲江县级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采用点对点匹配度分析对两种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从总体看,蒲江县最适宜区域占比约为4%,较适宜区域占比约为14%,较不适宜区域占比约为15%,最不适宜区域占比约为67%。行政区视角下,各类开发适宜性等级区域差异明显,但街道、乡(镇)行政区内部具有均质性。具体来说,各类开发适宜性等级区有按行政区集聚的趋势,并且其集聚趋势与多指标评价结果关系密切。空间视角下,各类开发适宜性等级跨行政区,街道、乡(镇)行政区内部具有异质性。一方面,各类开发适宜性等级不受行政区影响,局部精准性更高。另一方面,形成跨行政区的开发时序判读,并且这种开发时序多呈现"中心—外围"结构,便于具体指导区域分步开发。[结论]格网尺度可以更精细地反映县级开发适宜性和开发约束性在空间上的差异化分布,提高城镇、农业、生态3类空间范围划定精准性,为合理确定资源开发强度、促进国土空间科学适度有序布局提供技术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