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
- 2023(2)
- 2022(6)
- 2021(7)
- 2020(1)
- 2018(1)
- 2017(1)
- 2016(3)
- 2015(1)
- 2012(1)
- 2010(1)
- 2009(1)
- 2007(2)
- 2001(1)
- 1999(1)
- 1996(1)
- 1994(1)
- 1990(1)
- 1986(1)
- 学科
- 农(15)
- 农业(14)
- 济(8)
- 经济(8)
- 业(7)
- 业经(7)
- 中国(7)
- 农业经济(7)
- 收入(7)
- 分配(6)
- 地方(4)
- 建设(4)
- 发(3)
- 发展(3)
- 展(3)
- 经济建设(3)
- 财(2)
- 世界(1)
- 中国革命(1)
- 事业(1)
- 产品(1)
- 产品价格(1)
- 价格(1)
- 农业技术(1)
- 农产(1)
- 农产品(1)
- 农村(1)
- 农民(1)
- 农民工(1)
- 出(1)
- 机构
- 学院(17)
- 大学(16)
- 中国(13)
- 研究(13)
- 财(8)
- 研究院(7)
- 科学(7)
- 院(7)
- 所(6)
- 州(5)
- 教育(5)
- 济(5)
- 理学(5)
- 理学院(5)
- 研究所(5)
- 管理(5)
- 管理学(5)
- 管理学院(5)
- 经(5)
- 经济(5)
- 财经(5)
- 中心(4)
- 主义(4)
- 农(4)
- 师范(4)
- 技术(4)
- 政治(4)
- 职业(4)
- 范(4)
- 财经大学(4)
共检索到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赵鸣骥
一、务实进取,倾力而为,第二届会计教指委工作成绩显著第二届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会计教指委)在教育部、财政部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中心工作,积极开拓创新,在完善制度、实务导向、搭建平台、质量控制、综合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一)基础制度更加完备会计教指委始终紧密结合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根据经济社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田雪
当前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为满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文章对职业教育在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从精准招生、精准培养、精准培训、精准服务、顶层设计五个层面提出了针对性对策,构建职业教育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脱贫攻坚 教育脱贫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卢大林
巩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南疆深度贫困团场扶贫攻坚成果,要针对致贫原因:人口素质较低、超生严重、黑户多等采取有效措施。继续发扬好兵团南疆深度贫困团场扶贫攻坚工作的有益经验。建议采取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强化工作责任制、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强化对扶贫工作考核及奖惩等九个方面的措施巩固扶贫攻坚成果,防止已经脱贫的职工群众返贫。
关键词:
兵团 南疆 深度贫困 团场 扶贫攻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德新 黄春雨
当前,我国正处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统筹协调发展的历史交汇期和政策叠加期。新形势下,职业教育作为阻断贫困阶层代际传递的主要推动力、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应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有效衔接进程中出现的战略落地不足、农村人口空心化、乡村产业升级困难、区域振兴水平失衡等问题,应不断从管理体系、培养体系、产业联动体系、资源共生体系等方面进行优化,为实现乡村善治“着力”、激发乡村内生动力“聚力”、促进乡村致富“出力”、缩小乡村差距“发力”,从而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同频共振、统筹衔接、协同推进,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雍军 魏小英 李珊
我国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正式进入后脱贫时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成为职业教育责无旁贷的新使命。然而,面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现实需要,职业教育在办学理念、专业建设、专业学习、服务能力、资源供给等方面存在诸多困境。因此,职业教育要从营造社会主义乡村文化氛围、深入调整专业建设模式、全面落实乡村地区产教融合、提高扶贫措施针对性、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效能,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全方位的文化、技术、人力支撑。
关键词:
后脱贫时代 职业教育 脱贫攻坚成果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杜尚荣 王著琴
民族地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是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的助力器,二者有效衔接是加快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题中应有之举。二者有效衔接意味着回归立德树人在地化的价值本位,巩固赓续民族文化的价值基调,坚定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立场,铸牢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在衔接的底层逻辑中,巩固拓展民族地区教育脱贫成果是衔接的前提,推动民族地区教育可持续发展是衔接的重心,激活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内生力是衔接的动能,发挥民族地区的区域特色优势是衔接的蹊径,形成民族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良性循环是衔接的旨归。在具体衔接路径上,应建立民族地区教育脱贫成果数智化动态监测机制,稳固衔接的基础;借助民族教育提高村民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夯实乡村持续发展基因;依托民族教育盘活本土资源,实现特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融合;挖掘各类民族教育助农功能,促进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教育脱贫攻坚成果 乡村振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汝胜
2020年全国已经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开始进入相对贫困治理阶段,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我国贫困治理工作的重要方向和任务。广西部分典型地区在脱贫攻坚时期十分注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和同步推进,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为后脱贫时代推进广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有益启示。面对基础条件薄弱、产业发展不稳定、主体能力不足、带动力量不强、治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广西应做好脱贫攻坚方略与乡村振兴理念、政策、机制、产业、基础、人才等方面的衔接,通过建立健全返贫致贫风险防范机制、打造现代农产品全产业链、切实保障稳岗就业、提高教育医疗保障水平、增强城乡居民内驱发展动力、继续做好特殊群体兜底保障等,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龙花楼 陈坤秋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的重大决策部署。当前相关研究系统性不足,缺乏空间视角,亟需通过多学科融合与多方法集成构建系统性理论框架并开展分区分类研究。文章沿着"问题—理论—实证—调控"的总体思路展开研究,以实现乡村振兴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的内在逻辑与实现机制为研究对象,以现实差距与困境为出发点,借鉴国内外二者有效衔接的经验,探讨其理论框架构建、情景模拟与实现路径、发展模式以及管控体系与政策方案的问题。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不仅要努力实现理论创新,助推学科发展,也要服务国家战略决策。研究需要在方法论、分析工具、话语体系上寻求多维突破。未来研究需要重点关注全球扶贫开发与乡村发展的时空格局与关键问题、相对贫困治理机制与成效提升策略、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互馈机制与区域模式以及乡村科学与人地系统科学发展等科学命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任金政 李书奎
扶贫资产管理作为“有效衔接”长效机制的重要纽带之一,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现阶段,我国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扶贫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初步实现了扶贫资产的平台化管理,扶贫资产管理也在部分地区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两大战略有效衔接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扶贫资产管理的政策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扶贫资产管理助力脱贫质量巩固与拓展的长效机制仍有待持续贯彻。为此,需要从目标管理机制、运营执行机制、绩效考评机制和反馈提升机制等方面构建扶贫资产管理良性运行自我循环体系,并在管理制度体系优化、目标动态调整制度实施、运营过程管理强化、监督检查制度落实、扶贫资产大数据管理体系构建、绩效评价开展、问题整改与目标导向理念融合七方面做好相关工作。
关键词:
扶贫资产管理 脱贫攻坚成果 长效机制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贺立龙 刘丸源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已成为新的发展阶段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大决策部署的核心要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讲话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为此,要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加强监测,对脱贫地区产业长期培育和支持,促进内生可持续发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雄 龚一耘 周评平 陈沧桑 王军 吴海军 蒋馨 杨双羽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新时期“三农”工作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而农业科技对乡村产业振兴起着关键作用。四川民族地区普遍存在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强度不够、现代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科技人才供给不足、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不完善、农户科技文化素质相对偏低、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建议从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同时发力的科技支撑体系,建设高能级科技成果示范转化平台提升科技供给水平,完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体系,完善农业信息化和机械化服务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体系,强化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六个方面入手,实现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力有效精准衔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之明
文章采用topsis熵权法对湖南省县域乡村振兴水平进行测度,结果发现长株潭与洞庭湖经济区发展水平整体高于湘西与湘南地区。运用系统GMM作为基准回归模型,对普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作用进行实证测度,测度结果显示,普惠金融除在生态宜居层面未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外,在乡村振兴各维度上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采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与工具变量法对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证明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影响显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作用属于“递进门槛”,并提出普惠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对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湖北省襄阳市财政局、税务局联合课题组 罗兴斌 谢本洪
为进一步完善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财税政策,湖北省襄阳市财政局、税务局组成联合课题组,深入保康县、枣阳市等地进行专题调研,围绕增强乡村振兴财税政策可行性和财政可持续性、促进财政资金提质增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财税政策面临的难点(一)资金需求的矛盾。国家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帮扶政策总体不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志婵
我国经济落后地区中药材资源种类丰富、品质优良,加大对中药材种植扶持力度,促进中药材种植快速规范高质量发展,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帮助农户致富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广西为例,通过与国内中药材强省对比,总结广西中药材产业帮扶的基础和条件,分析研究中药材产业帮扶存在带动帮扶作用有待加强等问题。根据调研分析结果,本文提出广西中药材产业帮扶协调发展、绿色发展、特色发展、融合发展的基本原则,并提出延伸中药产业链等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伏广彬 吴秉昊 李文 郭精军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是新发展阶段推进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文章构建了符合甘肃省省情的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和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相对发展模型、改进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模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实证测度甘肃省2011—2021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及其耦合协调度。结果显示:在研究期内,甘肃省各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发展水平高于乡村振兴发展水平,且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差距逐渐变大;两者在空间上都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格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度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特征,以低度协调和中度协调类型为主,高度协调类型集中在甘肃省西北部,两者的相互作用逐渐减弱。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正相关性显著,属于“高-高”集聚型和“低-低”集聚型的城市最多,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差异逐渐减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