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66)
- 2023(4598)
- 2022(3650)
- 2021(3299)
- 2020(2758)
- 2019(6438)
- 2018(6270)
- 2017(11632)
- 2016(6423)
- 2015(7169)
- 2014(7272)
- 2013(7131)
- 2012(6789)
- 2011(5821)
- 2010(6172)
- 2009(5731)
- 2008(6162)
- 2007(5722)
- 2006(5169)
- 2005(4381)
- 学科
- 济(30808)
- 经济(30791)
- 管理(22674)
- 业(17801)
- 企(15448)
- 企业(15448)
- 中国(11623)
- 财(11194)
- 方法(10666)
- 数学(9458)
- 数学方法(9391)
- 务(8608)
- 财务(8591)
- 财务管理(8581)
- 地方(8437)
- 企业财务(8302)
- 城市(6522)
- 农(5810)
- 制(5117)
- 业经(5065)
- 城市经济(4764)
- 环境(4711)
- 学(4534)
- 融(4429)
- 金融(4429)
- 银(4242)
- 银行(4241)
- 理论(4119)
- 发(4056)
- 划(4048)
- 机构
- 大学(89797)
- 学院(88741)
- 济(36742)
- 经济(35648)
- 管理(32617)
- 研究(31427)
- 理学(27043)
- 理学院(26683)
- 管理学(26213)
- 管理学院(26039)
- 中国(24412)
- 京(20350)
- 财(19669)
- 科学(17611)
- 所(14868)
- 财经(14831)
- 中心(14696)
- 江(14124)
- 经(13494)
- 北京(13010)
- 研究所(12969)
- 院(12130)
- 范(11861)
- 师范(11750)
- 州(11717)
- 经济学(11450)
- 农(11200)
- 业大(11135)
- 财经大学(11111)
- 经济学院(10258)
- 基金
- 项目(56679)
- 科学(45111)
- 研究(41804)
- 基金(41372)
- 家(35623)
- 国家(35312)
- 科学基金(31089)
- 社会(27101)
- 社会科(25665)
- 社会科学(25657)
- 基金项目(22398)
- 省(21306)
- 自然(20276)
- 自然科(19836)
- 自然科学(19833)
- 教育(19447)
- 自然科学基金(19441)
- 划(18293)
- 资助(16686)
- 编号(16457)
- 成果(13840)
- 重点(12828)
- 部(12657)
- 课题(12117)
- 发(11682)
- 国家社会(11150)
- 教育部(11092)
- 创(11000)
- 大学(10816)
- 人文(10690)
共检索到145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兰军
一、2005年是决定宏观调控成效的关键一年 2004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高增长、低通胀、高效益的好成绩,宏观调控也取得了明显成效。表现是: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65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744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72387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43384亿元。增长8.3%。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9%,其中服务价格上涨2.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8%。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1%。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伟
本文考察了中国经济发展达到的新水平,分析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发展条件发生的新变化,特别强调了实现新目标遇到的新挑战。本文分析了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失衡,剖析了失衡产生的主要原因,尤其强调了新阶段新失衡的新特点。本文探讨了针对新目标、新挑战、新失衡、新动因,宏观调控方式应发生怎样的转变,这种转变对制度创新有怎样的要求?尤其是新的历史起点上,社会经济均衡持续发展对经济改革提出了怎样的新要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作培 章新华
强化国家宏观调控的权威,这是在当前加速经济发展、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应该清醒地看到,这几年来国家宏观调控的权威,不是在提高,而是在下降;不是在加强,而是在流失。目前国家的各项宏观调控决策很难从上到下,畅通无阻地运行。出于种种原因,许多经济主体对国家的宏观调控决策,采取阳奉阴违,各行其是的态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萨奇
迄今为止,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相当一部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坚持认为,任何干预市场的作法都会导致效率下降。对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发挥较大作用的因素(如货币供应量、利率等),他们主张使其固定不变,以便提高投资者和消费者对未来预期的准确性,增强对未来预期的信心。另外一些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则承认,在某些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应接受适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伟 蔡志洲
本文通过统计方法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和居民消费的增长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了分析,结合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得出以下结论:一、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仍处于正常状态,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已经超出正常范围;二、在经济增长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增长与居民消费增长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在目前情况下,如果经济增长率和其他条件不变,投资每增长1%,消费将会下降0.8%。三、2003年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已经明显超出经济增长的需求,2004年比较理想的状态应该是把消除了价格变动后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从2003年的水平上(24%)再下调4个百分点以上,即压缩...
关键词:
固定资产投资 经济增长 居民消费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纪平
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宏观调控纪平今年是我国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一年。改革与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宏观调控,实现建设规模与国力相适应,是稳定经济、促进改革和经济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从当前我国的实际情...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方勋
稳定化肥价格必须实行宏观调控综合治理国家计委老干部局邮编:100045杨方勋近几年化肥零售价格涨幅过高,1994年涨24.9%,1995年涨35.4%,影响农业生产,农民反映强烈。化肥大幅度涨价的原因是:(1)国内优质化肥产量较少,供应不足。(2)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贾康
中国特色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联系着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基本要领,其中之一就是"供给管理"的特殊重要性。通过从总量调控不足以"包打天下"、中国经济客观上需要特别注重结构性对策等四个方面,勾画和分析了中国宏观调控必须特别注重理性的"供给管理"的特定原因,以及这种调控的地位和相关的基本要领。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高自强
要科学制定宏观调控政策,必须清楚界定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实体经济行为与虚拟经济行为的概念和范围,认识和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辩证关系。本文在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梳理并分析了当前经济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认为宏观经济政策重总量增加、轻结构协调,流动性在虚拟经济领域分布结构不均衡,收入两极分化严重等问题亟需解决。因此,本文认为实虚兼顾地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治理整顿不良虚拟经济行为,科学发展实体经济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田江海
略论投资宏观调控田江海加强和改善固定资产投资宏观调控是加强和改善整个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健全固定资产投资宏观调控体系是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应从理论认识、指导思想、总体框架、实施方案等多角度探索。但我认为,理清思路还是首要的。本文就此...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申瑞涛
本文从分析投资与经济,投资与融资的内在关系出发,说明了货币政策对投资的影响力及调控作用的局限性,强调货币政策与投资政策配合的重要性。
关键词:
投资 融资 货币政策 投资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