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32)
- 2023(6210)
- 2022(5098)
- 2021(4505)
- 2020(3460)
- 2019(7964)
- 2018(7788)
- 2017(14463)
- 2016(7875)
- 2015(8715)
- 2014(8735)
- 2013(8812)
- 2012(8668)
- 2011(8091)
- 2010(8387)
- 2009(7627)
- 2008(7515)
- 2007(6891)
- 2006(6453)
- 2005(6153)
- 学科
- 济(39067)
- 经济(39031)
- 业(18578)
- 管理(17352)
- 地方(16850)
- 中国(15290)
- 农(13015)
- 企(11966)
- 企业(11966)
- 业经(10165)
- 地方经济(9563)
- 农业(9383)
- 发(8946)
- 学(8210)
- 融(8010)
- 金融(8010)
- 银(7895)
- 银行(7885)
- 行(7792)
- 方法(7786)
- 环境(6868)
- 制(6743)
- 发展(6628)
- 展(6609)
- 贸(6581)
- 贸易(6570)
- 数学(6302)
- 易(6254)
- 数学方法(6238)
- 资源(6197)
- 机构
- 学院(112743)
- 大学(109564)
- 研究(48363)
- 济(47520)
- 经济(46445)
- 管理(38613)
- 中国(37825)
- 理学(31090)
- 理学院(30638)
- 管理学(30132)
- 科学(30032)
- 管理学院(29919)
- 京(26559)
- 所(25883)
- 农(23683)
- 研究所(23138)
- 中心(21513)
- 财(21469)
- 江(19798)
- 院(18472)
- 北京(18216)
- 业大(18185)
- 省(17716)
- 农业(17588)
- 范(17308)
- 师范(17147)
- 州(16043)
- 财经(15357)
- 科学院(14913)
- 发(14157)
- 基金
- 项目(69475)
- 科学(53584)
- 研究(52433)
- 基金(46714)
- 家(41909)
- 国家(41495)
- 科学基金(33722)
- 社会(31704)
- 社会科(29989)
- 社会科学(29984)
- 省(29042)
- 基金项目(24271)
- 划(24220)
- 教育(22442)
- 发(22391)
- 编号(21673)
- 自然(20413)
- 自然科(19826)
- 自然科学(19822)
- 自然科学基金(19441)
- 资助(18819)
- 发展(18039)
- 成果(17838)
- 展(17716)
- 课题(16768)
- 重点(16346)
- 创(14119)
- 部(13971)
- 创新(13261)
- 年(13167)
共检索到199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克勇
退耕还林补助政策到期后,将有10%左右的退耕农户基本生活可能出现困难,30%的农户收入水平可能出现较大下降。少数困难退耕农户有可能出现复耕和新开垦荒地。有必要、也有条件及时制定退耕还林后续政策。其后续政策目标是解决补助期满后对退耕地林木的有效管护和退耕农户基本生活及收入下降问题。退耕还林后续政策的基本原则,现有补助政策到期后不再延长,用新政策替代原政策。建议区别情况,突出重点,对困难地区适当安排粮食补助资金;增加投入、推进改革、建立退耕地林木长效管护机制。
关键词:
退耕还林 政策调整 农户生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蒋宏飞
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但因工作和政策因素,个别地方也出现一些复耕或敷衍情况。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效,本文从农户角度提出了使其持续性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激励约束机制。
关键词:
退耕还林 激励约束机制 农户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颖
退耕还林工程是迄今为止我国农户参与面最广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从实施以来,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农民群众普遍欢迎。但由于工程浩大、涉及面广,在实施期间出现了一些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涉及到对农户的利益产生直接影响。而农户的利益问题直接影响到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与成果的巩固。为把退耕还林工作扎实、稳妥、健康地推进,使退耕还林工程成果得以巩固,本文就四川省凉山州的退耕还林过程中有关农户的利益问题调查研究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并进行剖析,以期对凉山州退耕还林工程得以顺利进行有所裨益。
关键词:
凉山州 退耕还林 问题分析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徐晋涛 曹轶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2004年,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结构调整取得进展,经济效益明显提高。随着中央确定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得到了抑制,投资增幅明显回落。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翁奇
基于以往学者对于西部若干个省份的研究并结合同期的宏观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的出现很可能为部分地区传统粗放型农业经营模式带来挑战,也使得部分农户的生产与社会行为发生根本改变。因此,结合国内部分地区在退耕还林工程施行之后的实际情况,针对工程本身对于地区农业生产结构改变和劳动力转移方面的影响进行讨论,并通过对于相关情况的分析提出因地制宜安排补贴标准,提高政策灵活性;扶持龙头企业,促进结构转型升级;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情况;改革户籍制度,解决转移人口生计难题等建议。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农业生产结构改变 劳动力转移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颖
分析了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进展情况,解剖了推进退耕还林工程的退耕户利益长效保障机制不健全,部分地区退耕还林扩大化、退耕还林投入保护机制不健全、缺乏配套技术支撑体系等障碍因素,提出了进一步推进退耕还林,促进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对统筹我国生态环境改善和国家粮食安全两大目标的实现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生态环境 粮食安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庞淼
生态建设与当地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如果从保护与发展的视角来看待退耕还林工程,它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着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在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在协调保护和发展两个矛盾的基础上,使退耕还林工程既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重建,又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生态建设 经济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秦建明 陈程
本文在参阅已有资料的基础上 ,对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演变、各阶段政策特点和不足及政策执行效果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并针对现行政策存在的问题及未来走向提出一些完善建议。
关键词:
退耕还林还草 阶段 政策 演变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宏胜 黄毓骁
文章运用贵州省2002~2016年相关统计数据并结合对退耕还林农户的深入调查,分析了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当前工程实施现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对贵州省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退耕还林工程在实施的过程当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相关措施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发展成效 对策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强 杨明洪 潘久艳
出于生态考虑,1999年国家开始实施规模宏大的退耕还林(草)工程,成果显著。这一工程能够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是,农户在退耕还林(草)后能够得到政府的一定补偿,使农户退耕后收入较以前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这种补偿是有一定期限的。为了使退耕的土地不会出现复耕,培养退耕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增加农户收入是根本途径。本文基于对成都市周边地区退耕农户的调查,探索能够使农户收入有效增加的方式,并总结出农户在退耕后的自我发展模式主要有分散型和农业产业化带动型两种。结合调查地区的具体情况,笔者对这两种模式作了相应的分析和比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昌敦虎 叶文虎
我国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的地区大多为贫困农村地区,低收成的退耕地上养活着大量低水平的农村劳动力,因此退耕还林工程欲想实现国家的退耕还林目标,就必须关注并妥善处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农户生活水平和退耕还林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贫困山区必须将退耕还林工程与脱贫工作紧密结合。贵州省古胜村实施的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项目以退耕还林的实施为背景,以优化地区发展条件和提高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为切入点开展工作,充分体现生产发展、生活提高、生态改善的“三生共赢”的原则,在短短的2年内使全村初步实现了发展模式的转变。本文通过对该项目运作过程的分析说明:1)在退耕还林背景下的脱贫工作必须要有外部力量的介入;2)外部力量的介入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