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07)
- 2023(13090)
- 2022(10726)
- 2021(9961)
- 2020(8360)
- 2019(19247)
- 2018(18920)
- 2017(36108)
- 2016(18948)
- 2015(21499)
- 2014(21104)
- 2013(20970)
- 2012(19202)
- 2011(17712)
- 2010(17747)
- 2009(16684)
- 2008(15965)
- 2007(13754)
- 2006(12349)
- 2005(11221)
- 学科
- 济(102571)
- 经济(102487)
- 管理(50343)
- 业(46848)
- 方法(43014)
- 数学(39093)
- 数学方法(38544)
- 企(35982)
- 企业(35982)
- 贸(25712)
- 贸易(25699)
- 易(24984)
- 中国(24700)
- 农(21760)
- 地方(20539)
- 业经(17964)
- 财(17912)
- 学(17619)
- 农业(14823)
- 制(14498)
- 环境(13593)
- 地方经济(13418)
- 融(13025)
- 金融(13024)
- 银(12764)
- 银行(12727)
- 行(12245)
- 关系(11755)
- 理论(11518)
- 出(11427)
- 机构
- 大学(283819)
- 学院(281479)
- 济(135624)
- 经济(133580)
- 管理(105780)
- 研究(102746)
- 理学(91987)
- 理学院(90986)
- 管理学(89348)
- 管理学院(88859)
- 中国(77956)
- 科学(59638)
- 京(59377)
- 财(55781)
- 所(51860)
- 农(47906)
- 研究所(47428)
- 财经(45441)
- 中心(44543)
- 经济学(44173)
- 经(41629)
- 业大(41555)
- 经济学院(39768)
- 江(38779)
- 北京(37995)
- 农业(37809)
- 院(36389)
- 范(34376)
- 师范(33961)
- 财经大学(33844)
- 基金
- 项目(187998)
- 科学(148577)
- 基金(140710)
- 研究(131616)
- 家(124876)
- 国家(123966)
- 科学基金(105278)
- 社会(88905)
- 社会科(84719)
- 社会科学(84698)
- 基金项目(72892)
- 省(69691)
- 自然(67631)
- 自然科(66189)
- 自然科学(66170)
- 自然科学基金(65031)
- 教育(60051)
- 划(59914)
- 资助(59129)
- 编号(49099)
- 部(42863)
- 重点(42710)
- 发(41290)
- 创(38937)
- 国家社会(38856)
- 成果(38824)
- 教育部(36990)
- 创新(36669)
- 科研(36204)
- 中国(35504)
- 期刊
- 济(145088)
- 经济(145088)
- 研究(86657)
- 中国(51051)
- 学报(45437)
- 农(42742)
- 科学(41929)
- 财(40458)
- 管理(39809)
- 大学(34785)
- 学学(33157)
- 农业(29302)
- 经济研究(27284)
- 融(25179)
- 金融(25179)
- 技术(23437)
- 财经(23264)
- 教育(22392)
- 贸(21801)
- 业经(20716)
- 经(20237)
- 国际(19996)
- 问题(19844)
- 世界(17353)
- 业(16920)
- 统计(16827)
- 技术经济(15819)
- 策(14995)
- 商业(13767)
- 决策(13410)
共检索到419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孙杰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在巨额贸易逆差下实行了经济持续增长。本文从金融角度详细分析了美国依据美元特殊的国际货币地位和外汇储备特征实行对全球的金融剥削;从产业角度探讨了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重组背景下制造产业的国际转移、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美国独特的进口商品结构、油价上涨和美国能源产业政策对“悖论”解释的合理性;从宏观政策角度解析了美国“双赤字”并存的必然原因。本文认为,美元地位的不断下降使美国经济增长模式存在潜在危机,而美国对内外经济失衡的调整,势必对中美贸易、人民币汇率、中国外汇储备及内外经济平衡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贸易逆差 美国经济增长模式 影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建江 闰超 袁冬梅
美国巨额贸易逆差是其经济增长的内在需要,是美国国际分工、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结果。经济繁荣造就了巨额贸易逆差,巨额贸易逆差则对美国产业结构调整、低失业、低通胀做出了贡献。可以说,贸易逆差是美国经济强大的表现,而不是竞争力下降的标志。从美国经济这一特殊表现来看,我国要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逐步将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变为内向型经济,并减轻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建江
美国巨额贸易逆差既是美国经济增长的内在需要,也对美国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亦非美国失业率上升的根源,从而巨额贸易逆差与经济增长、低失业率长期并存。而美元的特殊地位和美国独特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以及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和不同统计口径所得逆差数据的差异,也分别从不同侧面解释了美国经济增长中存在巨额贸易逆差的合理性。虽然巨额贸易逆差暂时未阻碍美国经济增长,但必须重视其未来潜在的风险。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宋全成
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由来已久,不时成为美国国会与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有人把贸易赤字归咎于贸易伙伴市场不开放;也有人将贸易赤字同经济增长缓慢和产品竞争力下降联系在一起,甚至认为不断增长的贸易赤字是对美国主权的一种侵害,主张实行贸易保护。但耐人寻味的是,美国的贸易赤字正是在不断高涨的削减赤字的呼声中迅速增大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志梅
1990年代初期以来,美国绝对贸易逆差呈持续快速单边的上升态势,助长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者认为,贸易逆差损害美国经济增长和影响美国工人就业。本文以1980年~2004年的美国贸易逆差和相关经济数据作为基本分析依据、以相对贸易逆差及其变动作为基本分析指标、以基本的统计分析方法作为分析工具,对美国贸易收支与经济增长及失业率变动的关系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分析表明,美国的贸易逆差扩张与经济增长速度成正比例关系,贸易逆差扩张是美国经济景气的象征。用同样的方法检验美国的贸易逆差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发现贸易逆差变动与失业率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与贸易逆差扩张相对应的是美国失业率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邹玉娟
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并没有和经济衰退、就业机会减少紧密联系,美国的贸易逆差和美国经济增长事实上并存和相辅相成。贸易顺差国的外汇储备为了保值增值源源不断流入美国,支持了美国的投资,而强势美元和美国资本市场优势是外围国资金流入的保证。大量廉价商品的进口降低了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并促进了产业升级;同时,经济全球化是美国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的引擎,信息技术是美国经济增长和贸易逆差扩大的推动力量。
关键词:
美国 贸易逆差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涂玉华
美国产生巨额贸易逆差有基本经济制度因素的作用,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与超强的国际经济地位将长期并存。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对美国经济的繁荣作出了特殊贡献。只要美国经济强劲,巨额贸易逆差就不会消失。
关键词:
美国 贸易逆差 特殊贡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湛柏明
国际贸易理论在分析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以一国为研究对象,考察该国经济增长对其贸易模式的决定作用,进而把经济增长区分为顺贸易型、逆贸易型、中性贸易型三种基本方式。然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仅本国的经济增长决定与之对应的对外贸易模式,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也会对本国的经济增长贸易模式产生深刻影响。从中美贸易结构来看,中国经济增长即大大地强化了美国经济增长的顺贸易模式。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增长 美国 顺贸易模式 趋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燕君 陈鑫云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不断膨胀,而美国出现的私人投资、消费高潮与高额财政赤字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基本因素与短期因素的考察,综合分析美国经济状况以及美元地位等因素后,得出的结论是近期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将保持增加趋势。
关键词:
经常项目赤字 原因 影响 可维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海云 吴强 杨波
随着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美国出现了全球所独有的巨额贸易逆差,并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分析其贸易逆差形成的原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当今全球贸易的新特点,重点分析了美国制造业商品贸易的变化,指出美国信息产业等诸多产业已经转移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这种全球性的产业转移和技术扩散引致美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下降是其巨额贸易逆差形成和扩大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美国 贸易逆差 原因 制造业 产业转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邹玉娟
美国的贸易逆差和美国经济增长相辅相成。美国贸易逆差持续扩大的背后是大量廉价商品的涌入和大量廉价资本的流入,它们降低了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增进了消费者的福利并加速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弥补了美国的投资-储蓄缺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增长。而经济的稳定增长刺激了消费需求,又使美国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美国在发挥自己美元地位、资本市场以及信息技术等比较优势的同时,充分利用了他国的劳动力和资本要素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比较利益。
关键词:
美国 贸易逆差 经济增长 相辅相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翁曼莉 林发彬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巨额的贸易逆差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并行不悖。在美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中,消费具有较高的投入产出效益,是政策导向的重中之重,这也必然使美国背负巨大的债务。中美贸易顺差已经成为美国经济增长模式运行的一个部分,深受其影响。对其中的负面影响,中国需要未雨绸缪,早作准备。
关键词:
经济增长模式 中美贸易 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彭斯达 陈继勇 潘黎
本文应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检验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对外贸易逆差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1991~2005年间,美国对外贸易逆差的扩大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美国的经济增长是其对外贸易逆差扩大的Granger原因,而拒绝对外贸易逆差扩大不是美国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的概率只有60%。对此计量检验结果,本文认为,美国国内总供给与总需求缺口、经济结构升级、低利率、高新技术出口管制以及美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主要贸易伙伴经济增速缓慢、谋求全球霸权等国内外因素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具有双效性:一方面支撑了美国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却加剧了美国对...
关键词:
美国对外贸易逆差 经济增长 相关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孟庆雷 湛柏明
数理模型证明,在可出口品、可进口品和非贸易品的经济结构中,非贸易品受相对价格变化的需求效应和资源移动效应影响时,其数量变化的增减依赖于供求弹性的大小。统计数据显示,与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指数上升趋势相反,按支出法度量的美国非贸易品与可进口品的GDP数量指数呈下降态势;但是按产出法度量的非贸易品与可进口品的增加值指数与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指数保持一致的上升趋势。这表明相对价格变化的资源移动效应形成了生产的逆贸易效应。检验影响美国经济增长逆贸易效应的影响要因时,发现影响贸易部门投资的因素多于非贸易部门,贸易部门受投资因素影响的敏感程度大于非贸易部门。
关键词:
美国经济增长 逆贸易效应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波
当今的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正呈现出崭新的格局,其中美国出现了全球所独有的巨额贸易逆差现象,并表现出逐年扩大的趋势。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制造业变迁及制成品贸易的变化表明,由于美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下降以及国际产业转移,尤其是近年来包括信息产业在内的许多产业逐步从美国转移到亚洲、欧洲等制造业相对发达的地区,因而美国与这些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制成品贸易逆差不断扩大,最终导致美国近年来日益扩大的巨额贸易逆差。
关键词:
美国 制造业变迁 贸易逆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