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6)
- 2023(712)
- 2022(622)
- 2021(542)
- 2020(528)
- 2019(1054)
- 2018(1037)
- 2017(1464)
- 2016(1114)
- 2015(1238)
- 2014(1105)
- 2013(1161)
- 2012(1213)
- 2011(1137)
- 2010(1115)
- 2009(1024)
- 2008(1043)
- 2007(899)
- 2006(774)
- 2005(666)
- 学科
- 学(3197)
- 草(1999)
- 害(1825)
- 虫(1599)
- 生物(1515)
- 虫害(1453)
- 病虫(1356)
- 病虫害(1356)
- 防(1197)
- 防治(1151)
- 治(1137)
- 物(1026)
- 及其(1024)
- 微(1020)
- 微生(1001)
- 微生物(1001)
- 济(981)
- 经济(981)
- 生物学(949)
- 水产(900)
- 病害(791)
- 植(790)
- 植物(784)
- 微生物学(783)
- 壤(755)
- 土壤(753)
- 各种(724)
- 原(719)
- 草原(719)
- 业(713)
- 机构
- 学院(17981)
- 大学(17950)
- 农(12953)
- 农业(10679)
- 科学(10363)
- 研究(9730)
- 业大(8591)
- 农业大学(7150)
- 所(7029)
- 研究所(6778)
- 室(6404)
- 实验(6341)
- 实验室(6159)
- 业(5975)
- 重点(5805)
- 省(5539)
- 中国(5368)
- 技术(4253)
- 科学院(4214)
- 京(4049)
- 生物(4005)
- 中心(3732)
- 工程(3548)
- 部(3435)
- 林(3148)
- 科技(3070)
- 院(3064)
- 江(3053)
- 家(2865)
- 资源(2844)
共检索到239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董楸煌 洪培瑶 林志鸿 陈德祥 叶大鹏
采用复合材料弹性力学参数试验方法,对巨菌草茎秆和木质部的轴向压缩和径向压缩的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得到巨菌草茎秆力学模型的全部弹性参数,并利用ANSYS进行静力学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巨菌草茎秆压缩试验得到的力学弹性参数与木质部压缩试验得到的力学弹性参数没有显著性差异,即茎秆的承载作用与木质部相近;茎秆的径向压缩弹性模量和最大抗压强度均比轴向压缩弹性模量和最大抗压强度小得多.
关键词:
巨菌草 茎秆 力学参数 压缩试验 仿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石林榕 吴建民 孙伟 赵武云 王丽娟 张锋伟
【目的】分析马铃薯的整茎压缩力学特性,降低收获作业时收获机具对马铃薯的机械损伤。【方法】在5种不同加载速率(15,25,35,45,55mm/min)和3个不同加载方向(x向:马铃薯块茎的脐部与顶点连线方向;y向:块茎径向截面的短轴方向;z向:块茎径向截面的长轴方向)下,对2种含水率56.8%左右且在甘肃种植面积较广的马铃薯(新大坪和陇薯3号)进行整茎压缩试验,测定马铃薯的压缩破裂力和变形量,并对其进行显著性和差异性比较。【结果】显著性分析表明:加载方向对破裂力影响显著,加载速率对破裂力影响极显著,品种对马铃薯压缩变形量影响显著;差异性分析显示:加载方向对破裂力影响不显著,但z向加载对马铃薯压...
关键词:
马铃薯 压缩力学 机械损伤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春梅 吴哲 马岩 张亚新 齐英杰 李明宝
我国古人知道木材细胞具有非常好的抗压性,建造房屋时通常利用木或竹等弹性支撑材料进行减振和缓振。随着橡胶和塑料的诞生,现在人们基本用人造橡胶和塑料泡沫来实现这些功能,但在冲击振动较大的机械设备减振中,人造橡胶和塑料泡沫还达不到使用要求。为了满足机械领域的实际需求,提高材料的冲击吸能效果,马岩(2003)提出了木橡胶的概念。木橡胶主要由胶和木纤维构成,是通过胶将木纤维黏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复合材料
关键词:
木橡胶 动态压缩 霍普金森压杆 微观损伤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龚建华 薛合伦 康敏 毛莎莎 邓雅文
在重度Cd污染农田建立巨菌草土壤修复长期观测点,研究巨菌草吸收、积累重金属的特性及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效果。在Cd和Hg复合污染的酸性土壤中迚行巨菌草植物修复试验,设置巨菌草和巨菌草加纳米重金属寈集剂2个处理。结果表明:巨菌草根、茎、叶中Cd含量依次降低,Pb、Cr、Hg含量在根中最高,茎中最低,叶、根、茎中As含量依次降低;茎中Cd积累量大于叶,叶中Cr积累量大于茎,Pb、As和Hg为叶积累型,80%以上积累在叶片中;Cd的初级迁移系数分别是Pb、Cr、As的4.2、7.2、2.4倍,Cd由根向茎的迁移能力最强;Pb、As和Hg的次级迁移系数分别为Cd的8.4、8.8、12.7倍,由茎向叶的迁移能力大于Cd;Cr在巨菌草植株中的移动性最差;巨菌草地上部Cd寈集量为82.96g/hm2,Cd的生物寈集量系数达38231kg/hm2,土壤Cd提取效率为1.699%;修复土壤Cd含量较背景值降低2.90%;添加纳米重金属寈集剂的巨菌草的Cd、Pb、Cr、As的转运量系数分别提高5.09%、30.88%、4.48%、49.72%,次级迁移系数分别提高11.39%、45.25%、59.52%、53.58%,可见,纳米重金属寈集剂促迚重金属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迁移。在Cd单一污染的酸性土壤中迚行巨菌草植物修复试验,设置巨菌草和空白对照2个处理。结果表明:巨菌草修复土壤As、Hg、Cd、Pb、Cr含量比CK的分别下降6.16%、4.75%、4.91%、2.77%、2.42%,其中Pb、Cr、As、Hg的含量与CK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空白对照土壤Cd、Pb、Cr、As、Hg的含量较背景值分别增长3.89%、1.98%、8.10%、0.74%、20.36%,说明大气沉降等环境因素对农田土壤重金属积累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林占熺 林冬梅 苏德伟 林辉 李晶 郑丹 余世葵
在内蒙古阿拉善盟乌兰布和沙漠边缘地区进行了不同类型盐渍对巨菌草生物学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盐渍地含沙量的增加,巨菌草植株出苗率和成苗率显著增大(P<0.05),对植株分蘖数、叶片数、叶宽、叶长影响显著(P<0.05),但对植株高度影响不明显。盐渍地含沙量越多,土质越疏松;巨菌草根系越发达,地下部分生物量也越大,但土壤漏水漏肥现象也越严重,导致地上部分生物量较小。结果显示,巨菌草对盐渍地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这为以后利用巨菌草改良盐渍地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盐渍地 巨菌草 生物量 形态指标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华坤 林雄杰 林辉 李晶 鲁国东 林占熺
巨菌草是一种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狼尾草属植物.巨菌草自引进、驯化成功后,已在食药用菌栽培、动物饲养和生态治理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通过综述近10年来巨菌草生物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巨菌草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为将来巨菌草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标声 宋昭昭 张丽丽 范锦琳 林占熺
以巨菌草不同生长时期的根、茎、叶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内生细菌的组成.结果表明:巨菌草不同生长时期根、茎、叶内生细菌组成的多样性及丰度均有较大的差异.从门到属的水平看,巨菌草内生菌群组成均为拔节期较高,在同一生长时期为根>茎>叶;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主要菌群门类,罗尔斯顿菌属(Ralstonia)和乳球菌属(Lactococcus)为核心属.Heatmap聚类和主成分分析表明,根部、叶部来源的细菌菌群组成较为接近,茎部来源的菌群与根部、叶部有交叉.典范对应分析表明,各来源样本菌群的组成主要受温度的影响,其次为湿度和p H.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培元 郭文莉 郭继红
对杂交白杨、毛白杨、美洲黑杨刨花进行压缩力学表现的测试结果表明,它们之间的流变表现有某种重要的差异。杂交白杨以厚为0.35mm刨花所制成的刨花板,当板的密度以压缩比由1.2到1.5的范围升高时,MOR迅速增长而IB则无明显提高,而同时导致了在高密度范围内,板的尺寸稳定性下降。这可归因于杂交白杨薄刨花缺乏足够的回弹力。当杂交白杨的刨花厚度增至1.2mm时,由于其回弹力加强,随着板密度增高,MOR和IB二者同步地明显提高,但尺寸稳定性及弹性模量则有所下降。由另二个杨木树种,以厚为0.35 mm刨花所制成的刨花板,在广泛的压缩比范围内,MOR,IB都随密度增加而有显著提高,这二种杨木在流变性能方面,...
关键词:
杨木树种 流变性能 压缩应力 刨花板性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姚珺 李明 汤楚宙 刘逸帆
以湘杂芒2号、芒/南荻杂交种、2年生南荻无性繁殖苗和3年生南荻种子苗为试验对象,测量、计算芒草不同节间含水率、外径、原始截面面积、茎秆截面惯性矩、最大荷载、弹性模量、抗弯刚度等,研究芒草茎秆的弯曲特性。结果表明,湘杂芒2号、芒/南荻杂交种、2年生南荻无性繁殖苗和3年生南荻种子苗的茎秆最大弹性模量分别为6377.07、5162.36、1694.72和1364.92 MPa,最大应力分别为88.37、103.48、39.07和38.25 MPa。4种芒草的弯曲性能差异大,在设计切割、粉碎、夹持机构时,需根据最大值来确定设计参数;芒/南荻杂交种第8茎秆部位置的应力103.48 MPa可取为粉碎设计参...
关键词:
芒草 茎秆 弯曲 力学性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泽璞 陶桂香 衣淑娟 毛欣
为降低裸燕麦籽粒在机械收获、播种、干燥、运输及加工等过程中的机械损伤,掌握裸燕麦籽粒压缩力学特性及其破裂生成规律,以白燕2号裸燕麦为研究对象,在CTM2050型微机控制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上,对其籽粒进行了压缩力学性能试验,测得6个含水率下的裸燕麦籽粒在X轴、Y轴及Z轴三个方位加载下的屈服载荷,并观察籽粒在受压过程中破裂的生成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沿同一方位压缩时,屈服载荷随含水率的升高而降低,如沿X轴方位对籽粒压缩时,籽粒含水率由11.97%升高至26.97%,而籽粒的屈服载荷则由29.33N降低至18.80N;在同一含水率下,沿X轴方位对籽粒进行压缩时屈服载荷最大,Z轴压缩时次之,Y轴压缩时最小,如籽粒含水率为11.97%,沿X轴方位对籽粒进行压缩时屈服载荷为29.33N,沿Z轴压缩时为28.02N,沿Y轴压缩时为13.72N;压缩方位相同,裸燕麦籽粒受到压缩力作用产生破裂的基本规律大致相同;压缩方位不同,裸燕麦籽粒破裂方向一致,均沿长度(L)方向破裂,但是破裂位置不同。沿X轴方位压缩,破裂位置出现在背面以及腹面边缘处;沿Y轴方位压缩,破裂位置出现在腹沟线处;沿Z轴方位压缩,破裂位置出现在腹沟线及背面边缘处。研究结果为裸燕麦机械化收获、播种及相关加工机械的设计、开发、参数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振山 李静 刘玉珍 高飞 魏婷婷 陈凯凯
以陕西和新疆两地采集的巨菌草为材料,从中筛选分离得到内生菌株103株,采用解磷、固氮和产IAA等筛选标准,对初筛菌株进行促生能力的测定,其中4株菌株同时具有多种促生作用;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和16Sr DNA序列分析,对这4株促生菌株进行分类鉴定,结果显示菌株XJ–4和SX–12均归属于肠杆菌属(Enterobacter),SX–30归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XJ–12归属于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采用单菌接种和多菌混合接种小麦盆栽试验,测定促生菌的促生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多菌混合接种对小麦的促生效应优于单独接种处理的,经SX–30、SX–12和XJ–4混合菌液处理,小麦叶绿素含量增加了129.94%;经SX–12和XJ–4混合菌液处理,小麦幼苗鲜重增加了182.12%。
关键词:
巨菌草 促生细菌 促生效应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童晖 卜建超 张皓珊 苏德伟 林辉 罗海凌 林冬梅 林占熺
为丰富解磷微生物菌肥种质资源库,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从巨菌草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高效解磷微生物PJS-18,并对其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及解磷、促生作用的研究.经检测,PJS-18菌株溶磷指数为2.19,产生的可溶性磷含量达82.87 mg·L~(-1),碱性磷酸酶活性为87.17μmol·min~(-1)·L~(-1).通过16S rDNA分子鉴定及表观测定初步确定其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盆栽试验结果显示:添加低浓度PJS-18菌液对小麦苗具有较强的促生作用,株高、主根长较有机肥对照组提高了12.01%、14.93%;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较有机肥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2.07%、21.70%;根系长度、根表面积、根直径、根体积较有机肥对照组分别提高了53.30%、56.79%、3.13%、60.00%.综上,PJS-18菌株具有高效解磷能力,有良好的促生作用.
关键词:
巨菌草 解磷菌 PJS-18菌株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牛敏 陈佩雯 吴克勤 林冬梅 陈静雯 魏起华 陈奶荣 饶久平
为探明菌草材料制备刨花板的工艺条件,以巨菌草为原料、改性脲醛树脂胶为胶黏剂,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制板工艺,分析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和施胶量3个因素对厚9 mm、目标密度720 kg·m~(-3)的板材性能的影响,并测定优化条件下板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板厚度方向上的密度分布.结果表明:在热压温度190℃、热压时间35 s·mm~(-1)、施胶量12%的条件下,巨菌草刨花板的剖面密度分布正常,表层与芯层密度比为(1.3~1.4)∶1,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内结合强度和2 h吸水厚度膨胀率分别达到14.9、1 807、0.48 MPa和7.2%,均满足GB/T 4897—2015对干燥状态下使用的家具型刨花板(P2)的物理力学性能要求.可见,巨菌草是适合制作刨花板的非木质材料.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凤山 林兴生 林辉 罗海凌 苏德伟 蔡杨星 林占熺
基于蒸散发观测数据,通过优化Si B2模型参数研究巨菌草的蒸散发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巨菌草蒸散发在0.5~7.0 mm·d~(-1)区间波动,平均蒸散量为4 mm·d~(-1),总蒸散量为257.55 mm,蒸腾占蒸散发的比例为0.78;(2)灌溉和深层土壤水分是蒸散发季节动态的关键因素;(3)敏感性分析表明,巨菌草高度、叶面积指数和根系深度等形态学参数和气孔导度—光合作用截距、气孔导度—光合作用斜率、量子效率、光合作用高温抑制函数的1/2点等生理学参数对蒸散发影响比较显著;(4)单纯灌溉量增加对蒸散发的影响较小,巨菌草形态学和生理学特征响应灌溉量增加的变化是蒸散发增加的主要机制.
关键词:
巨菌草 蒸散发 模拟 生态治理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苏涛 李妍 张磊 陈思齐 韩雪林 张娟 苏德伟 罗海凌 周晶
以巨菌草(Pennisetum giganteum)的叶片、茎、根为试验材料,通过分析8个基因18s rRNA、Actin、GAPDH、ACTB、EF-1α、UBQ、CYP、TUB在正常生长、干旱以及盐碱胁迫下荧光定量PCR中稳定性表达情况,筛选巨菌草的稳定内参基因。利用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软件计算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值并进行排序,最终通过赋值法综合排序确定稳定内参基因。结果表明,内参基因的稳定性在不同处理下存在差异。其中,ACTB稳定性好,为本研究筛选出巨菌草的内参基因。本研究筛选出的内参基因,为后续巨菌草功能基因表达分析奠定了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