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90)
- 2023(4899)
- 2022(4211)
- 2021(3780)
- 2020(3228)
- 2019(7098)
- 2018(7014)
- 2017(13292)
- 2016(7607)
- 2015(8494)
- 2014(8423)
- 2013(8169)
- 2012(7538)
- 2011(6849)
- 2010(6830)
- 2009(6563)
- 2008(6507)
- 2007(5871)
- 2006(5173)
- 2005(4933)
- 学科
- 管理(27058)
- 济(25865)
- 经济(25801)
- 业(22913)
- 企(20208)
- 企业(20208)
- 财(11564)
- 制(11209)
- 方法(10381)
- 数学(8958)
- 数学方法(8890)
- 体(7847)
- 中国(7118)
- 务(6894)
- 体制(6889)
- 财务(6875)
- 财务管理(6857)
- 业经(6754)
- 农(6609)
- 企业财务(6535)
- 学(6288)
- 银(5839)
- 银行(5831)
- 融(5541)
- 金融(5539)
- 行(5530)
- 环境(5217)
- 划(4967)
- 技术(4697)
- 税(4655)
- 机构
- 大学(109014)
- 学院(108444)
- 济(43991)
- 经济(43068)
- 管理(37609)
- 研究(37468)
- 理学(32142)
- 理学院(31733)
- 管理学(31233)
- 管理学院(31032)
- 中国(27770)
- 财(24404)
- 科学(23274)
- 京(22221)
- 农(21576)
- 所(19665)
- 财经(18464)
- 业大(17589)
- 研究所(17554)
- 江(17201)
- 农业(16946)
- 经(16677)
- 中心(16544)
- 经济学(14543)
- 财经大学(13718)
- 北京(13582)
- 省(13480)
- 院(13259)
- 州(13129)
- 经济学院(13070)
- 基金
- 项目(72328)
- 科学(56231)
- 基金(52951)
- 研究(50755)
- 家(46667)
- 国家(46324)
- 科学基金(39243)
- 社会(33029)
- 社会科(31354)
- 社会科学(31350)
- 省(28726)
- 基金项目(27888)
- 自然(25381)
- 自然科(24753)
- 自然科学(24736)
- 自然科学基金(24321)
- 划(23818)
- 教育(23703)
- 资助(21309)
- 制(19287)
- 编号(19002)
- 重点(16858)
- 部(16493)
- 成果(16351)
- 创(15843)
- 发(15135)
- 创新(15012)
- 教育部(14192)
- 国家社会(14147)
- 课题(14098)
共检索到165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牛敏 陈佩雯 吴克勤 林冬梅 陈静雯 魏起华 陈奶荣 饶久平
为探明菌草材料制备刨花板的工艺条件,以巨菌草为原料、改性脲醛树脂胶为胶黏剂,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制板工艺,分析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和施胶量3个因素对厚9 mm、目标密度720 kg·m~(-3)的板材性能的影响,并测定优化条件下板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板厚度方向上的密度分布.结果表明:在热压温度190℃、热压时间35 s·mm~(-1)、施胶量12%的条件下,巨菌草刨花板的剖面密度分布正常,表层与芯层密度比为(1.3~1.4)∶1,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内结合强度和2 h吸水厚度膨胀率分别达到14.9、1 807、0.48 MPa和7.2%,均满足GB/T 4897—2015对干燥状态下使用的家具型刨花板(P2)的物理力学性能要求.可见,巨菌草是适合制作刨花板的非木质材料.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蕾 王正 郭文静 任一萍
【目的】探索废纸制浆固废物的资源化新途径。【方法】以废纸回收中分离的固废物为黏合剂,杨木刨花为增强体,采用热进冷出工艺压制刨花板。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刨花添加量(质量分数)、板材密度及热压工艺参数(热压时间、热压温度)对板材的静曲强度(MOR)、弹性模量(MOE)和内结合强度(IB)的影响。【结果】密度、热压时间和热压温度对板材的MOR、MOE和IB均有显著影响;刨花添加量对MOR和IB影响显著,对MOE影响不显著。综合考虑各因素对板材力学性能的影响和生产实际,优化得到的热压工艺参数为:刨花质量分数60%,板材密度0.95g/cm3,热压温度185℃,热压时间90s/mm。【结论】在优化热压工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德荣 母军 王洪滨 范东斌 李建章
该文研究了以杂交狼尾草为原料的刨花板制造工艺。杂交狼尾草通过削片、再碎、干燥等加工制成工艺刨花,以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为胶粘剂,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施胶量、偶联剂量、热压温度等工艺因素对刨花板主要物理力学性能(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内结合强度、吸水厚度膨胀率)的影响,确定热压工艺条件。研究表明:①杂交狼尾草可以用于刨花板制造。②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可以用于杂交狼尾草刨花板制造。③最佳工艺参数:施胶量10%,偶联剂量0.5%,热压时间50 s/mm。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正添 李富元 郇秉胜 韦益民
本文研究了以液体脲醛树脂胶制造速生毛白杨幼龄材大片刨花板的工艺条件.通过正交试验找到最优工艺参数:用胶量8%;热压温度160℃;压力3.3MPa;时间5min(1.2cm厚);石蜡用量1.6%.板坯含水率应严格控制在8%以下.所制造的板材性能超出普通刨花板标准,表面纹理美观,颜色纯洁,经透明装饰后仍保留天然木材的本色,是优良的家具和室内装修用板材.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敏 陈瑞英 祝田心
以巨尾桉新鲜树皮为原料,以脲醛树脂胶为胶黏剂,采用L9(34)正交试验,探讨热压温度、热压压力、施胶量等因素对板厚(8 mm)、目标密度(1.0~1.2 g·cm-3)等巨尾桉树皮刨花板性能的影响,得到如下最佳热压工艺:热压温度150℃,热压压力3.0 mPa,施胶量8%.树皮刨花板性能符合刨花板国家标准.
关键词:
巨尾桉树皮 刨花板 脲醛树脂胶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晶 孙连月 周童晖 卜建超 方锦涛 张皓珊 何菲 李晶 林占熺
以菌草灵芝为原料,研究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旋转蒸发转速、离心转速、离心时间对菌草灵芝水提物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影响得率的关键因素,利用响应面法中Box-Behnken模型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最后通过伪三元相图法将菌草灵芝水提物制备成精粉纳米乳.结果表明:菌草灵芝水提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7∶1、提取温度93℃、提取时间3 h、旋转蒸发转速50 r·min~(-1)、离心转速9 000 r·min~(-1)、离心时间15 min,在此条件下理论得率为13.94%,实际得率为13.53%.通过伪三元相图法确定菌草灵芝精粉纳米乳最佳制备条件:表面活性剂Tween80与Span80质量比4∶1,大豆油为油相,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丙三醇)质量比2∶1,0.5%菌草灵芝精粉水溶液为水相.此条件下得到的菌草灵芝精粉纳米乳为球形,粒径为151.8 nm, zeta电位为-21.29 mV.可见,该响应面优化菌草灵芝水提物提取工艺的模型合理,结合伪三元相图法能成功制备菌草灵芝精粉纳米乳.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尚校兰 李宏宇 杨伊婷 梁菁菁
对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制备巨菌草(Pennisetum sp.)腐植酸和黄腐酸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硝酸、盐酸、乙酸、草酸、氨水均能降解纤维素、半纤维素或木质素从而生产腐植酸和黄腐酸,其中10.0%氨水提取巨菌草得到的腐植酸含量最高,其次为37.5%硝酸和37.5%盐酸,草酸和乙酸提取得到的腐植酸含量最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毛霉(Mucor)、根霉(Rhizopus)、青霉(Penicillium)在巨菌草腐殖质的形成中均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中根霉对木质素的降解程度最高,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双保 高黎 刘贤淼 陈勇平 张德荣 朱长庆
作者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 ,研究了以三倍体毛白杨为原料制造结构大片刨花板的工艺条件 ,详细讨论了热压温度、热压时间、施胶量、石蜡乳液工艺因子对刨花板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利用毛白杨制造结构大片刨花板是完全可行的 ,其产品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为 :密度 0 .71g cm3 ,吸水厚度膨胀率 11.2 %,内结合强度 0 .5 4MPa,静曲强度 45 .2MPa .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晓凤 于志明 宿可 黄志义
为探索废弃刨花板的再利用方式,以杨木刨花板为原料,采用氢氧化钾活化法制备活性炭。以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浸渍比和施胶量为参数研究活化工艺对所得活性炭吸附性能和活化得率的影响,并对试验范围内较优试验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吸附性能进行元素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和N2吸附测试。结果表明:浸渍比是氢氧化钾活化法制备木质活性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活化温度1 000℃、活化时间40 min、浸渍比1∶3、施胶量6%的条件下,活性炭样品的BET比表面积为2 459.708 m2/g、碘吸附值为2.047 g/g、活化得率为58.3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叶良明 姜志宏 鲍滨福 余学军 俞友明
采用三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研究了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和硅酸钠的添加量等 3个因子对热压法快固水泥刨花板性能的影响。研究的固定工艺条件为 :灰木比为 2 6,水灰比 0 6,热压压力 2 8MPa,设计密度 1 2g·cm-3 。结果表明 :①热压温度对静曲强度、平面抗拉强度、吸水厚度膨胀率和密度的影响都是显著的 ,且呈二次抛物线关系 ,但对抗弯弹性模量的影响不显著。②热压时间对抗弯弹性模量、平面抗拉强度、密度和吸水厚度膨胀率的影响是显著的 ,且呈线性关系。③添加剂的添加量对静曲强度、密度和平面抗拉强度的影响是显著的 ,且呈二次抛物线关系。④热压法制快速固化水泥刨花板时 ,最佳的热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玉 沈隽 朱晓冬
该文以室内装修常用的落叶松刨花板为研究对象,采用人造板有机挥发气体采样装置、手持式VOCs气体检测仪、气相色谱-质谱仪,对不同热压温度和热压时间工艺条件下的刨花板释放的有机挥发物含量和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热压温度和热压时间对刨花板有机挥发物的释放量和释放速率影响显著。热压温度升高、热压时间延长都会使刨花板有机挥发物的释放量增加,初始释放浓度上升,释放速率增大;有机挥发物中芳香族化合物种类增多,萜烯类相对含量下降,酯类化合物种类和相对含量变化较小。
关键词:
刨花板 热压工艺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正 高黎 郭文静
以相思、桉树2树种的木材加工剩余物为原料,研究两步法刨花模压板的制造工艺以及各工艺参数与板材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以刨花预压制坯再进行热压模压的两步法刨花模压工艺,制备具有立体结构的刨花模压装饰板材的技术路线是可行的。相思和桉树2树种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相思刨花模压制品性能优于桉树刨花模压制品。按选用工艺参数,相思原料的刨花模压制品性能完全达到相关国家标准。在工艺参数与板材性能相关性研究中,板材密度对模压板表观性能、内结合强度、静曲强度等板材性能具有显著性影响;热压模压温度和热压模压时间对板材吸水厚度膨胀率有较显著影响。施胶量增加,板材的各种物理力学性能都会提高,尤其对吸水厚度膨胀率影响最...
关键词:
相思 桉树 刨花 两步法 模压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邱余杨 赵辉 何啸宇 祝芙蓉 刘斌 刘庆华
为探究巨菌草饲料的最佳发酵工艺和优势菌群,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接种量、发酵温度、含水量和发酵时间等,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主要因素,以检测指标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蛋白、氨态氮/总氮、乳酸/乙酸和丁酸的总评归一值(OD)为唯一响应值,确定最佳发酵工艺,再对饲料菌群进行富集,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饲料中细菌及真菌的组成和功能.结果表明:饲料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温度28℃、含水量60%、接种量2.6%和发酵时间9 d;传至第4代时,营养品质高且质量较稳定,其中性洗涤纤维含量62.24%、酸性洗涤纤维含量37.02%、相对饲用价值89.76%、粗蛋白含量10.41%、氨态氮/总氮为2.54%、pH 4.28、乳酸含量9.55%、乳酸/乙酸为0.85、丁酸含量5.40%;经连续富集后饲料中菌群的多样性增强,其菌群结构与原始菌种和发酵基料相关;传代前后的优势菌门(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子囊菌门)并无显著差异,而优势细菌属由片球菌属和肠球菌属改变为泛菌属和乳酸杆菌属,优势真菌属由木霉属改变为Blumeria,并增加了Naganishia、Khuskia和Meyerozyma的丰度.综上,基于最佳工艺,菌群传至第4代的巨菌饲料营养品质、菌群结构和丰度较稳定且最佳,表明第4代菌群可作为巨菌草饲料的专用发酵菌群.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顾继友 高振华 谭海彦
结合众多实验结果 ,讨论了刨花板制造工艺中 1 2个主要因素———热压温度、热压时间、热压压力、板的密度、刨花含水率、施胶量、施蜡量、胶粘剂种类、刨花形态、刨花原料种类、刨花预处理、成板的二次压制处理对刨花板吸水厚度膨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降低刨花板的 2 4h吸水厚度膨胀率要通过降低其不可逆厚度膨胀率获得 ,而降低不可逆厚度膨胀率的实质是尽量以非膨胀功耗能释放内应力 ,减少粘弹性变形和胶接点破坏。研究还表明 ,上述 1 2个制板要素中 ,除施蜡量外 ,都对不可逆厚度膨胀率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选择合理的制板工艺因素对刨花板的尺寸稳定性很重要。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海琳 崔英德 尹国强
为了研究多功能除草复合肥的制备可行性和性能,用团聚法制备了10-8-7型NPK丁草胺复合肥,探讨了制备的工艺条件:尿素、普钙、氯化钾、棒土的质量比为35∶100∶21∶10,丁草胺乳油分别占物料总量的0.25%,0.35%,0.45%,0.55%,造粒机倾角50~60°,转速20~23r/min,物料出口温度48℃.对丁草胺复合肥颗粒的性能进行测定和分析表明,所制复合肥的颗粒强度符合国家标准,一年内颗粒中的N,P,K及丁草胺含量,pH值保持相对稳定,肥料与丁草胺之间无拮抗作用,符合化肥—农药混配原则.
关键词:
丁草胺复合肥 造粒工艺 颗粒性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