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84)
2023(15210)
2022(13354)
2021(12397)
2020(10327)
2019(23384)
2018(23257)
2017(44426)
2016(24048)
2015(27023)
2014(26699)
2013(25941)
2012(23359)
2011(21024)
2010(20871)
2009(19664)
2008(18818)
2007(16244)
2006(14273)
2005(12591)
作者
(67626)
(55938)
(55796)
(52973)
(35615)
(26854)
(25404)
(21880)
(21273)
(19914)
(19120)
(18745)
(17690)
(17515)
(17240)
(17185)
(16840)
(16670)
(15933)
(15870)
(13787)
(13710)
(13459)
(12762)
(12530)
(12516)
(12388)
(12359)
(11239)
(10997)
学科
(89890)
经济(89756)
管理(74207)
(66837)
(57447)
企业(57447)
方法(40100)
数学(34066)
数学方法(33615)
(26049)
(24249)
中国(23949)
业经(21971)
(21256)
(19497)
地方(18216)
(16570)
理论(16560)
贸易(16559)
(16534)
财务(16453)
财务管理(16421)
(16065)
农业(15857)
企业财务(15525)
环境(15445)
(15154)
(15143)
银行(15102)
技术(14876)
机构
大学(334695)
学院(333864)
管理(132517)
(128259)
经济(125288)
理学(114926)
理学院(113672)
管理学(111620)
管理学院(111007)
研究(108278)
中国(80637)
(70825)
科学(67243)
(62009)
(53144)
(50321)
财经(49252)
中心(49222)
业大(49033)
研究所(48266)
(48248)
(44663)
北京(44409)
(44184)
师范(43774)
(39880)
(39363)
农业(39314)
经济学(38239)
财经大学(36722)
基金
项目(231721)
科学(182390)
研究(171866)
基金(167404)
(145026)
国家(143829)
科学基金(124201)
社会(107568)
社会科(101840)
社会科学(101819)
(91059)
基金项目(88914)
自然(80356)
教育(79433)
自然科(78440)
自然科学(78424)
自然科学基金(76973)
(76451)
编号(70906)
资助(68078)
成果(57675)
重点(51709)
(50628)
(48909)
课题(48821)
(48749)
创新(45415)
(45318)
项目编号(44211)
科研(43965)
期刊
(141564)
经济(141564)
研究(97957)
中国(64292)
学报(51832)
管理(49460)
(47997)
科学(47308)
(46051)
教育(39727)
大学(39660)
学学(37143)
农业(31944)
技术(29501)
(27469)
金融(27469)
业经(24228)
财经(23595)
经济研究(22278)
(20092)
问题(17971)
图书(17717)
科技(16483)
理论(16393)
(15812)
(15508)
技术经济(15095)
实践(15090)
(15090)
现代(15002)
共检索到483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昕  南旭  袁顺  
为探究我国海陆经济系统的耦合程度及与其内部系统关联机制,在巨系统研究的视角下,利用耦合协调度和灰色关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测度了我国海陆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及海陆经济系统内部的关联度。研究表明,2003~2013年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总体呈现上升态势,2009年之前海洋经济滞后于陆域经济,2009年之后海洋经济领先于陆域经济;2003~2013年,海陆经济巨系统耦合协调度实现了从濒临失调衰退到良好耦合协调的一种渐变过程,深化海陆统筹,促进海陆联动成果显著;海陆系统绩效、海陆系统管理和海陆系统科技的耦合协调发展对海陆经济耦合协调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戢晓峰  谢世坤  
为获取城市化、区域经济、交通运输和旅游业(简称URTT复合系统)系统间具体的作用路径及作用强度,揭示URTT复合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机制,文章构建URTT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改进的欧式距离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测度URTT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引入趋势面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定量模型,分析云南省16州市URTT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化特征、作用路径及作用效应(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结果表明:①2006—2015年,云南省16州市URTT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但总体水平不高,93.75%的州市处于不同程度失调状态,空间上呈"中部高边缘低—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②云南省16州市URTT复合系统作用路径网络化、复杂化特征更加显著。城市化系统和区域经济系统是影响URTT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系统作用路径较为直接和单一。③城市化系统对URTT复合系统的总体作用效应最大(2.239),区域经济系统次之(1.570),交通运输系统较低(0.158),旅游业系统不显著且主要表现为间接作用效果。④城市化和区域经济系统与潜变量间的作用效果较显著。因此,需重点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开发和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入手,着力提高交通运输水平和旅游服务水平,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国浩  杨毅  郝奇彦  
基于应对气候变化与实施环境保护的视角,运用协同学理论对能源投融资的耦合协调特征进行分析,认为能源投融资对气候环境具有胁迫效应,气候环境对能源投融资具有约束效应。在不考虑气候环境的情况下,能源投融资之间的交互作用逐年减弱。在考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情况下,通过统计分组发现,能源工业温室气体排放较高地区的能源投融资耦合性相对较低,协调性相对较差;能源开发建设仅是区域性复合式大气污染的原因之一;气候与环境保护政策对能源投资的约束性不强,但对能源融资具有重要影响。对全国30个省(市)的能源投融资耦合协调程度进行综合评价,认为各地区能源投融资发展不均衡、耦合程度不高、协调程度较弱。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露  
在创新经济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研究产业的发展以及金融供给侧意义明显。文章基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视角,引用耦合理论对两个系统进行模型建构,分析其间的耦合效应,建立两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赋权,运用耦合模型对中国近20年高技术产业与金融供给侧耦合协调情况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系统与金融供给侧系统的耦合关联度较高,耦合协调度为处于中等水平,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闫晶   王明利  
通过构建中国肉牛产业种养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核密度方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以及地理探测器模型,对2003—2021年中国28个省区市的肉牛产业种养系统耦合协调度、空间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方面,饲草料供应系统发展水平、肉牛生产系统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省域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资源环境系统发展水平偏低,省域间差异逐渐减小。饲草料供应系统呈“北强南弱”态势;肉牛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中原以及四川、云南等地;资源环境系统呈“西高东低”态势。(2)肉牛产业种养系统耦合协调度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但整体水平偏低。中国肉牛产业种养系统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呈高高集聚和高低集聚特征。(3)政策扶持、规模化程度、交通网密度、环境规制、农民投资能力对肉牛产业种养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盖美  刘伟光  田成诗  
海陆产业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有利于推动沿海地区经济的和谐发展,为建设海洋强国奠定经济基础。通过阐释海陆产业系统耦合机理,构建耦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关联度、耦合度模型从时间、空间两个层面探究系统耦合情势。研究表明:①海洋劳动生产率与陆域三产增加值关联程度最高;海洋劳动生产率、海洋二产增加值对陆域产业子系统的作用力最大,陆域三产增加值、陆域经济密度对海洋产业子系统的影响最强;效率和规模因素是系统耦合的主导因素;②研究期内我国沿海地区海陆产业系统总体上处于拮抗型耦合时期;子系统耦合度随时间的推移呈倒U型特征,对应耦合协调程度呈U型特征,耦合度和耦合协调程度负相关;③上海耦合协调发展程度最高,为我国海陆...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磊  潘婷婷  方成  林爽  
文章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中国30个省份2004—2014年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度与协调度。从耦合度分析来看,中国省级"旅游业-新型城镇化"系统耦合度普遍处于高位,表明省级"旅游业-新型城镇化"系统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子系统之间达到良性共振耦合状态,并且呈现一致有序的结构互动关系。分别以2006年、2008年和2009年为分界点,中、西和东部地区省级"旅游业-新型城镇化"系统平均耦合度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从协调度分析来看,总体上,中国省级"旅游业-新型城镇化"系统协调度基本呈现一致增高趋势,并且省级"旅游业-新型城镇化"系统处于高度协调的耦合阶段,系统运行处于协调水平的上升区间。从地区层面看,东、中和西部地区省级"旅游业-新型城镇化"系统平均协调度变化趋势与全国整体基本一致,并且呈现东、中和西部阶梯递减特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艳霞  罗恒  
城镇化是当前中国农村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但随之而来的生态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基于系统耦合视角,以城镇化进程迅速的西部地区陕西省为例,对其2005—2016年城镇化与生态安全的协调发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快速城镇化将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优化了城镇经济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城镇化发展速度超过生态安全发展速度,两者的不协调趋势呈扩大状态;2005—2016年,陕西省的城镇化系统与区域生态安全系统的协调度呈上升趋势,先后经历了不协调衰退、低度协调、中度协调、高度协调4个阶段。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生态安全的滞后将成为阻碍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彩霞  孙海清  
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与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云南省森林生态经济耦合系统协调发展的态势以及各州(市)森林生态经济耦合系统协调发展的差异。结果表明:2006—2016年云南省森林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态势良好,2009年之前耦合协调发展存在波动,2012年之后耦合协调发展逐渐稳定趋向良好(耦合协调度均大于0.62);云南省各州(市)森林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差异显著,普洱市与昆明市耦合协调发展良好,怒江州与迪庆州耦合协调发展较差,其他州(市)都处于濒临失调状态。因此,云南省应注重保障森林生态安全;合理开发林产品;促进森林生态经济失调衰退的州(市)协调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徐宗煌   蔡鸿宇   张伟   石进  
分析并厘清我国科技安全系统内部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水平及主要驱动因素,对于优化我国科技安全体系结构、提升科技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从科技成果安全、科技人才安全、科技环境安全和科技活动安全4个子系统构建我国科技安全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法、模拟退火优化投影寻踪评价模型以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我国科技安全系统发展水平及4个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水平,利用随机森林、ExtR aT rees、梯度提升树、aB oost和CatB oost五种机器学习算法,进一步识别科技安全系统耦合协调度驱动因素。研究发现:Ad(1)我国科技安全系统发展水平与4个子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逐年提升,每万人口科技人力资源数、R&D人员中硕士学位以上人员数量以及每百万人中从事研发的研究人员数量是我国科技安全系统耦合协调水平主要驱动因素,表明科技人才是国家最宝贵、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据此,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为我国科技安全管理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力  洪雪飞  王俊  谢筱玲  
在理论分析经济—能源—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演化机理的基础上,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工具与PLS路径模型,探讨中国省域经济—能源—环境(3E)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动态演进规律与空间集聚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协调度在整体上呈现动态螺旋上升趋势;省域3E系统协调度存在空间自相关和空间集聚效应;中、东、西部耦合协调度呈现不同的空间聚集演化特征;协调发展空间集群逐渐趋向集聚加强状态。最后,提出应构建跨区域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政策体系应对系统失调,缓解系统协调发展空间集聚趋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高静  于建平  武彤  刘玮  
[目的]探索我国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规律,为中国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健康有序协同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方法]通过构建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基于2004—2017年全国统计数据,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出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的发展得分,再分析农业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2004—2017年中国农业生态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整体均呈现上升趋势,农业生态系统得分始终高于农业经济发展得分;两系统的耦合度处于较高水平,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协调程度从中度协调过渡到极度协调。[结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发展"产品品质高、经济效益高、生态环境友好"的高质量农业,优化财政支农机构、重点支持具有生态正向外部性的项目。加强环境规制力度,以绿色发展路径实现农业生态与经济的协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燕  吴玉鸣  
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的耦合协调关系。应用耦合机制和时空协调性模型,对1996、2000和2004年中国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规律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①中国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在地区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很大的空间对应性。中国大部分省区处于低强度低协调的颉颃阶段,且东部大部分省区的耦合协调程度高于中西部地区,同时在空间对应上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②中国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差距在增大;③中国大部分省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类型为工业化发展超前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传松  任建兰  
全域旅游是"十三五"期间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战略,是提升区域发展水平的重要力量。本文在探讨全域旅游与区域发展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19962015年中国旅游业与区域发展相关数据为依据,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旅游业和区域发展的综合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程度,并运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未来5年中国旅游业与区域发展耦合协调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旅游业与区域发展综合指数逐渐上升,且旅游发展与区域发展呈现交错向上发展态势。(2)旅游业与区域发展耦合协调度稳步上升,耦合等级由低水平耦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传哲  刘娜娜  夏雨霏  
通过构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全局(局部)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对我国省域2005—2015年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大多数省份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处于勉强协调状态,为拮抗向磨合阶段过渡时期;各省份的耦合协调度处于逐渐上升趋势,随着时间演化空间差异逐步缩小;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度在全局上表现出较强的空间依赖性,且其依赖性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而减弱。局部集聚模式呈现出向高-高集聚模式演进的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