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52)
2023(12766)
2022(10724)
2021(10001)
2020(8483)
2019(19265)
2018(18844)
2017(37442)
2016(19812)
2015(21794)
2014(21767)
2013(21066)
2012(18990)
2011(16899)
2010(16629)
2009(15293)
2008(14900)
2007(12971)
2006(10828)
2005(9709)
作者
(53795)
(44993)
(44538)
(42643)
(28542)
(21504)
(20410)
(17330)
(17155)
(16041)
(15277)
(15142)
(14247)
(13913)
(13884)
(13869)
(13198)
(13134)
(13001)
(12787)
(10863)
(10774)
(10701)
(10310)
(10070)
(9967)
(9943)
(9580)
(9010)
(8618)
学科
(77144)
经济(77022)
管理(64762)
(58357)
(50080)
企业(50080)
方法(38338)
数学(34161)
数学方法(33735)
(26524)
(20424)
(19326)
中国(19262)
业经(16811)
(16182)
财务(16132)
财务管理(16097)
企业财务(15409)
(14089)
银行(14075)
(13968)
金融(13965)
(13921)
(13882)
(13385)
(13346)
贸易(13339)
(13000)
技术(12893)
农业(12114)
机构
大学(275844)
学院(273519)
(116512)
经济(114254)
管理(110816)
理学(96342)
理学院(95393)
管理学(93836)
管理学院(93297)
研究(86407)
中国(67206)
(59380)
(55570)
科学(49187)
财经(47010)
(42962)
中心(41604)
(40961)
(40321)
(39557)
业大(38325)
经济学(37452)
研究所(36760)
财经大学(35576)
经济学院(33887)
北京(33830)
(32118)
师范(31783)
(31764)
农业(31401)
基金
项目(190636)
科学(153164)
基金(143720)
研究(138927)
(124567)
国家(123614)
科学基金(108334)
社会(92109)
社会科(87636)
社会科学(87615)
基金项目(75824)
(72209)
自然(70127)
自然科(68547)
自然科学(68528)
自然科学基金(67326)
教育(64723)
(61398)
资助(58251)
编号(53942)
(44247)
成果(43148)
重点(42589)
(40799)
(40529)
国家社会(39512)
(39080)
教育部(38987)
创新(38025)
人文(37725)
期刊
(121118)
经济(121118)
研究(78933)
中国(51202)
(49171)
管理(41983)
学报(39864)
科学(37964)
(35398)
大学(32110)
学学(30666)
(28333)
金融(28333)
财经(24424)
教育(23788)
技术(23611)
农业(23424)
(20933)
经济研究(19588)
业经(18694)
问题(16074)
理论(13754)
财会(13067)
(12751)
技术经济(12725)
(12419)
统计(12271)
实践(12229)
(12229)
(11965)
共检索到394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高海霞  姜惠平  
首先介绍巨灾风险损失补偿的市场化补偿机制和政府财政补偿机制,从巨灾风险的属性、金融功能观、市场失灵三个方面阐述政府和市场双方结合对风险进行补偿的必要性,然后从效率角度比较了两种补偿方式各自具有的特点,同时指出任何一种机制都不能单独承担巨灾损失的补偿责任。最后讨论政府参与巨灾风险损失补偿的责任边界,并提出了基于市场配置和政府干预的整合性巨灾风险损失补偿机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庹国柱  王德宝  
近年来,频发与日益加剧的农业巨灾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的基础,农业巨灾风险损失通过农业的基础地位乘数性地放大这种影响,进而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产生极大的冲击。本文从优化与完善我国农业巨灾损失补偿机制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农业巨灾风险属性的刻画与界定以及我国现行农业巨灾损失补偿方式的理论研究与现实考察,提出构建多层次、多主体、多元化的整体性巨灾损失补偿机制是应对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的最优路径与策略。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黄小敏  
我国面临严重的环境巨灾风险损失,现行环境巨灾风险损失补偿体系存在一定的局限,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环境巨灾风险损失补偿机制。建立我国环境巨灾风险损失补偿机制的路径: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建立多层次环境巨灾风险应对机制;建立环境巨灾风险再保险机制;建立环境巨灾风险基金;建立环境巨灾风险证券化机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荣幸  王丽珍  骆澎涛  
巨灾风险实质是经济风险,构建有效的巨灾经济损失分担机制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政府和市场两个层面进行巨灾风险损失分担的可行性最优分析。在政府层面,本文提出中央——地方二级巨灾风险分担模式,并基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分担的可行性,利用分位数方法对我国1999—2009年暴雨巨灾风险进行实证分析;在市场层面,提出应采取强制保险,在此基础上,保单持有人和保险人一定存在一个最优的分层决策方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叶月明  陆建明  苏鲲  
对我国农业灾害损失补偿机制的再认识叶月明陆建明苏鲲一、对我国以前农业风险保障机制的评价1949年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在探索农业风险保障的新路子,但一直未见有较好的进展与结果。目前,我国农业风险保障机制主要是民政部门的扶贫救灾工作与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相...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瑞祥  
中国是个自然灾害非常严重的国家。面对自然灾害造成的巨大损失,政府承担着主要的巨灾损失补偿责任,这与国际上通过政府与市场合作共同分散巨灾风险、补偿巨灾损失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本文对我国巨灾损失补偿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风险,就重新构建我国的巨灾损失补偿体系提出了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雯  
巨灾近年来已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美国、新西兰及日本三国的巨灾保险制度能为我国在处理巨灾风险问题上得到一些启迪。面临破坏程度日益剧增的巨灾风险,必须要建立巨灾损失的分担机制,以通过保险这种分散风险方式来解决巨灾风险。因此,我国需要建立一个能够及时准确反映各地区人口财产状况的居民数据信息系统;以国家的名义建立基本巨灾保险基金;用商业化的方式开展商业巨灾保险;完善资本市场,发行巨灾债券等来解决巨灾损失补偿问题。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丽媛  
政府生态补偿基于"庇古税"理论产生,市场生态补偿基于"科斯定理"盛行,两者都有优缺点。基于国际视野下的多重社会目标主义理论,两者应有效融合,既追求效率、社会福利最大化,又注重公平与可持续发展。在中国,政府生态补偿与市场生态补偿融合的关键是要放权市场主体,采取多元综合模式解决产权不清带来的生态补偿困境、保障经济自由权等,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合理界定政府生态补偿的边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需要加强法律规制,将其纳入法治的框架,才能更好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配置系统的功效。主要依靠《生态补偿条例》转变立法思路,确立相融合的生态补偿立法目的、法律原则,进行相关的制度建设,并立法协调政府与市场方式相融合下隐藏的冲突。
[期刊] 预测  [作者] 康晗彬  邢天才  
本文从再保险人角度对我国巨灾再保险偿付规模与费率的敏感性进行了研究。为此,引入资产—负债—利率动态模型并根据我国地震、洪水损失分布,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我国巨灾再保险偿付规模与公平定价费率的敏感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巨灾再保险的偿付规模,能够降低巨灾再保险公平定价费率,从而得到更适合市场的可行性定价,使投保人更愿意购买巨灾保险;对于市场可接受的费率,我国地震灾害再保险适宜的偿付规模在103亿元量级,而洪水灾害再保险适宜规模在105亿元量级,两者的差异主要是由我国地震、洪水损失分布不同造成的。基于上述实证研究结果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我国开展巨灾再保险的发展策略与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魏华林  
论中国农业灾害损失补偿方式的选择──“三维保险机制”理论的产生及其应用魏华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农业保险探索,试图以此解决几千年来中国人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农业灾害损失补偿问题。然而,当我们回首过去,审视未来时,又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现实...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京芳  王露  曾又其  
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影响企业环境管理的因素及其关系以及环境管理对企业绩效将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企业环境管理的整合性架构模型,并以西北地区材料工业为研究对象,利用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对模型与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顾元勋  夏梦圆  高思梦  王立扬  
产品架构是产品创新的根基。不同于静态模块化架构设定,产品架构演变既涉及架构自身,也关乎所处环境。然而,目前关于产品架构演变的机理仍缺乏系统性认识,亟需通过多视角和整合性文献综述,理解和把握产品架构演变全貌。依据情境—过程—内容—目的范式,分别完成相对独立的多视角(设计、战略、知识、决策)文献透视及整合性框架构建。结果表明,产品架构演变在情境上包括组织内、组织间、组织上3类抉择,在流程上包括组织内沟通、组织间关系、组织上融合3类情形,在内容上表现为形态转换、属性变化、构造变动、架构成长4种类型,在目的上包括创新战略、产品升级、研发策略、创新来源4个方面;整合性框架相对于各视角而言具有整体性、适应性、能动性、开放性等系统优势。最后,从多视角和整合性框架两个层面挑战出发,分别给出未来研究方向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卓志  段胜  
在构建和实施一个巨灾保险制度安排时,必须从理论上对市场机制和政府行为的关系给予充分论证并明确抉择,它既是研究巨灾保险的逻辑起点又是实施运行的必要基础。长期以来,学术界围绕巨灾保险市场失灵、政府干预及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问题争论不休,形成了基于不同维度和视角的众多精彩纷呈的系列思想与观点。本文从巨灾保险市场机制与市场失灵、巨灾保险机制中的政府干预行为和巨灾保险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行为结合三个部分,系统梳理和总结了西方学界的学术思想和观点,希望藉此为我国巨灾保险制度建设提供参考借鉴和方法论依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玉  王焕玉  范高潮  腾跃民  
各国对巨灾损失分担机制的设计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结果。美、日两国在巨灾损失分担机制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巨灾的损失通过保险分担也得到了很好的弥补。本文重点对两国在自然灾害,尤其是在农业和地震灾害方面的保险分担经验进行分析,揭示其共性和成功经验,从而对我国的巨灾损失机制的设计以及相关政策提出建议,即建立巨灾保险管理应急机制;建立多层风险分担机制;大力培育再保市场主体;加强完善政府保险监管。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治会  李全新  
提高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就是制定科学合理的耕地保护补偿标准。以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的机会成本依据,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标准。基于粮食安全的角度,从粮食自给率、人均粮食消费量和常住人口数,确定耕地保护补偿的支付地区和受偿地区。该研究思路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将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