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53)
2023(10332)
2022(9292)
2021(8822)
2020(7332)
2019(17016)
2018(16988)
2017(33457)
2016(18083)
2015(20445)
2014(20347)
2013(20286)
2012(18626)
2011(16660)
2010(16532)
2009(14922)
2008(14711)
2007(12663)
2006(11135)
2005(9913)
作者
(52222)
(43094)
(42681)
(40773)
(27564)
(20758)
(19415)
(16913)
(16405)
(15551)
(14968)
(14371)
(13583)
(13457)
(13278)
(13248)
(12881)
(12814)
(12276)
(12212)
(10623)
(10460)
(10317)
(9829)
(9622)
(9505)
(9461)
(9444)
(8633)
(8501)
学科
(70611)
经济(70523)
管理(54016)
(50693)
(42803)
企业(42803)
方法(34228)
数学(29670)
数学方法(29297)
(19826)
(18856)
中国(18039)
业经(15797)
(15364)
地方(14370)
(13030)
(13017)
财务(12966)
财务管理(12938)
农业(12517)
(12498)
贸易(12494)
企业财务(12309)
(12112)
理论(12058)
(11508)
环境(11340)
技术(11331)
(10963)
银行(10931)
机构
大学(257094)
学院(255077)
管理(105560)
(99594)
经济(97299)
理学(91602)
理学院(90627)
管理学(89109)
管理学院(88652)
研究(82571)
中国(62342)
(54601)
科学(51706)
(47478)
(41357)
(38262)
财经(38041)
中心(37764)
业大(37546)
研究所(37453)
(36100)
北京(34900)
(34575)
(33471)
师范(33215)
(30093)
(29968)
农业(29732)
经济学(29092)
财经大学(28508)
基金
项目(176282)
科学(138575)
研究(130071)
基金(128036)
(110591)
国家(109658)
科学基金(94824)
社会(80699)
社会科(76453)
社会科学(76432)
基金项目(68983)
(68503)
自然(62515)
自然科(61003)
自然科学(60993)
自然科学基金(59871)
教育(59307)
(57627)
编号(53672)
资助(52953)
成果(43376)
(38927)
重点(38740)
(36625)
(36473)
课题(36239)
创新(33903)
教育部(33622)
科研(33615)
项目编号(33420)
期刊
(107713)
经济(107713)
研究(77286)
中国(44808)
学报(38994)
管理(37801)
科学(36295)
(35619)
(34643)
大学(29412)
教育(28118)
学学(27528)
农业(24225)
(23838)
金融(23838)
技术(21265)
财经(18216)
业经(17848)
经济研究(16622)
(15348)
图书(14648)
问题(14288)
理论(14285)
实践(13177)
(13177)
科技(12463)
技术经济(12312)
现代(11591)
(11569)
商业(10836)
共检索到368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沈蕾  
在巨灾风险证券化产品中,巨灾债券交易最为活跃,也最具代表性,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及大型企业倾向于发行巨灾债券来转移、分散巨灾风险。作为功能上与再保险基本相似的新型风险管理工具,巨灾债券具有传统再保险不可比拟的优势。它不仅能使保险市场实现帕累托改进,对证券市场、国家财政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最后,本文分析了巨灾债券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崔惠贤  
巨灾债券作为巨灾风险证券化的主要形式,有助于扩大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降低风险管理成本、提高保险监管效率,同时有利于加快中国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融合。中国目前虽具备了一些发行巨灾债券的基本条件,但由于巨灾风险评估技术薄弱、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资本市场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导致中国全面引入巨灾债券仍面临一系列问题与障碍,需要从各个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凯  齐中英  
现有的巨灾债券定价模型是基于标准金融理论建立的。本文认为,应综合运用标准金融理论与行为金融理论对巨灾债券定价加以研究,尤其要重视参考点效应理论的运用。本文就巨灾债券定价研究范式、参考点效应理论在巨灾债券定价研究中的运用、巨灾债券定价过程中参考价格的形成展开分析,希望本文的工作能有助于相关研究的开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田玲  左斐  
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即特殊目的机构)是巨灾风险债券运作中的关键环节和核心力量。本文从我国当前的市场条件出发,借鉴资产证券化相关研究成果,并考虑到巨灾风险债券的特殊性,对SPV的法律组织形式、设立主体和风险隔离措施等巨灾风险债券运作中的基本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师华  
我国在地震风险转嫁机制方面严重不足,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发行地震巨灾债券。我国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具备了基本条件。可设立巨灾风险管理协调委员会,尽快推进发行地震巨灾债券试点。可先在国际资本市场发行巨灾债券,主要面向国际机构投资者,以积累经验,条件成熟时再在国内资本市场发行。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力  
国务院"新国十条"明确提出要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目前,我国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主要是以再保险为主,存在着承保能力不足的突出问题。本文提出将巨灾债券与可转债相结合,形成优势互补的创新型金融产品,研究建立了巨灾可转债定价模型。由于存在巨灾风险转移机制,发行人的风险暴露大大降低,破产违约率降低会对内含期权价格产生影响,使巨灾可转债价格不再是两部分的简单加总。定价机制包括三个环节:一是对传统的巨灾债券定价;二是计算巨灾风险转移前后的破产率;三是将破产率引入内含期权价格计算。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巨灾可转换债券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杨晔  
巨灾债券的定价是巨灾债券的核心技术及难题。本文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巨灾债券的定价:首先从规范学的角度来分析巨灾债券的定价,以金融衍生品的无套利定价方法确定巨灾债券的价格,即"巨灾债券价格应该为多少";其次,从实证学角度分析巨灾债券的定价,以利用精算学中的Wang变换和双因素变换模型为定价方法,分析巨灾债券的价格,即"巨灾债券价格是多少",通过对实际巨灾债券的价格实证分析得到:双因素模型能更好的拟合实际价差,对单一事件单一期限的巨灾债券,运用双因素模型得到较高的拟合优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韩雪  
本文基于Esscher变换这一精算工具,建立以损失指数为触发条件的巨灾债券定价模型,并利用1996—2012年我国台风灾害损失数据,运用该定价模型测算不同触发条件下台风巨灾债券的发行价格。本文采用Merton的方法,因为该方法直接适用于如巨灾衍生产品,作为原生品的损失指数并不是一种可投资资产的状况。而巨灾风险损失的非交易性可以通过引进自然风险的市场价格来解决。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鹃  李永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需要借鉴国际巨灾债券运作经验,进一步发挥保险业分散巨灾风险和补偿经济损失的作用。利用非寿险精算技术,将损失风险与利率风险理论模型相结合,对中国地震巨灾债券定价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地震巨灾损失服从损失次数为泊松分布、损失额度为对数正态分布的聚合损失分布,通过与BDT无风险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结合,可以初步构建地震巨灾债券的定价模型并付诸实践。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晶  方华  
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而农业巨灾保险与再保险承保能力的不足制约着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巨灾债券作为一种创新金融工具,为风险转移提供了新的思路。论文通过对农业巨灾债券的市场需求分析与可行性分析,认为农业巨灾债券在我国发展具有巨大潜力,并提出有益于发展我国农业巨灾债券模式的合理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晔  
巨灾债券的定价是巨灾债券的核心技术及难题。文章从规范学的角度来分析巨灾债券的定价,以金融衍生品的无套利定价方法确定巨灾债券的价格;从实证学角度分析巨灾债券的定价,以利用精算学中的Wang变换和双因素变换模型为定价方法,分析巨灾债券的价格。通过对实际巨灾债券的价格实证分析得到;双因素模型能更好的拟合实际价差,对单一事件单一期限的巨灾债券,运用双因素模型得到较高的拟合优度。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洋  朱衡  
对Cox&Pedersen提出的均衡定价理论模型进行改进,通过均衡定价理论与g-h分布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地震巨灾债券定价模型,在此基础上,计算分析了道德风险给定价结果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传统概率分布,g-h能够更好地拟合地震损失数据尖峰、厚尾、偏态的分布特征;不同本金保障程度的地震巨灾债券都能给投资者带来高于普通债券的收益,但本金保障程度高的地震巨灾债券更有利于投资者;道德风险的存在会使得地震巨灾债券的利率下降,但本金保障程度更高的债券对于道德风险的影响更为敏感。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康晗彬  邢天才  
巨灾债券是巨灾风险转移资本市场上交易最活跃、使用最广泛的金融创新产品。本文创新性的引入资产、负债和利率模型,结合我国地震损失程度和频率分布对我国巨灾债券定价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在资产负债管理视角下首次对多风险因素作用下的我国巨灾债券定价进行了量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违约风险、道德风险、基差风险对巨灾债券价格具有显著的影响且其共同作用使巨灾债券价格进一步降低,有效的资产负债管理可以分散上述风险。本文研究对保险公司发行巨灾债券具有精算定价参考作用,同时表明保险公司在发行巨灾债券时应当加强其资产负债管理,以达到规避风险、保障偿付能力的目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展凯  刘苏珊  
传统的保险市场无法承受巨灾的赔付压力,发行巨灾债券能较好地分散风险,然而目前巨灾债券定价的模型选择和触发机制设计还存在争议。文章基于1989~2017年的广东省台风巨灾历史数据建立了"损失-风速"复合触发定价模型,并利用Gumbel-Copula函数来拟合其联合分布,进而基于均衡定价理论和CIR利率模型得到台风巨灾债券的价格,较好地控制了传统单触发模型中存在的基差风险和道德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触发机制下的巨灾债券价格比单触发机制下的债券价格要更稳定,对触发水平和期限变动更敏感。复合触发的水平越低,巨灾发生概率越大,巨灾债券的价格越低。另一方面,随债券期限的增加,债券价格下降的幅度也在增加。"损失-风速"复合触发机制巨灾债券定价模型能够有效降低道德风险,使得巨灾赔付更迅速。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延明  吴燕  
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及大型企业倾向于发行巨灾债券来转移、分散巨灾风险,巨灾债券的出现是巨灾风险证券化的结果,在各种保险连结票据及其衍生品中,巨灾债券的发行量和交易量最大。巨灾债券有多种分类方式,巨灾债券发行的市场结构通常由发行人、投资者和SPV组成,巨灾债券的发行过程可以分为六个阶段。运用巨灾债券转移、分散巨灾风险显然对我国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及大型企业的风险管理具有明显的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