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58)
2023(18157)
2022(15597)
2021(14678)
2020(12501)
2019(29211)
2018(29136)
2017(56783)
2016(30932)
2015(34970)
2014(35348)
2013(34882)
2012(31942)
2011(28756)
2010(28818)
2009(26745)
2008(26541)
2007(23735)
2006(20077)
2005(17814)
作者
(90633)
(75600)
(75208)
(71778)
(48072)
(36490)
(34525)
(29749)
(28596)
(27125)
(25864)
(25367)
(24004)
(23796)
(23583)
(23375)
(23117)
(22532)
(21783)
(21535)
(18756)
(18585)
(18500)
(17269)
(16976)
(16839)
(16818)
(16793)
(15377)
(14936)
学科
(123120)
经济(122989)
管理(89342)
(88021)
(72397)
企业(72397)
方法(62487)
数学(55002)
数学方法(54151)
(32855)
(32507)
中国(31794)
(27273)
业经(26176)
(23720)
地方(22966)
(22710)
贸易(22699)
(22027)
(22017)
财务(21934)
理论(21906)
财务管理(21887)
农业(21344)
企业财务(20751)
(20645)
银行(20589)
(19469)
(19439)
金融(19435)
机构
大学(444639)
学院(443607)
管理(175973)
(173918)
经济(170014)
理学(152417)
理学院(150747)
管理学(147674)
管理学院(146887)
研究(143198)
中国(110265)
(93986)
科学(90867)
(81382)
(74095)
(72582)
业大(68399)
中心(66673)
研究所(66226)
财经(65740)
(64733)
(59704)
北京(59213)
农业(58473)
(56838)
师范(56242)
(52568)
经济学(52538)
(51887)
财经大学(49153)
基金
项目(302415)
科学(236670)
基金(219246)
研究(216307)
(191609)
国家(190066)
科学基金(163276)
社会(134211)
社会科(127144)
社会科学(127108)
(118454)
基金项目(115960)
自然(109319)
自然科(106785)
自然科学(106753)
自然科学基金(104811)
教育(100953)
(99891)
资助(92581)
编号(88527)
成果(71066)
重点(67459)
(66433)
(62823)
(62149)
课题(60579)
科研(58714)
创新(58024)
教育部(56771)
大学(56580)
期刊
(184208)
经济(184208)
研究(125856)
中国(81137)
学报(72746)
(65865)
科学(65847)
(63510)
管理(62701)
大学(54833)
学学(51873)
教育(46372)
农业(45065)
(41044)
金融(41044)
技术(40097)
财经(32078)
业经(30492)
经济研究(29594)
(27299)
问题(23961)
(23737)
技术经济(22221)
统计(22178)
(21581)
理论(21565)
图书(21470)
科技(20414)
(20121)
商业(20084)
共检索到6366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段胜  吕煌芹  
在市场化的巨灾保险机制运行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风险识别问题容易导致巨灾保险合同偏离最优均衡状况进而诱发市场失灵,因此,合理有效的识别投保人的风险类型显得尤为重要。在以信息经济学中的逆向选择与信号传递理论为基础,利用不完全动态信息博弈模型对巨灾保险中的风险识别模式进行研究后的结果表明,后验风险识别模式同样可以有效甄别投保人的风险状况,风险分离均衡后的巨灾保单可以在多期的合同中达到精练贝叶斯均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庆洪  葛良骥  凌春海  
巨灾风险不仅对当今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威胁,也对商业保险公司提出了巨大挑战。传统理论认为,导致巨灾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在于信息不对称,但实质上其影响相对有限。导致市场失灵的客观原因在于资本市场不完善和流动性不足,而主观上则要归咎于保险公司的模糊厌恶和公众的过度反应。巨灾风险管理需要政府和商业保险公司的积极合作。建立我国巨灾保障机制的对策:建立巨灾准备基金;政府充当"临时贷款人",提供临时流动性;建立巨灾共保体,形成行业性风险分散渠道;发行巨灾债券,进一步分散风险;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商业保险公司积极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许飞琼  
灾害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异常现象,巨灾更以其巨大的破坏力及惨烈后果而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的威胁。巨灾不可避免,巨灾损失也不可避免,因此,必须正视巨灾发生及其发展规律,对巨灾损失除建立正常的补偿机制,还有必要建立专门的巨灾保险制度。中国的巨灾保险制度应当根据巨灾种类及相关国情要素体现出自己的特点。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乐柱  孟兆娟  
我国是农业巨灾发生频繁的国家,但至今尚没有建立有效的农业巨灾保险制度。究其根源,农业巨灾保险的正外部性是产生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巨灾保险制度,并实施对农业巨灾保险的补贴机制是弥补市场失灵的有效措施。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高海霞  王学冉  
巨灾保险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既可以由政府提供,也可以由市场提供,单纯依靠政府和私人市场提供都存在较大弊端,政府和私人部门合作,采用混合供给模式可以形成互补优势,提高效率,这已成为国际巨灾保险市场发展的一大趋势。本文以混合供给模式下的巨灾保险市场为对象,分析巨灾保险市场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并对如何构建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蕴遐  关恒业  
核工业保险共保体和农业保险再保共保体是我国保险业发展历史上两个运作较为成功的共保体模式。通过对上述两个共保体的博弈分析,观察共保体机制下的两方主要的利益主体,即处于市场主导地位的大型保险公司及参与经营或潜在参与市场经营的其他小型保险公司的策略选择。针对核保险和农业保险的不同风险特征和市场情况,分别讨论两方利益主体在共保体模式和机制下合作经营、选择各自独立经营,或不参与该类保险经营时的支付函数及效用水平,得出尽管各利益主体所处的位置不同,但均可在共保模式下合作经营的策略上取得纳什均衡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这两种成功的共保体的共性和特性,分析了适应共保体模式的风险类型及特征,包括风险和损失...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邢慧茹  陶建平  
本文利用M-V偏好函数构造了满足农户和保险公司期望效用最大化条件的农业保险供需模型,考察了竞争性农业保险市场短期均衡的存在,论证了长期农业保险市场失衡是由于供给者考虑巨灾风险所致,而政府给予保费补贴有助于纠正农业保险市场失衡,但纠正的程度视补贴大小而定,以此为基础实证分析了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理论和实证对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及其他保险风险转移工具的设计具有一定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玲  龚日朝  杨美琴  周长锋  王爱平  
近年来,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及重大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数以千亿计。然而,作为防范洪水、地震等巨灾风险的巨灾保险作用甚微,巨灾保险市场却存在着远远超过目前保险业供给能力的现实和潜在需求。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了巨灾保险产品的准公共品属性,并在此基础上阐述导致巨灾保险市场失灵的原因,给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吴昊  龙海明  
本文通过构建政策性农业巨灾保险市场博弈模型,将保险赔付、政府监管、购险补助和灾后救助纳入模型讨论范围,在法律规范和连续经营约束下形成了多跟随者的stackelberg博弈问题。以保险公司和消费者交替决策的迭代算法为基础,结合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市场模拟与分析求解。结果显示:在当前条件下,由于有效风险分散体系的缺失导致了农业巨灾保险供需的错位;购险补贴、巨灾救助和保险监管存在相互制肘和政策套利的可能。适度降低购险补贴比例,提高灾后救助标准,加强监管力度能够更好地促使农业巨灾保险对现有保险体系形成良好的补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勤  
指数保险在政府巨灾风险管理的应用为更好地解决灾后救助和灾后重建的资金支持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案国是遭受地震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我国发生的破坏性地震占全球的1/3,死亡人数占全球的1/2,高达60万人。我国有22个省会(首府)城市和2/3的百万以上人口大城市位于地震带。与此同时,我国台风、暴雨和洪水灾害频发、规模大,每年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人口增加、财富集中、整体国民物质生活水平提升,巨灾带来的经济损失或将超越国家财政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苑达  
本文分析了不同类型巨灾保险制度模式的优劣及其对我国的适用性,认为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构造应当以日本的国家地震保险制度模式为主要借鉴对象,并取其他巨灾保险制度模式之长,同时又要符合我国的国情。在此基础上,本文从风险承担主体、责任限额及其划分、风险分散和巨灾防损等方面勾勒了我国居民家庭财产巨灾保险制度的基本架构。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孙武军  孙涵  
本文通过建立消费者和保险公司以及政府三者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进行动态系统稳定性分析来寻找巨灾保险市场均衡,并进一步通过比较静态分析来研究巨灾保险市场均衡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消费者巨灾保险投保意愿与消费者通过投保得到巨灾保障以外的正外部性、不投保情况下所需多付出的防灾减灾成本正相关,与消费者不能顺利投保发生的额外成本负相关;保险公司经营巨灾保险意愿与保险公司不经营巨灾保险而失去的潜在消费者带来的收益、巨灾保险品牌植入效应带来的正外部性、巨灾保险基金的预期收益正相关,与不投保巨灾保险的消费者获得的正溢出效应负相关;政府减少灾后救助、增加对消费者的保费补贴以及灾后承担更多保险赔偿责任,对达成巨灾保...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旭升  刘冬姣  
巨灾风险保险市场存在需求周期性变化、较高价格敏感度和较低收入弹性、偏爱低免赔额和折扣保单、依赖政府慈善等多种失灵现象。传统经济学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巨灾风险的非独立性和损失的重尾分布、投保人的逆选择与道德风险、巨灾风险保险的准公共物品性质等;新经济学则从保险人的"模糊性厌恶"、投保人的"可得性偏差"、"显著性思维"、政府"大灾必救"的福利制度等方面作出新的解释。解决失灵的对策关键在于分散巨灾风险重尾部分的损失。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包璐璐  江生忠  
农业保险对于分散农业风险、稳定农业生产收益、保障农民切身利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农业巨灾风险的存在,削弱了保险公司在农户之间、作物之间、地区之间分散风险的能力,使得农业保险的经营面临着财务稳定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直至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仍不健全,尽快建立和完善国家层面的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体系对防范农业巨灾风险、分担农业大灾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蒙特卡洛仿真,测算了直保公司购买商业性再保险、政府为农业保险公司兜底、政府出资购买再保险和政府通过政策性农业再保险公司经营再保险四种模式下,农业保险各参与方的平均支出、波动情况、最大支出和赔付缺口,从风险分散体系各方支出的角度来探讨我国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模式的选择。经过研究,本文认为政府通过政策性农业再保险公司经营再保险是分散我国农业保险巨灾风险的最优选择,既能有效分散巨灾风险、平滑赔付波动,同时又能使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保持在较优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