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05)
2023(15902)
2022(13936)
2021(13161)
2020(11167)
2019(25213)
2018(24967)
2017(48275)
2016(25947)
2015(28918)
2014(28316)
2013(27290)
2012(24706)
2011(21842)
2010(21592)
2009(19955)
2008(18846)
2007(16004)
2006(13505)
2005(11398)
作者
(70586)
(58490)
(57991)
(55221)
(37229)
(28038)
(26533)
(23238)
(22310)
(20654)
(19825)
(19524)
(18178)
(18177)
(17939)
(17717)
(17638)
(17603)
(16654)
(16557)
(14346)
(14071)
(13882)
(13382)
(13134)
(12914)
(12904)
(12764)
(11711)
(11535)
学科
(94791)
经济(94680)
管理(77279)
(72726)
(60031)
企业(60031)
方法(47598)
数学(41680)
数学方法(41111)
(28065)
中国(26168)
(25477)
业经(21578)
(20003)
(18065)
地方(18049)
(17705)
财务(17628)
财务管理(17587)
(17116)
贸易(17108)
理论(17022)
农业(17017)
企业财务(16664)
(16625)
技术(15962)
(15581)
银行(15541)
环境(15367)
(15267)
机构
大学(349598)
学院(349372)
管理(143225)
(134951)
经济(131988)
理学(125151)
理学院(123812)
管理学(121479)
管理学院(120839)
研究(107816)
中国(82635)
(72301)
科学(67730)
(64872)
(52713)
财经(52208)
业大(52206)
(51706)
中心(50634)
(48765)
(47745)
研究所(47339)
(44776)
北京(44681)
师范(44345)
农业(41275)
经济学(40511)
(40032)
(39938)
财经大学(39366)
基金
项目(249020)
科学(196669)
研究(181952)
基金(181929)
(157494)
国家(156194)
科学基金(136055)
社会(114895)
社会科(108751)
社会科学(108726)
(97333)
基金项目(96873)
自然(89678)
自然科(87638)
自然科学(87615)
自然科学基金(86008)
教育(84427)
(81587)
编号(74855)
资助(74749)
成果(58766)
重点(55111)
(54638)
(52131)
(51653)
课题(50176)
创新(48569)
科研(48076)
教育部(47464)
大学(47057)
期刊
(139322)
经济(139322)
研究(99503)
中国(61475)
学报(54148)
管理(50630)
(50167)
科学(49785)
(47077)
大学(41955)
学学(39718)
教育(37572)
农业(33015)
技术(30614)
(29918)
金融(29918)
财经(24439)
业经(24276)
经济研究(22755)
(20742)
问题(17547)
图书(17479)
科技(16893)
理论(16860)
(16447)
(16333)
技术经济(16061)
实践(15593)
(15593)
商业(15468)
共检索到489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罗黎  魏建国  
文章首先分析了巨灾保险中被保险人防灾减灾积极性缺乏的原因,然后运用博弈理论,阐明了不同的政策如何影响巨灾保险中被保险人防灾减灾的积极性,得出结论:一方面,灾前政府只针对采取积极防灾措施的被保险人拨款的政策比对所有被保险人统一拨款的政策更能提高被保险人防灾减灾的积极性,并且这种有针对性的拨款政策通常并不会增加政府自身的财政负担;另一方面,政府灾后的奖励政策比灾后统一的补贴更能激励被保险人积极采取防灾减灾措施,并且只需比补贴政策更少的成本就能实现更高的收益。最后,文章就如何调动被保险人防灾减灾积极性,以减小巨灾保险存在的道德风险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恒  鲍文  
本文对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及其内涵进行了界定,认为目前的农业保险是以气象灾害保险为主,且存在农业灾害风险分散机制不完善与农户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法律法规滞后、农业灾害保险尚未规范化和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制度建设任重道远等问题。指出衡量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成败的四个关键因素,即农民自愿参保率的高低、政府参与气象巨灾风险分担、促进农民保收增收和适度的商业化运作。提出推进我国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即完善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法规和标准体系、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制度、大力推进天气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引入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市场竞争及灾害救济向参加灾害保险的客户倾斜的机制、加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高海霞  王学冉  
巨灾保险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既可以由政府提供,也可以由市场提供,单纯依靠政府和私人市场提供都存在较大弊端,政府和私人部门合作,采用混合供给模式可以形成互补优势,提高效率,这已成为国际巨灾保险市场发展的一大趋势。本文以混合供给模式下的巨灾保险市场为对象,分析巨灾保险市场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并对如何构建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陆莹  彭丹  
被保险人处于自身利益驱动会产生道德风险行为,而道德风险的产生不仅增加保险公司的保险成本,还会影响了保险公司的定价策略。因此,运用博弈论相关知识分析保险公司应该如何定价,以有效避免被保险人的道德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勤  
指数保险在政府巨灾风险管理的应用为更好地解决灾后救助和灾后重建的资金支持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案国是遭受地震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我国发生的破坏性地震占全球的1/3,死亡人数占全球的1/2,高达60万人。我国有22个省会(首府)城市和2/3的百万以上人口大城市位于地震带。与此同时,我国台风、暴雨和洪水灾害频发、规模大,每年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人口增加、财富集中、整体国民物质生活水平提升,巨灾带来的经济损失或将超越国家财政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田玲  姚鹏  王含冰  
本文以地震风险为研究对象,以投保意愿与支付意愿作为巨灾保险需求的两个代理变量,并以楚雄州681个农户作为研究样本,从防灾减灾中的政府行为与风险感知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巨灾保险需求机制背后蕴藏的"慈善危害"(Charity Hazard)与风险感知效应。结果发现,防灾减灾中政府的工程预防行为会显著降低个人的巨灾保险需求,政府的非工程行为与灾后救助没有表现出"危害"效果,反而起到了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风险感知水平与巨灾保险需求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其对巨灾保险需求的作用力会受到政府行为的削减。这些结果表明,政府在灾害救助中的职能与个体巨灾风险感知对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志强  
浅谈保险公司在保险防灾防损中的作用○李志强一、保险公司在保险防灾防损中的主导作用及其表现形式保险防灾防损是指对保险责任范围内的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进行预防、抢救、分析,从而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保险财产的损失。保险防灾防损不仅仅是保险公司单方面的行为,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宗军  
谨以此文祭奠汶川"5·12"大地震的殉难者,你们付出了鲜血、生命和家园,你们鞭笞着保险工作者的心灵,你们的呼唤显出社会对巨灾保险的期盼。愿我们的理论和你们的亡灵能推动和加速我国巨灾保险体系的建设。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黄觉波  王静  徐明东  
在简化的Lucas-Prescott(1974)的模型基础上,本文说明了失业保险中失业保险金对搜寻努力存在着负效用,并分别就无失业保险、完全失业保险、不完全失业保险、失业保险金过低等四种情况,分析了道德风险的产生机制以及克服道德风险的激励机制。针对失业保险中的道德风险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失业期内单调下降的失业保险金支付方法,征收失业保险税或奖励再就业,对失业工人的搜寻努力进行监督和惩罚,执行劳动福利计划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许飞琼  
灾害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异常现象,巨灾更以其巨大的破坏力及惨烈后果而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的威胁。巨灾不可避免,巨灾损失也不可避免,因此,必须正视巨灾发生及其发展规律,对巨灾损失除建立正常的补偿机制,还有必要建立专门的巨灾保险制度。中国的巨灾保险制度应当根据巨灾种类及相关国情要素体现出自己的特点。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段胜  吕煌芹  
在市场化的巨灾保险机制运行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风险识别问题容易导致巨灾保险合同偏离最优均衡状况进而诱发市场失灵,因此,合理有效的识别投保人的风险类型显得尤为重要。在以信息经济学中的逆向选择与信号传递理论为基础,利用不完全动态信息博弈模型对巨灾保险中的风险识别模式进行研究后的结果表明,后验风险识别模式同样可以有效甄别投保人的风险状况,风险分离均衡后的巨灾保单可以在多期的合同中达到精练贝叶斯均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祁祥  郑伟  孙立明  李海涛  锁凌燕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如何对中国巨灾风险进行管理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文章从中国巨灾风险与其管理现状出发,借鉴美国全国洪水保险计划、美国加利福尼亚地震局、日本家庭地震保险体制和英国洪水保险体制的经验,结合中国再保险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重视支持巨灾风险管理、建立多层风险分担机制、鼓励公众参与巨灾保险、大力培育再保险市场主体、加强和完善政府保险监管等政策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曾立新  
巨灾风险,一般包括地震、洪水和飓风等重大自然灾害,因其存在逆向选择、风险过于集中、预期损失难以估测等特点,在保险理论上往往被视为不可保风险,因而出现市场失灵。美国联邦和各州政府通过实施类别齐全的巨灾政府保险项目,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私营保险市场上巨灾保险可供性和可负担性的问题。借鉴美国的经验,我国应建立承保风险一体化的、风险融资渠道多层次的、由私营保险公司主办的、由政府大力支持的、可持续发展的巨灾保险体系。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何小伟  
本文总结了国外学术界对政府干预巨灾保险市场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集中探讨了"政府干预巨灾保险市场的背景"、"政府是否应当干预巨灾保险市场"、"政府应该怎样干预巨灾保险市场"这三个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略做了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