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40)
2023(6976)
2022(5813)
2021(5836)
2020(5019)
2019(11815)
2018(11710)
2017(22590)
2016(11821)
2015(13691)
2014(13492)
2013(13321)
2012(12026)
2011(11103)
2010(11194)
2009(10544)
2008(10317)
2007(8697)
2006(7508)
2005(6969)
作者
(32193)
(26730)
(26683)
(25579)
(17126)
(12642)
(12139)
(10513)
(10258)
(9418)
(9289)
(9079)
(8600)
(8495)
(8462)
(8327)
(8073)
(7718)
(7581)
(7314)
(6617)
(6584)
(6328)
(6117)
(6071)
(5999)
(5838)
(5512)
(5267)
(5150)
学科
(53438)
经济(53391)
(30945)
管理(30061)
方法(29219)
数学(27370)
数学方法(26867)
(23245)
企业(23245)
中国(18573)
(12815)
贸易(12806)
(12632)
(11903)
(11037)
(10979)
银行(10978)
保险(10946)
(10774)
(10713)
(10515)
(9508)
金融(9507)
业经(8954)
理论(7806)
(7727)
(7295)
农业(7262)
环境(6553)
技术(6465)
机构
大学(170116)
学院(167578)
(79680)
经济(78462)
管理(66927)
研究(57586)
理学(57424)
理学院(56873)
管理学(55768)
管理学院(55480)
中国(50720)
(36316)
(35891)
科学(31578)
财经(28981)
(27798)
(26782)
经济学(26389)
中心(26281)
研究所(25362)
北京(23965)
经济学院(23810)
财经大学(22056)
(21992)
(21877)
业大(20754)
(20613)
(19180)
师范(19030)
商学(17800)
基金
项目(111017)
科学(88937)
基金(84859)
研究(80414)
(73809)
国家(73347)
科学基金(63529)
社会(54057)
社会科(51471)
社会科学(51458)
基金项目(43061)
自然(40557)
自然科(39734)
自然科学(39726)
自然科学基金(39055)
(38674)
资助(37505)
教育(37383)
(33964)
编号(30531)
(26534)
重点(24878)
成果(24456)
国家社会(23867)
中国(23489)
教育部(23398)
(22755)
(22675)
人文(21919)
大学(21691)
期刊
(79344)
经济(79344)
研究(54293)
中国(32601)
(25849)
管理(25212)
科学(22844)
学报(21601)
(21087)
金融(21087)
(19350)
大学(17665)
学学(16695)
技术(15385)
经济研究(14796)
财经(14674)
教育(14414)
农业(13459)
(12612)
统计(11391)
(11013)
问题(10257)
业经(10217)
世界(10109)
国际(10020)
(9919)
技术经济(9321)
决策(9063)
(8688)
理论(7503)
共检索到2502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许飞琼  
灾害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异常现象,巨灾更以其巨大的破坏力及惨烈后果而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的威胁。巨灾不可避免,巨灾损失也不可避免,因此,必须正视巨灾发生及其发展规律,对巨灾损失除建立正常的补偿机制,还有必要建立专门的巨灾保险制度。中国的巨灾保险制度应当根据巨灾种类及相关国情要素体现出自己的特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卓志  吴婷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多起地震,再一次强烈呼唤我国地震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本文在分析总结我国地震巨灾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全面考察和比较了国际上地震巨灾保险制度模式的利弊和建设的有益经验,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法,提出了我国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地震巨灾保险制度模式及其适合性,文章还进一步建构了我国地震巨灾保险制度的具体内容以及发挥模式优势的政策支持与保障条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庆洪  葛良骥  凌春海  
巨灾风险不仅对当今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威胁,也对商业保险公司提出了巨大挑战。传统理论认为,导致巨灾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在于信息不对称,但实质上其影响相对有限。导致市场失灵的客观原因在于资本市场不完善和流动性不足,而主观上则要归咎于保险公司的模糊厌恶和公众的过度反应。巨灾风险管理需要政府和商业保险公司的积极合作。建立我国巨灾保障机制的对策:建立巨灾准备基金;政府充当"临时贷款人",提供临时流动性;建立巨灾共保体,形成行业性风险分散渠道;发行巨灾债券,进一步分散风险;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商业保险公司积极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段胜  吕煌芹  
在市场化的巨灾保险机制运行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风险识别问题容易导致巨灾保险合同偏离最优均衡状况进而诱发市场失灵,因此,合理有效的识别投保人的风险类型显得尤为重要。在以信息经济学中的逆向选择与信号传递理论为基础,利用不完全动态信息博弈模型对巨灾保险中的风险识别模式进行研究后的结果表明,后验风险识别模式同样可以有效甄别投保人的风险状况,风险分离均衡后的巨灾保单可以在多期的合同中达到精练贝叶斯均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包璐璐  江生忠  
农业保险对于分散农业风险、稳定农业生产收益、保障农民切身利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农业巨灾风险的存在,削弱了保险公司在农户之间、作物之间、地区之间分散风险的能力,使得农业保险的经营面临着财务稳定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直至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仍不健全,尽快建立和完善国家层面的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体系对防范农业巨灾风险、分担农业大灾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蒙特卡洛仿真,测算了直保公司购买商业性再保险、政府为农业保险公司兜底、政府出资购买再保险和政府通过政策性农业再保险公司经营再保险四种模式下,农业保险各参与方的平均支出、波动情况、最大支出和赔付缺口,从风险分散体系各方支出的角度来探讨我国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模式的选择。经过研究,本文认为政府通过政策性农业再保险公司经营再保险是分散我国农业保险巨灾风险的最优选择,既能有效分散巨灾风险、平滑赔付波动,同时又能使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保持在较优水平。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玮  孙双琳  
本文旨在研究公私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PP)框架下政府与保险机构在地震巨灾保险中的风险与风险分配机制。首先对PPP地震巨灾保险全生命周期公私共担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需要进行分配的主要是市场需求风险和偿付能力风险。之后在风险分配原则的指导下,明确各阶段不同类型风险的责任主体,并构建风险分配模型。最后通过蒙特卡洛仿真模拟,对不同风险分配比例的三种市场需求风险分配模式和三种偿付能力风险分配模式进行比较与选择。研究表明,通过财政补贴地震巨灾保险保费的方式,政府可以承担部分市场需求风险,提高保险覆盖率。承保地震灾害损失的偿付能力风险主要交由商业保险和再保险机构负担,超出市场化机制责任分层和地震巨灾基金支持的重大地震灾害损失由政府承担,能够促进公私长期稳定合作,推进完善地震巨灾保险制度的较优模式,本文拓展了PPP模式风险分配框架在地震巨灾保险中的应用,为地震巨灾保险模式选择提供新的理论支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树红  陈浩  杨世稳  
近年来,全球巨灾频发,由此造成的损失也迅速攀升。中国也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2008年的中国经受了年初雪灾和"5.12"汶川大地震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但我国巨灾风险分散相对滞后。因此,研究巨灾风险管理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国外几种典型的巨灾风险分散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我国巨灾风险分散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史培军  李曼  
发行巨灾彩票,能够在灾后迅速提供救灾资金,保障恢复重建顺利进行,成为巨灾风险转移的新武器年来,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自然灾害事件频发,全球社会经济系统遭受到日益严重的直接打击和间接影响,对自然灾害特别是巨灾的管理迫在眉睫。风险转移是区域综合灾害风险防范结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分散灾害风险、补偿灾害损失和保障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手段。在发展中国家,自然灾害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较大、GDP占比高,而以保险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苑达  
本文分析了不同类型巨灾保险制度模式的优劣及其对我国的适用性,认为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构造应当以日本的国家地震保险制度模式为主要借鉴对象,并取其他巨灾保险制度模式之长,同时又要符合我国的国情。在此基础上,本文从风险承担主体、责任限额及其划分、风险分散和巨灾防损等方面勾勒了我国居民家庭财产巨灾保险制度的基本架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卜庆国  
农业巨灾保险是农业风险转移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分析了美国、加拿大、日本和印度4国农业巨灾风险的发展历程、机构职能以及风险分散方式,并就4种模式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其共同点和差异之处,最后提出了国外农业巨灾保险制度模式对中国的相关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卜庆国  
农业巨灾保险是农业风险转移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分析了美国、加拿大、日本和印度4国农业巨灾风险的发展历程、机构职能以及风险分散方式,并就4种模式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其共同点和差异之处,最后提出了国外农业巨灾保险制度模式对中国的相关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欣  
1.巨灾保险模式。目前国际上巨灾保险的运行模式,按照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可划分为三种:一是政府主导型,即政府通过法律建立强制性巨灾保险制度;二是市场主导型,即投保人通过自愿投保的方式向商业保险公司购买保险,政府只是给予适当的协助和补贴;三是政府与市场合作型,即保险公司只承担部分保险责任,政府通过公共财政承担最终的再保险责任。从目前情况看,辽宁省并不具备实行强制保险的经济基础,另外由于我国再保险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蕴遐  关恒业  
核工业保险共保体和农业保险再保共保体是我国保险业发展历史上两个运作较为成功的共保体模式。通过对上述两个共保体的博弈分析,观察共保体机制下的两方主要的利益主体,即处于市场主导地位的大型保险公司及参与经营或潜在参与市场经营的其他小型保险公司的策略选择。针对核保险和农业保险的不同风险特征和市场情况,分别讨论两方利益主体在共保体模式和机制下合作经营、选择各自独立经营,或不参与该类保险经营时的支付函数及效用水平,得出尽管各利益主体所处的位置不同,但均可在共保模式下合作经营的策略上取得纳什均衡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这两种成功的共保体的共性和特性,分析了适应共保体模式的风险类型及特征,包括风险和损失...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军  
以浙江省推行的农业巨灾保险模式为基础,结合广东、黑龙江等地的巨灾保险实施经验,以创新林业巨灾保险模式和提升林业风险管理效率为目标,从林业巨灾风险管理的角度对林业巨灾保险模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的林业巨灾风险管理以政府财政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存在救灾财政负担较重、救灾模式单一、救灾效率不高等问题,无法满足林业风险管理的需求;通过结合当地特色林产品创新林业巨灾保险险种、引入商业保险机制,选用符合地方实际的巨灾保险模式通过市场化运作可有效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转变政府的风险管理职能;创新林业巨灾保险应重视事前预防、提升商业保险的参与度、适时推行指数保险。因此,浙江省林业巨灾保险宜采用财政保险体系和专业保险体系相结合的模式,对于台风、火灾等风险而言宜采用财政保险体系,对于地方特色性的林业而言宜采用专业保险体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海霞  王学冉  
随着全球巨灾风险事件不断发生,巨灾风险管理制度建设意义凸显,特别是巨灾保险基金的建立,为巨灾应急与损失补偿提供了雄厚的资金基础与制度保障。本文考察了美国、英国、土耳其和加勒比地区的巨灾保险基金,对其中三种基金运作模式从融资、投资、管理机构、损失分担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对比研究,并从中探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巨灾保险基金运作模式及发展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