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37)
2023(11134)
2022(9922)
2021(9501)
2020(7893)
2019(18387)
2018(18422)
2017(36106)
2016(19843)
2015(22322)
2014(22220)
2013(21847)
2012(20194)
2011(18252)
2010(18246)
2009(16608)
2008(16205)
2007(14265)
2006(12592)
2005(11050)
作者
(56906)
(46992)
(46541)
(44610)
(30197)
(22467)
(21226)
(18485)
(17853)
(17065)
(16154)
(15868)
(15063)
(14918)
(14653)
(14515)
(14059)
(14059)
(13456)
(13404)
(11696)
(11640)
(11361)
(10669)
(10540)
(10451)
(10418)
(10381)
(9460)
(9285)
学科
(75110)
经济(75027)
管理(57834)
(56082)
(47323)
企业(47323)
方法(34076)
数学(29129)
数学方法(28736)
(21407)
中国(19690)
(19500)
(17248)
业经(17198)
地方(16520)
农业(14145)
(14134)
贸易(14128)
(14039)
(13737)
(13710)
理论(13234)
(12852)
技术(12604)
(12360)
财务(12295)
财务管理(12274)
环境(12077)
(11877)
企业财务(11609)
机构
大学(277086)
学院(276544)
管理(114036)
(108310)
经济(105783)
理学(98635)
理学院(97568)
管理学(96015)
管理学院(95489)
研究(93418)
中国(68617)
(59774)
科学(58319)
(49651)
(46718)
(43406)
研究所(42666)
业大(41910)
中心(41755)
(40542)
财经(39582)
北京(38289)
(36848)
师范(36573)
(35941)
(34998)
农业(33388)
(33005)
经济学(30317)
师范大学(29357)
基金
项目(190196)
科学(148687)
研究(141147)
基金(136345)
(118458)
国家(117444)
科学基金(100428)
社会(85909)
社会科(81315)
社会科学(81293)
(74152)
基金项目(72707)
自然(66253)
自然科(64603)
自然科学(64591)
教育(64305)
自然科学基金(63423)
(62573)
编号(58839)
资助(56707)
成果(48226)
重点(42133)
(41554)
(40568)
课题(40499)
(39113)
创新(36299)
项目编号(36224)
科研(36181)
教育部(35532)
期刊
(120431)
经济(120431)
研究(82822)
中国(48971)
学报(42652)
管理(41848)
科学(40390)
(38960)
(35683)
大学(32540)
教育(32344)
学学(30547)
农业(27134)
(24316)
金融(24316)
技术(23803)
业经(20945)
财经(18223)
经济研究(18219)
图书(15752)
问题(15747)
(15353)
科技(14454)
理论(14380)
(13421)
实践(13395)
(13395)
技术经济(13367)
林业(13348)
现代(13303)
共检索到4036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琦  王豁然  
在福建省华安县建立的巨桉子代测定林,包含代表全分布区的150个自由受粉家系。对树高、胸径、枝角和木材基本密度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存在着极显著的遗传差异,木材基本密度在种源间和家系间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1、4、15、5号种源和A、B、C、D、E、F家系的木材基本密度都较大。生长性状与木材基本密度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个体间在各性状上的变异幅度都很大,实施个体选择比家系选择能提高6-25%的增益量。利用木材基本密度和主要生长性状编制选择指数进行个体选择的效果最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善枝  张志毅  
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植物低温诱导特异性蛋白及其相关基因的分离、鉴定、表达调控与植物抗寒冻性关系 ,植物抗寒冻性基因工程研究动态 .目前已从多种植物中分离鉴定出 5 0多个受低温诱导表达的基因 ,并从 4个方面进行植物抗寒冻性基因工程研究 .此外 ,该文还对今后开展毛白杨抗冻性改良的研究提出一些看法 .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庞启华  李生荣  余敖  黄光永  
从四川麦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实际出发,分析了影响四川省小麦产量潜力进一步提高的限制因素,肯定了“以矮秆为基础,穗重为中心,调整株叶型,提高穗粒数”的育种策略,提出高产再高产应在一定有效穗数的基础上,以通过培育长穗和多小穗来提高穗粒数进而实现提高单穗重的目的为主攻目标,并对进一步提高四川小麦品种产量潜力所需采取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康向阳  
该文针对国内外社会和经济环境变化对杨树需求的影响,在分析毛白杨遗传改良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毛白杨良种选育工作思考和实践结果,提出新一轮毛白杨遗传改良策略。即针对不同的栽培区和不同的生产应用需求制定育种目标,重点选育速生、优质、高抗的用材林和绿化雄株品种,以及抗寒抗旱、耐高温水湿品种。针对毛白杨分布区气候区划以及自然群体遗传分化特点,在不断充实位于分布区南部的冠县基因库的同时,增设北部基因资源保存库,实现毛白杨基因资源分区域有效保存和利用。针对毛白杨良种选育中一直未能充分利用母本效应的问题,通过基因库半同胞子代群体分析筛选育性好、一般配合力高的毛白杨母本,采用分子标记鉴定半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建民  李光友  陆钊华  白嘉雨  卢国桓  王尚明  
对5个地点81个自由授粉家系尾叶桉子代测定3a的生长性状进行分析与遗传评估,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在家系、地点间和家系与地点交互效应上存在极显著的差异。通过选择确定了44、47、50、66、68和88号家系为广谱型优系,同时分别选出了适宜5个试点造林区的优系各5个。测试结果对新会大泽尾叶桉种子园实施良种分类定向供种和留优去劣的遗传间伐提供了依据。若根据广谱型和局地型优系按型分系采种,实施分类定向供种其材积遗传增益为3 37%~10 57%;若对种子园实施留优去劣疏伐,其遗传增益可达6 74%~21 14%。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陈艳娇  
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措施,推进内审发现问题整改,真正使整改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攻克审计监督的“最后一公里”,推进审计成果的最终转化,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提升整改的领导层次,激发整改的内生动力。内审机构应在党组织、董事会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将审计发现的问题和整改情况定期向党组织和董事会报告。有利于党组织和董事会对报告进行审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立凯  郭涛  刘永柱  王慧  陈志强  
传统水稻育种技术最主要瓶颈是选择效率低和周期长。为了提高水稻优异材料选育和杂交稻组配效率,创新水稻分子育种策略,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多基因聚合和早世代杂交组配,展开水稻恢复系分子改良和杂交新组合的调查评价。供体亲本H318与恢复系亲本华占进行杂交,通过选择和设计关键有利基因的分子标记,利用毛细管电泳基因分型技术,将Wxb、fgr、Xa23、Pi2、Pi46以及Pita 6个稻米品质、香味、抗白叶枯病和抗稻瘟病相关功能基因进行聚合利用。通过多世代的田间生物学性状调查,米质、抗性等表型鉴定,获得14份以恢复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建民  白嘉雨  陆钊华  
从华南地区发展桉树工业纤维用材林对高产、优质、抗逆新品种需求的迫切性出发 ,分析了桉树引种成功之后遗传改良现状和存在问题 ,提出要实现华南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 ,必须建立和完善桉树长期可持续遗传改良体系 ,坚持以多世代群体遗传改良为基础 ,种间杂交无性转化利用为突破 ,加快育种增益转化为生产力的育种思路 ;强调新世纪桉树育种要重视常规育种与分子遗传研究相衔接 ,通过群体、个体、细胞和分子多层次多育种方式的相互交叉 ,充分利用各层次的遗传变异 ,提高育种效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白嘉雨  
本文从我国桉属树种遗传改良工作存在问题着手,根据桉属的生物学特性,论述了育种策略、育种计划、杂种利用、种子生产基地、无性系林业等当前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强调遗传改良工作的成败取决于正确的育种策略和一个完整的育种计划。加强对基因资源的管理并进一步补充完善育种群体是育种工作者的主要工作领域。从整体出发,在不断扩大育种群体、提高遗传品质的同时,为生产提供更多、更好的种和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鲍甫成  罗建举  
本文以尾叶桉×巨桉 (Eucalyptusurophylla×E .grandis)F1 子代林为材料 ,研究了主要生长和材质性状的变异规律 ,并对它们的遗传参数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 ,尾叶桉×巨桉F1 子代 :(1)树高、胸径和绝干材重主要受到父本的遗传控制 ;(2 )木材密度同时受到父本、母本和父母交互作用的不同程度遗传控制 ;(3)纤维长度和微纤丝角受到很强的母本遗传作用 ,管孔弦径、木材胞壁率、木纤维比量和 1%NaOH抽提物含量受到很强的父本遗传作用 ,纤维长宽比仅受到一般程度的父本遗传作用 ,导管比量同时受到父本和母本很强的遗传作用 ;(4)纤维壁腔比主要是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跃建  
建国以来,通过育种,使四川小麦品种的产量水平上了三个台阶,稳产性和适应性也得到提高,主要农艺性状改进明显。但最近10多年来,四川小麦超高产育种一直面临三个问题:产量潜力没有大突破;稳产性和适应性的改良不及丰产性;主要农艺性状没有大的改变。培育超高产品种有三种策略:培育适宜高肥水地区、产量稳定过7500kg/ha的品种;培育适宜中产地区、产量稳定超过5250kg/ha的品种;培育在高产地区产量达7500kg/ha、中产地区5250kg/ha、丰产性和稳产性都突出的突破性品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少雄  周国福  林义辉  
试验设造林密度和追肥 2因素 ,每个因素 6个水平 ,4次重复。在参试的处理范围内 ,初植密度越大 ,其数量成熟和轮伐期的年龄越小 ;密度处理从 1到 6达到数量成熟的年龄分别为 5 5、6 2、6 6、6 7、6 8、6 4a ;最佳轮伐期分别为 5、6、7、7、7、6a ,这时的内部收益率分别为 2 4 8%、2 3 9%、2 3 5 %、2 2 8%、2 1 6 %、2 4 1%。施肥处理 1到 6的数量成熟年龄分别为 6 3、6 6、6 5、6 .5、6 .5、6 .6a ,全部在6 .3  6 .6a之间 ,而轮伐期分别是 6、7、6、6、6、7a ,这时的内...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豁然  王琦  
1963年中国首次从古巴引种加勒比松古巴变种,10a后又从危地马拉引种加勒比松洪都拉斯变种和加勒比松巴哈马变种,而变种与种源结合进行的多点试验却始于1983年。加勒比松3个变种现已进入系统的种源与子代测定阶段。目前,应用多群体育种策略建立复合实生育种种子园,这种途径不仅能把遗传测定、选择育种和种子生产结合起来,而且也考虑到基因保存和未来的长期育种需求,可能是当前加勒比松引种改良的最佳选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阮锡根  潘惠新  李火根  黄敏仁  
利用X射线衍射仪(D-max3B型)改装成直接扫描式X射线木材密度计,可快速、高效测定水材密度组成,即水材平均密度,平均早材密度,平均晚材密度,最大木材密度,最小木材密度,木材密度梯度和木材密度的变异幅度,为材性改良提供了新手段。本文用X射线木材密度计测定17个树种木材密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