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96)
- 2023(10565)
- 2022(9196)
- 2021(8827)
- 2020(7031)
- 2019(16455)
- 2018(16327)
- 2017(31430)
- 2016(17130)
- 2015(19250)
- 2014(19219)
- 2013(18908)
- 2012(17060)
- 2011(15296)
- 2010(15008)
- 2009(13494)
- 2008(12770)
- 2007(10872)
- 2006(9286)
- 2005(7908)
- 学科
- 济(64294)
- 经济(64226)
- 管理(47470)
- 业(44651)
- 企(37425)
- 企业(37425)
- 方法(30684)
- 数学(26402)
- 数学方法(26082)
- 农(17734)
- 中国(16613)
- 财(15234)
- 业经(15208)
- 学(14926)
- 地方(14277)
- 农业(12046)
- 理论(11508)
- 贸(11339)
- 贸易(11333)
- 和(11172)
- 易(10991)
- 环境(10581)
- 技术(10513)
- 制(10489)
- 教育(9879)
- 务(9701)
- 财务(9628)
- 财务管理(9613)
- 划(9299)
- 企业财务(9105)
- 机构
- 大学(235709)
- 学院(235061)
- 管理(96422)
- 济(87198)
- 经济(85147)
- 理学(84477)
- 理学院(83535)
- 管理学(82057)
- 管理学院(81646)
- 研究(76876)
- 中国(54562)
- 京(50359)
- 科学(50181)
- 财(38435)
- 所(38153)
- 业大(37269)
- 农(36801)
- 研究所(35224)
- 中心(34418)
- 江(32808)
- 范(31904)
- 北京(31829)
- 师范(31626)
- 财经(31527)
- 院(28952)
- 经(28717)
- 农业(28716)
- 州(27243)
- 技术(26011)
- 师范大学(25587)
- 基金
- 项目(170052)
- 科学(132564)
- 研究(125538)
- 基金(121257)
- 家(105780)
- 国家(104867)
- 科学基金(89673)
- 社会(76324)
- 社会科(72169)
- 社会科学(72150)
- 省(67382)
- 基金项目(65337)
- 自然(58992)
- 自然科(57561)
- 自然科学(57549)
- 教育(57292)
- 划(56646)
- 自然科学基金(56479)
- 编号(52473)
- 资助(49335)
- 成果(42104)
- 重点(37733)
- 部(36503)
- 发(36371)
- 课题(35992)
- 创(35585)
- 创新(33037)
- 项目编号(32628)
- 科研(32556)
- 大学(31517)
共检索到329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金文
为培育巨尾桉大径材,对造林密度为1 650株.hm-2的10年生巨尾桉,开展二次间伐试验,首次间伐在造林后3 a进行,第二次间伐在第1次间伐后3 a进行,分别设置间伐株数2/3、1/2、1/3及不间伐(对照)4种间伐强度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析不同间伐强度对巨尾桉林分胸径、树高、单株材积、林分蓄积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第2次间伐保留密度为645株.hm-2的林分,其平均胸径23.6 cm、立木单株材积0.552 5 m3、林分蓄积356.379 m3.hm-2、经济效益为293 385元.hm-2,分别比对照增加21.2%、54.2%、5.2%、28.4%,均优于其他不同处理。表...
关键词:
巨尾桉 大径材 间伐试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潘辉 张金文 林顺德 赖银华 王丽梅
对造林密度为 1 65 0株·hm- 2 的 3a生巨尾桉林分 ,设置 1 /2、1 /3、1 /4共 3个间伐强度及不间伐对照4个处理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 ,研究不同间伐强度对巨尾桉林分胸径、树高、材积和生物量等生产力的影响。通过间伐前及间伐后 3a各标准地的连续定位调查 ,对其生长量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间伐强度对间伐 3a后的林分胸径生长、立木单株材积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 ;对林分树高、蓄积量及生物量生长有一定的影响 ,但不显著。根据试验结果得出 ,通过间伐能提高巨尾桉人工林的生产力 (包括间伐木材积 ) ,间伐后保留木的密度宜控制在 1 1 0 0株·hm- 2 左右 ,林分的生...
关键词:
巨尾桉 间伐强度 密度 生产力 生物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少雄 周国福 林义辉
试验设造林密度和追肥 2因素 ,每个因素 6个水平 ,4次重复。在参试的处理范围内 ,初植密度越大 ,其数量成熟和轮伐期的年龄越小 ;密度处理从 1到 6达到数量成熟的年龄分别为 5 5、6 2、6 6、6 7、6 8、6 4a ;最佳轮伐期分别为 5、6、7、7、7、6a ,这时的内部收益率分别为 2 4 8%、2 3 9%、2 3 5 %、2 2 8%、2 1 6 %、2 4 1%。施肥处理 1到 6的数量成熟年龄分别为 6 3、6 6、6 5、6 .5、6 .5、6 .6a ,全部在6 .3 6 .6a之间 ,而轮伐期分别是 6、7、6、6、6、7a ,这时的内...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士韬 欧阳林男 陈少雄 杨嘉麒
[目的 ]探究不同强度的间伐与修枝对尾巨桉林分生长的影响,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并验证模型对间伐和修枝处理下尾巨桉林分生长的预测作用,为尾巨桉的高效经营技术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以南方国家级种苗示范基地20%、40%和60%间伐与38.18%、42.39%和48.18%修枝强度的尾巨桉为对象,在处理后连续7 a调查林分生长指标,计算累积增量,分析不同间伐和修枝处理对林分生长增量的影响,并运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5种林分生长累积增量对间伐和修枝响应的预测模型,以均方根误差、Kappa值和Pearson相关系数对模型预测效果进行对比,判断最优模型。[结果 ]间伐促使尾巨桉林胸径、冠幅和单株材积的增长,但不促进树高增长和出材量增加,60%间伐的样地尾巨桉胸径和单株材积增量最高,20%间伐的冠幅增量最大,不间伐的树高增量最高。修枝促进尾巨桉胸径增长,对树高和蓄积量增长无影响,38.18%修枝的胸径增量最高,60%间伐+48.18%修枝是处理中有助于尾巨桉林分生长的组合。间伐和修枝均能促进尾巨桉林分径阶分布右偏,但修枝的效果不如间伐显著。综合来看,隐含层节点数为4的尾巨桉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最低,Kappa系数和r值最高,可预测7 a内的间伐和修枝效果。[结论 ]间伐和修枝均显著促进尾巨桉林分生长和径阶分布右偏。高强度间伐和修枝相结合更有助于尾巨桉人工林生长和大径材培育。合理的BP神经网络模型能准确地预测间伐和修枝对林分生长的促进效果,是林分生长预测的优异模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鹏 胡传双 李凯夫
利用三层尾巨桉单板之间嵌入与两张性能相同的金属薄板组成五层尾巨桉单板/金属网层积复合材,并采用预实验优化的热压工艺参数压制成板。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10.0建立了尾巨桉/金属网复合材料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了尾巨桉/金属复合材料界面自由边附近与板材内部界面剪切应力分布规律,确定了最可能引起分层破坏的剪切应力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复合材料四层界面处3个剪切应力的二维应力场分布云图表明自由边附近出现奇异应力的分布特征,自由边处剪切应力τxy的值最大,其最大值为14.0MPa;(2)复合材料四层界面处3个剪切应力的三维应力场分布云图表明在四层界面处剪切应力τxy的应力集中现象...
关键词:
人造板 层积材 有限元分析 层间应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鹏 胡传双 李凯夫
利用三层尾巨桉单板之间嵌入与两张性能相同的金属薄板组成五层尾巨桉单板/金属网层积复合材,并采用预实验优化的热压工艺参数压制成板。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0.0构建了尾巨桉/金属网复合材料的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模拟了尾巨桉/金属复合材料界面自由边附近与板材内部界面应力的分布规律,解明了最可能引起分层破坏的正应力的分布规律。主要结果与发现如下:(1)复合材料四层界面处三个正应力的二维应力场分布云图表明自由边附近出现奇异应力的分布特征,自由边处正应力σx的值最大,其最大值为99.72 MPa;(2)复合材料四层界面处三个正应力的三维应力场分布云图表明在四层界面处正应力的应力σx集中现象...
关键词:
层积材 有限元分析 层间应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鲍甫成 罗建举
本文以尾叶桉×巨桉 (Eucalyptusurophylla×E .grandis)F1 子代林为材料 ,研究了主要生长和材质性状的变异规律 ,并对它们的遗传参数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 ,尾叶桉×巨桉F1 子代 :(1)树高、胸径和绝干材重主要受到父本的遗传控制 ;(2 )木材密度同时受到父本、母本和父母交互作用的不同程度遗传控制 ;(3)纤维长度和微纤丝角受到很强的母本遗传作用 ,管孔弦径、木材胞壁率、木纤维比量和 1%NaOH抽提物含量受到很强的父本遗传作用 ,纤维长宽比仅受到一般程度的父本遗传作用 ,导管比量同时受到父本和母本很强的遗传作用 ;(4)纤维壁腔比主要是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敬贤 沈隽 曾彬
【目的】明确巨尾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成分和气味特征,阐明其来源和释放机理,为巨尾桉的科学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嗅闻(GC-MS-O)技术,测试不同含水率下巨尾桉心材和边材释放的VOCs成分、气味化合物气味特征和气味强度等指标。【结果】巨尾桉共释放41种VOCs,其中13种是气味化合物,桉叶油醇、樟脑、莰烯是巨尾桉释放的主要单体气味化合物,且巨尾桉心材和边材释放的萜类气味物质差异显著,龙脑和γ-松油烯仅存在于巨尾桉心材。木材含水率显著影响巨尾桉气味化合物中萜类、醛类、烃类和醇类等组分的释放,随着含水率的降低,边材气味化合物释放量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心材气味化合释放量则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规律;受含水率的影响边材释放物中质量浓度变化显著的组分是萜类和醛类化合物,而心材释放物中变化明显的组分是萜类和醇类。含水率高于30%时,心材气味化合物释放量显著高于边材,含水率10%~30%时则释放量明显低于边材。萜类是构成VOCs和气味化合物的最大组分,释放出樟脑气味和松香味。醛类化合物是第二大组分,主要贡献果香味。樟脑和果香气味是巨尾桉的主要气味特征,甜花香、杏仁油、松香、皮革等气味起修饰作用。随着含水率降低,巨尾桉边材和心材的气味强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边材受含水率影响波动幅度最大的气味特征是果香,而心材受影响最大的则是樟脑味。相较于刚采伐的巨尾桉释放出强烈的樟脑味,干燥处理后,樟脑味减弱,与果香相辅相成。【结论】巨尾桉释放出了丰富的萜类化合物,可以有助于抗炎杀菌,对人体有保健作用;干燥后木材散发出的气味可以使居住者感到轻松愉悦、精神饱满,适合应用于室内和康复景观中。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广华 陈瑞英
对比人工林巨尾桉素材和压缩率20%-60%处理材的微观结构,分别计算其空隙度,得出处理材细胞压缩顺序为:薄壁细胞—导管细胞—木纤维细胞.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推导理论空隙度(C0)与测定空隙度(C1)、压缩率(k)的关系式:C0=1.451C1+21.096k-24.725;绝干密度(ρ0)与测定空隙度(C1)、压缩率(k)的关系式:ρ0=-0.0228C1-0.332k+1.962.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冠军 郑宏 林开敏 林强 邹显花 曹光球 马祥庆
通过研究两种不同间伐密度管理模式对34年生杉木人工林生长及大径材产量的影响,得到如下结果:(1)与仅经过1次强度间伐的密度管理模式林分相比,经2次强度间伐的密度管理模式林分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更大,径阶分布范围更为集中,高径比更小,尖削度更大.(2)就林分蓄积量和材种结构而言,经1次强度间伐的密度管理模式林分的蓄积量明显大于2次强度间伐的密度管理模式林分;经2次强度间伐的密度管理模式林分大径材及超大径材(D≥40)出材量更高.表明两次强度间伐的密度管理模式更适合杉木大径材的培育.
关键词:
杉木 密度管理模式 大径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荷美
“巨尾桉种质胶丸常温保存研究”成果通过鉴定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曹月华副研究员主持研究的“巨尾桉种质胶丸常温保存研究”成果于1994年12月20日通过鉴定。采用常温保存巨尾桉种质资源,投资少,适合我国情况,对保护植物资源,发展优良桉树造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曹月华 刘文明
巨尾桉组培苗的节段(包括茎尖、第1和第2节段)用海藻酸钠包成胶丸,胶丸埋于无营养的琼脂培养基内,在25~30℃,15001x(10~14)一般培养室条件下,保存10个月时,再生率可达52%,研究证实这是一种可行的种质保存方法。光照是保存的必要外部条件。低浓度(1.5%~2%)海藻酸钠比高浓度(5.5%)有利于维持种质的活力。胶丸基液筛选结果表明,蔗糖浓度是制约种质活力和再生率的关键因子,低浓度蔗糖(0.5%)和无机盐表现出有益影响,蔗糖易导致胶丸内节段变黑、降低种质活力和再生率;保存期间,胶丸颜色由绿逐渐转白或转黑,是胶丸种质丧失活力和再生能力的两个主要表现过程;由此显示,可用种质胶丸颜色估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曹月华
在保存9个月中,检测了包于胶丸内巨尾桉节段(种质)呼吸速率、叶绿素和可溶蛋白含量以及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的合成分别在保存的第2和第4个月达最高值,而后降解。胶丸种质呼吸速率被抑制,随保存时间延长而降低。PPO活性于保存开始时呈增加趋势,保存7个月时出现最高峰后,则降低,但仍较高于初始水平。POD活性不同,一开始就急剧下降,而后逐渐降低。添加蔗糖后,胶丸种质叶绿素和可溶蛋白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没加蔗糖的胶丸种质相似,但随蔗糖浓度增加,蛋白含量增加,而POD活性却显著下降;低浓度(1.5%)海藻酸钠和低浓度蔗糖(0.5%)表现出有利于缓慢的合成代谢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大平 何其轩 杨曾奖 龙友深 简新华
对1.5~3.5年生巨尾桉扦插苗造林林分的生长、生物量增长、养分积累、凋落物量及其分解、林下植物生物量及养分积累和林分养分循环的调研结果表明,巨尾桉林木生长和生物量增长高峰期为2年生,3年生时开始下降。1.5,2.5和3.5年生林木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为14.5,28.5和38.0t/hm2,林下植物地上部分生物分别为2.6、3.4和6.3t/hm2。林下植物地上部分的主要养分元素积累占20%~40%。林分凋落物年平均为5.6t/hm2,凋落物年失重率为55%,1年内凋落物中大部分养分元素已被分解释放,林分能较快地建立起养分循环体系。施N肥能较好地改善林分的N吸收和循环速率,如能施P肥也将会得到...
关键词:
巨尾桉,净生产力,养分循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曹馨蕾 李凯夫 陈文军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用不同工艺参数压制白千层-尾巨桉中密度纤维板(MDF),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木片的蒸煮压力对白千层-尾巨桉MDF静曲强度和吸水厚度膨胀率影响较大,而白千层木片与尾巨桉木片的混合比例则对内结合强度影响较大;对4.4 mm厚MDF试验成品的各项性能进行极差分析,得出在白千层与尾巨桉混合比例为1∶1、蒸煮时间为13 min、蒸煮压力0.95 MPa的条件下MDF的质量为最好,符合GB/T 11718-2009中对普通型中密度纤维板的性能要求。
关键词:
白千层 尾巨桉 中密度纤维板 正交试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