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
- 2023(19)
- 2022(27)
- 2021(23)
- 2020(11)
- 2019(43)
- 2018(24)
- 2017(25)
- 2016(6)
- 2015(11)
- 2014(10)
- 2013(12)
- 2012(22)
- 2011(9)
- 2010(16)
- 2009(15)
- 2008(35)
- 2007(13)
- 2006(13)
- 2005(7)
- 学科
- 济(66)
- 经济(66)
- 中国(58)
- 业(26)
- 地方(26)
- 教育(26)
- 发(25)
- 农(23)
- 地方经济(23)
- 革(23)
- 建设(22)
- 发展(20)
- 展(20)
- 管理(20)
- 农业(19)
- 和(17)
- 问题(17)
- 制(15)
- 学(15)
- 业经(14)
- 行(14)
- 中国革命(13)
- 命(13)
- 银(13)
- 银行(13)
- 企(12)
- 企业(12)
- 体(12)
- 设问(12)
- 革命(12)
- 机构
- 学院(186)
- 大学(181)
- 研究(160)
- 中国(115)
- 济(100)
- 经济(100)
- 所(84)
- 科学(84)
- 研究所(82)
- 教育(65)
- 院(60)
- 京(59)
- 科学院(58)
- 社会(57)
- 发(55)
- 中心(52)
- 发展(51)
- 展(51)
- 北京(50)
- 师范(49)
- 范(49)
- 财(48)
- 研究院(44)
- 师范大学(43)
- 社会科(43)
- 社会科学(43)
- 社会科学院(42)
- 管理(41)
- 研究中心(37)
- 部(37)
共检索到4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朱之鑫
2001~2005年,我国成功实施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5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完善,经济的内在活力和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明显增强,结构调整继续推进,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综合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保军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什么能取得如此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条基本的经验是正确地对待了农民。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毛泽东等老一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先进思想的指导下,正确地认识了中国农民问题,依靠农民,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改革开放以前的近30年里,由于对农民限制过死,致使整个经济缺乏活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五”完成情况“十五”期间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是发展快、人民得实惠多、发生显著变化的五年。“十五”计划可量化的35项指标中,有20项指标提前1年达到预期目标。“十五”期间全市GDF和人均GDP分别年均增长11%、10.6%(按户籍人口计算)。初步统计,2005年全市(3DP达到3069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达到11060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00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95亿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2倍和2.8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16亿元,比2000年增长89%;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0244元和2785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玉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改革发展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全局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也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
农村 改革发展 历史贡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长久
一个国家的强弱和国际地位是由综合国力决定的,而科学技术的影响已渗透到综合国力的各个领域。世界经济竞争越来越体现在物化于商品和服务中的科技含量和水平的竞争,而现代战争已经是高科技的较量,因此,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已经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耀东
一、2004年:执行计划成绩显著2004年,南山区发展计划局在南山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建设最适宜创业、发展、安居的现代化海滨城区为目标,在全体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全年实现本地生产总值820.3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3%,比上年增长17.2%,全面完成区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制订的各项计划预期目标。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帆
从历史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客观评价中国实行了28年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积极意义与成就,发现:计划经济时期完成了中国工业化所需的资本积累;形成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人口红利";积累大量实物经济和生产力,计划经济为市场经济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关键词: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人口红利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广惠
1979年6月29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中国政府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正式签署双方之间的合作协定和换文,拉开了中国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进行全面合作的序幕。我国政府从此改变了只捐款不受援的做法,采取了“有给有取”的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权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具体负责协调、管理和执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对华无偿援助项目的管理和执行。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积极利用这个机会,积极开展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多层次、多方面的合作,从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积极支持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发展,促进人才交流和新技术开发。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金华
近年来,以"火炬计划"作为支柱,我国高新技术发展行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高新区已成为高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科技创新资源的重要集聚区,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在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方面,区域经济一体化态势明显,创新能力较强,其发展对周边经济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一批高新技术人才茁壮成长,为现代制造业建设积累了重要的人力资本;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产业基地正式建成,软件产业外贸出口初具规模;科技企业孵化器通过创业中心、创业园以及国际孵化器网络组织的形式多样的相关活动,培育了一大批科创型中小企业,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未来,以"火炬计划"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发展规划的实施,要依托国家高新区和创新型产业集群,加快建成先进制造产业集聚区;要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培育支持冠军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要支持国家大学科技园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于制造强国建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十五”时期是四川省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好的时期。5年来.四川省大力实施追赶型, 跨越式发展战略,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的主要指标。经济发展跨上新台阶。2005年.GDP达到 7385.1亿元,5年年均增长11.2%.人均GDP达到9060元。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4%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罗家宾
马列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 ,使中国人民觉醒团结起来 ,在中国发生了开天辟地的变化 ;我党的基本理论发展成为毛泽东思想 ,使中国人民站了起来 ,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党的基本理论发展成为邓小平理论 ,使中国人民富了起来 ,在中国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标志着我党的基本理论发展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后 ,又树起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将使中国更加强大起来 ,将在我国发生改天换地的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郝建秀同志在“211工程”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汽车税费改革”势在必行——访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价格管理司吴晓疆
人事部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追授龙清秀同志“模范公务员”荣誉称号的决定
中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党组关于开展向龙清秀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坚定信心 开拓进取 扎实工作 务求实效 全面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11届22次会议上作关于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王伟在北京会见黑田俊夫、小林和正教授
申博成功:推动上海旅游业发展的强劲加速器——访上海市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主任姚明宝先生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闻发布会实录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编制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 推进高教改革发展——访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科委副主任顾海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