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78)
- 2023(9600)
- 2022(8400)
- 2021(7922)
- 2020(7029)
- 2019(16143)
- 2018(15869)
- 2017(31105)
- 2016(17232)
- 2015(19308)
- 2014(19467)
- 2013(19628)
- 2012(18514)
- 2011(16693)
- 2010(16796)
- 2009(15590)
- 2008(15905)
- 2007(14418)
- 2006(12137)
- 2005(11024)
- 学科
- 济(67075)
- 经济(67001)
- 业(46921)
- 管理(44656)
- 企(35435)
- 企业(35435)
- 方法(33876)
- 数学(30302)
- 数学方法(29966)
- 农(19367)
- 财(19088)
- 中国(18718)
- 制(15820)
- 学(15104)
- 地方(14327)
- 银(13141)
- 银行(13103)
- 业经(12950)
- 农业(12724)
- 贸(12698)
- 贸易(12693)
- 务(12406)
- 财务(12386)
- 财务管理(12347)
- 行(12312)
- 易(12299)
- 融(11845)
- 金融(11842)
- 企业财务(11642)
- 险(11132)
- 机构
- 大学(247706)
- 学院(243967)
- 济(96409)
- 经济(93976)
- 管理(91155)
- 研究(83692)
- 理学(77797)
- 理学院(76833)
- 管理学(75302)
- 管理学院(74836)
- 中国(65613)
- 京(53143)
- 科学(52718)
- 财(47382)
- 农(46692)
- 所(43030)
- 中心(39628)
- 业大(39285)
- 研究所(39075)
- 江(38477)
- 财经(37397)
- 农业(36993)
- 经(33863)
- 北京(33333)
- 范(32265)
- 师范(31925)
- 州(30591)
- 院(30227)
- 经济学(29954)
- 财经大学(27862)
- 基金
- 项目(161882)
- 科学(125751)
- 基金(116694)
- 研究(115604)
- 家(102601)
- 国家(101753)
- 科学基金(85959)
- 社会(71261)
- 社会科(67328)
- 社会科学(67307)
- 省(63832)
- 基金项目(62160)
- 自然(57367)
- 自然科(56007)
- 自然科学(55985)
- 自然科学基金(55009)
- 教育(54052)
- 划(53998)
- 资助(48618)
- 编号(47092)
- 成果(38635)
- 重点(36829)
- 部(35999)
- 发(34098)
- 创(33067)
- 课题(32834)
- 科研(31862)
- 创新(30961)
- 性(30564)
- 大学(30485)
- 期刊
- 济(104134)
- 经济(104134)
- 研究(74015)
- 中国(50819)
- 学报(42257)
- 农(41059)
- 财(38371)
- 科学(36945)
- 大学(31158)
- 管理(29869)
- 学学(29267)
- 教育(27326)
- 农业(27265)
- 融(27124)
- 金融(27124)
- 技术(20159)
- 财经(18274)
- 经济研究(15948)
- 业经(15935)
- 经(15548)
- 业(15374)
- 问题(14061)
- 版(13037)
- 理论(12113)
- 技术经济(11876)
- 统计(11677)
- 图书(11366)
- 财会(11178)
- 贸(11154)
- 资源(11136)
共检索到365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蓉 陈福玲
近年来,国内外频繁曝光的一系列财务造假案,将会计师事务所再次推向了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CPA如何有效地识别重大错报风险以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低水平成为社会审计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在全面描述当前我国CPA运用分析程序识别重大错报风险时存在问题的同时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提高分析程序识别重大错报风险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分析程序 审计程序 重大错报风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皮海洲
在5月17日中国证监会例行召开的周末媒体通气会上,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回应了市场各方对万福生科违法违规案处罚结果的若干疑惑。该发言人表示,证监会对万福生科案的处罚体现出两大政策取向,一是从重从严处罚,二是重在惩戒违法违规当事人。该发言人称:"万福生科案是一个标杆。"事实求是地说,证监会对万福生科案的查处也确实是中国股市"史上最严厉的处罚"。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对保荐机构平安证券的查处上:一是在经济处罚上"没一罚二",没收平安证券在万福生科发行上市项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琳
证券公司是高风险的人力资本驱动型企业,其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与否和人的行为密切相关。文章以万福生科事件为例,基于人本管理视角,从风险识别与评估、激励约束机制及内部监督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证券公司内部控制的完善提供建议。
关键词:
证券公司 人本管理 内部控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于化瀛
本文基于创业板第一财务造假公司万福生科的案例研究,回顾其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并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五条应对策略,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程颖 石学鹏
本文在比较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对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改进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审计准则中对于风险导向审计的新认识进行了分析,分别对风险的识别,经营风险以及重大错报风险,如何基于业务循环对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评估等进行了探讨。并就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前提条件及应用难点提出了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段春明
本文具体分析了万福生科事件中的典型财务造假手法。该事件对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健全中介机构监管机制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国海
不同的业务范围、产业链位置、实现价值的方式,决定了企业不同的经营模式。笔者认为,比较分析相同或相似经营模式下不同企业的财务特征,是识别财务舞弊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以万福生科为例进行分析。一、万福生科简况万福生科(湖南)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在湖南省桃源县成立。2013年5月14日,作为首例创业板公司涉嫌欺诈发行股票的案件,中国证监会通报了万福生科涉嫌财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邓文龙
本文以创业板财务造假上市第一股万福生科为例,从上市公司重组预期角度分析万福生科被暂停上市风险下的资本市场交易异象,揭示这一异象下凸显的监管制度漏洞,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重组预期 万福生科 退市制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宁平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屡禁不止,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破坏了资本市场的秩序,同时,一旦被发现,将会大大降低公司的价值。而财务造假的最根本原因是公司治理存在缺陷。鉴于此,文章从公司治理的角度,以万福生科这一创业板造假第一为例,对其造假手段和造假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剖析,进而提出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对策。
关键词:
财务舞弊 公司治理 万福生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桂浩明
万福生科的虚假陈述与欺诈上市案,无疑是近几年来中国资本市场的一大丑闻。经中国证监会核查,这个在2011年9月实现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从2008年到2011年上半年的三年半时间内,通过虚增营业收入、虚增营业利润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黄文凤
随着上市竞争的加剧,在实务中,企业进行欺诈上市的案件也不断出现。2009年云南绿大地欺诈上市案成为中小板欺诈上市第一案,2013年万福生科欺诈上市成为创业板欺诈上市第一案。欺诈上市作为一种性质严重的造假行为,不仅严重扰乱了资本市场秩序,而且也影响到社会对上市企业的信心。为了有效识别与防范欺诈上市行为,本文在分析万福生科欺诈上市过程中主要财务造假手段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
欺诈上市 造假行为 应对措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晓光 张晓萍
中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频发,尤其是2013年的创业板更是财务造假的高发地带,广大投资者是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直接受害者。文章以"创业板造假第一股"万福生科为例,通过分析财务舞弊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探寻投资者赔偿体系的构建,进而不断培育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信心。
关键词:
财务舞弊 欺诈上市 投资者赔偿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国斌 李明燕
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下,注册会计师在制定实质性审计程序前需要对目标企业进行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以此客观准确地确定企业各个方面的重大错报风险。然而重大错报风险的形成路径和影响因素涉及企业的诸多方面,注册会计师在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评估内容往往不能全面覆盖影响因素,此外在评估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定性描述,影响最终的风险等级判断。因此,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以及模糊评价法构建审计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模型并进行应用分析,以期为注册会计师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方法。
关键词:
重大错报风险 层次分析法 模糊评价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翠琳 李西媛
审计风险是由多种风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就新审计风险模型应用中的难点即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予以探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慧 吴佳晴
战略转型成为公司应对市场激烈竞争的必然选择,由此带来的诸多不确定因素所引发的战略风险对注册会计师合理防范审计风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广州浪奇存货失踪案为线索,从注册会计师视角对公司战略转型引发的重大错报风险进行分析,为注册会计师有效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协会和其他监管部门加强监管提供借鉴和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