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96)
2023(17280)
2022(14083)
2021(12555)
2020(10424)
2019(23610)
2018(23212)
2017(44507)
2016(23844)
2015(26612)
2014(26816)
2013(26505)
2012(24398)
2011(21987)
2010(22585)
2009(21339)
2008(21406)
2007(19592)
2006(17866)
2005(16943)
作者
(67879)
(56705)
(56380)
(53463)
(36399)
(26745)
(25701)
(21823)
(21427)
(20562)
(19474)
(18755)
(18407)
(18326)
(17644)
(17244)
(16846)
(16474)
(16392)
(16205)
(14486)
(14085)
(13832)
(13064)
(12846)
(12778)
(12703)
(12592)
(11388)
(11133)
学科
(108286)
经济(108135)
(92564)
管理(84443)
(82225)
企业(82225)
方法(37078)
业经(35146)
中国(33329)
(32960)
(32689)
地方(27240)
数学(26961)
数学方法(26712)
(26050)
(25767)
贸易(25745)
(24943)
农业(22940)
(22174)
财务(22127)
财务管理(22093)
技术(21635)
企业财务(20904)
理论(19464)
(18724)
(18443)
(18202)
银行(18175)
(17585)
机构
学院(345753)
大学(341362)
(150482)
经济(147381)
管理(133538)
研究(117667)
理学(112456)
理学院(111291)
管理学(109801)
管理学院(109122)
中国(92917)
(73375)
(72879)
科学(65849)
(58619)
(56813)
财经(55536)
(54244)
中心(53227)
研究所(51771)
(50055)
北京(46892)
经济学(45409)
业大(45275)
(44833)
(44579)
师范(44200)
(42794)
农业(41682)
经济学院(40788)
基金
项目(214305)
科学(170559)
研究(164539)
基金(154179)
(131403)
国家(130161)
科学基金(113305)
社会(107088)
社会科(101635)
社会科学(101615)
(85656)
基金项目(80495)
教育(74152)
(69426)
自然(68513)
编号(67442)
自然科(66925)
自然科学(66911)
自然科学基金(65776)
资助(61546)
成果(56052)
(51357)
重点(48192)
(47579)
课题(47308)
(47277)
(44975)
国家社会(44320)
创新(43625)
(43038)
期刊
(184313)
经济(184313)
研究(111845)
中国(80277)
(60017)
管理(58564)
(52713)
学报(45307)
科学(44653)
教育(41038)
(37178)
金融(37178)
大学(36521)
农业(35791)
学学(33716)
技术(32570)
业经(32128)
经济研究(28844)
财经(28441)
问题(24848)
(24775)
(22744)
(21221)
国际(20265)
技术经济(18949)
世界(18507)
图书(18173)
商业(17498)
现代(17479)
经济管理(15963)
共检索到560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戴翔  
<正>当前,中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既是中国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有效应对之策。国际贸易是开放型经济的基础支撑,而贸易高质量发展自然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面临国内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也是“十四五”时期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智洺  李红艳  姚婷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不断推进,智能技术成为促进制造业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本文选取我国2005~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检验智能化对我国各地区制造业出口贸易质量的影响,并进行异质性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智能化对我国制造业出口贸易质量存在倒U型影响;(2)从智能化维度看,智能基础设施、智能投入和市场效益对制造业出口贸易质量的促进作用较大,智能技术应用程度有待加深;从地区维度来看,中部智能化对制造业出口贸易质量的影响最高,西部次之,东部最低;(3)智能化通过改善劳动力就业结构和推动技术创新对制造业出口贸易质量产生中介效应。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罗理章   黄子立  
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中国制造业正逐步转型升级,积极参与数字服务贸易,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深入分析,发现中国制造业可以借助数字技术推动智能制造、数字化供应链和定制化生产,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型。针对政策层面,建议制定支持数字服务贸易的法规政策,提供优惠政策以吸引更多跨国公司参与。通过中国式现代化的指引,中国制造业能够在数字服务贸易领域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从中国式现代化视角出发,探讨制造业推动数字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策略。通过分析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其在数字服务贸易中的优势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和战略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令  王亚飞  伍政兴  
为探究数字贸易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选取2012—2020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熵值法构建数字贸易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验证数字贸易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探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供应链升级的中介作用和市场需求的调节作用,进一步论证数字贸易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数字贸易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此过程中,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供应链升级也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且影响机制受市场需求的调节。同时数字贸易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存在非线性影响,并受到供应链升级等变量约束。研究结论为揭示数字贸易影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金泽虎  蒋婷婷  
本文构建数字贸易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评价体系,依托长三角2005~2020年的数据,分析数字贸易对长三角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渠道。结果发现,数字贸易水平的提高显著促进了长三角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渠道检验显示,数字贸易通过技术进步间接作用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中介作用不显著。研究结论为评估数字贸易对长三角制造业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为长三角制造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晓彤  傅元海  
随着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国际贸易对发展质量产生深刻影响,但不同贸易模式对我国制造业发展质量的影响不同。利用2000-2017年我国制造行业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测度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项,采用最终产品的生产分解模型测度不同贸易模式占比;实证检验了不同贸易模式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项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产业内贸易和产品内贸易,产业间贸易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三种贸易模式对技术进步的作用均不显著;产业间贸易促进技术效率提升,产业内贸易和产品内贸易抑制技术效率提升;产业间贸易和产品内贸易抑制规模经济效率提升,产业内贸易促进规模经济效率提升;产业间贸易促进要素配置效率提升,产业内贸易和产品内贸易对要素配置效率的作用不显著。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魏作磊  
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内生是贸易发展的主线。服务业目前成为全球贸易增长的主力军,也是贸易增加值的重要来源。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带动是国际服务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服务业尤其是各类专业服务业同时也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撑。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不足、服务业和制造业对外开放相互带动能力不强、外资来源地单一,是制约我国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坚持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开放发展理念,以其互动共生、协同发展促进贸易高质量发展;依托制造业深化服务业对外开放,不断提升我国产业生态内生力;鼓励制造业“走出去”带动服务业出口,持续增强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和服务附加值;打造国际化高端复合人才培养和数字经济发展营商环境,为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开放提供良好的要素保障;扩大制度型开放,消减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开放发展障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佟家栋  刘钧霆  
本文采用SITC5分位数据,对1992-2002年间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态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日贸易结构仍然呈现出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的格局,但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比重正逐渐上升。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类型细分呈现出以低质量产业内贸易为主、高质量产业内贸易次之、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最低的格局。中日制造业低质量产业内贸易呈逐年上升态势,中国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培育人力资本要素方面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史巍娜   刘帆  
服务贸易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也是国际贸易竞争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对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持续深化服务贸易政策对接、推进服务贸易多领域务实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当前,“一带一路”服务贸易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但仍存在我国服务贸易供给能力水平有待提升、服务贸易需求疲软、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复杂等问题和挑战。下一步,应着力优化贸易结构、增强贸易竞争力、拓展合作新领域、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推动“一带一路”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袁永友  
在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之际,从“贸易畅通”的角度对服务贸易的发展进行深度总结很有必要。本文基于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了“一带一路”贸易畅通下物流畅通、跨境电商、服务外包和数字贸易发展对服务贸易影响,阐述了“一带一路”为服务贸易带来的新机遇、新热点、新技术、新贡献等助推作用及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投资,推进服务贸易深度合作,升级创新传统服务贸易,对接我国自贸区发展,大力发展文化服务贸易,实施服务贸易重点示范项目,建立服务贸易数据大平台,拓宽数字贸易发展领域,推动服务贸易规则对接等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香品  
中国服务贸易日益表现出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发展趋势,大大提高了服务的可贸易性,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梳理数字经济赋能服务贸易发展的理论逻辑,分析数字经济赋能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共享数字经济红利,努力跨越“数字鸿沟”;探索数字税收,降低服务贸易成本;借力新一代数字技术,快速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优化服务贸易政策体系,形成创新型竞争优势;加强国际合作,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等五个方面的建议,为进一步打造服务贸易新的优势、推动中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增强服务贸易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支撑作用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聂新伟  
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基石和核心动力。得益于经济服务化程度提升和服务业开放红利释放,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连创新高,稳居世界第二贸易大国地位,但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不够强,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占比较低,贸易限制性措施依然较高,存在专业人才供给不足、适应高水平开放的监管能力亟待加强等短板问题。建议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推动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做强做大,加快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平台建设,健全完善人才要素保障体系,实现我国由服务贸易大国向服务贸易强国的跨越式转变。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晓红  费娇艳  谢兰兰  
"十三五"期间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不断提升,服务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在稳外资、稳外贸、稳投资、稳就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三低一大"(占对外贸易比重低、数字化水平低、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比重低、服务贸易逆差大)短板。"十四五"时期,应以提升服务贸易发展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促增长、调结构、减逆差",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促进体系,大力培育服务贸易企业的技术、标准、品牌、质量、市场网络等核心竞争优势,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领域,优化服务贸易发展区域布局,拓展服务贸易国际市场空间,促进全面、平衡、协调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晓红  柯建飞  
我国已经成为拉动全球服务贸易增长的主要引擎,新兴服务贸易成为我国服务贸易增长的主要动力。"互联网+"与制造业、服务业加速融合,国内服务业水平不断提升等将带动服务贸易发展。我国仍存在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应加快服务贸易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和模式创新,提高服务业开放质量和开放水平,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邹国伟  纪祥裕  胡晓丹  胡品平  
制造业服务化是现阶段中国实体经济实现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将服务贸易开放与制造业服务化水平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在梳理了服务贸易开放促进制造业投入服务化的作用机制以及服务FDI对制造业服务化提升效应的基础上,以2005—2016年中国29个制造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在整体上,服务贸易开放显著提升了制造业服务化水平,这一结论在使用分位数方法检验、控制了内生性问题以及替换服务开放的衡量指标之后依然稳健。(2)不同服务部门开放程度与制造业服务化水平的关系存在一定差异,金融、分销和运输服务开放对制造业服务化具有积极作用,而通讯服务开放并没有显著影响,专业服务开放效应只有通过服务FDI向制造业渗透这一途径才能得到有效发挥。(3)在对制造行业按照要素密集类型进行分组回归发现,服务贸易开放能够显著提升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行业的服务化水平,但是对劳动密集型制造行业并没有产生明显影响。研究认为,在制造业亟待转型升级的现实情况下,应该适度、合理地推动服务开放进程,进而提升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和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