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31)
2023(10423)
2022(9387)
2021(8899)
2020(7527)
2019(17256)
2018(17481)
2017(33879)
2016(18600)
2015(20937)
2014(21070)
2013(20935)
2012(19240)
2011(17098)
2010(16847)
2009(15296)
2008(14875)
2007(12854)
2006(11256)
2005(9765)
作者
(53323)
(44258)
(43794)
(41765)
(28305)
(21289)
(19978)
(17456)
(16758)
(15633)
(15265)
(14686)
(13916)
(13886)
(13622)
(13444)
(13197)
(13127)
(12608)
(12473)
(10984)
(10804)
(10582)
(10048)
(9798)
(9789)
(9783)
(9751)
(8835)
(8684)
学科
(72481)
经济(72299)
管理(55479)
(50603)
(42878)
企业(42878)
方法(34963)
数学(29945)
数学方法(29598)
(19255)
(18367)
中国(17794)
(17559)
业经(15920)
环境(15644)
地方(15621)
(12776)
(12711)
贸易(12705)
理论(12590)
农业(12561)
(12318)
(12236)
(11999)
(11951)
财务(11916)
财务管理(11888)
技术(11427)
企业财务(11295)
教育(10143)
机构
大学(262919)
学院(260295)
管理(107486)
(99975)
经济(97665)
理学(93927)
理学院(92908)
管理学(91327)
管理学院(90880)
研究(84835)
中国(61217)
(56166)
科学(54223)
(44873)
(42371)
(40366)
业大(39835)
研究所(38901)
中心(38199)
(36847)
财经(36572)
北京(35351)
(34945)
师范(34625)
(33228)
农业(31597)
(31186)
(30290)
经济学(29021)
师范大学(28236)
基金
项目(184276)
科学(144298)
研究(134993)
基金(133333)
(115832)
国家(114873)
科学基金(98756)
社会(83776)
社会科(79164)
社会科学(79141)
基金项目(71760)
(71619)
自然(65098)
自然科(63515)
自然科学(63501)
自然科学基金(62325)
教育(61349)
(60411)
编号(55446)
资助(54972)
成果(44705)
重点(40627)
(40615)
(38591)
(37947)
课题(37558)
科研(35433)
创新(35310)
教育部(34706)
项目编号(34363)
期刊
(107551)
经济(107551)
研究(74274)
中国(46346)
学报(41439)
科学(38164)
管理(37967)
(36096)
(33313)
大学(31068)
学学(29115)
教育(28893)
农业(25598)
技术(22162)
(18547)
金融(18547)
业经(17647)
财经(17023)
经济研究(16098)
图书(15574)
(14354)
问题(14153)
理论(13345)
科技(13090)
(13036)
技术经济(12585)
实践(12452)
(12452)
资源(12442)
现代(11748)
共检索到368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万向东  刘林平  张永宏  
本文根据对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外来工1000多份的问卷调查资料,从工资、福利、权益保障、人身安全以及外部环境等方面,比较分析了两地外来工的基本状况。文章的基本结论是珠三角外来工人的状况远不如长三角,并且差异显著。究其原因,除了两地工人的人力资本差异之外,由企业结构等因素造成的制度性差异可能更为重要。珠三角企业处理劳资关系的基本模式是“市场型”,而长三角则是“人情型”和“法治型”。这是两地基本的制度安排和制度差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中伟  
农民工与城镇户籍外来工(城镇工)的工资差异较少受到学界关注。本文发现,在控制了人力资本与职业特征的情况下,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仍然比城镇工低10.4%。Oaxaca-Blinder分解发现,人力资本与职业特征变量共解释了组间差异的64.4%,在已经解释的部分中,教育贡献了64.9%;未能解释的差异占35.6%,可视为城镇劳动力市场对农民工的歧视性差异。在引入保留工资后,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比城镇工低5.35%,被解释差异增加至85%,而教育的解释力大幅度下降。本文认为,较低的受教育水平和保留工资是导致农民工工资低于城镇工的主要原因,而农村生活环境和教育水平较低又是导致农民工保留工资较低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传国  俞天贵  
本文采用业绩指数及潜力指数测度方法,对长三角与珠三角利用台资的业绩与潜力指数进行了测算,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两地区均取得了较为优秀的利用台资业绩,但珠三角更为优秀;两地区利用台资潜力都还存在空间,但长三角潜力更大。对两地区利用台资业绩与潜力的比较研究,可为国家对台招商引资提供定量化决策依据,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国英  吴少龙  
文章从非正规就业的角度出发,从政府、企业、个体3个层面分析了珠三角外来工参加社会保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劳动合同法对促进外来工参保具有积极作用,招商引资对外来工参保有消极作用;个体层面的变量对于保护型险种(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影响比较大,对于生产型险种(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影响较小;企业层面的变量对外来工参保影响最大,签订劳动合同是农民工参保重要的影响因素。对外来工进行政策干预的重点在于签订合同、政策向劳方倾斜和进行技能培训。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云娟  
劳动力工资指导价位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各种市场因素影响自发形成的各类有酬从业人员报酬水平的集合区间。价格机制的发育和完善程度,是劳动力市场成熟与否的标志,也是收入分配的市场基础是否健全的重要标志。通过收集、整理、分析、预测和发布劳动力工资指导价位。可以初步引导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的形成,从而指导求职者和雇主确定合理的报酬水平以及企业的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华  蒋伏心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与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经济实力最强、外向型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在全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的经济发展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本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健康发展,而且对全国其他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与辐射功能。进入21世纪后,两个三角洲都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面临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和调整。回顾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理论文献,在经济体制、增长方式、工业化路径等方面深化认识,对促进两个三角洲健康发展是极有意义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劳昕  沈体雁  温锋华  
利用全国第一次和第二次经济普查的就业人口数据,采用空间分析技术和空间统计方法,考察和分析了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的就业密度分布情况。研究发现,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就业密度核心区均集中在三角洲沿岸的重要城市,由核心区往外就业密度分布呈圏层结构递减。此外,两大经济区相比,长三角呈现出以上海为中心的单中心就业空间结构,扩散效应强于集聚效应,就业密度核心区向西北方向扩展;珠三角则表现出以深圳、广州、东莞、珠海为中心的多中心就业空间结构,在空间收缩中呈现密集化,集聚效应明显。由此可见,长三角就业中心的辐射与带动效应强于珠三角。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分别呈现出"单中心扩散"和"多中心集聚"这...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桂新  刘建波  
文章利用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1‰抽样数据和第四次人口普查1%抽样数据,主要根据罗杰斯年龄—迁移率模型,考察和分析了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省际人口迁移基本状况。研究发现,由于中国人口迁移受户籍制度等二元社会体制的强烈制约,省际人口迁移在很大程度上主要表现为年轻劳动者外出打工,年龄分布更高度集中于20~30岁组。另外,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对省际迁入人口的吸引力各有特点,珠三角地区几乎完全表现为经济吸引力,而长三角地区则表现出较强的社会吸引力。这与两地区的历史传统、经济结构、产业模式及社会文化背景有密切关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彭化非  
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两个区域,经济金融合作发展各有特点。本文通过比较两区域金融合作深化程度,总结各自金融合作特点和金融合作经验,提出深化区域金融合作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朱军  顾为东  刘勇  史致远  
一、长三角与珠三角外商直接投资投资比较(一)两区域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比较改革开放以来,FDI(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我国的规模呈逐年增加趋势。1979年~1991年,为利用FDI第一阶段。1983年,我国年度实际利用FDI总额为9.2亿美元,1991年突破了40亿美元。1992年~2001年,为利用FDI的第二阶段。1992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鼓舞下,我国年度实际利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蒋廉雄  陈广汉  
研究者们对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两地经济和产业发展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很少关注其自主品牌发展问题。该文利用多来源数据,通过建立品牌化评价的系统指标,从多个角度和水平上对两地自主品牌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两地在品牌化相对水平、行业分布和市场优势方面存在差异,且珠三角地区的品牌成长、行业占据和市场优势均弱于长三角地区。该文还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讨论了研究结果对两地自主品牌建立的战略性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魏巍  王林辉  
从技术等级和技术类型两个维度分析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技术同构性,通过多角度的特征事实证明近期内长三角的技术等级高于珠三角;利用三方程标准化供给面系统对技术进步偏向性表征的技术类型测定证实长三角技术偏向于资本,而珠三角技术偏向于劳动。在此基础上对引起上述技术同构差异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魏巍  王林辉  
从技术等级和技术类型两个维度分析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技术同构性,通过多角度的特征事实证明近期内长三角的技术等级高于珠三角;利用三方程标准化供给面系统对技术进步偏向性表征的技术类型测定证实长三角技术偏向于资本,而珠三角技术偏向于劳动。在此基础上对引起上述技术同构差异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一  
一、长三角和珠三角现状比较(一)区域范围和区位条件长三角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邻近海域,陆地面积9.9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500万。珠三角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健旋  
珠三角制造业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简单加工制造,现在制造业产业主要集聚在纺织、家电和电子产业;长三角制造业发展加速于20世纪90年代,产业结构高于珠三角,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产业。长三角发展势头明显好于珠三角,其主要原因是长三角拥有高科技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现在,无论是珠三角,还是长三角,都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积极推进“中国制造”尽快转变为“中国创造”,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