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30)
2023(14861)
2022(12484)
2021(11497)
2020(9659)
2019(22049)
2018(21694)
2017(42572)
2016(22733)
2015(25371)
2014(24994)
2013(24947)
2012(22517)
2011(19807)
2010(19572)
2009(18203)
2008(18039)
2007(15807)
2006(13708)
2005(12042)
作者
(64119)
(53392)
(53046)
(50203)
(34040)
(25393)
(23983)
(20918)
(20183)
(18997)
(18146)
(17938)
(16993)
(16651)
(16294)
(16107)
(15971)
(15677)
(15195)
(15158)
(13167)
(12884)
(12769)
(12151)
(11861)
(11808)
(11795)
(11735)
(10560)
(10434)
学科
(97350)
经济(97236)
(94623)
(86341)
企业(86341)
管理(82958)
方法(45093)
数学(35661)
数学方法(35334)
业经(32028)
(31386)
(29996)
(23859)
财务(23800)
财务管理(23775)
中国(22621)
企业财务(22440)
农业(21490)
技术(19962)
理论(17987)
(17959)
(17760)
地方(17217)
(16922)
(16400)
贸易(16391)
(16122)
(15906)
(15866)
环境(14471)
机构
学院(326649)
大学(322645)
管理(138563)
(134039)
经济(131423)
理学(120433)
理学院(119273)
管理学(117665)
管理学院(117070)
研究(99397)
中国(75943)
(67369)
(62092)
科学(60196)
(51110)
财经(50477)
(48133)
业大(47551)
(46983)
(46027)
中心(45243)
研究所(43717)
北京(41814)
农业(40106)
经济学(39896)
(39227)
师范(38930)
商学(37879)
(37879)
财经大学(37609)
基金
项目(223543)
科学(178322)
研究(166374)
基金(164245)
(141051)
国家(139798)
科学基金(123096)
社会(106886)
社会科(101455)
社会科学(101432)
基金项目(87824)
(87759)
自然(79537)
自然科(77759)
自然科学(77745)
自然科学基金(76388)
教育(75006)
(72025)
编号(67714)
资助(66443)
成果(52858)
(49363)
(49004)
重点(48805)
(47286)
课题(45048)
创新(44979)
国家社会(43958)
(43798)
人文(42948)
期刊
(147031)
经济(147031)
研究(93951)
中国(55172)
管理(53807)
(50530)
(47152)
学报(45657)
科学(44260)
大学(35394)
学学(33624)
农业(33275)
教育(30876)
技术(29396)
业经(26963)
(25485)
金融(25485)
财经(24619)
经济研究(22799)
(21130)
(19177)
问题(19109)
技术经济(18283)
现代(16551)
财会(15975)
商业(15864)
科技(15581)
理论(15499)
图书(14195)
实践(13999)
共检索到4647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钱雪亚  胡琼  邱靓  
关于工资上涨的经济影响,相对于区域层面对低劳动成本优势的持续关注,面向企业的经验研究至今不多。本文从价格直接效应、雇佣规模效应、结构替代效应三方面分解工资水平影响企业经营成本的传导路径,运用浙江省第三次经济普查形成的制造业企业数据模拟各路径上的实际影响。研究认为:工资作为劳动要素的价格,直接成本效应是普遍而显著的,但当前工资水平尚未对企业雇佣规模构成广泛影响;人力资本水平显著影响着企业是否能以资本和技术等替代劳动,形成结构替代效应化解直接成本压力。面向未来工资继续上涨的必然趋势,政府应着力加强人力资本投资积累以改善劳动供给,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以提升劳动要素效率。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蒋含明  
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通过将区域产品需求分为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构建包含企业集聚变量在内的工资方程,在省际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借助空间计量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工资水平的空间相关性在中国省域层面较为显著,地区工资水平对企业集聚的弹性系数均显著为正且在东部地区更大,表明我国中西部地区通过不断优化投资环境、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吸引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等举措将有助于缓解工资水平在我国省域间的趋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彭红碧  
我国农民工工资水平形成于农民工与企业的博弈过程中,其高低取决于双方的博弈力量。农民工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弱势性决定了其相对博弈力量几乎为零,其工资水平处于较低的位置,并呈现出扭曲性偏低的特征。这是我国城乡分割和重城轻乡制度安排的必然结果,而改革传统的城乡制度安排、消除农民工博弈力量的制度约束、使其工资水平真正成为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则是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的政策出路。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丽丽  李荣林  
基于2000-2006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库以及进出口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引入企业创新机制效应检验中间品进口多样化的工资溢出效应。研究表明中间品进口多样化、企业创新均能显著提高企业的工资水平。进一步考察企业的出口状态、所有制结构及企业所属地区差异后发现中间品进口多样化对出口企业、外资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的工资影响更为显著。分位数回归结果进一步显示中间品进口多样化及企业创新对工资分布高分位企业的工资影响更为显著。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传导机制检验,认为中间品进口多样化通过节约成本、提升生产率及企业创新影响中国制造业企业工资水平的利润共享机制存在。在控制成本效应及生产率效应两种机制之后,企业创新成为中间品进口多样化作用于企业工资的新机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罗小兰  丛树海  
本文以最低工资标准对其他工资水平的影响为研究对象,运用经济学理论构建了一个包含攀比效应的均衡模型,并根据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对交通业、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等高工资行业工资水平增长具有推动作用,而对建筑业、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等低工资行业工资水平增长的推动作用具有滞后性。同时,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的最低工资标准对工资水平变化的影响也不同。总体来说,最低工资标准对平均工资变化具有极小的正影响,并且这种正影响不具有持续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旭  秦蒙  
近年来,城市蔓延的社会福利效应已成为城市经济领域的热点研究话题。本文首先借助城市一般均衡理论演绎和分析了城市蔓延和人口规模对工资水平可能存在的影响,随后基于2001-2011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全球夜间灯光数据库等,运用工具变量法和动态面板回归法从工资水平视角探讨了城市蔓延的外部效应及其与人口规模所发挥的协同影响。研究发现,城市蔓延对我国工资水平的影响存在显著的U型特征和趋势。在区分企业所在城市、所属行业以及生产规模之后,此结果依然稳健。此外,人口规模的扩张能够有效提升工资水平,但城市蔓延削弱了人口规模对工资水平的促进作用。最后,城市蔓延和人口规模对工资水平的协同影响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以及不同规模的制造业企业中存在明显的差异。研究结果最终从工资水平视角为我国城市扩张的政策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参考。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永强  
利用中国2001~2003年经济普查数据,从企业层面就FDI流入对内资企业的就业和工资水平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表明:FDI流入对内资企业工资水平的正面效应是非常明显的,但有别于以前结论的是,企业层面FDI流入对就业水平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原因在于外资的进入可能会对内资企业产生挤出效应,从而抵消通过关联效应带来的就业增加。所有制、创新能力和出口倾向也是影响FDI流入对内资企业就业和工资水平产生效应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苏莉  冼国明  
文章运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进出口数据库(2003~2006年)对122 650家出口企业进行了贸易方式与工资水平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贸易方式对员工的工资水平有显著作用。从总样本来看,混合贸易方式的出口企业工资水平高于其他贸易方式企业,进料加工贸易的工资水平高于一般贸易方式。因此,适当提高一般贸易出口企业的工资水平有利于一般贸易方式的企业吸引优质人才而提升竞争力,改善中国出口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段伟花   王浩   祝志川  
行业工资水平事关劳动者的工资溢价和共同富裕的实现,探寻其受哪些行业因素影响及影响程度如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行业工资水平与科技创新投入中的创新经费投入正相关,与外部技术引入和创新劳动力投入负相关,与金融资本活动中的实际利用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正相关,与劳动人口特征中的劳动人口受教育程度和劳动人口流动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劳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是对行业工资水平影响最大的行业因素,对外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和外部技术引入的影响程度次之,而创新经费投入、创新劳动力投入和劳动人口流动的影响较小。工资水平过低的行业可通过提升从业者受教育程度、加大对外直接投资、促进劳动人口流动等方式推动行业工资水平增长,工资水平过高的行业可通过增加创新劳动力投入和外部技术引入来抑制行业工资水平增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凯  顾昕  
该文基于国内外最新可获得的数据,对中国的最低工资水平进行了历时态和共时态的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在2005-2014年间,中国最低工资水平有所提高,地区差异也有所缩小,但增长速度不高,其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有所下降。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来看,中国最低工资水平低于其经济发展水平,但增速却不低。就中国所处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其最低工资水平尚处在一个相对正常的区间。从最低工资标准的变化来看,中国的调整方式存在着法律法规不明确和主观随意性较大的问题。为了增强最低工资标准设定的合理性,中国应当保持一个适当的最低工资标准增长速度,并尝试建立最低工资标准的自动调整制度。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郝力晓  吕荣杰  
本文将人工智能分为劳动型和资本型,通过构建多要素二级CES生产函数,发现:劳动型人工智能和劳动力的替代弹性、广义劳动和广义资本的替代弹性、企业人力资本结构以及发展阶段,是人工智能影响工资水平的中间机理。通过构建Hauthakker模型,基于中美劳动力市场数据,测算出:在中美当前工资水平下,当两国劳动力和人工智能之间的替代弹性分别大于1.8649和1.900时,人工智能的应用会造成"技术替人"现象;当此替代弹性在中国和美国分别超过2.35和2.73时,无论两国的劳动力工资水平如何,"技术替人"都不可避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林令涛  刘海洋  逯宇铎  
国有企业改制能大幅提升企业效率,但部分企业改制后出现了劳动收入份额下滑现象。文章认为这可能是不平衡增长引致的"烦恼":改制提高了企业效率(Y/L)和工资水平(w),但工资调整相对滞后,从而造成了劳动收入份额(wL/Y)下降的表面现象。文章检验了1999-2007年间的国有企业改制情况,实证研究结果支持了上述观点,并且这一结论在更换国有企业的界定标准、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克服样本选择偏误以及采用工具变量的固定效应模型后依然成立。长期来看,企业改制引致的劳动收入份额差异在逐渐减弱。最后,文章发现资本密集型行业、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受改制的影响程度更大,工资和劳动效率提升也更明显。文章的研究为继续深化国有企业的市场化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为加速国有企业工资结构调整提供了决策依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继勇  王保双  蒋艳萍  
文章从出口国内附加值的角度对中国异质性企业的工资决定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出口国内附加值的提升在统计和经济意义上都可以显著促进中国出口企业工资水平的提高,其弹性系数为3.6%;企业异质性特征对企业工资水平存在显著影响,但其影响会因企业所有制类型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有关工资增长的动态研究显示,出口国内附加值与工资增长率正相关,劳动生产率、资本密集度等对工资增长率的提升具有正向作用,而企业规模则抑制了样本企业工资增长率的提高。因此,中国出口企业更应注重出口国内附加值的提升,而不仅仅是出口规模的扩张,且中国出口企业还需结合自身的异质性特征来调整其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进而实现产品国际竞争力...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先锋  杨璐璠  阚苗苗  
本文基于"出口中学习"视角分析了工资水平影响企业产品创新二元边际的内在机制,并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工资水平上涨对出口企业产品创新的扩展与集约边际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资水平较高的企业更倾向于进行产品创新并生产更多的创新产品。进一步考虑投资企业类型、企业规模和企业所属行业后发现,工资水平上涨对内资企业产品创新的影响作用显著大于外资企业;工资水平上涨促进了大中型企业产品创新二元边际的提升,而对小型企业的影响并不显著;工资水平上涨提高了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产品创新的扩展边际,提高了资本密集型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产品创新的集约边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