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10)
- 2023(6921)
- 2022(6093)
- 2021(5458)
- 2020(4925)
- 2019(11600)
- 2018(11392)
- 2017(22129)
- 2016(12562)
- 2015(14382)
- 2014(14714)
- 2013(14733)
- 2012(14043)
- 2011(12821)
- 2010(13104)
- 2009(12180)
- 2008(12457)
- 2007(11508)
- 2006(9915)
- 2005(8785)
- 学科
- 济(55025)
- 经济(54967)
- 管理(32324)
- 业(32098)
- 方法(28646)
- 数学(25622)
- 数学方法(25367)
- 企(24741)
- 企业(24741)
- 农(15492)
- 学(13180)
- 中国(12993)
- 财(12978)
- 贸(10711)
- 贸易(10709)
- 业经(10608)
- 地方(10500)
- 易(10358)
- 农业(10308)
- 制(9075)
- 和(8260)
- 理论(8195)
- 务(7883)
- 财务(7867)
- 财务管理(7842)
- 环境(7748)
- 银(7705)
- 银行(7662)
- 融(7532)
- 金融(7529)
- 机构
- 大学(195220)
- 学院(192182)
- 济(77725)
- 经济(76105)
- 管理(70797)
- 研究(67165)
- 理学(61482)
- 理学院(60681)
- 管理学(59447)
- 管理学院(59079)
- 中国(48398)
- 科学(44354)
- 京(41420)
- 农(40285)
- 所(36203)
- 财(34441)
- 研究所(33429)
- 业大(33183)
- 农业(32380)
- 中心(30489)
- 江(29763)
- 财经(28031)
- 范(26657)
- 师范(26355)
- 北京(25625)
- 经(25322)
- 经济学(24520)
- 院(23144)
- 州(22923)
- 经济学院(22493)
- 基金
- 项目(128621)
- 科学(99798)
- 基金(92791)
- 研究(89865)
- 家(82364)
- 国家(81708)
- 科学基金(68100)
- 社会(55994)
- 社会科(53017)
- 社会科学(52994)
- 省(50834)
- 基金项目(49644)
- 自然(44995)
- 自然科(43952)
- 自然科学(43931)
- 划(43447)
- 自然科学基金(43193)
- 教育(42331)
- 资助(38347)
- 编号(36087)
- 成果(30200)
- 重点(29656)
- 部(28891)
- 发(27833)
- 创(26246)
- 科研(25431)
- 课题(25316)
- 计划(25141)
- 创新(24644)
- 教育部(24143)
共检索到2746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永仁
传统定义工资水平的概念 ,适应范围太窄 ,没有给出统计水平的领域 ,也无法反映实际工资水平的高低 ,是不全面的。应认真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资决定理论 ,分析我国现阶段影响工资水平的各种决定因素 ,寻求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工资水平确定模式。这对我国工资制度的改革 ,尤其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工资制度改革 ,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工资水平 工资率 工资水平决定因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建红 J.Paul Elhorst Arjen van Witteloostuijn
本文运用模块数据和空间计量学的方法考察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影响地区工资水平及地区工资非均衡的各种政策体制因素和经济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地区工资水平及其差异既受制度变迁的影响又受市场机制的作用,具有典型的转型特征。具体而言,工资体制、对外开放、所有制改革、地方保护、教育水平和资本投入等因素对地区工资水平及其差异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
地区工资 非均衡 政策制度 市场机制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段伟花 王浩 祝志川
行业工资水平事关劳动者的工资溢价和共同富裕的实现,探寻其受哪些行业因素影响及影响程度如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行业工资水平与科技创新投入中的创新经费投入正相关,与外部技术引入和创新劳动力投入负相关,与金融资本活动中的实际利用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正相关,与劳动人口特征中的劳动人口受教育程度和劳动人口流动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劳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是对行业工资水平影响最大的行业因素,对外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和外部技术引入的影响程度次之,而创新经费投入、创新劳动力投入和劳动人口流动的影响较小。工资水平过低的行业可通过提升从业者受教育程度、加大对外直接投资、促进劳动人口流动等方式推动行业工资水平增长,工资水平过高的行业可通过增加创新劳动力投入和外部技术引入来抑制行业工资水平增长。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冬平 郭震
利用2012年全国31个省的微观调查数据,在经济区域划分的基础上,采用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对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差距、歧视性工资结构进行了分析及解释。研究结果表明:从与个人相关的户籍工资差距、性别工资差距、民族工资差距分析结果来看,劳动力市场的歧视仍是工资不平等的主要根源。教育在缩小户籍工资差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技术水平在缩小性别工资差异方面不容忽视,工作经验可以缩小民族工资差异。从歧视性工资结构来看,经济越发达的区域,流动人口在教育上的歧视、女性在年龄上的歧视、少数民族在教育和工作经验方面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延群
改革15年来,我国职工工资以年均16.4%的速度增长,在总额增长的同时,其结构也有所变化,出现了新的特点。随着国家分配政策的调整和改革,城镇居民工资外收入占实际收入的比重逐渐加大,收入分配格局出现了主体多元化、来源多样化的新态势。本文拟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描述我国工资改革的现状及工资的构成,并对城镇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及来源加以分析和预测。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建设 侯芳 徐悠 张玉
以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水平为研究对象,基于现行劳动法规及职工工作制度,对农民工实际工资进行了月工作天数、日工作小时、"五险一金"等方面的修正,得出了农民工实际工资对应的法定工作制度下的标准工资,并将该标准工资与典型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及2013年应届大学毕业生企业就业岗位工资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现阶段我国建筑业农民工工资应该还有合理的提升空间。
关键词:
建筑业 行业管理研究 农民工 工资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何均琳 邹毓洁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在外商直接投资对工资水平的影响方面的研究,然后分析了当前我国福建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状况及其特点。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福建省的实际情况出发,探讨了福建省工资水平的现状,并就外商直接投资对福建省工资水平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依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工资水平 实证分析 福建省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狄煌
目前,我国对就业者工资水平统计存在覆盖范围狭小、数据分散、方法不一等问题,至今缺少能够真实反映就业者整体工资水平的数据。本文对2012年城乡就业者平均工资,2007年—2012年城乡就业者工资水平增长情况进行了估算,覆盖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城乡个体工商户雇用人员、外出就业农民工中其他就业人员。建议今后有必要按照机关、事业(包括社团)、企业、个体工商组织四大类对就业人数及工资水平统计进行重新整合。在制定工资分配政策过程中,应当以城乡就业者整体工资水平为基准,统筹考虑各类用人单位工资水平及分配条件的具体情况,力争做到目标合理、措施得当。
关键词:
城乡职工 工资水平 增长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由由 朱菲菲
基于1999-2013年我国大陆省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综合考虑生活成本和行业因素构建了高校工资水平的竞争力指数,本文对我国高校工资竞争力的现状、变化规律进行客观评估,并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对高校工资竞争力指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与高校名义工资水平持续增长的趋势不同,高校工资竞争力指数在2003年以后开始回调;部分省份的高校名义工资水平很高,但其高校工资竞争力指数却远低于平均水平,出现了高校工资水平与高校工资水平竞争力不同步现象。由此,本文建议政府和高校考虑生活成本和行业因素主动调整人员经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学鹏 宋蕾
运用全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分别从静态和动态实证分析收入、支出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状态三方面因素对中国最低工资标准及其变动的影响,得出以下重要结论:静态研究发现,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镇居民定基消费者价格指数对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最大,人均GDP次之,其他因素影响很小。动态研究发现,城镇居民环比消费者价格指数对最低工资标准增长变动的影响最大,其他因素影响很小。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对中国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提出了一些值得参考的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放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资水平应由劳动力市场来决定。文章在分析我国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基础上,深刻分析工资决定机制以及工资水平的形成。并指出只有构建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工资决定机制才能发挥作用,工资水平才会趋向均衡与合理。
关键词:
二元劳动力市场 工资决定 工资水平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世光
高校教职工的收入来源不同,决定因素也不尽相同。国发工资来源于国家财政资金,决定因素主要有职务(职称)、所在岗位、年龄等因素;校发工资来源于学校自有资金,决定因素主要有:职务(职称)、性别、年龄、政治面貌、婚姻状况等,但校发工资来源复杂,以上因素的解释程度较低;岗位津贴来源于学校自有资金,决定因素主要有职务(职称)、受教育程度等;总体收入的决定因素有所在岗位、职务(职称)、受教育程度、年龄、婚姻状况等。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因素 收入 分配制度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永强
利用中国2001~2003年经济普查数据,从企业层面就FDI流入对内资企业的就业和工资水平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表明:FDI流入对内资企业工资水平的正面效应是非常明显的,但有别于以前结论的是,企业层面FDI流入对就业水平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原因在于外资的进入可能会对内资企业产生挤出效应,从而抵消通过关联效应带来的就业增加。所有制、创新能力和出口倾向也是影响FDI流入对内资企业就业和工资水平产生效应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FDI 内资企业 就业 工资水平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璐 徐雷
基中国于2004~2011年的实证分析面板数据,可以发现,整体来看,最低工资水平的提升有助于促进劳动力就业;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最低工资与劳动力就业成正相关,而中部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的提升对劳动力就业具有负效应;分部门来看,城镇国有单位的劳动力就业与最低工资水平的滞后一期显著正相关,而私营企业的劳动力就业与当期最低工资水平成正相关。城镇化发展对提升西部地区劳动力就业的效应最显著,东部地区较高的投资水平对其劳动力就业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老龄化对东部地区的劳动力就业具有负效应。因此,政府需要充分考虑相关因素对劳动力就业的冲击,进一步理清最低工资的劳动力就业效应,通过就业政策和劳动力市场制度的完善,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