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562)
2023(23311)
2022(20002)
2021(18485)
2020(15878)
2019(36537)
2018(35948)
2017(67775)
2016(37414)
2015(42053)
2014(41885)
2013(41661)
2012(38429)
2011(34693)
2010(34695)
2009(32856)
2008(32836)
2007(29035)
2006(25603)
2005(23242)
作者
(111137)
(92758)
(92305)
(87946)
(59022)
(44576)
(41885)
(36285)
(35181)
(33196)
(31660)
(31248)
(29606)
(29588)
(29034)
(28596)
(27924)
(27561)
(26723)
(26698)
(23191)
(22911)
(22743)
(21116)
(20877)
(20729)
(20686)
(20655)
(18893)
(18384)
学科
(152701)
经济(152499)
(117316)
管理(114838)
(100838)
企业(100838)
方法(69358)
数学(57847)
数学方法(57135)
(45596)
(44020)
中国(41269)
业经(38739)
(32671)
(32510)
(30203)
贸易(30186)
农业(29795)
(29687)
财务(29598)
财务管理(29542)
(29347)
地方(28031)
企业财务(28023)
理论(25746)
(25291)
(24873)
银行(24779)
技术(24568)
(24364)
机构
大学(539596)
学院(537740)
(218863)
经济(214323)
管理(206680)
研究(185924)
理学(177494)
理学院(175465)
管理学(172281)
管理学院(171311)
中国(142687)
科学(116117)
(115899)
(103892)
(98892)
(95979)
研究所(87127)
中心(84193)
业大(83986)
财经(81920)
(80586)
农业(78048)
(74492)
北京(73342)
(67944)
师范(67133)
(66822)
经济学(66196)
(64156)
财经大学(60663)
基金
项目(358730)
科学(280244)
基金(260651)
研究(255100)
(230173)
国家(228282)
科学基金(194152)
社会(160615)
社会科(152211)
社会科学(152168)
(139427)
基金项目(137053)
自然(128401)
自然科(125422)
自然科学(125382)
自然科学基金(123165)
(118173)
教育(116892)
资助(108402)
编号(102090)
成果(83358)
重点(81160)
(78711)
(75875)
(74680)
课题(70957)
创新(69580)
科研(69449)
教育部(66738)
大学(66642)
期刊
(242749)
经济(242749)
研究(158272)
中国(105796)
学报(93253)
(90339)
(83263)
科学(82239)
管理(78668)
大学(69523)
学学(65736)
农业(61339)
教育(53630)
(50024)
金融(50024)
技术(46121)
财经(40892)
业经(39009)
经济研究(38893)
(35171)
(34697)
问题(31701)
(27722)
(27276)
技术经济(26952)
统计(25476)
科技(25393)
图书(25265)
国际(25132)
理论(24579)
共检索到8091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程承坪  张旭  程莉  
在近期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工资增长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政策制定者们担心涨工资可能会导致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下降,使大量的FDI转向其他工资水平更低的国家。本文运用1980-2008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工资增长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发现工资增长会正向影响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即当前适当提高劳动者工资有利于而不是降低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这种影响在短期内很显著,长期则保持在均衡的水平。基于这一研究结论,我们认为,适当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不但有利于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且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增强国内消费需求,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区域间的梯度转移并深化区域间的产业分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庆华  
本文在计算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和国际竞争力水平这两个指标的基础上,结合钻石模型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结果发现,产业集聚显著地提升了国际竞争力,但这种提升存在行业结构上的差异。产业地理集聚度及其变化对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差异可以为政府的产业政策决策提供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旭红,屈驳韵,李春林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明身  田兰章  王俊杰  
由于关系到我国的信息安全以及降低信息化成本、IT技术生命周期的原因,提升中国IT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的紧迫性。本文使用比较常用的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市场占有率指数、质量与附加值指数等指标对中国IT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中国IT制造业在劳动密集型、组装加工型等产品领域具有比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高附加值、高技术以及新技术、新产品等领域的国际竞争力还比较弱,但在这些领域,中国IT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增强。提升我国IT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资源禀赋的改善和升级、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企业的技术跟踪和技术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具有较高抱负水平和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虹  李赠铨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中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的要求,并确定十大领域作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重点。以十大领域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是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来源。文章通过对1995—2016年22年间中国、美国等国家先进制造业产品进出口的分析,发现中国先进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但仍与制造业强国差距较大。利用实证方法从绝对量、相对量,国家间、国家内部等不同方面对中国先进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并利用波特"钻石模型"分析如何提升中国先进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结果表明,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行业内科研投入,增加外商直接投资额以及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和支持是提升中国先进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李钢  陈志  
本文利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加入WTO以后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加入WTO以后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有较大程度提升,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在不断提升。比较来看,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在加入WTO后提升则不明显。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海涛  任若恩  
本文首次以1997年购买力平价为基础,利用多边比较方法从相对价格水平、劳动生产率、单位劳动成本和国际价格等方面对中国制造业1980—2004年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经测算得出:1997年中国制造业各类PPP(购买力平价)接近于3·7元/国际美元。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相对价格水平是参与比较的五国中最小的,且逐年下降;单位劳动成本一直在波动过程中下降。80年代,劳动生产率呈现了“没有追赶趋势的快速增长”。但在1992年后,表现出明显的追赶趋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婷  余东华  
《中国制造2025》方案的出台,表明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已十分迫切。但是,中国生产要素价格的不断上涨,阻碍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为了深入研究如何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该文采用中国28个制造业行业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原材料、劳动力和资本要素价格变化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该文研究发现,要素价格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在行业与要素层面均呈现出方向性差异。具体来看,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而实际工资和资本价格上涨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因此,该文提出可以通过健全要素市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唐铁球  
从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国际技术溢出、产业内资源再配置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产品内分工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制,并就中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分工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发现产品内分工对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并且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丹萍  毛江楠  
文章以中国15个制造业1999-2008年的数据为对象,以反映制造行业国际竞争力的RCA指数为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以衡量行业地理集聚度的C4指数为模型的解释变量,利用固定影响的变系数模型对C4指数与RCA指数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对于近90%的制造行业而言,两者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文章提出了如何通过发展产业集聚提升制造业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芬  
本文首先对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价,然后与国际部分国家开展比较,进而剖析了影响因素,并对持续和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立敏  
和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多层次性不同,产业出口竞争力的评价相对单纯,因此用出口竞争力来指代国际竞争力会出现偏误,例如内需大国的国际竞争力被低估,加工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被高估等。因此应同等重视中国制造的内需和外需市场,因为大国国内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同样显示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它和国际市场份额提高一样,都是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甄峰  赵彦云  
我国经济总量和制造业增加值总量已进入世界前列,但从产出、效率、市场、制度、创新等全方位衡量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却为我们展示了另一番不尽人意的景象。本文应用综合评价、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通过与主要国家和地区间的国际比较和分析发现,中国制造业的硬实力具有较高的水平,优势体现在低成本和大市场,但也面临挑战;软实力则与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有待全面提升和改善。此项国际比较有助于全面理解我国制造业所处国际竞争地位,为我国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指明方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于明远  
本文利用2000—2012年11个行业面板数据,对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与其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从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体系来看,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引进与吸收消化再创新能力的提高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而适应创新竞争市场变化能力的效果不明显。从制造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来看,政府和金融机构分别给予资金支持制造业进行技术创新时,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具有促进作用,而同时给予支持时则存在着协调方面的问题。另外,制造业行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的对外开放均有利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而来自发达国家的R&D外溢当期效果不明显。不同技术水平行业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对其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任若恩  
关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初步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若恩导言自80年代早期以来,中国进行了两个调整过程:一个是工业化过程,另一个是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中国成功地采用了贸易驱动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在调鳖过程的两个方面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