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65)
- 2023(16182)
- 2022(13988)
- 2021(12884)
- 2020(10828)
- 2019(24765)
- 2018(24510)
- 2017(47913)
- 2016(25348)
- 2015(28447)
- 2014(28364)
- 2013(27960)
- 2012(25521)
- 2011(22703)
- 2010(22570)
- 2009(20543)
- 2008(19557)
- 2007(16972)
- 2006(14877)
- 2005(12911)
- 学科
- 济(120249)
- 经济(120141)
- 管理(77602)
- 业(72924)
- 企(60680)
- 企业(60680)
- 方法(51531)
- 数学(45221)
- 数学方法(44672)
- 农(28060)
- 中国(27118)
- 财(26360)
- 地方(24922)
- 业经(24289)
- 学(23120)
- 技术(19832)
- 农业(19600)
- 贸(17835)
- 贸易(17826)
- 理论(17791)
- 制(17460)
- 易(17244)
- 务(16990)
- 财务(16914)
- 财务管理(16883)
- 环境(16693)
- 和(16666)
- 企业财务(16004)
- 地方经济(15090)
- 融(14760)
- 机构
- 大学(361998)
- 学院(360991)
- 济(154419)
- 经济(151371)
- 管理(146735)
- 理学(127931)
- 理学院(126606)
- 管理学(124430)
- 管理学院(123775)
- 研究(118788)
- 中国(86714)
- 京(75260)
- 科学(71238)
- 财(67128)
- 所(57725)
- 财经(54922)
- 中心(53862)
- 农(52818)
- 研究所(52730)
- 业大(52010)
- 江(50578)
- 经(50073)
- 经济学(47615)
- 北京(47020)
- 范(46244)
- 师范(45849)
- 院(43165)
- 经济学院(42748)
- 财经大学(41045)
- 农业(41007)
- 基金
- 项目(250550)
- 科学(198466)
- 研究(183919)
- 基金(183512)
- 家(158849)
- 国家(157588)
- 科学基金(137000)
- 社会(118344)
- 社会科(112321)
- 社会科学(112292)
- 基金项目(97432)
- 省(96938)
- 自然(88300)
- 自然科(86255)
- 自然科学(86237)
- 自然科学基金(84689)
- 教育(84678)
- 划(81001)
- 资助(75527)
- 编号(74305)
- 成果(58629)
- 部(55787)
- 重点(55550)
- 发(53389)
- 创(52408)
- 课题(50144)
- 国家社会(49219)
- 创新(48920)
- 教育部(48617)
- 人文(47646)
- 期刊
- 济(167423)
- 经济(167423)
- 研究(106492)
- 中国(63158)
- 管理(54434)
- 学报(53303)
- 财(51314)
- 科学(50659)
- 农(47097)
- 大学(41449)
- 学学(39288)
- 教育(36162)
- 技术(34850)
- 农业(32970)
- 经济研究(27970)
- 融(27498)
- 金融(27498)
- 财经(27274)
- 业经(25848)
- 经(23465)
- 问题(21247)
- 技术经济(20207)
- 科技(17559)
- 理论(17129)
- 图书(16803)
- 统计(16675)
- 业(16336)
- 现代(16221)
- 商业(15986)
- 版(15429)
共检索到517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平 宫旭红 张庆昌
目前频繁出现的"用工荒"及工资上涨等问题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了重要契机。本文将工资上涨助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机理总结为技术进步引致效应及人力资本投入引致效应,在此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技术进步及人力资本的衡量指标,并借助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工资上涨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作用。实证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工资上涨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逐渐增强,其中工资上涨借助技术进步引致效应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但通过人力资本引致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尚不显著。基于不同地区的回归结果比较得出,工资上涨助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效果差异显著,其在劳动力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作用显著高于其他地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侯亚非,王金营
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战略目标的背景下 ,在知识经济大潮的趋动下 ,人口素质以及人力资源的质量问题正日趋突出 ,人力资源的教育开发、人力资本的积累、结构优化及合理配置等问题日益凸显。本文通过我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及其变动与GDP产业结构的变动率分析 ;通过对未来十年实现政府经济发展目标所需人力资本增长的预测 ,论证推动未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因素是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满强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经营为主向集约经营为主的转变”指的是生产发展的途径和方式从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到主要依靠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效率。决定生产要素利用方式与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转变生产要素利用方式、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效率的途径也是多方面的。实现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改善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发展科学技术、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靳卫东 何丽
提高创新效率和人力资本投资效率,采取渐进式技术进步以及经济危机的爆发和环保要求的提高等等,都可以激励企业家创新和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使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决定了技术进步型经济增长的实现。随着创新和人力资本投资的不断进行,生产模式将不断更新,那么前后相继新旧生产模式的生产曲线的包络线就构成了经济增长的路径。发展中国家依靠技术模仿,可以发挥"后发优势"而实现短期高速增长,但是这种增长模式很难持续。采用技术模仿与技术创新相结合的技术进步方式,才是发展中国家实现长期增长和经济赶超的最佳策略。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创新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冯光明
本文从人力资本投资形成机制上,探讨了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通过对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践分析,提出中国强化人力资本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措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史仕新 刘鸿渊
人力资本、生态资本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可持续的发展应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生态资本与技术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建立一个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生态资本与技术进步于一体的生产函数 ,讨论了 3种资本的动态运动 ,并进一步探讨了在约束条件下 ,如何在3种资本间分配经济资源 ,从而使经济处于最优的平衡增长路径上。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孙超 谭伟
本文构建了一个经济增长模型 ,将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同时内生化 ,消除了人口增长率对于分析经济增长率时带来的干扰。同时 ,通过对模型解出的最优解的分析以及对影响经济增长各种因素的解释 ,进一步说明了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增长率对于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 ,并将这两方面的因素内生化 ,使其变成可以进行控制和预测的变量。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 人力资本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鹏航
加速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国家经贸委常务副主任徐鹏航一、“八五”时期企业技术进步的成绩和经验卜)“八五”时用企业技术进步取得的成Q。“八五”时期,实现了技术改造投资的较快增长,预计完成投资1.07万亿元。企业技术进步取得了一定成绩,主要...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余鑫 傅春
通过使用1992年~2011年中部六省的面板数据对中部地区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但技术创新对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促进中部六省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因素仍然是固定资产投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正彪 薛勇军
采用罗默的思路,将经济体系分为研发部门、中间产品部门和最终产品部门,通过研发部门中人力资本的外溢性来解释经济的持续增长。在研究的过程中,将基础科学研究、应用科学研究以及试验发展研究都纳入了经济增长分析框架。通过比较静态分析来研究人力资本影响技术进步的方式,推导出三部门实现利润最大化条件,分析由人力资本外溢性导致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均衡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外溢性可以解释内生的技术进步;基础科学研究人力资本比应用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人力资本具有更大的外溢性;基础科学研究人力资本对人均收入增长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外溢性 经济增长 比较静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鹏 李方犁 吴功亮
文章采用面板联立方程实证模型(SEM)对技术进步、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借助Stata计量软件,以中国23大城市群的经验数据为样本,将城市群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与理论推导基本吻合:中国城市群中,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间存在相互促进关系。技术进步、人力资本促进经济的增长。
关键词:
技术进步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中国城市群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杨思涵 佟孟华
本文建立一个简单的两部门理论模型,采用2008~2019年中国31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基于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的三种匹配关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总体来看,应用人力资本-技术应用匹配的正向经济效应最强烈,创新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匹配次之,创新人力资本-技术应用为无效匹配,不利于经济稳增长;异质性分析发现,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分别得益于创新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和应用人力资本-技术应用这两种有效匹配,相对于高应用人力资本,高创新人力资本的正向经济效应更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劳动成本、全要素生产率、出口竞争力、产业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具有中介效应和遮掩效应,现阶段经济稳增长策略应以短期优先技术应用、长期优先技术创新为主导方向。本文剖析了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之间有效匹配和无效匹配的经济效应,探讨现阶段应如何平衡匹配关系,促进经济稳增长,既丰富了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的相关研究,又为释放人力资本红利和合理配置社会资本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曾福生
技术进步是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决定性因素 ,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不同农业增长方式技术体系的更替 ,本文从大力发展适用高效增收的农业技术 ,注重先进性并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三个方面 ,对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技术进步主攻方向进行了论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袁志刚 韩贤旺
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对经济增长源泉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知识是经济增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从非常普遍的角度看,知识在人类文明长河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本身就是一部知识积累的历史。但是,从纯粹经济学的角度考察知识这一因素,那么分析工作会由于以下几个事实而变得非常棘手:知识是个非常笼统的概念;它不仅包括所有民族拥有的共同成份,而且也包括与区域文化传统等因素密切相关的特殊成分;因此,知识在经济增长中扮演的角色则会由于经济、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云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多种原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面临多重困难。本文以人力资本积累理论为视角,通过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模型理论和人力资本积累在西部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作用的机理的研究分析,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于提高人力资本积累。
关键词:
人力资本积累 西部民族地区 经济增长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