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26)
- 2023(10335)
- 2022(9236)
- 2021(8731)
- 2020(7412)
- 2019(17344)
- 2018(17380)
- 2017(34346)
- 2016(18692)
- 2015(20757)
- 2014(20778)
- 2013(20605)
- 2012(18715)
- 2011(16685)
- 2010(16519)
- 2009(14946)
- 2008(14357)
- 2007(12307)
- 2006(10662)
- 2005(9132)
- 学科
- 济(74840)
- 经济(74762)
- 管理(52739)
- 业(50931)
- 企(42850)
- 企业(42850)
- 方法(37865)
- 数学(33138)
- 数学方法(32795)
- 中国(19693)
- 农(18808)
- 财(18333)
- 学(17128)
- 业经(15810)
- 地方(15425)
- 贸(12886)
- 贸易(12881)
- 农业(12716)
- 制(12542)
- 易(12456)
- 理论(12306)
- 和(11858)
- 务(11843)
- 财务(11784)
- 财务管理(11766)
- 技术(11357)
- 环境(11256)
- 企业财务(11226)
- 划(10136)
- 银(9691)
- 机构
- 大学(263132)
- 学院(260347)
- 管理(107383)
- 济(102316)
- 经济(100143)
- 理学(94716)
- 理学院(93644)
- 管理学(91974)
- 管理学院(91530)
- 研究(84995)
- 中国(60163)
- 京(55714)
- 科学(54614)
- 财(44770)
- 所(42312)
- 农(40830)
- 业大(40402)
- 研究所(39097)
- 中心(37624)
- 财经(37183)
- 江(35756)
- 北京(34943)
- 范(34766)
- 师范(34438)
- 经(33937)
- 农业(32068)
- 院(31115)
- 经济学(30498)
- 州(29360)
- 师范大学(28065)
- 基金
- 项目(186940)
- 科学(147537)
- 基金(136834)
- 研究(134785)
- 家(119197)
- 国家(118232)
- 科学基金(102180)
- 社会(84838)
- 社会科(80367)
- 社会科学(80345)
- 基金项目(73732)
- 省(72715)
- 自然(68077)
- 自然科(66508)
- 自然科学(66493)
- 自然科学基金(65301)
- 教育(62045)
- 划(61184)
- 资助(56903)
- 编号(54482)
- 成果(43214)
- 重点(41506)
- 部(41326)
- 发(38897)
- 创(38654)
- 课题(37117)
- 科研(36087)
- 创新(35952)
- 教育部(35519)
- 大学(35018)
- 期刊
- 济(105455)
- 经济(105455)
- 研究(74161)
- 中国(43807)
- 学报(42700)
- 科学(39813)
- 管理(37983)
- 农(35809)
- 大学(32153)
- 财(32023)
- 学学(30321)
- 教育(27976)
- 农业(25416)
- 技术(21675)
- 融(17780)
- 金融(17780)
- 财经(17595)
- 业经(17333)
- 经济研究(17096)
- 经(14964)
- 问题(13861)
- 图书(13811)
- 科技(13138)
- 理论(13040)
- 技术经济(12706)
- 业(12595)
- 实践(12068)
- 践(12068)
- 版(11607)
- 现代(11581)
共检索到359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日星 蒋文莉
在我国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名义工资增长会促进就业增长。名义工资增长与产出增长共同促进就业结构偏离系数减小,就业结构偏离系数减小促进就业增加。在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名义工资上升促进就业结构偏离系数减小。名义工资增长、就业结构偏离对就业增长影响不显著。在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在产业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名义工资上升会促进就业结构偏离系数减小。在名义工资增长率和就业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就业结构偏离系数减小会促进就业的增长。
关键词:
工资 就业结构偏离 就业 动态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日星 蒋文莉
在我国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名义工资增长会促进就业增长。名义工资增长与产出增长共同促进就业结构偏离系数减小,就业结构偏离系数减小促进就业增加。在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名义工资上升促进就业结构偏离系数减小。名义工资增长、就业结构偏离对就业增长影响不显著。在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在产业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名义工资上升会促进就业结构偏离系数减小。在名义工资增长率和就业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就业结构偏离系数减小会促进就业的增长。
关键词:
工资 就业结构偏离 就业 动态关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郝希亮 唐燕玲
本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SSM),以2004年为基期,2009年为报告期,并以全国相应的产业及部门作为参照系,对甘肃省三次产业就业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甘肃三次产业就业增长势头欠佳,总体就业人数出现负增长;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过大,第二、三产业提供就业机会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第二产业内部各部门就业结构不合理。
关键词:
甘肃 就业结构 偏离 份额分析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段春锦 范爱军
本文采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运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边界地区广西和云南2003-2011年的经济数据,详细考察了总体就业增长情况,以及与就业相关的国家增长效应(NGE)、产业综合效应(IME)和地区竞争效应(CE)。结果显示,边界地区的就业增长并没有像理论预测的那样显著区别于其它地区,而且边界地区自身产业发展差异很大。本文认为国家先期于1992年实施的沿边开放政策以及2000年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前释放了CAFTA一体化效应对边界地区就业增长的作用,导致一体化效应在边界地区被稀释。此外边界地区各自禀赋条件不同,造成各自的优势产业部门差异很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阚大学
当前,我国贸易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是贸易结构和就业结构演化趋势大致表现为第一产业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稳中有升,第三产业贸易结构比重经历了下降—上升—下降三个阶段,第三产业就业结构比重明显上升;二是第三产业贸易结构对就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力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且影响力和就业起点均有减弱的趋势,第一产业贸易结构对就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力和就业起点有增加的趋势,第二产业贸易结构对就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力有减弱的趋势;三是整体上贸易额增加对就业增加影响不大,各产业贸易额增加对就业增加的作用各不相同,且就业结构与产业贸易结构变化存在不协调性,但产业贸易额增加会带动就业增加。
关键词:
贸易结构 就业结构 动态关系 不协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朱智文 王辉
文章分析了甘肃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并从产业结构偏离度、就业弹性和相关性三个方面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甘肃省产业偏离度过高,产业结构效益差和三次产业GDP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减少,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艰巨。调整产业内部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对产业结构升级和劳动力的转移至关重要。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孙宝文 吴若男 鞠雪楠 史珍珍
基于2006—2014年京津冀地区的宏观数据,采用泰尔指数测度行业间工资差距,并利用固定效应模型探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差度对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京津冀行业间工资差距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产业与就业偏差度对行业间工资差距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孙宝文 吴若男 鞠雪楠 史珍珍
基于2006—2014年京津冀地区的宏观数据,采用泰尔指数测度行业间工资差距,并利用固定效应模型探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差度对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京津冀行业间工资差距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产业与就业偏差度对行业间工资差距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晴 韩平 丁莹莹
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间的协同性是衡量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文章从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结构偏离度和比较劳动生产率三个维度,对两者的协同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次产业就业弹性均呈现不同特征,第三产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效果最为显著;一、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间不均衡性较为突出;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与同期全国水平略占优势,第三产业对劳动力吸纳能力最强,协调性最好。
关键词:
产业就业弹性 结构偏离度 比较劳动生产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江 封晓庆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协调与否是衡量一个地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本文在描述四川省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趋势的基础上,及进行相关度、就业弹性、结构偏离度分析,研究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动态变化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吴静芳
我国入世过渡期结束后,三大产业利用外资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利用1997-2010年数据,从产业视角对外资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经验分析表明,第一、二产业的外资结构比例与就业结构比例总体趋于下降,第三产业外资结构比例和就业结构比例显著上升;外资结构比例在三大产业中的动态分布与就业结构比例的产业分布不完全同步,外资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速度要快于就业的产业转移;第二、第三产业外资结构与就业结构具有长期协整关系,前者为反向变动,后者为同向变动;但外资流入在一定程度上受就业因素的牵制。在劳动力成本趋升的条件下,要从引资"数量型"转向"质量型",提高我国劳动力素质是关...
关键词:
三大产业 外资结构 就业结构 结构演变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晶 金波
厘清数字经济优化我国产业-就业结构,影响行业工资差距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更加深入地认识和处理产业结构与就业质量之间的关系。区别于以往单一维度的研究,将数字经济、产业-就业结构、行业工资差距纳入同一个框架,从产业-就业结构偏差的视角切入,对数字经济与行业工资差距之间的因果关系、作用机制以及溢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对行业工资差距的缩小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进一步通过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能够通过纠正产业-就业结构偏差而缩小行业工资差距。同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直接证实了数字经济空间溢出效应的存在,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同时缩小本地及其邻近城市的行业工资差距。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爱文 莫荣 卢爱红
就业结构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尺。就一般意义上讲,就业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就业结构包括就业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城乡结构、行业结构、性别与年龄结构、所有制结构、技术结构、地区结构,狭义的就业结构是指就业的产业结构。本报告重点研究就业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与城乡结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金英 石美遐
本文提出利用地区CO2结构偏离度系数反映地区CO2排放比重与就业比重的差异程度,并基于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比较不同地区实施约束型低碳经济政策手段的就业效应。实证结果表明,CO2结构偏离度系数存在正负差异的两类地区依靠减少化石能源消费量来抑制CO2排放都会对就业形成减损效应,CO2结构偏离度系数为负值的地区所受到的就业减损程度相对较大。提高化石能源价格对两类地区的就业均会造成负面影响。增加污染治理投资可推动CO2结构偏离度系数为正值的地区就业增长,但是会抑制CO2结构偏离度系数为负值的地区就业增长。政府应该兼顾减排目标与就业目标,合理搭配低碳经济政策手段,消除约束型低碳经济政策手段对就业的负面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