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12)
- 2023(17179)
- 2022(14778)
- 2021(14036)
- 2020(11664)
- 2019(26997)
- 2018(26659)
- 2017(52293)
- 2016(28186)
- 2015(31297)
- 2014(31001)
- 2013(30270)
- 2012(27390)
- 2011(24221)
- 2010(24098)
- 2009(21816)
- 2008(21182)
- 2007(18456)
- 2006(15910)
- 2005(13597)
- 学科
- 济(106285)
- 经济(106167)
- 管理(82371)
- 业(77431)
- 企(64517)
- 企业(64517)
- 方法(52440)
- 数学(46017)
- 数学方法(45232)
- 财(31278)
- 农(30021)
- 中国(27676)
- 业经(24003)
- 学(22770)
- 税(21882)
- 税收(20425)
- 农业(20406)
- 收(20251)
- 地方(19516)
- 理论(19438)
- 务(19299)
- 财务(19209)
- 财务管理(19172)
- 制(18568)
- 贸(18235)
- 贸易(18225)
- 企业财务(18178)
- 易(17736)
- 和(17186)
- 技术(16946)
- 机构
- 学院(382902)
- 大学(381863)
- 管理(153552)
- 济(148561)
- 经济(145328)
- 理学(134652)
- 理学院(133191)
- 管理学(130470)
- 管理学院(129782)
- 研究(119866)
- 中国(89193)
- 京(79564)
- 科学(75486)
- 财(73155)
- 所(58455)
- 农(58412)
- 财经(58079)
- 业大(57000)
- 中心(55187)
- 江(54833)
- 研究所(53185)
- 经(52900)
- 北京(49761)
- 范(49387)
- 师范(48857)
- 农业(45517)
- 经济学(44783)
- 院(44323)
- 州(44260)
- 财经大学(43430)
- 基金
- 项目(268424)
- 科学(211876)
- 研究(196048)
- 基金(195334)
- 家(169883)
- 国家(168472)
- 科学基金(146242)
- 社会(123134)
- 社会科(116644)
- 社会科学(116616)
- 省(104748)
- 基金项目(103496)
- 自然(96176)
- 自然科(94027)
- 自然科学(94000)
- 自然科学基金(92300)
- 教育(91632)
- 划(88126)
- 编号(81266)
- 资助(80880)
- 成果(64696)
- 重点(59626)
- 部(58898)
- 创(56001)
- 发(55949)
- 课题(54859)
- 创新(52168)
- 科研(51478)
- 教育部(50950)
- 项目编号(50754)
- 期刊
- 济(153816)
- 经济(153816)
- 研究(111281)
- 中国(69905)
- 学报(60056)
- 财(56123)
- 管理(55034)
- 科学(54332)
- 农(52303)
- 大学(46251)
- 教育(43900)
- 学学(43769)
- 农业(36415)
- 技术(34891)
- 融(28032)
- 金融(28032)
- 财经(26930)
- 业经(26180)
- 经济研究(25817)
- 经(22906)
- 问题(19598)
- 图书(18503)
- 业(18298)
- 版(18224)
- 技术经济(18003)
- 科技(17958)
- 理论(17403)
- 统计(17201)
- 务(17030)
- 商业(16567)
共检索到5433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世伟 周闯
本文应用行为微观模拟方法研究了工薪所得税减除费用标准提升的劳动供给效应、收入分配效应和财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已婚女性劳动供给的非补偿性工资弹性和收入弹性分别约为0.4380和-0.1845,而已婚男性劳动供给缺乏弹性。伴随着工薪所得税减除费用标准的不断提升,在已婚女性劳动供给呈现小幅上升态势的同时,居民收入差距却不断扩大,且政府税收收入明显减少。因此,单纯的所得税减除费用标准提升无法达到有效地促进就业、调整居民收入分配、促进居民消费和稳定政府税收收入的政策目标。
关键词:
税收制度 微观模拟 劳动供给 收入分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尹音频 杨晓妹
我国个人所得税前后经历了六次改革,而历次改革对劳动供给影响如何?或者说劳动供给对个人所得税的反应程度(敏感度)如何?都需要运用有效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模型进行检验。我们应用微观模拟方法,对我国2008年和2011年两次个人所得税改革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男性的劳动供给缺乏弹性,因而这两次的个人所得税调整主要对女性劳动供给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效应,而且2011年的税改对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程度更大。就劳动供给结构而言,不同所有制企业女职工劳动供给的税收敏感度呈差异性,不同收入阶层女性劳动供给的税收敏感度也呈差异性,税改对中低收入阶层女性劳动供给的激励作用最大。因此,建议政府根...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汤洁茵
在纳税人向国家无偿让渡部分财产的个人所得税中,基本生活的保障应当受到重视。但我国在个人所得税法可扣除费用的设定中,却欠缺对纳税人基本生活费用的关注,造成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可能影响到纳税人的基本生活。本文以为,应当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的现实出发,对个人所得税可扣除费用的范围予以扩大。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可扣除费用 税前扣除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世伟 万相昱
本文提供了一个微观模拟模型,用于分析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收入分配效应。模型通过收入调整、收入时化和税收制度实施更新微观个体的收入状态,通过对微观个体收入状态的统计估算税收制度的收入分配效应。应用吉林省城镇居民的微观数据,我们对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设计基本满足居民之间和地区之间税负公平原则;尽管目前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实施没有起到明显降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效果,但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增长和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税收制度调控居民收入分配的能力将不断增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万相昱
本文应用微观模拟方法,基于收入分配的视角对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的设置进行了研究。以区域经济为对象,本文构建了一个带有行为反应的微观模拟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对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政策效应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个人所得税的扣除标准具有局部优化解,过高的扣除标准将加大收入差距并破坏税收的公平性原则,4000元/月以下的设置则较好地体现了收入再分配特性。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收入分配 微观模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税务报社课题组 刘佐 厉征 何乐 范海坚 陈荣富 刘筱庆 钱斌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劳务报酬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和税率34年以来没有调整,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现状,不利于改善民生和公平税负,因此亟待改进。改进的思路,可以将提高劳务报酬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实行按月计征作为应急措施。同时,尽快推行综合征收与分项征收相结合、以综合征收为主的个人所得税制。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劳务报酬 减除费用标准 税率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童丽丽 王志成
个人所得税作为所得税的一种,本质上讲是对纳税义务人盈余(纯收入)而非毛收入的课税,所以,不管是实行综合税制还是分类税制,如何确定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的费用减除标准,都是税制改革和完善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出发,以现有的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减除标准为例,讨论了费用减除规定上存在的税收制度与税收环境的矛盾,并在深入分析税收环境的基础之上,提出将个人所得税费用减除标准进行区域化和动态化处理的制度理念及相应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
费用减除标准 区域化 动态化 个人所得税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刘剑文
在物价水平上涨、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政府出于对民生的关注,将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从1600 元提高到2000 元,这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进程。展望改革前景,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应该指数化,与物价水平挂钩,还应该考虑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纳税申报。当然,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工资 薪金 减除费用标准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贺蕊莉
本文在借鉴西方学者关于贫困线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测算我国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的基本思路。认为首先要遵循基本生存权利原则、弱平等公理等价值判断准则,主张以家庭的基本发展费用标准作为参照基准,并提出应允许以家庭为单位申报个人所得税,实行综合扣除和单项扣除相结合等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丽 牛杰 夏宏伟
本文阐述了工薪所得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规定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应提高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将中等收入家庭纳入免税行列,同时,取消无住所纳税人的附加费用扣除,废止外籍人员各种税前扣除优惠政策,基本费用扣除应反映地区差异。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余宜珂 袁建国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关乎社会的公平和稳定。作为一种可能的方向,改革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单位—即将现有的以个人单独纳税的征税方式改为以家庭为单位的征税方式,得到了一定的支持。然而,这种方式是否真正适用于我国现有国情?本文基于微观数据,从改善税负公平的角度,以德国和日本两国税制作为参照系,并以采用微观数据量化分析的方法就该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以家庭为课税单位并不适用于我国现有国情,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水平的整体提升,这种课税单位将成为一种适宜的改革方向。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纳税单位 税负公平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潘梅 宋小宁
本文采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微观工薪数据,以1996年为基期,考察了财政拖累和提高综合费用扣除标准对工薪收入者2008年平均税负的影响,并进一步对费用扣除标准调整的福利效应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真实财政拖累是推动我国工薪收入者税负上涨的主要原因,费用扣除标准的提高具有显著的减税效应,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财政拖累的影响并促进了社会福利的增加,但与此同时也降低了工薪所得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力,导致税后收入不平等程度加深。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念谊 王海南
本文归纳了发达国家构建个人所得税微观模拟模型的基本步骤和方式,提出了构建我国个人所得税微观模拟模型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微观模拟模型 一般均衡效应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潘孝珍 燕洪国
采用CHNS调查数据,对个人所得税在费用扣除标准、税率结构、征收模式等方面的改革进行微观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费用扣除标准降低了劳动者税收负担;分类征收模式将低收入群体纳入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综合征收模式有利于发挥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分配调节作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有利于降低居民税收负担。基于微观模拟结果,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路径选择是:将个人所得税定位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实行综合征收模式;费用扣除标准的设定既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继续选择七级超额累进税率作为个人所得税综合征收模式改革的目标税率。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改革路径 CHNS 微观模拟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万相昱
研究目标:对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作用效果的微观归宿进行精准模拟,为制度的完善改进提供量化评价。研究方法:基于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CHIPs2013),系统构建了中国个人所得税微观模拟模型,对政策效应提供量化实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收入调节能力有限,课征对象与制度目标严重错配,税制中诸多政策参数的设定并不能优化制度设计目标,个人所得税计征收入繁多而且缺乏协调性,工薪税成为个人所得税主体,而工薪税免征额被过度关注和误用,当前个人所得税制度缺乏"以人为本"的设计机制和设计工具。研究创新:本文提供了中国个人所得税微观模拟模型的完备建模框架,对数据处理、数据时化、政策模拟及结果分析提供了全面支持,并精准量化了政策效应的微观归宿。研究价值:为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设计与评价提供建模工具和量化参考意见,为公共政策的科学制定以及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