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30)
- 2023(14755)
- 2022(12731)
- 2021(11923)
- 2020(9944)
- 2019(22724)
- 2018(22434)
- 2017(42888)
- 2016(23363)
- 2015(26292)
- 2014(26520)
- 2013(26251)
- 2012(23867)
- 2011(21225)
- 2010(21376)
- 2009(20058)
- 2008(20120)
- 2007(18046)
- 2006(15890)
- 2005(14325)
- 学科
- 济(91464)
- 经济(91308)
- 业(89099)
- 管理(88097)
- 企(87107)
- 企业(87107)
- 方法(42968)
- 数学(33380)
- 财(33167)
- 数学方法(32983)
- 业经(28065)
- 务(24150)
- 财务(24077)
- 财务管理(24046)
- 制(23483)
- 企业财务(22859)
- 中国(22407)
- 农(21364)
- 理论(19951)
- 和(19260)
- 技术(19098)
- 学(18148)
- 划(17186)
- 体(16168)
- 贸(15564)
- 贸易(15555)
- 易(15165)
- 地方(15068)
- 策(14880)
- 环境(14842)
- 机构
- 大学(340021)
- 学院(338503)
- 管理(138946)
- 济(132304)
- 经济(129156)
- 理学(119308)
- 理学院(118057)
- 管理学(116192)
- 管理学院(115554)
- 研究(106900)
- 中国(80636)
- 京(72769)
- 财(65729)
- 科学(64466)
- 所(52536)
- 财经(51879)
- 江(51045)
- 中心(48339)
- 业大(47881)
- 农(47444)
- 研究所(47288)
- 经(46947)
- 北京(45977)
- 范(42427)
- 师范(42002)
- 州(40787)
- 院(39375)
- 经济学(39082)
- 财经大学(38480)
- 商学(37152)
- 基金
- 项目(226185)
- 科学(178677)
- 研究(167710)
- 基金(164409)
- 家(141547)
- 国家(140282)
- 科学基金(122461)
- 社会(105006)
- 社会科(99482)
- 社会科学(99457)
- 省(88461)
- 基金项目(87370)
- 自然(79889)
- 自然科(78051)
- 自然科学(78030)
- 教育(77530)
- 自然科学基金(76649)
- 划(73577)
- 编号(68570)
- 资助(67523)
- 成果(55976)
- 部(49796)
- 重点(49759)
- 创(48194)
- 课题(46994)
- 发(46306)
- 创新(44812)
- 制(44780)
- 项目编号(43527)
- 教育部(43319)
- 期刊
- 济(152322)
- 经济(152322)
- 研究(100542)
- 中国(66321)
- 管理(57203)
- 财(55037)
- 学报(50072)
- 科学(46892)
- 农(42097)
- 大学(38955)
- 教育(38860)
- 学学(36404)
- 技术(32226)
- 农业(29006)
- 融(27940)
- 金融(27940)
- 财经(26183)
- 业经(24098)
- 经(22303)
- 经济研究(22228)
- 问题(18616)
- 技术经济(17591)
- 图书(17070)
- 财会(16783)
- 理论(16735)
- 科技(16634)
- 现代(16246)
- 业(16074)
- 实践(15148)
- 践(15148)
共检索到502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郑中华 秦惠民
针对人才市场上研究生就业难和企业用人难并存的问题,指出工程类学科研究生导师队伍偏重论文考核、缺乏工程实践经验是造成此问题的重要原因,它导致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严重脱节。针对于此,在分析现有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制度局限性的基础上,基于经济学的人才流动模型和机制设计理论,以实现导师在大学和企业间循环流动为目标,提出了提升研究生导师队伍循环流动型人力资本水平的建议,并设计了从顶层设计到操作性方法的政策框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罗英姿 伍红军
交叉学科作为一种新型学科形态,具备与传统单一学科迥然不同的招生诉求和招生机制。交叉学科的研究生招生机制设计需要坚持适应性与创新性的基本原则,不仅要关注知识和能力两个要素的考量,更为重视态度(包括合作精神与研究旨趣等)这一第三要素,其流程设计由资格审查、初试、面试和延后考察期4个贯穿人才培养机制始终的环节构成。要充分实现这一机制设计的效能,现行的交叉学科招生机制改革需要在宏观和微观上做出调整,如在本科阶段大力推行通识教育、鼓励跨学科报考、录取权重后置化改革等。
关键词:
交叉学科 人才培养 研究生招生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吕旭峰 范惠明 吴伟
当前,国内外大学开始探索和实践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这是科学研究与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社会对人才新要求的需要。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势必会促使传统研究生培养导师制度的改革,复合导师制度对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导师跨学科知识和思维欠缺、以院系为基础的身份制度、科研经费对跨学科支持不足等都限制了我国高校复合导师制度的建设和推进。构建复合导师制度,必须要统筹跨学科师资力量,建设复合导师团队和指导委员会,增强跨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的经费支持,建立健全遴选、考核与评估、监督制度,使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制度化。
关键词:
跨学科 研究生培养 复合导师制度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蕙馨 易子英 赵宵丽 盖青青
以管理学科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强调科研导向,以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对山东省部分高校管理学院学术型研究生的问卷调查,考察了研究生与导师互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管理学科研究生与导师互动机制模型,针对管理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育从导师、研究生和学校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研究生与导师互动 管理学科 科研创新能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田贤鹏
阐述了研究生导师动态管理机制的实质,认为这是打破研究生导师终身制的身份窘境,形成竞争淘汰、可进可出基本格局的有效办法。针对当前我国研究导师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指出建立研究生导师动态管理机制应从制度上进行变革,实现从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的实质转变;从过程上进行控制,促进资源合理流动、改变管理质量不佳的低效局面;从方式上进行转变,选择具有适度弹性的、刚性与柔性相统一的管理方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胡旭微 刘洪彬
阐述了现有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不足之处,认为针对具有理工类学科背景的企业管理专业跨学科研究生,进行"先分后合"的培养方案设计,既能弥补跨学科招收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缺陷,又能发挥其学科优势,从而培养出真正的复合型人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焦磊 谢安邦
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路径之一,但传统的基于学科的院系建制是其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组织形式的创新是突破其发展瓶颈的关键。美国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发展起步早,目前已形成"学院主导式""研究生院统筹式""独立建制式"三种成熟的组织形式,其中"学院主导式"又涵盖"学院内部式"和"跨学院式"两种形式。对上述三种组织形式及其机制的探析可以为我国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些许镜鉴。
关键词:
跨学科研究生教育 组织形式 培养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尹伟 董吉贺
资源共享是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基础和保障。当前,有关观念影响了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积极开展,而现有的组织体系造成了不同学科对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割,强化了学科壁垒的形成。因此,为推进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必须树立大学科意识,以资源共享为契机,全面落实"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实现资源配置方式从管理向治理的转变,并正确处理好资源共享中不同学科的利益诉求。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跨学科 障碍 资源共享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杜锐 陈艳慧 李勇
在分析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研究生导师信息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开发基于B/S模式管理系统的必要性,阐述了系统的设计原则,讨论了各功能模块的功能实现与应用。
关键词:
研究生导师 管理 信息系统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希亮
军队院校导师队伍建设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需要从研究生导师成长进步、履职尽责和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挖掘提炼显性可测的激励指标,优化激励措施,构建操作简单、运行高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导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关键词:
军队院校 研究生导师 激励机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雅静 田庆锋 蔡建峰
分析了导师自主性支持对博士生科研产出的影响,以及创造性人格和构想自我效能感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对148名即将毕业的博士生的问卷调查进行了假设检验。结果表明,导师自主性支持对博士生科研产出具有正向影响,构想自我效能感在上述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创造性人格对自主性支持与构想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从自主性支持、构想能力和创造性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亚非 林启慧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个全新模式,目的是通过改变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有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文章通过对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机制改革中的地位研究,探索出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激发导师在培养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机制改革 导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阿利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导师队伍的质量和导师的指导作用直接影响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从分析当前研究生导师激励机制的主要设计缺陷入手,阐述了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有效激励机制设计的原则,提出了建立研究生导师激励机制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左崇良
研究生教育的有序发展,有赖于清晰的法律规范和明晰的制度规定。研究生导师责权机制的法理分析可从两个层面进行:宏观层面的法律界定和微观层面的精细划分。研究生导师责权的法律界定,主要涉及导师的法定义务、权利和权义关系及国家的义务和权力。微观层面的责权划分主要涉及导师、研究生和高校等三个主体,各方的权力和责任必须相匹配。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将研究生导师责权进行理性的设置,正确地处理各主体的权力责任和权利义务关系,方能建立一种综合平衡的教育秩序,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的学术人才。
关键词:
研究生 导师 责权机制 法理分析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成华 石宏 张淑玲
从我国农业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根据先进国家研究生培养的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课的教学,强化农业工程领域新技术应用课程的选修,强化和提高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等培养手段,以达到提高研究生培养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的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