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73)
2023(3523)
2022(3184)
2021(3192)
2020(2763)
2019(6338)
2018(6379)
2017(11072)
2016(7050)
2015(8307)
2014(8461)
2013(8183)
2012(8135)
2011(7202)
2010(7763)
2009(7121)
2008(7553)
2007(7231)
2006(6600)
2005(6275)
作者
(21830)
(18207)
(18036)
(17430)
(11622)
(8970)
(8218)
(7112)
(6984)
(6887)
(6326)
(6199)
(5992)
(5878)
(5823)
(5622)
(5523)
(5434)
(5316)
(5188)
(4895)
(4690)
(4585)
(4427)
(4168)
(4146)
(4017)
(3995)
(3986)
(3795)
学科
(20934)
经济(20894)
管理(17311)
(15555)
(12438)
企业(12438)
教育(9622)
中国(8365)
(8295)
理论(8215)
(7816)
方法(7313)
教学(7156)
(6770)
(6576)
研究(6022)
数学(5578)
数学方法(5288)
农业(5031)
业经(4884)
(4845)
制度(4839)
(4822)
(4677)
银行(4655)
学法(4551)
教学法(4551)
(4375)
(4260)
贸易(4254)
机构
大学(100172)
学院(97934)
研究(38312)
(32576)
经济(31210)
管理(30837)
中国(28287)
理学(24314)
理学院(23947)
(23597)
科学(23449)
管理学(23152)
管理学院(22972)
(20917)
(19884)
(18743)
研究所(18278)
(17632)
中心(17171)
(16220)
师范(16044)
北京(15882)
农业(15232)
业大(15213)
(14769)
(14643)
技术(14459)
(13899)
教育(13649)
财经(12618)
基金
项目(54945)
研究(42691)
科学(40309)
基金(34911)
(30813)
国家(30445)
科学基金(24152)
(23435)
教育(23217)
社会(22029)
社会科(20440)
社会科学(20431)
(19651)
编号(19282)
成果(18103)
基金项目(17438)
资助(16014)
课题(15702)
自然(15605)
自然科(15239)
自然科学(15231)
自然科学基金(14901)
重点(13297)
(13181)
(11953)
(11394)
(11321)
大学(11119)
(11025)
项目编号(10844)
期刊
(48843)
经济(48843)
研究(35448)
中国(32035)
教育(27406)
(19396)
学报(18405)
(15107)
科学(15011)
大学(14065)
管理(13314)
农业(12953)
学学(12562)
技术(11146)
(10440)
金融(10440)
(8104)
职业(7454)
财经(6929)
(6923)
业经(6674)
图书(6457)
(6115)
问题(5855)
(5764)
经济研究(5565)
(5456)
论坛(5456)
(5048)
国际(4933)
共检索到177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文修  
1基本原则:《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是研究工程硕士生培养的根本根据与原则。第一,该文件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法定文件。第二,该文件是多年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生试点工作经验的高度概括与总结。工程硕士生培养大规模开展以后还有许多问题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义伦  
为了科学地构建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几年来我们认真研究了工程硕士生自身条件和他们所处的环境以及基地培养的特点,独创了工程硕士生培养的校企互动模式,其核心内容是:课程学习的校企互动,科学研究的校企互补,素质养成的校企互促。同时认为,要培养出合格的工程硕士,关键在于转变观念,创新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仇国芳  
作者根据西安交通大学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生的实践,指出了按照行业、企业招收培养工程硕士生是工程硕士生质量的根本保证,并建议将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改为“学位报告”。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建如  张守玉  
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工程类硕士与工学硕士研究生的差异化培养成为关注焦点。行业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分量,这类高校在产教融合校企结合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基于中部地区省属行业高校的田野调查,分析了省属行业高校工程硕士生教育如何受高校所拥有的校外培养资源的影响。研究发现,省属行业高校所拥有的行业资源、地方资源越多,与行业、企业和地方政府保持的关系越密切,产教融合程度越高,工程硕士生的培养方式与工学硕士生的培养方式区分度越大;反之,高校拥有的行业资源和地方资源越少,产教融合程度越低,工程硕士生与工学硕士生培养方式的区分度越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康飞宇  刘惠琴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徐军海  江莹  
通过对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的背景与目标辨识,在讨论传统培养环境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培养模式,分析了政府、大学和企业在培养模式中的角色定位和运作方式,并提出进一步发展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聂文斐  杨吉  宁更新  姚若河  
针对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具体对象,以华南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提出了以实践为主线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三段式的培养方案及相应的培养机制,以期创建富有特色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宋平  杨连茂  甄良  丁雪梅  
根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定位以及全日制工程硕士生源结构的特点,论述了加强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并分别从校企、导师以及研究生多个层面,阐述利用校内实践基地、校企联合培养基地、依托科研合作平台等手段,探索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举措。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史耀媛  卢朝阳  
从奖助体系、专业设置、精品课程、教学实践基地、学位论文要求等方面,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培养的实践和特色进行了分析。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高述珉  沈岩  刘惠琴  
本文分析和总结了选拔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工程硕士研究生进行校企合作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试点工作,并提出了坚持和完善这一实践,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更主动地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几点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工程类型硕士生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刘颖杨淑华罗燕春白永毅一、工程类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关于培养工程类型研究生工作,自1984年原教育部研究生司发出《转发清华大学、西安交大等11所高等工科院校〈关于培养工程类型研究生的建议〉的通知》开始,历经试点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曲 虹  
作者就目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招生中面临的生源不稳定、不可预测等有关问题及其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谈了个人的看法和意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魏晖  陈宗基  燕丽  王玉章  
本文从科学、技术、工程的概念出发 ,分析了工学硕士与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基本区别 ,分析了工程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实践探索了校企合作培养工程硕士的模式 ,提出了设立工程研究中心作为培养工程硕士基地的设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明凤  
从高等学校工程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出发,分析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具有丰富实践经历的研究生导师数量有待增加、研究生实践能力有待加强、入学考试内容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选拔针对性不强、教师评价体系不利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等,并对提高工程类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质量提出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