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91)
- 2023(3096)
- 2022(2568)
- 2021(2757)
- 2020(2170)
- 2019(5216)
- 2018(5471)
- 2017(8558)
- 2016(6184)
- 2015(7240)
- 2014(7649)
- 2013(6746)
- 2012(6513)
- 2011(5932)
- 2010(6348)
- 2009(5516)
- 2008(5539)
- 2007(5451)
- 2006(5090)
- 2005(4947)
- 学科
- 教育(19581)
- 中国(11658)
- 济(11298)
- 经济(11273)
- 管理(10245)
- 业(9488)
- 理论(7000)
- 农(6993)
- 教学(6603)
- 企(6344)
- 企业(6344)
- 学(5333)
- 财(4614)
- 农业(4413)
- 制(4304)
- 发(4233)
- 研究(4058)
- 发展(3829)
- 展(3707)
- 革(3445)
- 思想(3347)
- 改革(3321)
- 政治(3234)
- 高等(3234)
- 技术(3181)
- 学法(3160)
- 教学法(3160)
- 生(3157)
- 地方(3138)
- 学校(3104)
- 机构
- 大学(78093)
- 学院(73135)
- 研究(30660)
- 教育(27894)
- 范(21808)
- 师范(21764)
- 济(20478)
- 管理(20442)
- 京(19599)
- 经济(19536)
- 中国(18905)
- 师范大学(17930)
- 科学(16587)
- 理学(15750)
- 所(15626)
- 理学院(15450)
- 江(15078)
- 管理学(14926)
- 管理学院(14764)
- 北京(14144)
- 中心(13758)
- 研究所(13596)
- 职业(13401)
- 技术(12699)
- 财(11816)
- 州(11790)
- 院(11018)
- 教育学(10786)
- 农(10610)
- 省(9234)
- 基金
- 项目(38611)
- 研究(38539)
- 科学(30873)
- 教育(27117)
- 基金(22358)
- 成果(20369)
- 编号(19874)
- 社会(19715)
- 社会科(18076)
- 社会科学(18072)
- 家(17893)
- 课题(17835)
- 国家(17495)
- 省(16964)
- 划(16409)
- 年(15563)
- 科学基金(13661)
- 规划(12232)
- 性(11317)
- 项目编号(11208)
- 度(11175)
- 研究成果(11031)
- 基金项目(10553)
- 部(10528)
- 阶(10410)
- 重点(10371)
- 段(10362)
- 阶段(10334)
- 年度(9738)
- 教育部(9684)
共检索到141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姜尔林 马桂敏 常宗惠 钱伟芳
围绕“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保障”这个主题,结合对126名工程硕士生的问卷调查结果,简要分析了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关的对策。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曲 虹
作者就目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招生中面临的生源不稳定、不可预测等有关问题及其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谈了个人的看法和意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马永红 李汉邦 郑晓齐
美国工程硕士教育按教育对象分类,可分为以本科应届生、科学硕士应届生和在职工程技术人员为招生对象三个层次;按教育的取向分类,可分为工程科学教育、从业前教育和职业教育等不同的梯次。多数专业在传统的工程领域内开办,但越来越多的专业具有跨学科性质,由多个学科联合开办。专业的教育重点针对学生的需求,越是实践性的专业对课程学习的要求越高。
关键词:
工程硕士 工程教育 职业教育 美国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周晓娅 康飞宇
本文介绍分析了中美两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基本情况 ,并通过从学位设立背景、培养层次定位、课程教学等方面的中美比较 ,分析了中美工程硕士培养的异同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工程硕士 学位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婷 高虹 王应密 王晖
通过对国内工程硕士教育专业认证的发展状况、组织制度、实施成效等方面的调查研究,结合西方国家硕士层次工程教育开展专业认证的经验,从认证组织、认证标准、认证程序、认证报告制度等方面对我国当前工程硕士教育专业认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工程硕士 专业认证 职业资格 研究生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郑惠强 戴兰妹
作者对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规模、招生对象等问题进行探讨 ,提出了新见解 ;探讨分析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的关系 ,提出了该专业学位应该得到相应政策和人事制度的保证 ,以及工程硕士培养方案要与国际上工程师考试和注册师制度相适应等观点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包艳华 于苗苗 马永红 雷庆
通过自编问卷对全国102所高校的2015届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开展了教育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研究表明:75.6%的工程硕士研究生认可当前的教育服务质量。学习过程阶段,工程硕士研究生对课程设计、专业实践、导师指导、合作培养单位、能力提升、职业发展的满意度均显著影响教育服务质量满意度,且相关性较强。工程硕士研究生对课程内容的前沿性、职业性和实践性满意度低,对实习实践场所的不满突出,"双导师制"存在三分之二缺口,合作培养单位较少参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学习结果阶段,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提升较小,专
关键词:
工程硕士研究生 教育服务质量 满意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海英 汪航
随着我国工程硕士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这些问题的背后涉及教育发展中的模仿与借鉴、政府职能和定位问题、企业在工程师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社会地位和工程教育本身的社会地位等一系列问题,本质上是政府、社会、企业、工程教育机构之间互动关系的深层次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从教育内部进行变革,政府、用人单位乃至全社会对工程教育的认识的协调一致更是必不可少的环境与条件。当然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关键词:
工程硕士 工程教育 社会评价 教育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谢发勤 吴向清 田薇
围绕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明确工程硕士教育的内涵与定位、完善培养模式、改进教学过程、扩展生源渠道以及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系统,逐步形成相对独立的高等工程技术教育体系是工程硕士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工程硕士 培养模式 质量控制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国栋 徐鹏 康妮
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结果,分析了工程硕士研究生选拔方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改革非全日制和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选拔方式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工程硕士 研究生 选拔方式 问卷调查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海英
工程硕士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工矿企业培养合格的工程师。企业界对工程硕士教育的关心和参与是保证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本文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着眼于工程硕士教育产生和存在的社会条件与环境,从文化传统和体制、政府、企业、学校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企业界对工程硕士教育参与不足的原因,并提出健全机制的重要性。
关键词:
工程硕士教育 企业 参与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屠中华 郭钊
在考研越来越热的情况下,学历教育软件工程硕士的报考却出现严重的生源不足。究其原因,近几年IT行业的就业形势、学费、工程硕士学位、招生考试方式、独立校区等因素影响了考生报考软件工程硕士。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改进招生考试办法、加快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制改革、完善研究生经济资助体系等改善学历教育软件工程硕士报考和招生问题的设想。
关键词:
软件工程 工程硕士 硕士生招生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魏晖 陈宗基 燕丽 王玉章
本文从科学、技术、工程的概念出发 ,分析了工学硕士与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基本区别 ,分析了工程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实践探索了校企合作培养工程硕士的模式 ,提出了设立工程研究中心作为培养工程硕士基地的设想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文修
1基本原则:《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是研究工程硕士生培养的根本根据与原则。第一,该文件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法定文件。第二,该文件是多年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生试点工作经验的高度概括与总结。工程硕士生培养大规模开展以后还有许多问题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姜尔林 宋恭华
认为在我国工程硕士教育中,由于制度环境不够完善,导致了工程硕士教育发展的种种不足。在列举了工程硕士教育制度环境的种种不足后,对加强工程硕士教育制度建设提出了几点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