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59)
- 2023(9581)
- 2022(8050)
- 2021(7678)
- 2020(6173)
- 2019(14205)
- 2018(14179)
- 2017(25731)
- 2016(15105)
- 2015(16942)
- 2014(17226)
- 2013(15823)
- 2012(14813)
- 2011(13572)
- 2010(14153)
- 2009(13122)
- 2008(12984)
- 2007(11971)
- 2006(10987)
- 2005(10226)
- 学科
- 管理(47563)
- 济(45476)
- 经济(45398)
- 业(39395)
- 企(33455)
- 企业(33455)
- 教育(20665)
- 中国(19409)
- 财(17894)
- 方法(15935)
- 制(15671)
- 农(14751)
- 数学(13415)
- 数学方法(13118)
- 环境(12390)
- 学(11750)
- 理论(11681)
- 业经(11421)
- 策(10871)
- 体(10478)
- 务(10195)
- 财务(10161)
- 财务管理(10136)
- 划(9764)
- 企业财务(9630)
- 银(9545)
- 银行(9538)
- 贸(9519)
- 贸易(9515)
- 易(9338)
- 机构
- 大学(206395)
- 学院(202999)
- 济(78634)
- 经济(76571)
- 管理(73043)
- 研究(72690)
- 理学(61468)
- 理学院(60713)
- 管理学(59695)
- 管理学院(59260)
- 中国(51187)
- 京(44846)
- 财(42526)
- 科学(40010)
- 范(35460)
- 所(35368)
- 师范(35258)
- 江(34289)
- 教育(33109)
- 中心(32247)
- 财经(31571)
- 研究所(31409)
- 北京(29246)
- 师范大学(28633)
- 经(28453)
- 院(26934)
- 农(26642)
- 州(26215)
- 业大(24487)
- 技术(24084)
- 基金
- 项目(126182)
- 研究(102565)
- 科学(101591)
- 基金(88620)
- 家(74938)
- 国家(74155)
- 科学基金(63801)
- 社会(63461)
- 社会科(59859)
- 社会科学(59848)
- 教育(54596)
- 省(50075)
- 基金项目(45132)
- 编号(44264)
- 划(43756)
- 成果(39946)
- 自然(38420)
- 自然科(37455)
- 自然科学(37445)
- 自然科学基金(36762)
- 资助(36151)
- 课题(34367)
- 部(30278)
- 制(30096)
- 重点(29851)
- 年(28458)
- 发(27967)
- 性(27769)
- 教育部(26947)
- 项目编号(26816)
共检索到332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姜尔林 宋恭华
认为在我国工程硕士教育中,由于制度环境不够完善,导致了工程硕士教育发展的种种不足。在列举了工程硕士教育制度环境的种种不足后,对加强工程硕士教育制度建设提出了几点措施。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婷 高虹 王应密 王晖
通过对国内工程硕士教育专业认证的发展状况、组织制度、实施成效等方面的调查研究,结合西方国家硕士层次工程教育开展专业认证的经验,从认证组织、认证标准、认证程序、认证报告制度等方面对我国当前工程硕士教育专业认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工程硕士 专业认证 职业资格 研究生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史静寰 郭歆
本研究以工程硕士学位制度在我国的生成和制度化过程作为研究对象, 以清华大学为个案,采取新制度主义的微观分析模式,探索在高等院校工程硕士学位制度的生成过程中,高校、政府、市场三者的角色和作用。在工程硕士学位制度的生成和发展中,高校在制度生成阶段起了重要作用,政府在制度化的过程中作用明显,市场则在不同时期都提供了制度变革的空间。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姜尔林 马桂敏 常宗惠 钱伟芳
围绕“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保障”这个主题,结合对126名工程硕士生的问卷调查结果,简要分析了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关的对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马永红 李汉邦 郑晓齐
美国工程硕士教育按教育对象分类,可分为以本科应届生、科学硕士应届生和在职工程技术人员为招生对象三个层次;按教育的取向分类,可分为工程科学教育、从业前教育和职业教育等不同的梯次。多数专业在传统的工程领域内开办,但越来越多的专业具有跨学科性质,由多个学科联合开办。专业的教育重点针对学生的需求,越是实践性的专业对课程学习的要求越高。
关键词:
工程硕士 工程教育 职业教育 美国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周晓娅 康飞宇
本文介绍分析了中美两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基本情况 ,并通过从学位设立背景、培养层次定位、课程教学等方面的中美比较 ,分析了中美工程硕士培养的异同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工程硕士 学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大中 张文修 叶取源 陈皓明 刘惠琴
教育必须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需要,推进教育培养由封闭式向社会开放式转变、教育管理由政府计划向学校自主办学转变;必须坚持教育创新,大力推进教育机制的创新与实践。作者从人才培养机制、人才选拔机制、教育运行机制、质量保障机制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工程硕士教育机制的创新与实践。
关键词:
工程硕士 教育机制 创新 实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蒋远喜 邢海东
在系统分析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属性与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文章针对当前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存在的实际问题,结合高等教育逻辑起点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启示,进一步探究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
全日制工程硕士 教育属性 培养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姜尔林 马桂敏 宋恭华
我国工程硕士生教育是在工学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上开展的,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对工学研究生教育的路径依赖。造成路径依赖的原因是培养模式的转换受到了基本制度环境的制约,导致各项具体培养制度无法充分实施。要克服路径依赖,必须推进基本制度创新,为工程硕士生教育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关键词:
工程硕士生教育 路径依赖 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裴旭 张淑林
笔者分析了理科主导型大学工程硕士教育发展中存在的若干突出性制约因素,从现代大学的神圣使命、理科主导型大学的比较优势等方面探讨了理科主导型大学发展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充分和必要根据,并结合制约因素从明确目标定位、严格招生自律、突出塑造特色、追求管理创新、促进学科发展等五个层面提出了理科主导型大学发展工程硕士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理科主导型大学 工程硕士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包艳华 于苗苗 马永红 雷庆
通过自编问卷对全国102所高校的2015届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开展了教育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研究表明:75.6%的工程硕士研究生认可当前的教育服务质量。学习过程阶段,工程硕士研究生对课程设计、专业实践、导师指导、合作培养单位、能力提升、职业发展的满意度均显著影响教育服务质量满意度,且相关性较强。工程硕士研究生对课程内容的前沿性、职业性和实践性满意度低,对实习实践场所的不满突出,"双导师制"存在三分之二缺口,合作培养单位较少参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学习结果阶段,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提升较小,专
关键词:
工程硕士研究生 教育服务质量 满意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古瑶 杨秋波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以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和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为目标, 其探索性、分散性、专业性和灵活性的特点,要求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本文着眼于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与特色,运用内控机制的理论及方法,阐述了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内控机制的概念、内涵与特征, 并对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内控机制的组织与实施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
工程硕士 内控机制 建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秦荣 张文修
本文论述了工程硕士教育发展调节机制的概念及其必然性,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应性是工程硕士质量的本质,技术创新是工程硕士质量的核心,竞争是工程硕士教育发展调节机制的灵魂。指出了竞争导致生源市场和人才市场的倾向性,造成了文凭事实上的不平等,强化了工程硕士培养单位的质量意识。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马凯
今天,我们召开会议纪念中国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施20周年,共同回顾发展历程,总结经验,谋划未来,对于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推进我国MBA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借此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